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8 項符合

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遠景出版的《尋畫:現實主義畫家...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4/03/04
遠景出版的《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是一本集畫作、封面設計、採訪實錄於一體的原始材料集;而印刻的《尋畫》正如它的副標所示,作者依循著傳主的畫作、朋友以及其左翼思想生成的背景與發展的過程為軸,經過縝密的彙整、精準的推論,從而使畫家吳耀忠的身影更加具體清晰,同時也以不同的面向(社會...
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 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

作者:林麗雲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3-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

內容簡介

我們不僅終於有條件去面對過去,
而且得開始與過往建立起聯繫才能照亮未來,
否則路走不下去了。

  吳耀忠,一個從小就以牙醫父親的齒模石膏當畫筆,以三峽老街騎樓地板作畫布的天才畫家,小學五年級老師為他舉辦個展,二十歲拜師寫實主義大家李梅樹,作品多次入圍省展、台陽美展,但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卻是為摯友陳映真小說所繪製的封面,《夜行貨車》、《將軍族》、《第一件差事》……,文學思想相互激盪,畫家與作家的名字緊密相連,如果沒有一九六八年那場翻天覆地的「民主台灣聯盟」案,如果沒有那段摧殘身心的牢獄之災,他們會發出什麼不同的故事呢?

  除了認真尋找吳耀忠的畫作外
  我們想不出能夠觸碰到吳耀忠孤獨靈魂的其他方法

  本書收錄吳耀忠不同階段的照片、手稿與友人書信,見證畫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尋畫」過程是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不僅尋畫、也尋找吳耀忠的身影,然而相較於他所做過的事、所受過的苦,吳耀忠留在台灣社會的身影竟是如此的單薄和模糊。幾位人文學科的年輕學子知道我們在尋畫,總會好奇地問:『你們在尋誰的畫啊?』我不驚訝他們從未聽過吳耀忠這位畫家,但當我試圖以陳映真的小說封面來提示他們的印象時,卻發現他們連陳映真都不認識。」

  為什麼我們會遺忘了他們的名字?和吳耀忠僅有過一面之緣的林麗雲動身尋找答案。透過不斷的追查、訪探,一步一步發掘深藏於每一幅畫中的動人故事,回溯書寫,吳耀忠與陳映真、尉天驄、施善繼、李賢文、曾心儀、楊渡、陳中統等好友間的贈畫陪伴之情歷歷在目,讓迷失在歲月中,逐漸模糊的畫家身影再度清晰起來,如黑暗中的一抹星光,相隔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的今天,依舊震懾人心,以那無告的頹廢、無盡的寂寞及無法熄滅的熱情。

吳耀忠生平

  吳耀忠(1937-1987)是台灣戰後寫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生於台北三峽,師承寫實主義大家李梅樹,作品多次於省展獲獎,並因此在師大畢業後受聘於國立藝專美術科擔任助教。另一方面,吳耀忠自初中階段開始與陳映真結為莫逆之交,自大學起共同研讀社會主義著作,而後於一九六八年因「民主台灣聯盟」案入獄,至一九七五年出獄。

  吳耀忠的生命底蘊是一位具有理想主義性格的藝術家,理想主義引領他接觸了左翼思想,也因此讓他被關入牢獄,讓飛揚的藝術生命為之挫傷,從此暈染上以酒調出的悲劇色彩,並於一九八七年因肝疾而逝,留下了許多的遺憾與懷念。

作者簡介

林麗雲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學士、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目前為交通大學亞太 / 文化研究室研究員。曾任職於電子工廠、雜誌社、報社。譯有《阿拉不是一定要》、《等待野獸投票》等。

 

目錄

序:夢魘裡的理想、幻滅與堅持 文 / 陳光興
前言:關於「尋畫」 文 / 陳瑞樺
為何尋畫?
三鶯大橋的兩端
成為一名畫家
真理在海的那一邊
深夜與天明之間
黑暗中尋找星星
遠行
在獄中
蒙塵的明珠
為你看最後夕陽之美
自畫像與向日葵
青春的火焰
革命與頹廢
安息吧,親愛的朋友

 

夢魘裡的理想、幻滅與堅持
陳光興

  不知道為什麼,要替林麗雲的《尋畫──吳耀忠與他的左翼朋友們》寫序時,馬克思在一八五二年《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被後世不斷引用的一段話就自動地跳了出來:

  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腦子。當人們好像剛好在忙於改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並創造前所未聞的事物時,恰好在這種革命危機時代,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鬥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 。

  對這段名言我沒有更新的理解,但是再次閱讀中,感受到一八四八年法國大革命的三年後,就能針對拿破崙正在進行的軍事政變提出歷史性的分析,是件不容易的事;放到第三世界的歷史空間裡,我們自身的歷史感與馬克思寫下的經驗相互重疊中又有分殊。我自己所熟識的前輩們,很少以回看的方式整理過去面對未來,憑空創造歷史的意味很強,雖然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清楚的知道,當下不是孤立的,走到今天有它的歷史縱深與軌跡可尋,但是立即進入戰鬥狀況的迫切性,使得大家都拋開過去,於是一個事件接著一個事件,我們長期慣於捲入對於現實的回應,與過去歷史進行聯繫的工作都暫時丟在一旁,似乎只能等待以後處理了。這或許是歷經「革命想像」的人們一致的宿命吧。也正是因為這樣,歷史感流失的速度快的驚人,再加上過往對異議分子總是充滿了不堪,除有強大的意志力,否則能閃就閃,總是將寄望擺在未來裡,於是馬克思所說得已經死去的前輩們建立起來的傳統,不再像夢魘那樣糾纏著後生的我們;從過去中解脫出來,我們憑藉著自己為是的、真空的理論思考,因而與歷史絕緣,剩下的都是看似新鮮而又單薄的當下。

  但是能夠感受到當下的單薄,開始要與過去建立起些許的關係,似乎都得到歷史已經翻了一頁,我們不僅終於有條件去面對過去,而且得開始與過往建立起聯繫才能照亮未來,否則路走不下去了。

  我是以這樣的心情來理解林麗雲寫作的動力。

  這些年來,我所屬團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的同仁們開始反省到,二十年來缺乏歷史感的投入當下的各種「運動」,好處在於現實感很強,但是一直被情勢拉著走,沒法建立起來有主體性的知識方式,於是我們開始慢慢追問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像《台社》這樣團體的形成,當初到底是哪些前一代人所代表的力量交錯的結果?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幾次內部討論,也請來一些海外參與不同團體的朋友們回首當年,逐漸地有了些輪廓,才能驚覺到原來我們的路其實是前人走出來的。猜想,其他歷史更久的團體或許也在做類似的工作。在官方書寫百年歷史的洪流中,期待民間對戰後左翼思想狀況進行訪談、口述等歷史性的整理工作,該是很卑微的呼喚。這些年來《台社》同仁集中的對陳映真進行研究,無非是想要以他為線索,開啟當代左翼歷史的討論,保住這塊不該被再度泯滅的歷史。我們發現,順著時序走,從陳映真那兒確實可以拉出不同的線索,其中包括鬆散的讀書會到後來的大小團體,乃至於無數的「單線聯繫」,所以「陳映真」早已不是個人,作為某種異端思想的組織工作者,他身上承載著各種各樣複雜糾纏的關係網絡。

  吳耀忠於是很自然的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有點像是陳映真少年失去的孿生小哥,那樣親密的位置很早由這個神童畫家補上了。而無緣與他相識的我們,只能在他零散的畫作與幾乎是七0年代那篇唯一的訪問中神交,驚豔台灣居然有這樣思想深度的異類畫家,但是跟其他幾位熟識的左翼前輩一樣,他們的抑鬱而終似乎都不是偶然,想要進一步理解吳耀忠這謎樣人物的主體精神狀態,卻不得其門而入。

