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1.書名
《理想國》The Republic
2.作者名
柏拉圖(Plato),古希臘,(西元前427年—347年)
3.書評
柏拉圖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人物之一,他的《理想國》是具有世界歷史地位的創作之一,它從產生起直到以後各個時代,對於文化和精神的發展,曾有過極其重要的影響。
——黑格爾
理想國不僅不是空想和夢幻,不是我們心中的理念,而是由於它的穩定性,比之所有那些處於流變之中,在任何時刻都是容易消亡的社會,是更加實在的。柏拉圖的《理想國》,是所在其他對話圍繞它而結構起來的中心,在《理想國》中,哲學達到了古代思想家們所曾達到過的頂峰。
——波普爾
Part2 大師風範
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青年時從師蘇格拉底。
柏拉圖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度由盛而衰的時代,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決心獻身於政治。西元前339年雅典民主派當權,蘇格拉底被控傳播異說,毒害青年,法庭判以死刑,蘇格拉底在法庭上從容答辯,從容就死。這給柏拉圖帶來極大的影響。蘇格拉底死後,柏拉圖遊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義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
西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後逃回雅典,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聖城阿卡德米創立了自己的學校——阿卡德米學園(Academy),此後執教四十年,直至逝世。在這裡亞里斯多德成為他的學生。學院成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組織的高等學府之一,後世的高等學術機構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紀時在西方發展起來的大學的前身。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徵。由此出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並將它作為其理論的哲學基礎。
柏拉圖是哲學史上第一個有大量哲學著作傳世的哲學家。以他的名義流傳下來的著作有四十多篇,另有十三封書信。經過後世學者艱苦細緻的考證,其中有二十四篇和四封書信被確定為真品。其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
《理想國》又譯《共和國》、《國家篇》,副標題為《國家或正義論》。大約寫作於西元前 386年柏拉圖開辦學園時。柏拉圖試圖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諸現實以失敗告終,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他著書立說,探討治理國家的學問,建立理想的政治藍圖。
《理想國》是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柏拉圖的思想都是透過對話的形式記載下來的。在柏拉圖的對話中,有很多是以蘇格拉底之名進行的談話,因此人們很難區分哪些是蘇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圖的思想。
《理想國》分為十卷,在柏拉圖的著作中,不僅篇幅最長,而且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此前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以理念論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
《理想國》一書在哲學史乃至人類思想史上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個完整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構成了以後各種作為社會政治理想而提出的烏托邦方案的開端。
Part3 品味經典
《理想國》在政治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西方第一部集中論述政治問題的著作。 書中許多觀點及所採用的從抽象原則出發、運用推理研究國家本源的方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對理想國家的描述開西方歷史烏托邦思想的先河。
《理想國》共十卷,討論的主題是正義問題。上篇國家政治學說,下篇為理念論哲學。全書從正義這一概念出發,系統論述了理想國的一般性質。
《理想國》與柏拉圖大多數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將他人的東西歸還給他嗎?正義是將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嗎?蘇格拉底一再分析反駁別人提出的關於正義的定義,更是詳細地批駁和討論了「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的觀點。他認為,統治者有時是會犯錯誤的。正義是強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強者的損害。
不論在國家、家庭、軍隊或者任何團體裡面,不正義首先使他們不能一致行動,其次使他們自己彼此為敵,跟對立面為敵,並且也跟正義的人們為敵。只有當統治者具有了使他免於犯錯誤的知識時,他才能統治自己和他人,正義的人所關心的不只是他個人。統治是為了被統治者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所以說:正義是智慧與善,不正義是愚昧和惡。
為了證明正義的生活是有價值的生活,在第二卷中蘇格拉底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認為城邦的正義與個人的正義是一致的。柏拉圖認為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製、正義這四種德性。
柏拉圖認為國家起源於工作分工,因而他將理想國中的公民分為治國者、武士、工作者三個等級。治國者依靠自己的哲學智慧和道德力量統治國家;武士們輔助治國,用忠誠和勇敢保衛國家的安全;工作者則為全國提供物質生活資料。節制是一種好秩序或對某些快樂與欲望的控制,「對於一般人來講,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從統治者;對於統治者來講,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飲食等肉體上快樂的欲望。」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能夠和諧一致,這個國家就達到了自製。治國者和武士沒有私產和家庭,因為私產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工作者也絕不允許擁有奢華的物品。「我們和我們要加以教育的護衛者們,在能以認識節制、勇敢、大度、高尚等等美德以及與此相反地諸邪惡的本相,也能認識包含它們在內的一切組合形式。」
同城邦一樣,每個人的靈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種因素,與此相應,也有智慧、勇敢和節制三種美德。當這三種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協調一致時,就成為一個正義的人。
