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耳目一新的驚人著作!
《金融時報》與高盛年度商業書選書!
在金融市場承擔風險、面對壓力時,生理系統會把人們轉變成全然不同的人,
這就是犬狼之間的時刻,亦即轉變正在發生的時刻。
約翰‧科茨融合神經科學與華爾街交易員的實務經驗,
分析荷爾蒙如何影響人們進行交易決定,
探究「理性經濟人」為何是一種迷思,
並解釋導致經濟災難的根本原因。
你知道……
‧交易員和投資者的預感不光是直覺,而是他們的身體在為即將發生的反應(應戰、逃離、慶祝或悲傷)預作準備?
‧金融市場中多些女性交易員,將有助於減少波動?
‧從食指和無名指的長度比例,可以預測交易員與投資者的獲利狀況?從他們在出生前接觸的荷爾蒙濃度,還可以預測他們在高頻交易中的長期績效?
*** *** ***
神經學家暨華爾街前交易員約翰‧科茨,以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證明,在風險壓力下,生理系統會把我們轉變成全然不同的人,他把這種轉變稱為「犬狼之間的時刻」。交易員和投資者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在連續獲利時變得異常興奮,睪固酮發威;在賠錢時,變得猶豫,趨避風險。
科茨在書中揭露市場泡沫化膨脹及崩解時的生理反應,並引用神經科學與醫學研究,說明人體如何產生我們經常依賴的直覺;職場上的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風險承擔力,甚至破壞健康;如何運用運動科學來強化我們的抗壓性。本書為影響每個人的議題,帶來令人驚訝連連的新觀點。
作者簡介:
約翰‧科茨 John Coates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及金融方面的資深研究員,曾先後在多家華爾街的公司任職,包括高盛及德意志銀行的交易部門。2004年重返劍橋大學,研究金融風險承擔的生理學。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與《金融時報》發表研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新科學家》、《連線》、《時代》等媒體都曾引用其研究成果。
譯者簡介:
洪慧芳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公司、花旗銀行,目前從事書籍及電腦軟體翻譯的工作。譯有《共同基金的騙局》、《約翰‧墨菲教你看線圖找趨勢》、《社群新經濟時代》、《老千騙局》、《大賣空》等書(以上皆由財信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林茂昌(財經作家)
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許啟智(財經作家)
楊世光(東森財經新聞台主播)
楚狂人(玩股網執行長暨知名財經部落格站長)
雷浩斯(知名財經部落客)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
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
*** *** ***
華爾街交易員和神經科學家,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組合,如今現身說法,以精彩的故事和論述,從本能、直覺、預感、思考,一直談到回饋機制與風險,為投資行為理論開了一扇窗。
──林茂昌(財經作家)
投資市場是由10%理性的投資贏家和90%感性的投資輸家組成,我原本以為感性操作是被每個投資人的個性、星座、血型影響,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他的身體反應,讓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理性的錯誤操作。從這本書可以學到如何避免不理性亂操作,進而慢慢成長為那10%的贏家。
──楚狂人(玩股網執行長暨知名財經部落格站長)
「承擔風險的時候,最能明顯意識自己有個身體。」換言之,當你投入股市的時候,你才體會到什麼叫作風險。而風險喚起了強大的「非戰即逃」反應,面對風險的方式,決定一個人到底適不適合當個專業投資人。
《犬狼之間的時刻》精準地敘述了這些反應背後的生理因素、召換交易員「盤感」的來源來自於大腦區域的藍斑。類固醇激素啟動了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有充足的自信面對可能的市場變化,因應變化,充實了直覺的資料庫。
波瀾靜止的時刻,才會暗藏黑天鵝,就是像「西線無戰事」的敘述一樣,當市場貌似平靜,卻感受到可能的風險發生時,交易員的直覺不只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更是投資成功的要素。
在昏暗到只能看到輪廓的光線中、犬狼之間的時刻,只有你才知道自己是蛇還是龍。
──雷浩斯(知名財經部落客)
恐懼與興奮單純只是人腦中的不理性面向嗎?這本書讓你發現身體與荷爾蒙對思考與投資行為的影響,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
本書推翻「人類是理性經濟機器」的理論,探究「理性經濟人」為何是一種迷思,沒有人比科茨更適合談論這個主題,他是神經科學家兼經濟學家,又曾在華爾街當交易員,更是傑出的作家,這是一本相當精彩的好書。
──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
史丹佛大學神經學教授
《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作者
科茨的描述精彩生動,融合神經科學的知識與華爾街交易員的實務經驗,帶領讀者一窺讓人類面對蓬勃發展及危機打擊背後的生理機制。本書確保未來的風險承擔模型都會兼顧到神經系統的重要性。
──史蒂芬‧波戈斯(Stephen Porges)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精神醫學教授
《複迷走理論》作者
這是一本比任何經濟分析都更精彩的著作,因為它解釋了經濟災難的根本原因──那些導致理智的聰明人做出災難性決策的生理因素。每位銀行家都應該把本書列入必讀書單中!
