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mazon 5顆星好評推薦★
躲不掉的人,該如何應付?
史上最有效的「不吵架溝通術」
■外交高手的「看穿人心」高明交涉術,37個溝通技巧,教你用「1句話」就扭轉情勢!
◆這些情況,都能用這套交涉術「反敗為勝」,甚至讓對方「聽自己的」!
【談判總是居於下風】→ 不但再也不吃虧,還達成「雙贏」!
【容易被吃得死死的】→ 能奪回發言的「主導權」了!
【遇上愛唱反調的人】→ 能不著痕跡,用「話」反擊他!
【與很愛演的人交手】→ 能找到破錠,甚至看穿他!
人只要活著,就得「說話」。如果把1天24小時拆開來看,恐怕超過1/3以上的時間都在說。你或許會想:「說話有什麼難的!」的確,聽起來似乎不難,不就是把「話」說出來。不過,「說什麼話」或許可以自行決定,但「對象」,也就是「人」,恐怕沒辦法。「為什麼?想跟誰聊天、抬槓,是我的權利。討厭的人,我才不理他!」你可能心裡會這樣認為。但是,如果什麼事都能隨心所欲,就不是人生了!有的時候,討厭的人就是讓你躲都躲不掉。
公司的愛找碴主管、部門的超愛演同事、難搞的大客戶,甚至是住家大樓的囉唆管理員……,這些人不但要跟他們說話,有時還得聽他的。於是,因為「打從心底不想理他」,你可能總是居於下風、有苦難言。其實,冷戰、對立、沉默…,甚至爭執,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用「蠻力」無法解決事情,但誰都不想只能被壓著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成功展現「反擊的智慧」?
◆先傾聽再詢問,以「認同」為前提,就算意見相左也能有「共識」。
有多年駐外經驗的作者北川達夫,因為長年待在國外,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人,包括話說不清楚、辭不達意、立場不同,甚至是討厭的人等。為了工作,他無法拒絕這些人,還是得耐著性子與對方說話,有時候,連本國人都不好溝通了,更何況是語言不同的外國人?但是,作者總是能在不同情勢下,輕鬆面對,三言兩言就化解問題,怎麼辦到的?因為他認為,越是困境,反而越要繼續說,只要做到下列的「3不政策」及「5大守則」,你一定能在1分鐘內「扭轉情勢」!
.溝通前的「3不政策」
(1)不做過多期待:別期待對方會「想得和自己一樣」,更別認為他該聽你的。
(2)不預設立場:不論與對方有多熟,都當成是初次見面,不為他下過多註解。
(3)不說「對不起」:要尊重對方,也要保護自己,太常道歉會被認為是自知理虧。
.溝通時的「5大守則」
(1)站在「他的立場」想,否則說再多都於事無補
(2)彼此的話都要質疑,「批判自己」更能發現問題
(3)「經驗」是死的,隨機應變才能生存
(4)合作不簡單,「將心比心」能渡過磨合期
(5)以尊重代替排擠,用同理心看待不同文化
溝通會發生爭執,多半是因為已有成見,預設立場。當A和B一起提出企劃案時,一定都認為「我的比較好」,為了勝出,就會開始用理由說服對方,甚至產生口角,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因此,只要牢記「自己的不一定最好」,最好當成今天是第一次見到對方,完全不認識這個人。只要這麼想,自然就不會期待「對方的想法跟我一樣」,能用「同理心」看待事情。
◆很假、愛演…,難搞的人,都能用「1句話」說服他!
誰說一言不合、意見相左,只能「吵」出共識?善用「不吵架溝通術」,不管情況多棘手,都能迎刃而解。
【狀況1】不想表達,卻被逼問「為什麼不說話?」
A:回答「我在思考。」假裝思考,是不想說話的好藉口。
與其沉默,不如主動回答,避免被窮追猛打,說不定還能換來對方的「另眼看待」。
【狀況2】氣氛很僵,溝通一直沒有「共識」?