  2009年五月起林麗雲進駐交大亞太研究室做駐校作家,提的寫作計畫是以報導文學的形式追蹤吳耀忠的過去,坦白說,因為相關資訊不足,當時很難判斷可以做出來什麼,同仁們都只能抱著樂觀其成、姑且一試的心情,支持麗雲的嘗試。有趣的是,這個計畫從一開始就是以團隊的方式在進行,林麗雲、蘇淑芬、陳瑞樺九0年代是清大社人所前後期的同學,十餘年後因緣際會又在新竹聚在一起。除了舊識中存在互信與默契,他們三人在個性、能力上互補,麗雲雖然瘦小精悍,但是熱力十足,一方面有藝術家狂傲不拘的氣質,同時又有著革命領導人的主導性,所以扮演著動力火車頭的角色;瑞樺沉穩收斂,在經常踩煞車的同時,抓緊方向、穩定軍心;淑芬發揮了他協調的長才,鉅細靡遺的把所有事情落實了。我從旁觀察的理解是,幾乎所有的訪談,他們三人都在場。最後,麗雲以她文藝青年時期的薰陶,爾後記者與媒體的經驗,加上她的人類學訓練,在團隊一年內大致完成了訪談的工作後,在第二年逐步完成了本書的書寫,過程當中,其他兩人充分做好了對話、把關的工作。最後「尋畫」的整體行動計畫裡出現了三個支架,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林麗雲的報導文學,除此之外,讀者會看到他們三人共同編輯吳耀忠的畫冊中親朋好友們對他與時代的追憶,也會看到陸續在台灣各地展出的畫展與座談。因此,本書雖說可以單獨來看,但是想深入以吳耀忠及其畫作為媒介的那個時代的讀者,可以對這個三位一體的構成進行參照性的閱讀。

  我個人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三人組的團隊工作,讓我個人學習到在團體中截長補短的爆破力與相互支撐的連帶歸屬感,但又不壓抑反能充分發揚個人特質的動力關係,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不該過度美化,但對他們而言或將是長久珍惜的緣份,卻也是我們想做事的人該發掘的工作方式。我偷偷的認為其實圈子裡很多能成事,或多或少都是參與的人能夠在充分認知差異的前提下前進,落單的個體沒法做事,小團體的力量卻是不容忽視的,在革命組織隕落的時代,這或許是未來合作更為清晰的基本邏輯。

  麗雲寫作的過程中,我零星的讀到正在成形的篇章,這次更為集中的閱讀,把分散的光點凝聚到一起,浮現的是一個多面相立體的吳耀忠。他讓我們學的是,那一代人青春的理想,雖然受到政治力量的重擊,壓迫著他們的精神與肉體,讓他們認識到在理想與現實世界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因而產生今生不可及的幻滅感,但是他們依然終其一生沒有背叛與放棄對世間、對勞苦大眾的關愛,最後就算被迫撤守到他們可以操作的範圍內,也還是繼續固守著原來的信念。就算朋友們在他身上都看到了那種無奈的頹廢,但是最終又得重新認識到世俗賦予頹廢意涵的膚淺,吳耀忠真實的頹廢裡依然是飽滿的堅持。在他那兒,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前輩的典型,他的畫觸動了許多路過的青年,他不多言而散發出深沈的魅力牽引著身邊的男男女女;他在一邊很不經意的透過送畫,沒有壓力的鼓勵著剛出道的年輕人,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瑣細而又真情的小事中,提供了身邊的朋友們多少的溫暖與前進的能量。我以為,吳耀忠豎立的生存方式,是讓我們學習到人們之間要如何互給空間,要如何不吝於輕輕地贊許與默默地扶持,但是又敢於真實的活出自己無法抗拒的懦弱,敢於不戀棧的先走一步。吳耀忠1987年離開人世,但是「尋畫」計畫卻發現到他從來沒有離開,還深刻的活在家人、朋友、同事們的心中。

  我以為吳耀忠既特殊又具代表性,在台灣的語境裡,他的同代人、與他擦身而過的晚輩裡,有不少的文化人、運動份子與思想者,其實都分享著他存在的軌跡:從理想到幻滅,卻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是歷史的命定也好,是自身無法抗絕的選擇也好,這個精神傳承卻真實的活在我們的天空裡,如影隨形。上綱地說,這或許是第三世界左翼份子共同走過的精神道路,在林麗雲刻劃的吳耀忠身上,難道看不到與韓國作家黃皙?《悠悠家園》(印刻2002)中吳賢宇、韓允姬重疊的身影?如何記錄、疏理、討論、比對、承繼這些第三世界的精神資產,是我們這代人難以迴避的任務。

  感謝林麗雲與尋畫小組成員蘇淑芬及陳瑞樺,他們的努力與堅持,不但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啟發了我們對未來推進戰後左翼歷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還有機會在夢魘中與前輩們相遇,麗雲說得好,尋找吳耀忠就是在尋找我們自身失去中的動力,請回吳耀忠及其朋友們的幽靈是讓我們跟過去連上線,在無路可走的當下,透過他們走過的幻滅與堅持的劇碼,看清自己的處境,準備繼續上場演出歷史的新劇。