──瑞塔‧卡特(Rita Carter)
《大腦的祕密檔案》作者
名人推薦:/強力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林茂昌(財經作家)
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許啟智(財經作家)
楊世光(東森財經新聞台主播)
楚狂人(玩股網執行長暨知名財經部落格站長)
雷浩斯(知名財經部落客)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
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
*** *** ***
華爾街交易員和神經科學家,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組合,如今現身說法,以精彩的故事和論述,從本能、直覺、預感、思考,一直談到回饋機制與風險,為投資行為理論開了一扇窗。
──林茂昌(財經作家)
投資市場是由10%理性...
章節試閱
我對金融市場的生理面開始感興趣是在1990年代,當時我在華爾街工作,先後在高盛(Goldman Sachs)、美林(Merrill Lynch)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後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擔任交易桌的主管。那段期間當交易員特別有意思,因為紐約正處於科技狂潮的泡沫中,其實整個美國都是如此,而且那泡沫還不是普通的大!從1920年代的大牛市以來,市場就沒見過類似的奇景了,1991年那斯達克(許多新電子公司掛牌交易的電子證交所)的指數還低於600點,在那關卡徘徊了幾年後,開始上漲,1998年站上2,000點。後來亞洲金融危機來襲,壓抑那斯達克的漲勢近一年,下壓了約500點,但市場總算止跌回升,漲勢一飛沖天,才一年半,就從1,500點上衝到5,000多點,總報酬超過300%。
那反彈的速度和漲幅幾乎是前所未見,帶動牛市的網路股及高科技類股欠缺扎實的財務佐證也是史無前例。事實上,當時股價和基本面的落差極大,導致許多和這股趨勢對賭失敗的傳奇投資人就此飲恨,退出華爾街。例如,創立老虎避險基金(Tiger Capital)的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也認輸退場,他說市場可能瘋了,但他可沒瘋。羅伯遜和其他人可能猜對了市場應該會上演一齣大逆襲的戲碼,但他們也很清楚經濟學家凱因斯早在1930年代說過的名言:市場陷入非理性的時間,可能比投資人的本錢撐得還久。所以羅伯遜退出了市場,但他的個人名聲和資本大抵上完好無損。2000年初,那斯達克崩盤,才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回吐了3,000多點,跌至谷底時只剩1,000多點,回歸到幾年前的水準。這樣的波動幅度通常能讓一些人海撈一票,但在我認識的人裡面,當時沒半個人說市場這種爆炸性的飆漲已經漲到頂了。
除了急漲和暴跌的幅度驚人之外,泡沫的另一個特徵也值得注意,那特徵讓人聯想到1920年代(至少是我從小說、黑白電影和紀錄片裡了解的20年代):股市滿溢著能量和興奮之情,文化中瀰漫著全民股市的氛圍。事實上,泡沫還沒破時,總是樂趣無窮,日後大家回想起當時普遍的愚行,也帶著幾分莞爾的心態。我想像那些親身經歷過1920年代大牛市的人,肯定對那個魯莽衝動的年代,懷有幾分思古幽情。畢竟,在當時,未來技術、樂觀精神、輕鬆致富似乎預示著新時代即將來臨,充滿了無限可能。當然,大崩盤之後的人生,肯定對他們造成更深遠的影響。據說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出生和成長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依舊帶著史學家卡洛琳‧柏德(Caroline Bird)所謂的「無形疤痕」,對銀行和股市極端不信任,也對失業抱著過度的恐懼。我對1990年代的回憶就像1920年代一樣,覺得那十年充滿了希望,也詭異至極。1990年代我們看到的是中年的執行長,穿著黑色的高領毛衣,試圖跳脫框架,主張另類思考;還有20多歲的年輕人戴著無邊的套頭帽和黃色的太陽眼鏡,藉由無限資金的撐腰,在市區的頂樓豪宅大開奢華派對,暢談鮮少人聽得懂──更少人質疑──的古怪網路計畫。你敢質疑就表示你「根本不懂」,不免招人訕笑,顯示你是個無法另類思考的大恐龍。有一點令我確實不解的是,網路該如何克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上網訂購的確很簡單,但是在送貨的實體世界裡,還有油價上漲及馬路壅塞的問題。當時以最大膽的方式對抗這項殘酷事實的網路公司,是總部設在紐約的新創公司Kozmo.com,它承諾只要送貨區在曼哈頓及其他十幾個城市內,即可在一小時內把貨送達。後來為這種愚行付出代價的人,除了投資人之外,還有上百位騎著自行車的快遞人員,他們為了趕在時限內送件,氣喘噓噓地闖紅燈。你可以看到這些一臉疲憊的小夥子在咖啡店外暫停休息(咖啡店的名稱也很貼切,例如噴射燃料〔Jet Fuel〕)。果不其然,那家公司後來破產了,只剩大眾對這家公司及無數類似的事業所留下的不解疑惑:投資人究竟在想什麼?