A:不妨先說:「其實你說的也沒錯……。」緩和局面。
無法理解對方的主張時,先釋出「我願意了解」的態度,能軟化他的心,繼續對話。
【狀況3】一言不合,快要吵起來了?
A:先冷靜再詢問:「為什麼你會這樣想呢?」找出問題
與其胡亂猜測,不如在聽完對方的話後,直接提出問題,找出引發衝突的「癥結點」。
◆「沉默」代表放棄,肯說就能換來機會!
許多人希望「以和為貴」,害怕衝突,更何況是討厭的人,就算不情願,也選擇全盤接受。但是,一味的當應聲蟲只會讓人覺得你「沒主見」,最後就會選擇忽略你的意見,認為「大家都是對的」只是一種迎合。沉默代表放棄,事後再發言更容易被當成馬後炮,不妨做到下列5點,用「話」扭轉情勢。
(1)爭吵時不停問自己:「他為什麼生氣?」
(2)「七分情、三分理」,說出來的話最中聽。
(3)「直覺」要經過討論,不可妄下決定。
(4)「不一樣」或許能成功,別小看對方。
(5)越害怕越要說,「沉默」無法解決問題。
◆用對方法,就能把「話」說好,甚至為自己爭取更多!
作者也認為,「對話」是一個溝通的管道,就是因為想法不同才需要藉由說話,找出問題點。「沉默是金」的時代已過去了,對與不對都要靠「說出來」才能解決。更何況,「說話」能靠學習而改變,因此,不論什麼要求,都不能無條件接受。人生無處不是談判,學會本書中的37個溝通技巧,每次開口,你都能為自己爭取更多。關於怎麼說,還有三件事,千萬別忘記:
(一)立場越不同,越要找出相異點
人一旦發現自己的意見是少數派時,就會開始緊張,但是,正因為意見不同,才需要溝通。不妨詢問對方「為什麼這麼想?」讓他說出理由。只是一味的強迫對方答應,或是依附對方,並不能解決問題,找出相異處後,才有機會討論,這也是「溝通」的價值所在。
(二)感到困擾時要反應,而不是接受
如果覺得再這樣下去,難以忍受時,請一定要說出來!你的忍氣吞聲可能會讓對方以為「你是心甘情願的」。什麼樣的人都有,認知也不一定會相同,你可能覺得「加班」很沒效率,但主管可能認為這才是「好員工」的表現。因此,當價值觀、感覺不一致時,就該說出來,透過「溝通」協調感到困擾的事。
(三)別盡信作者寫的,要搬出經驗印證
請一定要記得,把書中的知識,當成是「資訊」就好,必須區分「事實」與「作者的意見」,別照單全收。作者的話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拿出經驗應證,任何事都不能照單全收。死讀書是最笨的作法,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將書當成參考的對象而不是「解答」,便不會因太過依賴書本而停止思考,讓腦袋變笨。
作者簡介
北川達夫(Tatsuo Kitagawa)
日本教育大學院大學客座教授。1966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畢業,在赫爾辛基大學歷史語言學院、發達教育學院等系所留學。進入外務省工作後,歷經駐芬蘭日本大使館、駐愛沙尼亞日本大使館兼職工作後,辭官。擅長英語、法語、中文、芬蘭語、瑞典語、愛沙尼亞語等多國語言。目前致力於日本及歐洲各國的教科書及教材製作,並巡迴日本各地中小學,推廣對話教育。主要著作有:《圖解芬蘭.方法學入門》(經濟界)、《日本沒有對話》(與平田鷗里佐共同著作,三省堂)、《對話流》(與清宮普美代共同著作,三省堂)等書。
譯者簡介
李佳蓉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現為兼職譯者。熱愛閱讀、戲劇、旅遊及大自然。期許自己能翻譯更多不同領域的作品,認識更廣大的世界。
譯作有:《學會50件事,薪水漲不停》(采實文化出版)、《30歲之後,你想要多有錢?》、《超強DM集客術:讓商品賣到缺貨的DM製作法》、《別笑!地球就有這種人》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