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摘錄之一】《抬棺罵嘉靖》
有句俗話,叫“老虎屁股摸不得”。
海瑞,就是這麼一個既敢於摸老虎屁股,也十分樂於摸老虎屁股的人!
在朱衡的推薦之下,做了正六品戶部雲南司的主事。等他做了一年的調查研究之後,海瑞超級憤怒了,他又開始發揮出他摸老虎屁股的習慣與愛好了。不過這一次他摸的動靜實在太大了,不僅震驚了朝野,也震驚了整個明史。
他先親自上街,到處看了半天,在棺材店裡買了一口便宜的薄皮棺材,然後就把棺材馱回了家。他老婆看他好好地馱了口棺材回家,也嚇了一跳。問他弄口棺材回來幹嘛,他也不說。
海瑞把棺材放好,就出門了。他到哪兒去了呢?到他的好朋友王宏誨家裡去了。
王宏誨是海瑞的同鄉,也是海南瓊山人,所以兩個人的關係很好。王宏誨看海瑞來了,就開了壺酒,弄了兩個涼菜,請他吃飯。
海瑞也不客氣,悶頭吃了一會兒,突然拿出二十兩銀子來遞給王宏誨。
王宏誨一看就呆了,問:「你怎麼回事啊,好端端地給我銀子幹嘛。」
海瑞這時候笑了笑,說:「這二十兩銀子,就是我當官以來全部官俸積攢下來的積蓄。我把它交給王兄,是想託王兄一件事。」
王宏誨一聽大吃一驚,倒不是吃驚海瑞的全部積蓄就這二十兩銀子,因為誰都知道海瑞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清官。王宏誨吃驚的是海瑞竟要動用全部的積蓄,這件事肯定不小。
只聽海瑞說:「我想託王兄照顧我的老母與家人,我在京城別無鄉友,這件事也只有託付王兄了。」
王宏誨一聽,這就是託孤啊,那得臨終的時候才會這樣啊,所以他趕緊問:「海兄你活得好好的,這是出什麼事兒了?」
這時候,只見海瑞從袖筒裡掏出一份奏章來,遞給王宏誨說:「海某命不久矣,王兄一看便知。」
王宏誨打開一看,是一篇將要上奏給皇帝親閱的奏疏,題為《治安疏》,後世稱之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王宏誨看著海瑞的這篇奏疏,是越看越驚,越看臉越變顏色,最後看得汗都下來了,看完了之後,拿著奏疏的手都抖了,說:「海兄,何必如此啊!」
海瑞回到家中,把準備捨命上疏的事給家人一說,老婆王氏當時就哭了,說:「怪不得弄個晦氣的棺材回來,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嘛。」但海瑞的母親謝氏聽了卻沒掉一滴淚,作為從小就想把兒子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聖人的母親來說,她聽到兒子敢於捨生取義,
沒有半分埋怨,惟有贊同和支持。
這篇《治安疏》在一通『擊鼓傳花』式的公文流轉之後,終於遞交到了嘉靖皇帝的手裡。這一天嘉靖心情本來還不錯,就在這個令人心情舒暢的午後,心情舒暢的嘉靖皇帝
讀到了海瑞的這篇後人號稱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嘉靖一看,眼睛就瞪大了,因為他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奏疏。
海瑞的罵功堪稱獨步天下,所以他也不多說廢話,開門見山,一上來就開罵。當然海瑞罵歸罵,他也懂得要拐彎抹角地罵。他上來先說皇帝是什麼,皇帝就是應該為天下百姓、臣民萬物負責任的那個人,咱們先從這個話題說起,那意思是他海瑞覺得皇帝不太負責任。
首先就是皇上對自己不負責。皇上這麼多年不上朝,只知道一味地修道,求長生不老,這是當皇帝的樣兒嗎?