或許比較正確的問法是:他們有在想嗎?投資人有像許多經濟學家主張的那樣,理性評估資訊嗎?如果沒有,難道他們是以不同形式的推理,比較類似賽局理論的計算嗎?例如他們可能心想,「我知道這是泡沫,但我想順勢操作,跟著買上去,只要比大家提早賣出就好了。」但是當我和那些把積蓄押在網路股的人閒聊時,幾乎看不到這類思考流程。多數投資人很難做到有紀律的線性推理,市場瀰漫的亢奮之情和蘊含的無限可能,似乎足以驗證其輕率的想法。想要他們做理性的討論幾乎不可能,對他們來說,歷史一點也不相關,統計數據也沒多大的意義,如果你進一步追問他們理由,他們會開始撂下一些「聚合」之類的時髦概念,其實我一直搞不懂那個詞的確切意思,雖然我大概知道那是指世上的一切東西都會逐漸變得一樣:電視變成電話,汽車變成辦公室,希臘債券的收益率變得跟德國債券差不多等等。
投入這種瘋狂市場的投資人,除了幾乎沒做什麼理性選擇或賽局理論的思考流程之外,也鮮少展現一些大家常說的投資人愚行:恐懼和貪婪。一般認為,牛市愈漲愈多時,會產生超乎尋常的獲利,導致投資人的判斷力受到貪婪的影響,進而失常。這意味著投資人明知市場是泡沫,卻因貪婪而在市場中留連忘返,捨不得離場。
貪婪的確可能導致投資人貪圖獲利太久,但是這種說法忽略了網路狂潮和狂囂1920年代等泡沫的一項重要特質:投資人天真地以為他們是在投資未來,毫無憤世嫉俗與機巧詭詐的想法。此外,當牛市開始應驗投資人的想法時,獲利不只是帶來貪婪而已,也讓他們情緒亢奮,自以為無所不能。這時交易者和投資人感覺自己不再像凡人那樣綁手綁腳,而是有如超級英雄再世,開始想要大顯神通。這時他們內心的篤定感取代了風險評估──反正他們就是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極限運動看起來像小兒科,性生活愈來愈帶勁,甚至走起路來氣勢也不同了:比較挺直、威風,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絲「少惹我」的危險感,他們的身體似乎在咆哮著「什麼事都難不倒我」。湯姆‧沃夫(Tom Wolfe)把華爾街的紅人描述成「宇宙的主宰」,一針見血地點出這種妄想的行徑。
在網路狂潮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種行為,因為人的轉變非常鮮明,不只沒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大眾如此,在華爾街的專業交易員身上更是明顯。這些原本穩重、謹慎的交易員,慢慢地亢奮、狂妄了起來,腦中經常閃現許多想法,個人習慣也在改變:縮減睡眠(在夜店裡混到凌晨四點),性慾隨時都很強烈(總之就是比以前旺盛,從他們開黃腔,以及螢幕上色情照出現的頻率增加,可見一斑)。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對自己的風險承擔變得愈來愈自負,賭注愈下愈大,風險報酬的權衡卻愈來愈糟。我後來得知當時看到的這些行徑都是「狂躁症」(mania)的臨床病徵(不過,這裡我提早透露後面的故事了)。