  是以為序。

二0一二年元月十日於寶山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35781
  • 叢書系列: 文學叢書
  • 規格:精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遠景出版的《尋畫:現實主義畫家...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4/03/04
遠景出版的《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是一本集畫作、封面設計、採訪實錄於一體的原始材料集;而印刻的《尋畫》正如它的副標所示,作者依循著傳主的畫作、朋友以及其左翼思想生成的背景與發展的過程為軸,經過縝密的彙整、精準的推論,從而使畫家吳耀忠的身影更加具體清晰,同時也以不同的面向(社會主義的政治角度),為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留下珍貴的第一手紀錄。

  屬材料文本性質的《尋畫》,由於編輯的理念是希望以最全面的篇幅收羅畫家一生的所有作品,以及受訪者對傳主最完整的追憶,因此各篇文章前後獨立,唯一的共同點便是與不同時期的傳主之間的生命接觸,由此構出的傳主形象即屬於片段式的。

  而以報導文學的概念寫成的論集《尋畫》,則以作者尋畫的動力為軸心:「陳映真與吳耀忠對我而言,確實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做為人的意義與態度。陳映真用他的小說、評論以及創辦於一九八五年的《人間》雜誌來實踐這種精神,而吳耀忠則是用他的畫作(主要是出獄後的作品)體現了這種精神。」但吳耀忠的畫作卻因畫家早逝而沒有經過整理與保護,四散各方,因此:「如果說吳耀忠的畫作確實代表了一種精神,那是不是值得我們為他記錄、幫他保留呢?如此想法強化了我們尋畫的動力。」

  作者以此動力驅動了整個尋畫計畫以及採訪行程,將所有與畫家有交往、有感情、有深刻的記憶的人們依照畫家生命的各期階段進行有條理、有順序的串連,使材料文本中的片段資訊得以繁而不亂且一氣呵成地融合為一體;再以邏輯清楚、扎實合理的推論,為嚴重影響傳主一生的冤案釐清真相(冤案可能太過荒唐,所以連史料都不堪記載),並且填充了無人知曉的畫家生命中的空白橋段。

  同時,論集也鎖定了畫家的朋友,以及他們內在所含藏的時代理想,他們的回憶不只豐滿了本不為世人所知的畫家一生,也為自己的付出在時代的洪流中明確地標下了他們應有的地位。重要的是,他們更為當時那個封閉、苦難的台灣留下了清晰的見證──見證理想不死,一如畫家在畫中所投入的人道精神,並未隨人亡而亡,後世,依然有那麼多人記憶著。

  沒經歷過那時代的自己,這麼說似乎有一點濫情,但再一次讀到吳耀忠,聽著熟識的人始終用美好卻惋惜的語調訴說著他,心裡總會生起那嚮往的悸動,還有為他的頹敗而生的心痛,尤其加上影像的收入,年輕的意氣風發(那是一種安靜而不張揚的自信),到晚年的灰敗虛空,對比強烈,更使人無法抹滅對他的印象。

  也因此,我覺得這兩冊《尋畫》成果集,對後世意義巨大。一定會有更多年輕一輩如我,可藉由這兩冊《尋畫》來認識如此偉大而有魅力的畫家,以及那個悲苦的時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一日看盡長安花:大唐沉浸式生活體驗
作者:覃宜明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1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情商致勝:完勝職場與人生的12.5堂課與實戰演練
作者:蓋瑞.范納洽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01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4集套書
66折: $ 92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迷妹的韓文自學法:零基礎也能無痛養成韓文腦
作者:LJ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1-01
66折: $ 2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Q比的情人節【首刷限量❥作者親簽╳「禁止攝影」拍貼小卡】
作者:十八日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02
$ 27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麵包小偷5:熱呼呼的麵包車
作者:柴田啓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2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下)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10
$ 19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轉向我抓緊我(全)特典版
作者:依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9
$ 14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系列:招財貓的每一天(首刷限量贈送三款喵喵納福小卡)
作者:廣嶋玲子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共譜泡沫戀曲 3 (首刷限定版)
作者:ゆあま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1-02
$ 17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13)限定版
作者:豐田悠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58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