為了求長生,不停地齋醮,煉丹,弄了大批的方士為禍朝廷,為禍天下。
海瑞又繼續嘲笑嘉靖說:『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術於陶仲文,以師稱之。仲文則既死矣,彼不長生,而陛下何獨求之?』就是說:『你找了大批的方士,還說什麼只要拜那個江湖騙子陶仲文為師,就可以得到長生不老的秘方可是現在陶仲文都死了,他都不能長生,你怎麼可能長生呢?他要是有長生不老藥,他不自己先吃啊?他還會死嗎?所以他明顯就是個江湖騙子。你說你一個堂堂大明王朝的皇帝,拜一個騙子為師,多寒磣(寒磣,大陸東北用語,丟人,失體面之意)人啊!』
海瑞罵嘉靖第二點就是對兒子不負責。
嘉靖因為怕死,所以就一直拖著不肯立太子,因為立了太子,說明自己老了,要不行了。
海瑞罵嘉靖第三點,是說他對老婆不負責。
這一點就相當有意思了,因為嘉靖想求長生,從皇宮裡搬了出來,搬到了西苑住,這樣也就不近女色了。
海瑞因此說嘉靖:『你長久不過夫妻生活了,對於宮裡的皇后、嬪妃來說,她們又不能像民間的女子那樣隨便再嫁,你這不是讓她們守活寡嗎?你說你這做老公的,像話嗎?』
最後一點,就是罵嘉靖對天下百姓不負責了。
海瑞歷數嘉靖當政以來政局混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把北有俺答的入侵,南有倭寇之亂,西有少數民族的暴動,中原有大量受災的災民,朝廷有嚴嵩的嚴黨亂政,反正所有的屎盆子,一股腦都扣在了嘉靖的頭上。
嘉靖看得這個憋屈啊,心想:『我求長生歸求長生,搬到西苑歸搬到西苑,可是我國家大事一點都沒放下啊,這些年我批了多少奏章啊,處理了多少政務啊,你這個小小芝麻官你知道什麼啊?我要是荒政、怠政,能在這兒看你這篇罵我的奏章嗎?而且你管天管地,還管我的家事,管我的夫妻生活,你說你這個混蛋,憑什麼啊!』
可是海瑞還沒完呢,他還總結說,當今天下『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陛下試思今日天下,為何如乎?』
這最後真可謂是驚天一問啊,就是問嘉靖:『你這個皇帝,你說說看,你把這天下糟蹋成什麼樣了?』
嘉靖這下不是氣得要發瘋,而是氣得要掉眼淚了。有這麼冤枉人的嗎?所以他當時的表現是『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就是氣得渾身直發抖,把海瑞的這個奏章「啪」的扔在地渾身像篩糠一樣,一邊直打哆嗦,一邊大聲地喊:『快去!快去派人把這個傢伙抓住,千萬別讓他跑嘍!』……
=======★========
【內文摘錄之二】《反腐風暴》
從萬曆任命他為右都御史的那刻起,他就知道自己下面該做什麼事了。
那麼,這時候的海瑞該做什麼事呢?
他要做一個檢察長該做的事兒──反貪、反腐和打黑!
海瑞瞭解到南京的市場上行市比較蕭條,而市場之所以比較蕭條是因為商人們不敢也不願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商人們之所以不願意進行交易是因為有一股欺行霸市的黑勢力存在。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也像現在的黑社會一樣盤剝商戶,以至於當時很多商人經營不下去。
那麼這股黑勢力為什麼能欺行霸市呢?原因很簡單,他們背後有衙門撐腰,而這個衙門還不是一般的衙門,是以兵馬司為主的各府台衙門。
這個兵馬司在當時權力相當大,相當於衛戍區警備司令部,不僅負責城防,還負責治安,所以一般沒什麼人敢惹他們。
海瑞查到就是他們跟社會上的黑勢力勾結,盤剝商戶,讓商人定期交東西給他們,卻從來不付錢。後來不僅向商人索要商品,還向街坊與住戶定期索要物品。要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不給錢的,但他們口頭上還是說將來會給錢的,所以兵馬司還自己印製了一種票據,算是拿了東西的一種憑證。其實也就相當於打借條,但大家都知道,這種借條是永遠也不會兌現的。
海瑞查實了這個情況之後,讓人在民間收集了大量的這種借條,然後就拿兵馬司的官員開刀了,一下子就把南京當地多年以來盤剝商戶與百姓的不法官員都問了罪,也把與之相勾結的黑社會給一鍋端了。
