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0 項符合

糖尿病一定有救:我30歲得糖尿病!別讓默默逼近的殺手,奪走你的健康!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我的母親因爲蜂窩性組織炎住院,...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  2016/06/24
我的母親因爲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意外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2。住院期間清創了三次深及見骨,一日6次測血糖,抗生素和胰島素加止痛藥...令人正視到此病的恐怖。在慌亂時,我查找了許多相關書籍,發現了這本淺顯易懂,正面又有說服力的書。 在醫院裡把它認真的看了數回,強力推薦母親看,...
糖尿病一定有救:我30歲得糖尿病!別讓默默逼近的殺手,奪走你的健康! 糖尿病一定有救:我30歲得糖尿病!別讓默默逼近的殺手,奪走你的健康!

作者:內場廉 / 譯者:楊孟芳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2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糖尿病一定有救:我30歲得糖尿病!別讓默默逼近的殺手,奪走你的健康!

5年存活率不到50%,比癌症還可怕的「現代富貴病」
抗糖20年醫師通過自身慘痛經歷發現──
做對3件事,糖尿病有效控制!

◎一個抗糖20年醫師的血淚自白,糖尿病是比「死」還可怕的病!
  隨著生活富裕、飲食日趨世界化,糖尿病儼然成為國人第一大慢性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或屬於高危險群。對於這個「富貴病」,你認識多少?
  糖尿病絕不是老人專屬慢性病,台灣糖尿病人口不但日趨年輕化,死亡率也逐年攀升,根據統計,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因為糖尿病而喪命,下一個,難保不是你!
  可悲的是,糖尿病如此普及,我們對它卻所知甚少!糖尿病到底為什麼產生?有什麼危害?又該如何預防、控制?本書將一一告訴你。

  「這不只是一本健康保健書,更是對抗糖尿病魔20年的親身經歷,如果你繼續忽視糖尿病,10年後的命運,就和我一樣。」
  作者因為長年錯誤的生活習慣,30歲就罹患糖尿病,然而初期沒有任何症狀的他,雖然是醫生,卻輕忽了糖尿病的可怕,照樣大口喝酒吃肉、熬夜加班。就這樣過了10年,糖尿病的魔掌悄悄地伸向他,一點一滴奪去他的健康……。
  最先爆發的是腎病變,緊接著鼻竇炎、牙根囊腫、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麻痺、呼吸中止症……,一連串的併發症接二連三向他襲來。先後進出醫院,接受大小手術不下十次的他,就算悔悟過來,積極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控制各項血液檢查數值,也改變不了10年前造的惡因,走上洗腎一途。
  糖尿病,究竟有多痛苦?身為重症患者的他,最能感同身受、娓娓道來;成因為何,又該怎麼控制?身為醫師的他,引用研究數據及親身實證,一次教給你。

◎破解3大迷思,還原糖尿病致命真相
  你是不是太小看糖尿病了?錯誤的認知與忽視,後果將不堪設想,快檢視以下3大迷思,現在正視還來得及!
【迷思1】糖尿病不痛不癢,根本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迷思2】只有胖子才會得糖尿病。我這麼瘦,不可能生病!(☓)
【迷思3】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就不會發作。(☓)

◎糖尿病併發症多,小看它,總有一天會要你的命!
  讓人「不易自覺」是糖尿病最大特徵,既沒有癌症致命性高,又不像心臟病般毫無預警,老來照顧也不比中風累煞子孫,多數人因此小看了它。
  其實,糖尿病才是悄悄奪走健康,讓人比死還痛苦的隱形殺手!不要以為這個病不痛不癢,沒有任何徵候就可以鬆一口氣,糖尿病惡化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恐怖的是這些併發症,必須等到發病後5年、10年後,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在那之前,患者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症狀。
前總統蔣經國因糖尿病,腳趾組織壞死、截肢;安潔莉娜裘莉飽受妊娠糖尿病所苦,甚至引發憂鬱症;秀場天王豬哥亮上台前狂吞藥,險些併發白內障……。
除了各位熟知的腎病變外,糖尿病還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牙周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動眼神經麻痺、手腳麻痺、感覺障礙、腸胃功能不全、汗腺異常、男性性功能障礙、下肢知覺障礙、感染症、灰指甲、動脈硬化等多達數10種可怕併發症,讓你出入醫院,如同家常便飯。
忽視糖尿病,身體在短期內雖看似沒有任何不便,10年後卻注定難逃洗腎命運,甚至動脈硬化,併發腦中風,晚年只能臥床靠機器渡過餘生!這麼恐怖的疾病,絕不能輕忽!

