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成長、轉機兩大熱門主題
「成長」是股價上漲的明確保證,「轉機」則是讓股價起死回生的神奇魔法,兩者都是股票市場永不退燒的熱門題材。若是能找到一支高成長股,或是具有轉機性的飆股,再經過時間的複利效果,便能快速累積財富。
許多投資大師都善於運用這兩個投資題材。例如巴菲特在可口可樂剛展現成長力道時,便大舉加碼,隨著可口可樂在全球積極擴張,巴菲持的持股市值跟著水漲船高,若加計股利,每年的回報率至少三成左右。此外,彼得.林區也曾經大手筆買進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並讓他在二年間獲利五倍,五年大賺十五倍。
在台股也有不少成長股與轉機股的實例。例如鴻海、華碩、聯發科,都曾經有過每年營收成長二至三成、且獲利同步高成長的營運風光期,掌握機會買進的投資人,長期也都會有豐碩的報酬;而近年來的宏達電表現,也是前述高成長股的翻版。
在轉機股方面,宏□應為經典代表,從過去集團分家、合併,再到品牌與代工的事業分割,面對數次危機、歷經數次再造,宏□皆能安然化危為機、順利轉型,目前穩坐全球個人電腦老二地位,儼然變身為穩健成長股。
近年台股受惠ECFA效應,許多營運低迷、甚至虧損已久的傳產股,都將有拓展大陸新市場與新客戶的機會,預料會同步帶來獲利新契機;另外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等科技新品熱賣的激勵下,國內許多二線電子零組件廠商有機會切入新的供應鏈,過去一年的Apple概念股表現亮眼,未來非Apple陣營供應鏈有機會跟進竄起,此類電子股的轉機代表個股有勝華、越峰、立隆電等。
然而,要注意的是,當公司擴張到一定規模後,成長腳步會開始放慢,可能變為穩健成長股,無法再令投資人享受高資本利得的快感,此時擁有穩定的股息與股利,將會是影響投資人是否長期持股的關鍵。至於轉機股之所以迷人,主要是企業營運如果能成功再生,股價就可能一路揚升,但是,轉機股後來宣告轉機失敗的的例子也所在多有,部分公司甚至已經不在股票板上。因此買進轉機股要持續追蹤公司的業績表現、訂單與出貨狀況,以及技術團隊或財會高層是否有異動等,藉以降低投資風險。
過去一年,在歷經全球金融大海嘯的衝擊後,已有不少公司從谷底翻身,無論是在營收、獲利或是市值表現等各方面,皆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而隨著景氣持續復甦,具有轉機性與成長條件的個股,將會是股海中的耀眼一族。本書則以各大券商針對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的2011年營收、盈餘預測平均值,配合各公司過去的營運表現,以及本益比、市值成長等指標進行排序篩選,找出表現相對較突出的公司,並以選股的個案探討方式,針對部份公司作細部解說,希望能讓讀者藉此掌握分析成長股與轉機股的方法,進而實際應用在自己的投資選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