柏拉圖認為,正義的城邦或理想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統治者應從有才能的人中挑選出來,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統治者階層應過公社生活。第三,國王應該是哲學家,或應該讓哲學家作國王,因為只有哲學家才能認識理念,具備治理國家應有的知識。
理想國還很重視教育,國家要有一套完備的教育制度,全體公民從兒童時代開始就要接受音樂、體育、數學到哲學的終身教育。因為國民素質與品德的優劣決定國家的好壞。柏拉圖甚至設想在建國之初就把所有十歲以上的人遣送出國,因為他們已受到舊文化的薰染,難以改變。教育內容要經嚴格選擇,荷馬、赫西俄德的史詩以及悲劇詩人們的作品,一律不准傳入國境,因為它們會毒害青年的心靈。
在第六、第七兩卷中,柏拉圖提出了他的理念論的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學說,用三個著名的比喻解釋了他的思想。
柏拉圖把世界劃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那些只愛好具體事物如美的聲調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見而無知識,只有那些認識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將其與具體事物區分開,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識的人。
他認為每一類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紅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紅」等。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質和存在根據。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離的。
柏拉圖透過「太陽」的比喻說明,正如太陽是可見世界之所以可見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透過「線」的比喻進一步將兩個世界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影像;
第二,影像所像的實物;
第三,數理對象。靈魂將影像的實物作為影像來研究,它只能從假設出發下降到結論;
第四,理念。靈魂從假設出發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像而是使用理念來作系統研究。前兩個部分屬於可見世界,後兩個部分組成了可知世界。
與此相應,靈魂的狀態也可以分為4個階段,這就是想像或猜測、信念、理智和理性。
柏拉圖強調感覺和理性的區別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覺只能認識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認識理念。他對人類的認識作了如下區分:對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認識是「猜測」;對外部事物的認識是「信仰」,在理智階段,人們所認識的是較低的理念的認識,如對「圓」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認識。理性階段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最高階段,在此階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獲得真理性的認識。猜測和信仰不是知識,是意見。對理念的認識才是知識。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來解釋理念論:有一群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著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群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脫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
柏拉圖透過「洞穴」的比喻說明了一個人如何經歷了猜測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過程。認識的四個階段並不是後天學習的發展過程,而是「靈魂的轉向」。因為靈魂本身具有一種認識能力,教育只是使這種能力掌握正確的方向,使它從黑暗轉向光明,從現象的世界走向真實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國》的重要主題之一。
柏拉圖設計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課程,除了體育和音樂這兩門初等課程之外,必須學習算術、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天文學和諧音學等五門課程,按照這個次序將靈魂從可見世界逐步引向哲學,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國家統治人才,促成他們的靈魂轉向。
第八、九兩卷,討論了理想國墮落為四種現實政體的演進過程。
當一個國家最最象一個人的時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國家。柏拉圖自稱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國,其他的政體都是這一理想政體的蛻變。理想政體由於婚配的不善引起3個等級的混雜,導致爭鬥,這就是軍人政體產生的由來。軍人政體中,少數有權勢者聚斂財富,使寡頭政體出現。貧富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眾就會起來革命要求分享財富和權力,產生民主政體;民主政體發展到極端就會被僭主政體所取代。
最後,柏拉圖提出靈魂不滅和來世報應的觀點以勸誡人們多行正義。「不管怎麼說,願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靈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惡和善。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的和神的愛,無論是今世活在這裡還是在我們死後(像競賽勝利者領取獎品那樣)得到報酬的時候。」
Part4 原著原味
蘇:好事做到底,請你像剛才一樣繼續回答我吧!我們看到正義的人的確更聰明能幹更好,而不正義的人根本不能合作。當我們說不正義者可以有堅強一致的行動,我們實在說得有點不對頭。因為他們要是絕對違反正義,結果非內訌不可。他們殘害敵人,而不至於自相殘殺,還是因為他們之間多少還有點正義。就憑這麼一點兒正義,才使他們做事好歹有點成果;而他們之間的不正義對他們的作惡也有相當的妨礙。因為絕對不正義的真正壞人,也就絕對做不出任何事情來。這就是我的看法,跟你原來所說的不同。我們現在再來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當初提出來的那個「正義者是否比不正義者生活過得更好更快樂」的問題。根據我們講過的話,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我們應該慎重考慮,這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個人該怎樣採取正當的方式來生活的大事。
蘇:很好。我想要說明的如下。在非必要的快樂和欲望之中,有些我認為是非法的。非法的快樂和欲望或許在我們大家身上都有;但是,在受到法律和以理性為友的較好欲望控制時,在有些人身上可以根除或者只留下微弱的殘餘,而在另一些人的身上則留下的還比較多比較強。
阿:你指的是哪些個欲望?
