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試圖喚回的,並不是失落的現實本身,
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更大的失落;
或者,可以說是一處永遠也抵達不了的烏托邦。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
廢墟之所以是廢墟,並不只是因為它是一處被人們遺棄之地,而是透過這些被人們漠視的場域,我們都在學習如何遺忘…。
本書是藝術家姚瑞中的「廢墟學」起點,迷走於廢墟之中,不僅僅是對各失落之墟的紀錄,更是一種對創作原初的找尋──「雖然為了藝術理想自我放逐到一個廢墟國度,但透過這處無人看管的『樂園』,我們試圖找尋那不斷停駐卻又不斷消逝的夢想;透過創作,我們試圖找回那原本就不屬於現實世界的憧憬。……我們試圖喚回的並不是失落的現實本身,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更大的失落;或者可以說是一處永遠也抵達不了的烏托邦。」
因此,本書所集結、收錄著台灣廢墟的紀錄性攝影與遊記文字,一方面展現了廢墟的頹之美,另一方面也回頭反省著台灣「自我廢墟化」的歷程;從分布於全台的工業廢墟與環境汙染現象、廢棄住宅與災難住宅、到廢棄遊樂園與殘破玩偶所象徵的失落童年,到信仰神祉的偶像廢墟,都顯示著廢墟荒廢的速度與數量,是隨著人們無止盡的物質慾望及城市擴建成正比。本書最後,則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案例,帶出廢墟之中絕處逢生的可能性。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所有一切影像終將逐漸褪色,然而在本書中,照片不只是一個必死見證,而是一個再生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