這些症狀並非華爾街獨有,其他圈子也屢見不鮮,例如政治圈。戴維‧歐文(David Owen)曾對政治圈的狂躁現象提出獨到的見解。歐文勳爵曾任英國的外交部長,是社會民主黨的創黨元老之一,一生中多數的時間都高居英國政壇的頂端。他原本是神經學家,最近寫下他在政商界領袖的身上看到的一些人格異常現象,他稱之為傲慢症候群(Hubris Syndrome)。這種症候群的特質包括魯莽、不注意細節、過度自負、藐視他人等等。他指出這些特質「可能導致毀滅性的領導,造成大規模的傷害」。他又補充說明這種症候群「是掌權失調的現象,尤其是因過人成就而掌權多年,幾乎不受拘束的權力」。歐文描述的症狀,聽起來和我在華爾街看到的異常現象很相似,他的描述更進一步地暗示了一個重點:許多交易員在連續獲利後出現狂躁症,那不光是新攢的財富造成的,更有可能是因為權力達到顛峰,讓他們覺得不可一世。
網路狂潮那幾年,我正好有機會近身觀察交易員的狂躁行為。一方面,我自己對矽谷及紐約矽巷(Silicon Alley)所散發的誘惑完全免疫。我對高科技向來了解不深,沒投資那個領域,所以可用懷疑的眼光旁觀整齣鬧劇。另一方面,我了解交易者的感受,因為我自己在網路狂潮之前幾年也經歷過一、兩次牛市,除非你平時也關注財經版的新聞,否則你可能沒聽過那幾次牛市,因為那些牛市只侷限在債市或貨幣市場。那些日子,我的獲利超越了平均水準,也曾有那種亢奮感,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變得驕傲自大。坦白講,如今回想起來,連我都忍不住打哆嗦。
所以在網路狂潮期間,我知道交易員經歷了什麼情況。我想主張的論點是:交易員在泡沫期間或連續獲利多次後所產生的自負與傲慢,感覺不像是理性評估機會所造成的,也不是貪婪造成的,而是好像有一種化學物質在驅動著他們。
交易員連續獲利好一段時間後,他們產生的亢奮感有強大的迷醉效果,那感覺就像激情或盛怒一般難以控制。任何交易員都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我們都很擔心它的後果。在那效應的影響下,我們常覺得自己所向無敵而做出愚蠢的交易,而且交易的規模大到賠光前面累積的連續獲利。大家必須了解,好運連連的交易員其實是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那效應可以把他們轉變成截然不同的人。
不管那化學物質是什麼,或許就是那個東西導致泡沫期間的愚行和極端行徑,像仲夏夜之夢般上演,使人沉溺於妄想、多重身分、交換伴侶,直到冷冽的曙光讓世界重新聚焦,自然和道德法則重申主張,才讓一切恢復正常。網路狂潮的泡沫破滅後,交易員就像宿醉的狂歡者一樣,把頭埋在雙手之中,對於自己竟然把積蓄全賠進那些可笑的交易中,之前延續許久的現實竟然淪為一場錯覺,感到十分錯愕。1929年股市崩盤隔天,《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最能貼切描述這種難以置信的震驚感:「華爾街是希望落空的街道,充滿詭異的無聲恐懼,有種無力的催眠感。」
(本文摘自「第一部 金融市場中的身心狀況」)
我對金融市場的生理面開始感興趣是在1990年代,當時我在華爾街工作,先後在高盛(Goldman Sachs)、美林(Merrill Lynch)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後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擔任交易桌的主管。那段期間當交易員特別有意思,因為紐約正處於科技狂潮的泡沫中,其實整個美國都是如此,而且那泡沫還不是普通的大!從1920年代的大牛市以來,市場就沒見過類似的奇景了,1991年那斯達克(許多新電子公司掛牌交易的電子證交所)的指數還低於600點,在那關卡徘徊了幾年後,開始上漲,1998年站上2,000點。後來亞洲金融危機來襲,壓抑那斯達克的...