蘇:我指的是那些在人們睡眠時活躍起來的欲望。在人們睡眠時,靈魂的其餘部分,理性的受過教化的起控制作用的部分失去作用,而獸性的和野性的部分吃飽喝足之後卻活躍起來,並且力圖克服睡意沖出來以求滿足自己的本性要求。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失去了一切羞恥之心和理性,人們就會沒有什麼壞事想不出來的;就不怕夢中亂倫,或者和任何別的人,和男人和神和獸類交媾,也就敢於起謀殺之心,想吃禁止的東西。總之,他們沒有什麼愚昧無恥的事情不敢想做的了。
蘇:親愛的格勞孔,現在我們必須把這個比喻整個兒地應用到前面講過的事情上去,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見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陽的能力。如果你把從地穴到上面世界並在上面看見東西的上升過程和靈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過程聯想起來,你就領會對了我的這一解釋了,既然你急於要聽我的解釋。至於這一解釋本身是不是對,這是只有神知道的。但是無論如何,我覺得,在可知世界中最後看見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後看見的東西乃是善的理念。我們一旦看見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結論:它的確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確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見世界中創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決定性泉源;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見了善的理念的。
2、《形而上學》 亞里斯多德
Part1
1.書名
《形而上學》The Metaphysics
2.作者名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希臘,
(西元前384年-322年)
3.書評
我們不必再到亞里斯多德那裡去尋找一個哲學系統。亞里斯多德詳述了全部人類概念,把它們加以思考;他的哲學是包羅萬象的。在整體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亞里斯多德很少以演繹和推論邁步前進;相反地他卻顯出是從經驗著手,他論證,但卻是關於經驗的。他的方式常是習見的方式,但有一點卻是它所獨具的,就是當他這樣做的時候,他是始終極為深刻地思辨的。
——黑格爾
偉大的東西從偉大開端,它透過偉大東西的自由回轉保持其偉大 。如果是偉大 的東西,終結也是偉大的。希臘哲學就是如此,它以亞里斯多德作為偉大的終結。一部《形而上學》足以讓亞里斯多德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
——黑格爾
Part2 大師風範
亞里斯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亞里斯多德西元前 384年出生在馬其頓的斯塔吉拉城。家族以行醫為世業,父親是馬其頓王的御醫。在亞里斯多德幼年時去世。西元前366年亞里斯多德17歲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學習,師從柏拉圖達20年之久,對柏拉圖的理念論哲學有深入的了解。亞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這個老師指的就是柏拉圖。後來他回到馬其頓從事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工作。西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呂克昂學園,系統地總結、講解和傳播自己的哲學思想,被稱為逍遙學派。因為亞里斯多德常常和學生在花園裡邊散步邊交談,這就是他講課的方式,所以得名。西元前322年,亞里斯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種多年累積的疾病所造成的。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是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被稱為古代最博學的人物。他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等,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斯多德一生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分析前篇和後篇》等。其著作是人類傑出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觀點是,人類生活及社會的每個方面,都是思考與分析的客體;宇宙萬物不被神、機會和幻術所控制,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行;人類對自然界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們應當透過實驗和邏輯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亞里斯多德的這種反傳統、反對迷信與神祕主義的主張,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形而上學》中曆敘了希臘諸先哲思想概要,予以綜合和各別的評議,,其中大部分篇章為呂克昂學院中的講義,這些學術講話是對西元前335—323年的聽眾說的。
