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2年3月起開始量產的F型,終於讓III號突擊砲擁有長砲管7.5cm主砲。F型基本造型沿襲自E型,不過,由於搭載著43倍徑7.5cm砲StuK.40 L/43,為了確保主砲擁有足夠的俯角,在戰鬥室頂部後方追加凸起的裝甲、擴增空間,並且在此處設置了新型的換氣口。此外,瞄準鏡改用Sfl.ZF.1a,戰鬥室頂部的瞄準鏡艙蓋也變更了造型。自F型登場之後,III號突擊砲從原本的步兵火力支援車搖身一變成為正規的反戰車武器。
這盒套件是威龍出品的舊版III號突擊砲系列,雖然是舊版,但基本造型相當不錯,只要使用市售改套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做出不遜於同廠新版套件的優秀作品。由於套件內附有車寬標示燈、和車尾的煙霧彈發射器,由此可以判別這盒模型是以1942年5月以前生產的F型作為開發產品的原型。
本書特色
III號突擊砲最初開發的目的,是要當作伴隨步兵部隊的火力支援車,由於車身低矮,不易被敵軍發現,中彈機率也較低,因此屢屢被前線部隊轉用作為反戰車武器,相當活躍。其實,早在III號突擊砲開發之初,就曾考慮過要搭載長砲管7.5cm砲。德軍入侵蘇聯之後,在戰場上遭遇到強大的T-34戰車,因此強化III號突擊砲的火力成為最優先的課題,於是軍方加快了長砲管7.5cm砲搭載型的開發流程。1942年3月,搭載43倍徑長砲管7.5cm砲的F型率先推出,隨即又推出換上48倍徑7.5cm砲、更進一步強化火力的III號突擊砲F/8型,到了最後,終於衍生出集大成的G型。1943年12月,由於主要生產廠商阿爾凱特公司的工廠遭到盟軍轟炸,III號突擊砲的量產陷入停滯,因此,從1944年1月起,改用IV號戰車底盤製成的IV號突擊砲就此誕生。在大戰末期,德軍始終處於戰車數量不足的窘況,因此,量產效率較高的突擊砲,堪稱是地面部隊的主要戰力。
作者簡介
鹽飽昌嗣
日本藝文社編輯部成員,專門出版模型、動物、汽車等生活彩色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