作者序
犬狼之間的時刻,亦即黃昏,是犬與狼難分難辨的時候。這個詞也意指這時間以外的很多事情……例如每個人變成自己的影子、不像自己的時候;人既好奇又擔心狗變成狼的時候;這時刻遠從中世紀初流傳至今,鄉下人認為在此刻,轉變可能隨時發生。
──尚‧惹內(Jean Genet),《愛之囚》(Prisoner of Love)
(1986年,芭芭拉‧布雷〔Barbara Bray〕英譯)
承擔風險時,最能明顯意識到自己有個身體,因為風險本質上是一種威脅,可能對你造成傷害。駕駛人沿著蜿蜒的道路疾駛;衝浪者乘著大浪而起,浪濤在珊瑚礁的上方剛好達到波峰;暴風雪逼近,登山者依舊向上攀爬;士兵衝過無人之境等等,這些人受傷、甚至喪命的機率都很高。這種受害的可能性讓人的大腦敏銳了起來,喚起一種強大的生理反應:「非戰即逃」(fight-or-flight)。事實上,你的身體對風險非常敏感,即使當下沒有立即的生命威脅,你也可能陷入這種生理風暴中。打球或是在看台上的觀賽者都知道,雖然那只是球賽,我們還是全身參與了風險。邱吉爾曾冷靜地指揮最慘烈的戰爭,他也發現這種非致命的風險深深掌控著我們的身心。他撰寫早年的生涯時,提到曾在印度南部打過一場馬球,最後一局打成平分,「我鮮少看到兩隊的面孔如此緊繃,」他回憶道:「你光看大家的臉,完全不會想到那僅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場殊死戰。更嚴重的危機所引發的情感,反而沒那麼激烈。」
另一種非致命的風險:金融風險,也可能引發那樣強烈的情緒與生理反應。除了偶爾傳出經紀人自殺的消息之外(這可能是迷思居多,而非事實),專業交易員、資產管理者、散戶投資客,鮮少在交易中面臨死亡威脅,但是那些金錢賭注可能威脅到他們的工作、房產、婚姻、聲譽和社會地位。金錢以這種方式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特殊的影響,它就像一種強大的象徵,濃縮了我們億萬年來進化所面臨的許多威脅和機會,所以賺錢或賠錢都可能啟動我們體內古老又強大的生理反應。
金融風險中有個面向其所衍生的後果,甚至比短暫的身體風險還要嚴重。收入或社會地位的改變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在金融市場中承擔風險時,體內會陷入生理風暴好幾個月,甚至在交割後依舊影響我們好幾年。人類先天的生理結構並不適合因應那樣長期的生化干擾,我們的防衛反應是為了在緊急狀況下啟動,然後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後就關閉,頂多只延續幾天。但是,當我們在市場上經歷超乎尋常的獲利或損失,或是連賺或連賠好幾次時,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像化身博士(Jekyll and Hyde)一般,讓我們前後兩個樣。連續獲利多次時,我們興致高昂,膽子變大,一頭狂熱,覺得不可一世。連續虧損多次時,我們陷入恐懼,噩夢連連,壓力荷爾蒙持續殘留在腦內,產生病態的風險規避心理,甚至開始憂鬱;荷爾蒙也會在血液中循環,導致病毒感染一再復發、高血壓、腹部脂肪囤積、胃潰瘍。承擔金融風險跟面對灰熊攻擊一樣,都是生理活動,都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有關生理學和金融市場的說法,聽在經濟學家的耳裡,或許會覺得很詭異。經濟學家通常把金融危機的衡量視為單純的智識,需要計算資產報酬率、機率、最佳資產配置等等,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行動。但我想把直覺也納入這種不帶感情的決策計算中,因為神經科學和生理學的最新發展顯示,當我們承擔風險時(包括金融風險),不單只是思考而已,身體也會跟著準備。我們的身體會預期行動發生,啟動生理的緊急網絡,產生大量的電流和化學活動,反過來把訊息傳回大腦,影響大腦的思考方式。身體和大腦如此合而為一,一起因應挑戰。這種身體與大腦的融合,通常會讓我們產生冒險所需的迅速反應和直覺。但有些狀況下,化學反應的激增可能會凌駕一切,交易員和投資人出現這種情況時,會出現非理性亢奮或悲觀,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破壞更廣大的經濟。
為了讓大家概略知道這種生理活動是如何運作的,我將帶領各位到一家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交易廳。在那裡,我們會看到高風險的世界,年輕的銀行家光靠一季的獎金就可以晉升到另一個社會階層,光靠一年的紅利就可以在知名的度假區漢普頓(Hamptons)買棟濱海豪宅;但是隔年萬一不幸吃鱉,又不得不把孩子轉出貴族私校。所以,大家可以試想以下的情境:一則出乎意料的重要新聞,在原本毫無戒心的交易廳裡掀起了動盪。
來襲!