Part3 品味經典
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故鄉。在希臘哲學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後西方哲學各種觀點的胚胎和萌芽。
《形而上學》亞里斯多德的重要的哲學著作。由呂克昂學園第十一代繼承人安得洛尼可(約西元前40年)編成。亞里斯多德自己對這些內容未加標題,由於在亞里斯多德的著作集中,本書排在有關物理學著作的後面,故名為「meta ta physik a」,意思是「物理學之後」。 metaphysics一詞正是源出希臘文「meta ta physik a」。亞里斯多德自己稱這些文本的主題為第一哲學,神學,或有時稱智慧。中文譯名「形而上學」一詞源出《周易•繫辭》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在近代西方哲學的用法中 , "形而上學」一般指處理象存在事物的種類,存在模式之類的哲學領域。它的主題包括 存在、事物、性質、事件等概念;特殊與普遍,個別與種屬的關係;關係,變化;因果的性 質;和心靈、物質、空間與時間的性質。簡言之,它討論事物的本質,第一原因,宇宙大全 這些超感性的、終極性的、基本而普遍的問題。
《形而上學》一書共十四卷,由於是他的學生根據筆記整理而成,因而結構鬆散,各卷之間缺少連貫性,不成系統。不過這絲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學研究的可靠資料,書中的許多問題對哲學研究一直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本書所討論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學問題,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問題等。
卷一亞里斯多德是對以前希臘哲學思想的總結,曆敘了希臘哲學思想概要。是一部最早的論述西方哲學史的文獻。亞里斯多德開篇就講:「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他認為哲學起源於「驚異」(thaumazein):人最初是面對面前的現象極而對整個宇宙自然感到困惑不解,感到自己無知,於是就去追求知識,因而人追求知識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求知。
「初期哲學家大都認為萬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質本性。萬物始所從來,與其終所從入者,其屬性變化不已,而本體常如,他們因而稱之為元素,並以元素為萬物原理,所以他們認為萬物成壞,實無成壞,這一類實是畢竟萬古常在;譬如我們說蘇格拉底美而文明,其所為美與文明者,可先有而後失,並不常在,然蘇格拉底則常在。」
亞里斯多德認為智慧或真實的知識是關於原因的知識 ,他認為自然界有一種「原因」關係的存在。在《形而上學》中總結了前人關於原因的種種理論之後,提出了「四因說」,認為事物的存在和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種,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這種「原因」觀念不同於近代以來的「因果」觀念,「原因」與「為什麼」相對應,並不與「結果」相對應。
質料因指構成事物的材料,代表了一個事物從一堆零件、成分、基礎、或是原料所組成的存在形式,將物質的構成追溯至要素,接著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架構。
形式因指事物內在的或本質的結構形式;形式因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事物是由怎樣的定義、形式、形狀、本質、綜合、或原形所構成的,解釋了構成一個事物的基本原則或法則,這只是整個事物(整套原因關係)的其中一部分(宏觀結構)。
動力因指促使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及起因。研究是什麼改變了什麼、而又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改變」,範圍包括了所有事物間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動力的起源或是被改變的事物。
目的因指的則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變的原因,包括了有目的的行動和活動。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說是它之所以改變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現代所謂的心理動機,包括了意志、需求、動機、理性、非理性、倫理,所有這些動機都是創造行為的來源。