◎糖尿病不是胖子的專利,瘦子反而更有機會!
隨著飲食習慣改變,亞洲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激增,只要觀察患者BMI數值,就會發現:在歐美,糖尿病確實是肥胖者的專屬疾病;但是在亞洲,卻是瘦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因為老祖先飲食習慣的關係,亞洲人不同於歐美人,胰臟功能天生較弱,無法大量分泌胰島素,所以早在變胖之前,糖尿病就先找上門了。
為什麼瘦子得糖尿病最危險?對胖子來說,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壓,還是高血脂,只要瘦下來,就有可能變好,瘦的人可沒這麼好運。肥胖糖尿病患者就像是大車裝了小引擎,只要減重,就能擺脫高血糖;而瘦子糖尿病患者,卻是小車用一副故障引擎,無論怎麼努力,都起不了作用。
  糖尿病已經不再是老人和胖子的專利,瘦子和年輕糖尿病患者,不但逐年增加,病況也更加嚴重,我們必須正視它,重新審視生活習慣,才能遠離糖尿病可怕魔爪!

◎血壓、血脂、生活習慣不徹底改善,血糖下降也沒用!
糖尿病並不是血糖值變好了,就表示病好了,腎病變等併發症,都是微血管被破壞所引起的疾病,快速破壞血管,則會造成腦中風及心肌梗塞。
為了預防長期臥床,血管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然而醫學研究顯示,穩定地控制血糖並無法阻止血管脆弱的發生,血壓、血脂等數值,也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常聽到有人說:「我沒有糖尿病,但我有脂肪肝!」如果你也有脂肪肝,請特別注意,有一種看法認為:脂肪肝是糖尿病高危險群,另外,鹽分也會導致血壓飆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物質之一。
  由此可知,在日常生活中,光控制澱粉攝取量是不夠的,按時量血壓、控制脂肪與鹽分的攝取、控制菸酒量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

◎做對3件事,遠離糖尿病「早死危機」
  糖尿病無法徹底根治,卻可以透過簡單的方法有效控制!作者鬼門關前走一遭後,長年實行以下3大習慣,血糖、血色素回到標準值,順利擺脫5年存活率50%、組織壞死截肢的可怕惡夢。

【習慣1】每朝量血壓,高血壓不再來!
「早晨血壓」最能反映身體的危險狀況,建議各位起床如廁後立即測量,效果最好。培養量血壓的習慣,正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一般人常認為只有高血壓患者才需要量血壓,不過在這個注重預防的現代,就算沒有生病,每個人都要天天量血壓。
不須服用任何藥物,只要持續量血壓兩週,數值就會下降?原因很簡單,就是「心理作用」。如果血壓持續飆升,你還能不忌口地吃香喝辣?肯定會吃得清淡,減少鹽分、油脂的攝取吧!如此持續兩週,毫無例外地血壓至少會下降10mmHg左右,各位不妨試試。

【習慣2】早上量體重,瘦得好健康!
  和量血壓一樣,每天光是站上體重機,就能幫助我們控制體重。或許你也有量體重的習慣,但一天之中,什麼時候量最好呢?答案是一早起來就量。晚上的體重容易反映飲食狀況及當天的運動量,讓人容易找藉口:「今天不小心吃太多了!」早上的情形可就不一樣了!早上量體重能讓你誠實面對自己,不管你願不願意。每天早上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體重,想像自己健康的樣子,持續幾週後,你就能如願擁有健康的身體!

【習慣3】飯前「先吃蔬菜」,血糖降最快!
  為避免血糖急遽上升,糖尿病患者必遵守以下3項飲食習慣:
1、選擇植物性食物
2、慎選血糖值上升速度較慢的食物
3、優先攝取含大量膳食纖維的食物
而飯前大量吃蔬菜,就能輕鬆做到上述3點!方法很簡單:只要改變飲食順序,餐餐先由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開始吃,接著吃以蛋白質為中心的豆、肉類料理,填飽肚子後,最後再吃澱粉類主食即可。
  如此一來不但能增加飽足感,預防高血糖,還能避免飯後血糖急遽上升,遠離腦中風等關聯性疾病。