有人說,戰爭是在長時間的無聊等待中穿插短暫的恐怖,其實金融交易也不遑多讓。在交易廳裡,往往有很長的時間毫無動靜,只有業務員帶進幾筆零星生意,或許只夠讓坐不住的交易員有點事做,有錢支付帳單。在缺乏重大消息下,市場往往交投清淡,日益遲緩,直到價格變動戛然而止。於是,交易廳的人悄然溜去處理私事:業務員跟熟稔的客戶打屁哈拉,交易員趁著交易空檔去支付帳單,規劃滑雪之旅,或是跟獵才顧問洽談,以了解自己在市場上的身價。羅耿是交易抵押擔保債券(mortgage backed bond,簡稱MBB)的交易員,史考特則屬於走道另一端的套利交易桌,他們倆來回地互拋著網球,同時也注意球向,以免擊中任何業務員。
今天下午聯準會將召開管理委員會,通常這種會議的舉行也會伴隨著市場動盪,因為聯準會在會中將決定是否升降息,萬一要調息,會在下午2點15分宣布。即使現在經濟成長的步調穩健,股市異常活絡,甚至不太理性,但聯準會幾乎沒暗示要升息,所以大家普遍預期利率會維持不變。接近中午的時候,交易廳裡的多數人都沒什麼好擔心的,大家腦子裡想的不外乎是中午要吃壽司還是義大利麵。
不過,就在正午之前,價位突然出現輕微的改變。交易廳裡的多數人並未意識到變化,不過隱約的顫動確實進駐了。也許是呼吸加快了一點,肌肉繃緊了一些,又或者是血壓稍微升高了。此外,交易廳的聲音也變了,從斷斷續續的輕聲閒聊,變成有點興奮的喋喋不休。交易廳就像一大片拋物面反射鏡,透過上千位交易員和業務員的身體,收集遠處的資訊,記下未來事件的早期徵兆。交易廳的主管本來在閱讀報告,這時也抬起頭來,走出他的辦公室,像獵犬嗅著空氣一般,打量著交易廳。經驗老到的管理者光從交易廳的景象和聲音,就能察覺到市場的變動,判斷出發生了什麼事。
羅耿正要把球拋出去,他轉過頭看看肩後的螢幕,史考特已經把椅子移回桌邊了。他們的螢幕上顯示數千個價位,不斷地閃著新聞訊息。對門外漢來說,那些數字方陣看起來雜亂無章,令人費解,想從這些混亂的價位及看似無關的新聞中找出重要的資訊,就像在銀河中挑出一顆星星那樣無從下手。說那是預感也好,直覺也好,慧根也好,總之這天早上史考特和羅耿都在不知道原因以前,就察覺到價格模式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大腦中負責這種預警系統的區域是藍斑(locus ceruleus,因為其細胞是蔚藍色或深藍色),它位於腦幹(大腦中最原始的部位),座落在脊椎之上。藍斑會因應新奇事物,啟動激發(arousal)狀態。當事件之間的相關性出現異動或顯露出新型態,有任何東西看起來不太對勁時,大腦這個原始部位在意識覺醒以前,會先記下改變,使大腦進入高度戒備,把我們推進高度警戒狀態,降低感覺閾值,讓我們聽到最細微的聲音,察覺最渺小的動靜。體驗過這種效應的運動員說,整個人融入球賽時,可以聽到球場裡的每個聲音,看清楚地面上的每片草葉。今天,當原本穩定的資產價格相關性出現異動時,藍斑啟動了警訊,促使史考特和羅耿注意到令人不安的資訊。
史考特和羅耿的身體不自覺地記下這些改變,不久他們得知,華爾街上有一、兩個人聽說或懷疑聯準會可能在今天下午升息。對原本不知情的金融圈宣布這樣的決定,勢必會在市場上掀起一陣波瀾。不久前華爾街還期待今天能提早下班,現在接獲消息並了解其意涵後,整個華爾街動了起來。在倉促召開的會議中,交易員考量聯準會的可能決策:究竟會維持利率不動?還是升息0.25%?升息0.5%?在各種情境下,債市會有什麼變化?股市呢?交易員確定看法後,連忙調整交易部位。有人預期升息,開始賣債券,市場因此跌了近2%;有些人覺得市場已經超賣,於是逢低買進。
市場是靠資訊活絡的,聯準會的宣布將會是一場盛宴,為市場帶來波動性。對交易員來說,有波動性就有獲利的機會,所以今天下午多數的交易員都亢奮不已,很多人就等著靠後續那幾個小時,來賺取整週的獲利。世界各地的銀行從業人員熬夜等候消息,現在交易廳裡充滿了園遊會或球賽上常見的歡樂氣氛。羅耿欣然地面對挑戰,他吶喊一聲後,一頭鑽進熱絡的市場。他預期市場即將一路下滑,所以出脫兩億美元的抵押債券。
