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第一章:廣結人脈,包容贏得人心
為人處世以容人為上策
古人曾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在生活中,如果我們一旦有爭強好勝、錙銖必較的心理,就可能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煩惱、嫉妒甚至是仇恨。
可見,包容是做人處世的大智慧,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一種潤滑劑。尤其是在雙方產生針鋒相對的矛盾時,如果以硬碰硬,無論勝負都會有所損失;倘若能夠互相包容,不僅會避免損傷,還能夠將問題處理得很好。
清康熙年間,內閣大學士張英(張廷玉的父親)收到一封家書。信上說,他們家正打算修圍牆,本來根據地契,牆可以一直修到鄰居葉秀才家的牆邊,但是 葉秀才不讓,並且還到官府裡控告張家。張家人非常生氣,就寫了這封信給張英,讓他來處理這件事。家人很快就收到回信,但信上只有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明白了他的意思,馬上就把牆拆了,並且後退三尺才重建。葉秀才一看張家如此肚量大,也把自己家的牆拆了,後移了三尺。由於兩家都退讓了三尺,因此留出了一條長百餘公尺、寬六尺的巷子。後來,這條巷子被當地人讚譽為「六尺巷」。
本來根據地契約定,張家根本沒有錯,而張英又貴為大學士,並且父子二人同在朝中任要職,只要知會當地官府一聲,葉秀才家肯定會妥協,而張家的權利和尊嚴也會得到保障。不過,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包容,寧願自己吃虧,讓葉秀才三尺。如此一來,葉秀才覺得張英「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與自己計較,而自己本來就理虧,感動之餘也讓了三尺,兩家的關係也因此由劍拔弩張,轉為互相敬重,和睦相處。
在此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張英當時仗著自己的權勢,給當地官府打個招呼,葉秀才肯定會被法辦。而且,儘管他有理,但是當地百姓依然會認為他仗勢欺人,以大壓小。好在張英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主動使用了「包容」這一潤滑劑,不僅解決了問題,還贏得了他人的敬重,進而此一小事傳為佳話,真可謂一舉多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因為一點小事就悶悶不樂,甚至大動肝火,這不僅會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可能還會招致更多的不麻煩。所以,當我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一定要學會適當地包容,不要 與他人產生摩擦,而要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對待。
人生在世,本就是苦多於樂,如果再過多地與人計較,甚至與自己計較,總在為得失算計,那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生活過得不快樂,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轉變態度,去包容他人。
有一位高僧特別喜歡蘭花,在平日修行講佛之餘,總會花費很多的心力培育蘭花。有一次他要出遠門雲遊,臨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他的蘭花。但是有一天一個弟子在澆花時,不小心摔倒,而把花架撞倒。所有的蘭花盆都摔碎了,蘭花也散落了一地,無法收拾。弟子們全都慌了,只好等著師父回來,接受責罰。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當師父回來之後,卻沒有責怪他們,而是召集眾弟子,跟他們說:「我種蘭花,一來是想要用它來供奉佛祖,二來是為了美化寺廟的環境,而不是為了生氣而種的!」
「不是為了生氣而種的!」得道高僧修養自然是高,蘭花本為師父所好,也花費了很多時間來培養。一般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很生氣,很有可能會重重責罰把蘭花弄壞的人,但是高僧沒有。因為他明白自己種花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是也不能為此而生氣,況且弟子也是無心之過,所以就很容易地寬容了徒弟。
為人處世,如果以嚴厲的態度、驕傲的性格對待別人,就會招致別人的怨恨,引來不滿。如此,於人於己都不利,何必呢?正所謂:利人就是利己,虧人就是虧己,容人就是容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說,君子以容人為上策。
寬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德行、一種度量。如果人人都有寬容忍讓的心態,那麼這個社會肯定會變得更美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肯定會變得更和諧。