海瑞反貪反腐做得最有特色的是,他作為監察系統的領導幹部,提倡反貪必須先
從領導幹部身邊做起,必須先從監察系統自身反起。所以他一開始的反貪對象就是他的監察系統的那些御史們。
但南京當地的御史們雖然知道海瑞不是好惹的,但誰也沒把海瑞的反腐倡廉真當回事。因為反腐年年說,倡廉年年唱,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麼多年了,也沒見誰動真格的,所以大家都以為海瑞跟前幾任長官一樣,也只是說說而已。可是海瑞畢竟是言出必行的海剛峰,他剛頒布完條令,立刻就拿人開刀了。而且開刀的這個對象、這個事著實讓大家吃驚不小。
有一個御史,大概家裡有什麼喜事,就擺了酒宴,還招了個戲班子到家裡來唱《關公戰秦瓊》這段子。古代叫唱堂會,有錢人家經常幹這種事兒,所以唱堂會在當時也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個情況了,所以這個御史也沒覺著自己這個事兒有可能違反海瑞的反腐條令。
可是海瑞不這麼看,他立刻就此事嚴查這個御史。海瑞拿出明太祖洪武朝時期的規定來,當時朱元璋特別痛恨官僚腐敗,所以規定官員不能像商人那樣,有錢的商人可以叫伶人,也就是當時的藝人,到家裡來唱堂會,但官員絕對不允許。因為當官的就是老百姓的公僕,就該俯首甘為孺子牛,怎麼能擺闊氣貪圖享受呢?怎麼能像商人那樣把戲班子請到家裡來擺場子呢?不行!堅決不行!所以朱元璋規定,但凡官員有這種行為的,必須受杖責之刑。
但問題是朱元璋死後,這規定早就廢除了,也沒人記得兩百年前老祖宗還有這規定。可是問題是就算所有人都忘了有這規定,海瑞卻不會忘記。他就依這個杖責之法,把這個請戲班子的御史給打了二十大棍!差點沒當場打死。這下可好,這個御史家裡本來是辦喜事,結果差點沒紅白喜事一起辦。
=======★========
【內文摘錄之三】《千古海青天》
海瑞的同事、僉都御史王用汲,在聽說海瑞病逝的消息後,趕緊到海瑞家處理後事,到了之後,眼前情景,可謂是觸目驚心啊。
海瑞這時候家人早已離散,妻子也死了,有兩個女兒也早已遠嫁,基本上算是孤身一人,而身邊也只有一個跟了自己多年的老僕人。王用汲本想找點海瑞的遺物好替他收殮,可是到了海瑞家一看才發現,那個窮啊──“葛幃敝”,是說他家裡都沒像樣的布。
『葛幃』就是用葛藤的皮織成的布,是最最低級、最最便宜的那種,連麻布都不如。堂堂最高檢察長家裡床上就是鋪的這種布!而“敝”是說家裡用的僅有一些器具也都是破破爛爛,用了好幾十年的。這個生活條件,那連當時最窮的寒士也不如,但凡是個讀過書的人,誰也受不了這麼窮困的生活。
這一下,看得王用汲不由得是熱淚盈眶,再檢查海瑞的遺物,剩的錢也不夠買棺材、辦後事的,也就是說眼見海瑞窮到連體面的下葬都困難。王用汲實在沒辦法了,“醵金為殮”,也就是讓同僚們捐了錢,才最終把窮困了一生的海瑞給殮葬了。
誰能想到堂堂國家監察系統最高長官,堂堂最高檢察長海瑞他會窮到這個地步!
我們說一時窮不難,一生窮才真的難,一生處在隨時都可以富得流油的情況,還一生這麼窮才難,一生在舉世像他這樣的官員都富得流油的情況下還窮成這樣,那叫真的難啊!
而海瑞就是在一生如此窮困的情況下,平了無數的冤案,幫了無數的百姓,整了囂張的欽差,罵了昏庸的皇帝,推行了一條鞭法,興修了江南水利,還反了官場的腐敗,樹立了一個千古清官的形象!多不容易!但最不容易的,還是他的死。
海瑞一生為國為民,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臨終前總該為自己的後事想想了,所以他臨終前掙扎著要說些什麼。家裡的老僕流著淚跪在海瑞的床前,說:『老爺您有什麼未了的心願,您說出來,我一定給您辦到!』
海瑞最後掙扎著斷斷續續地說出了自己的遺囑。這個遺囑真是非海瑞不能說出。海瑞說:『本月薪俸之中,有一筆冬天的取暖費,其中有七錢銀子他們算錯了,是多發給我了。我海瑞一生清清白白,從來沒多拿過公家一分錢,你無論如何要幫我把這七錢銀子給還回去,要不我死不瞑目!』
在老僕人點頭答應下來之後,七十四歲的海瑞海剛峰才放心地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