到了下午2點10分,螢幕上的交易萎縮,交易廳又靜了下來,世界各地的交易員都已經下注,現在正屏息以待。史考特和羅耿已經調整好交易部位,覺得自己在理智上已準備就緒。但是他們面對的挑戰不只是智力考驗,也是身體的考驗。想要有優異的表現,不只需要認知技巧,也需要反應迅速和足夠的耐力,才能因應未來幾小時的大幅波動。所以,他們的身體需要的是燃料(大量的葡萄糖),還有氧氣,以燃燒這些燃料。他們也需要增加血液流動,以便把燃料和氧氣傳送到全身需要能量的細胞。他們需要擴張的排氣管(支氣管和喉嚨),在燒完燃料以後,排放二氧化碳。
所以即使史考特和羅耿對身體機能大都一無所知,他們的身體卻已經處於備戰狀態。他們的新陳代謝加快,準備好在必要時分解肝臟、肌肉和脂肪細胞中儲存的能量。他們加速呼吸,以便吸入更多氧氣,促使心跳加快。免疫系統的細胞在身體比較脆弱的地點(例如皮膚)各就各位,像消防隊員一樣,準備好因應傷害和感染。從大腦到腹部的神經系統開始重新分配全身的血液輸送,縮減流往腸胃的血液,令他們忐忑不安;也縮減流往生殖器官的血液,畢竟這不是性愛時間;把血液轉往手臂和大腿的大肌肉群,以及肺臟、心臟和大腦。
當史考特和羅耿想像的獲利愈來愈大時,類固醇激素開始為身體挹注大量能量,他們明確感受到能量激增。這些激素需要時間才能發揮效果,而一旦由腺體合成並挹注到血液後,就開始改變史考特和羅耿身心的每個細節,包括新陳代謝、成長速度、淨肌肉量、情緒、認知能力,甚至記憶力。類固醇是強大又危險的化學物質,使用上受到法律界、醫療圈、國際奧委會、下視丘(大腦的「藥物管制機構」)的嚴格規範,因為類固醇激素若不迅速關閉,會進而轉變我們的身心。
從謠言開始傳布的那一刻起,過去那兩個小時,史考特和羅耿的睪固酮濃度穩定上升,這種類固醇激素是由睪丸自然產生的,幫他們準備好因應眼前的挑戰,就像運動員準備比賽及動物沉著應敵一樣。睪固酮濃度提升也增加了史考特和羅耿的血紅素,使血液的含氧量劇增。睪固酮也提振了他們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強化他們對風險的偏好。對史考特和羅耿來說,這是轉變的時刻,就是法國人從中世紀以來所謂的「犬狼之間的時刻」。
另一種激素是腎上腺素,是由腎臟頂端的腎上腺核心分泌,也大量挹注到血液中。腎上腺素會加速身體的反應和新陳代謝,運用體內的葡萄糖存量(主要是存在肝臟裡),把它大量釋出到血液中,讓史考特和羅耿有備用的燃料,支持他們因應睪固酮害他們陷入的任何麻煩。第三種激素是皮質醇(steroid cortisol),俗稱壓力荷爾蒙,是從腎上腺的邊緣分泌,流向大腦,刺激多巴胺的釋放。多巴胺是一種化學物質,沿著名叫歡娛通道的神經迴路運作。壓力通常令人不快,但是少量的壓力反而令人振奮。不具威脅性的壓力源或挑戰,例如運動比賽、飆快車或令人興奮的市場,會讓人釋放皮質醇,再加上多巴胺(最容易讓人類大腦上癮的藥物之一),給人強烈的迷醉感,精神為之一振,讓交易員相信這是世上最棒的工作。
現在是下午2點14分,史考特和羅耿傾身向前,凝視著螢幕,瞳孔放大,心跳減緩而穩定,呼吸深沉有韻律,肌肉收縮,身體和大腦合一,以便隨時採取行動,全球市場籠罩在一股期待的沉靜中。
內幕解析
在本書中,我將講述史考特、羅耿、馬丁、葛雯,還有一些交易廳配角的故事,描述他們身陷在牛市的浪潮中,後來又受到熊市衝擊的情況。他們的故事包含兩條主線:外顯的交易行為(專業交易者獲利與虧損的情況,伴隨其財富消長而產生的興奮和壓力,紅利獎金的計算等等)及行為背後的生理狀態。不過,這兩條主線會交織成單一故事。把兩者拼接起來,可看出冒險者在重要時刻,其大腦和身體是如何運作的。我們會探索意識發生前的大腦迴路,以及大腦迴路和身體的密切關聯,以了解交易員是如何迅速因應市場事件(那速度快到連大腦意識都跟不上),以及他們如何善用身體傳出的訊號(亦即傳說中的直覺),來改善風險承擔。
儘管這些交易者經常獲利,但這裡描述的是一齣悲劇,我點出了自負和失敗的殘酷道理,亦即古希臘人所謂的傲慢與天譴。人類的生理運作自有一套邏輯,交易員獲利和虧損時,幾乎都脫離不了興奮、過度冒險、失敗的反覆循環。這種危險的型態在金融市場中每隔幾年就會上演一次,美國聯準會的前主席葛林斯班對這種周而復始的愚行百思不解,因此寫下「人類的先天反應,導致他們在興奮和恐懼之間不斷地擺盪,代代皆然」。同樣的型態也出現在體育、政治和戰爭中,那些大人物自以為不受自然法則和道德的羈絆,得意忘形,弄巧成拙,非凡的成果似乎都會衍生出樂極生悲的慘劇。