留有餘地,是一種理智的人生策略
我國古代有個叫李密庵的學者,寫過一首《半半歌》,詩云:「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鞭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要不給自己和別人退路。
常留餘地二、三分,就能體現人生的一種智慧。凡事留有餘地,則自由度就增加。進也可,退也可;親也可,疏也可;上也可,下也可,處於一種自由的境地,展現一種立身處世的藝術。
阿朱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天,有個客人到他家,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擺放著誘人的魚香,令阿朱垂涎不已。阿朱當時才六歲,還不懂得掩飾自己,他吵著要吃魚。母親答應她,但是有個條件,就是等客人吃飽後才可以上桌。
阿朱不聽:「等客人吃飽了,魚不就被他吃光了嗎?」母親答道:「知禮的客人絕對不會將魚翻過面來吃,另外一面一定還是好好的。不信你去窗邊看看。」
阿朱來到窗邊,踮著腳尖往裡看,眼睛盯著桌上的那條魚。
忽然間,客人用筷子把魚翻了個身。阿朱失望地跑回廚房,撲進母親懷裡大哭起來。母親也哭了,她不知該如何安慰阿朱。
幾十年過去了,生活變富裕了,阿朱也當上經理之職。但在所有的應酬宴客中,每當有魚上桌時,阿朱就會回憶起兒時那傷心的一幕。所以,他總是不把魚翻身,因為他永遠記住母親的那句話。
阿朱是聰明的,他沒因那次沒有吃到魚而遺憾,相反地,他明白一個做人的道理:「凡事留有餘地。」
常留餘地二、三分,這是因為世界上的事變幻不定,常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因素產生作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要總想贏人,要留一些給別人贏;不要老想占上風,要給別人一些尊嚴。這樣,自己才能不斷進步,人際關係才能更和諧。有一句話說:為人處世還是謙虛謹慎點好。如果目中無人,驕傲自滿,就容易碰壁、栽跟頭。
唐朝,有一位德山大師,精研律藏,而且通達諸經,其中尤以講《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最為拿手。因他俗姓周,故得了「周金剛」的美稱。
當時,禪宗在南方很盛行,德山大師就大不以為然地說:「出家沙門,千劫學佛的威儀,萬劫學佛的細行,都不一定能學成佛道,南方這些禪宗的魔子、魔孫,竟敢誑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一定要直搗他們的巢窟,滅掉這些孽種,來報答佛恩。」
於是德山大師挑著自己所寫的《青龍琉鈔》,浩浩蕩蕩地出了四川,走向湖南的澧陽。
一日途中,突然覺得饑腸轆轆,看到前面有一家茶店,店裡有位老婆婆正在賣燒餅,德山大師就到店裡想買餅充饑。老婆婆見德山大師挑著那一大擔東西,便好奇地問道:「這麼大的擔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是《青龍琉鈔》。」
「《青龍硫鈔》是什麼?」
「是我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作的批註。」德山大師對於自己的著作,表現出很得意的神情。
「這麼說,大師對於《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很有研究?」
「可以這麼說!」
「那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您若能答得出來,我就供養您點心;若答不出來,對不起,請您趕快離開此地。」
德山大師心想:「講解《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我最擅長的,就憑你一位老太婆,怎麼可能輕易就難倒我!」隨即毫不在意地說:「有什麼問題,你儘管提出來好了!」
老婆婆奉上了餅,說道:「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大師您是要點哪一個心?」
德山大師經老婆婆這一問,呆立半晌,竟然答不出一句話來。他心中又慚愧 又懊惱,只好挑起那一大擔的《青龍疏鈔》,悵然離去。
德山大師受到這次教訓後,再也不敢輕視禪門中修行之人,後來來到龍潭,至誠心參謁龍潭祖師,從此勇猛精進,最後大徹大悟。
世事無常,萬事多留些餘地,多些寬容。這是一條重要的做人準則。在你留有餘地的同時,別人也會因此而受益匪淺。
待人、對己都要留有餘地。好朋友不要如影隨形,如膠似漆,不妨保持一點距離。是冤家也不要把人說得一無是處。對崇拜的人不要說得完美無缺,對有錯誤的人不要以為一無是處。不要把自己看成像朵花,看別人都是豆腐渣。不要以為自己的判斷絕對正確,最好常留一點餘地。
一幅畫上必須留有空白,有了空自才虛實相間,錯落有致。有餘地才更加符合實際,才更加充滿希望。當然,留有餘地不是一種立身處世的圓滑,不是有力不肯使,也不是逢人只說三分話,而是對世界、對自己抱一種知己知彼的理性態度,是對於世界的複雜性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採取的一種理智的人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