後來亞里斯多德又將這三種原因歸結為兩種原因:形式與質料。原因雖然有四種,但是「後三種原因在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合而為一。因為所是的那個東西和所為的那個東西是同一個東西,而運動的最初本原又和這兩者同類。」所以,這三種原因合而為一後可以統稱為形式因而與質料因相對應。這樣,四因就變成了二因。三因合一是亞里斯多德的一個重要觀點,它不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為第一哲學討論實體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在《形而上學》第三卷裡,亞里斯多德一開始就指出:「在科學的探索中,首先要處理那些應該首先得到追詢的問題。這裡包括某些人持不同意見的問題和其他湊巧被忽視了的問題。對於那些想把問題弄清楚的人,明確問題是有益的。因為以後的順利在於以前的難點的解決。思想上的難題,顯示了事物的癥結。一個人在被難題所困擾著的時候,彷彿被捆綁著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能前進的。所以應該是先把全部困難加以考察。這不但是為了研究問題,同時一個探索問題的人,如若不首先弄清問題之所在,就像是一個行路者不知其去處一樣。這樣的一些人甚至於不知道所探索的東西是否找到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目的並不清楚,而對於那些事先已經探討過的人,目的是清楚地。正如在法庭上聽到了雙方的證詞一樣,如若聽到了全部的辯辭,我們就可以更好的作出判斷來。」
卷四討論了形而上學的定義。亞里斯多德認為形而上學研究的是「作為存在的存在」,考察萬物的本原或終極原因。
在卷三和卷七中,亞里斯多德討論了實體問題,他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理念不能在具體事物之外獨立地存在,只能存在於事物之中。他承認個體事物的重要性,但與柏拉圖一樣認為個體事物不能被認識,有關個體事物的知識實際上是對一般屬性的認識。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他對實體的看法也不一致。
概括起來,他關於實體的基本思想如下:1、屬性所系的個體事物是真實的實體。實體即主體,它不能用作謂語去說明別的範疇。在一切範疇中,實體是基本的範疇,其它的範疇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本體」一詞,如不增加其命意,至少可應用於四項主要對象;「怎是」與「普遍」與「科屬」三者固常被認為每一事物的本體,加之第四項「底層」。這裡我所說「底層」〈主題〉,是這樣的事物,其它一切事物皆為之雲謂,而它自己則不為其它事物的雲謂。
亞里斯多德認為,屬性隸屬於個體,人們對個體事物的把握就是對一般屬性的把握,因而一般屬性或共相也是實體。在此意義上,事物的本質就是它的實體。
亞里斯多德在卷八中討論了質料問題,在卷九中討論了潛能和現實問題。他認為,質料是潛能,他本身沒有規定性,具有成為某物的可能性。它能夠被形式所規定。形式是現實,具有現實性,被形式所規定了的質料就成為現實。事物的變化實際上是由潛能到現實的不斷地轉化過程。
在進一步分析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時,亞里斯多德提出了「不動的推動者」這個概念。他認為變化過程不能是無限的,必需要有一個永恆不動的實體,它是純形式和絕對的現實,它就是神,是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和根據,是「第一推動者」。亞里斯多德的「第一推動者」的思想在基督教哲學中常被用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Part4 原著原味
從這些事實說來,人們將謂萬物的唯一原因就只是物質;但學術進步,大家開拓了新境界,他們不得不對這些主題再作研究。就算萬物真由一元素或幾元素(物質)演變生滅而成宇宙萬有,可是試問生滅何由而起,其故何在?這物質「底層」本身不能使自己演變;木材與青銅都不能自變,木材不能自成床,青銅不能自造象,這演變的原因只能求之於另一事物。找尋這個,就是找尋我們所說的第二原因——動因。那些初作這類探索的人們,說宇宙「底層」出於一因,頗為自得;有些人則雖已由這第二原因引起考慮,而卻又象未能找到,而仍還執持於全宇宙在成壞論上是一個不變的「元一」;於其它演化而論,亦複如此。這就是他們所特有的觀點。凡專主宇宙為元一的人們,除了巴門尼德以外,都未能找到這另一類原因,巴門尼德亦僅說在某種含義上,原因不只一,可有二。但那些主於多元素的人比較可能涉及這第二原因,他們於冷熱,於土木,均一例的作為元素;他們就認為火是能動的,而水、土等則列於被動類中。
哲學被稱為真理的知識自屬確當。因為理論知識的目的在於真理,實用知識的目的則在其功用。從事於實用之學的人,總只在當前的問題以及與之相關的事物上尋思,務以致其實用,於事物的究竟他們不予置意。現在我們論一真理必問其故,如一事物之素質能感染另一些事物,而使之具有相似素質,則必較另一事物為高尚(例如火最熱,這是一切事物發熱的原因);這樣,凡能使其它事物產生真實後果者,其自身必最為真實。永恆事物的原理常為最真實原理(它們不僅是有時真實),它們無所賴於別的事物以成其實是,反之,它們卻是別的事物所由成為實是的原因。所以每一事物之真理與各事物之實是必相符合。
我們必須認取從上述各節所引起的後果而為之總結,以完成我們的研究。我們說過,原因、原理與本體的要素是我們研究的對象。有些本體是大家所公認的,有些只有某些學派承認為本體。那些為一般所公認的是自然本體,即火,地,水,氣等單純物體;其次是植物與其各個部分,和動物與其各個部分;最後是宇宙與其各個部分。至於某些學派則說通式與數學對象為本體。在論辯中另有提出其它本體,如怎是與底層。另一看法,似乎科屬較之各個種類更應作為本體,普遍〈共相〉較之個別〈特殊〉更應作為本體。再由普遍性與科屬又聯繫到意式;由於同樣的論點,這些也被認作本體。又因怎是為本體,而定義為怎是的公式,為此之故,我們又討論了定義與主要範疇。因為定義是一公式,一公式有部分,我們也得考慮有關「部分」的事項,什麼是本體的部分,什麼不是它的部分,以及本體的部分是否為定義的部分。我們也曾講到普遍性與科屬均非本體。我們以後必須繼續研究意式與數理對象;因為有些人說這與可感覺事物一樣,也是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