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近來生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有助於解釋這種自古以來就有的悲劇行徑。人類生理學如今可幫我們分析自負和非理性亢奮,讓我們對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有更科學化的了解。
我之所以把生理學帶進故事裡,還有另一個更簡單的原因:因為生理學實在太有意思了。人類行為的故事搭配上生理學,更容易讓人頓悟事情的真相。「頓悟」(recognition)這個詞,常用來形容故事中某個讓我們突然明白事情原委、從而了解自我的關鍵點。那是亞里斯多德創造的概念,此後頓悟的概念大抵上都屬於哲學和文學的領域,但如今人類生理學對這方面的貢獻愈來愈多,因為當我們了解體內發生的狀況及其原因之後,常出現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這種恍然大悟的情境,有的很有趣,例如:「所以我興奮時會感到七上八下是那個原因啊!」或「原來我害怕時會起雞皮疙瘩是因為那樣啊!」(皮膚上的豎毛肌拉高毛皮,讓你看起來更大一點,就像貓受驚時會弓起身子那樣。由於人類的毛皮大都已經消失,所以是起雞皮疙瘩,這就是所謂的「寒毛直豎」。)有的則嚴肅,例如:「原來壓力那麼折磨人是因為那樣啊,難怪壓力容易讓人胃潰瘍、高血壓,甚至心臟病和中風!」
如今,人類生理學或許比任何主題都更能解開我們生活中的難解之謎。所以把生理學融入故事中,更能精確地描述承擔龐大的金融風險是什麼感覺,也讓從未進入交易廳的人更加明白那是什麼狀況。其實我描述的生理現象不只出現在交易員身上,那是人類冒險時普遍都會出現的生理狀況,像是參與運動比賽、競選公職或是參戰的人,也都有類似的體驗。我之所以把焦點放在金融市場的冒險上是有原因的:首先,我自己在華爾街工作了12年,那是我熟悉的領域。第二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融是全球經濟的神經中樞。運動員過於自負時,頂多只是輸了比賽;交易員得意忘形時,全球市場將為之崩垮。我們最近才赫然發現,金融系統的穩健竟然是建構在這些風險承擔者的心理健康上。
我一開始先帶領大家了解讓我們承擔風險的生理機能,以便為後續的故事提供背景資訊。接著,我以交易廳的故事,說明生理機能如何和鬆散的風險管理系統及獎金制度結合起來,獎勵過於冒險的賭注,導致銀行動盪,猶如不定時炸彈。我們會看到先天的生理反應和後天的系統相互加持下,如何造成可怕的災難,導致職業生涯受創,身體積勞成疾,金融體系毀損。接著,我們留在災難現場,繼續探討這齣悲劇造成的疲勞與慢性壓力──亦即摧殘職場的兩大病症。最後,我們會探討一些強韌性的初步研究:運動科學家和壓力生理學家設計了一些訓練機制,幫身體抗壓。那些訓練可以幫忙安撫風險承擔者不穩定的生理狀況。
犬狼之間的時刻,亦即黃昏,是犬與狼難分難辨的時候。這個詞也意指這時間以外的很多事情……例如每個人變成自己的影子、不像自己的時候;人既好奇又擔心狗變成狼的時候;這時刻遠從中世紀初流傳至今,鄉下人認為在此刻,轉變可能隨時發生。
──尚‧惹內(Jean Genet),《愛之囚》(Prisoner of Love)
(1986年,芭芭拉‧布雷〔Barbara Bray〕英譯)
承擔風險時,最能明顯意識到自己有個身體,因為風險本質上是一種威脅,可能對你造成傷害。駕駛人沿著蜿蜒的道路疾駛;衝浪者乘著大浪而起,浪濤在珊瑚礁的上方剛好達到波峰;暴風雪逼近...
目錄
第一部 金融市場中的身心狀況
導言
1 市場泡沫的生理學
2 以身體思考
第二部 直覺思考
3 思考的速度
4 直覺
第三部 市場的季節
5 搜尋的刺激
6 激發亢奮的因素
7 華爾街的壓力反應
第四部 復元力
8 強韌
9 從分子到市場
謝詞
第一部 金融市場中的身心狀況
導言
1 市場泡沫的生理學
2 以身體思考
第二部 直覺思考
3 思考的速度
4 直覺
第三部 市場的季節
5 搜尋的刺激
6 激發亢奮的因素
7 華爾街的壓力反應
第四部 復元力
8 強韌
9 從分子到市場
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