◎本書特色
1、真實經歷,血淚自白:作者不只是醫生,也是名重症患者,這本書則是他用自身經驗換來的。本書詳細敘述作者發病前後,所有治療歷程,內容最真實,說理不浮誇。幾次出入鬼門關的經驗不但為罹病患者及其家屬帶來鼓舞,也是未病者及高危險群的最大警惕。
2、研究數字,醫學佐證:內容解說不僅清楚易懂,更引用大量國內外研究及統計數字、圖表,符合醫學憑據,不用偏方,確實以數字告訴你:「血糖確實下降了!」
3、方法簡單,確實有效:本書介紹的方法非常簡單,人人都可在家輕鬆實行,也透過統計及檢查數字證實的確有效。
4、身體力行,親身實證:作者不僅親身實踐3大習慣,更推廣於自身診療所內,多人實際驗證,效果顯著。

作者簡介:

[抗糖廿年醫師]

內場廉Uchiba Kiyoshi

1958年,生於日本福岡縣。1985年久留米大學醫學系畢業,隔年進入該大學醫院擔任麻醉科醫師,在多家醫院累積經驗後,2000年就任長野市國保大岡診療中心所長,同時身兼東邦大學醫學系、信州大學教育系兼任講師。30歲被診斷出糖尿病開始,歷經多種併發症,幾度徘徊鬼門關,最後因為實踐3大健康習慣,糖尿病獲得良好的控制。近10年來,致力研究動脈硬化與血壓之餘,更擔任「NPO長期臥床者減半促進協會」理事一職,以減少長期臥床者為目標努力不懈。

譯者簡介:

楊孟芳

口筆譯者,輔仁大學法律學士,翻譯學研究所修畢。目前擔任UNIQLO店內POP翻譯、理律法律事務所專利審稿等。譯有《法曹倫理》、《跟誰聊天都盡興》、《35歲前一定要戒除的60件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真誠推薦

第一型糖尿病休息站版主 黃煜順


章節試閱
◎糖尿病威脅生命的程度,和癌症一樣可怕!

「我才二、三十歲,應該跟糖尿病扯不上關係吧?」

「糖尿病,不是只要控制血糖就好了?很簡單呀!」

各位,您是不是小看了糖尿病,覺得糖尿病一點都不可怕呢?

就算醫生告訴你得了糖尿病,因為不會痛,也不覺得有什麼大礙,就覺得根本不需要治療。更何況,你根本忙到沒有時間去醫院。我說的沒錯吧?我很了解,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我就是那個小看了糖尿病的人!

在日本,疑似罹患糖尿病的人約為9百萬人,糖尿病高危險群粗估為1千3百萬人,兩者相加約是2千2百萬人。也就是說,日本每6人就...
»看全部

作者序
前言 

糖尿病讓我飽受10種併發症的折磨,這樣做,就不會步上我的腳步!

我是個醫生,但也飽受多種糖尿病併發症的折磨,你們可以叫我「史上最差勁的糖尿病患者」。

我最糟的時候,體重高達120公斤,糖化血色素則超過11%。除此之外,我現在還在做腹膜透析。

本書是一個重度糖尿病患者所寫的糖尿病健康書。不過呢,我可不是治療糖尿病的專科醫生,但也正因如此,才看得到專業人士所看不見的糖尿病的另一面。

◎了解糖尿病真相,實踐3大習慣,一定會改善!

在日本連同高危險群在內,糖尿病患者多達2千2百萬人,這個看似稀鬆平常文明病...
»看全部

目錄
前言 糖尿病讓我飽受10種併發症的折磨,這樣做,才不會步上我的腳步!
健康小常識 糖尿病,其實是一種「血管脆弱病」!
第1章 小看糖尿病,老來一身全是併發症!
    ──一個醫師罹病25年的慘痛自白
糖尿病威脅生命的程度,和癌症一樣可怕!
30歲就得糖尿病!「洗腎」、吞降血壓藥」讓人生慘不忍賭
腎衰竭最嚴重時,「先食蔬菜療法」救我一命
可怕!腎病變、白內障、神經麻痺,原來都和糖尿病有關!
「早期治療」很重要!10年後才覺悟,難逃洗腎命運
3個健康習慣,讓我順利活到今日
第2章 糖尿病不是胖子的專利,瘦子...
»看全部

商品資料
  • 作者: 內場廉 譯者: 楊孟芳
  • 出版社: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25 ISBN/ISSN:9789866228810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頁
  • 類別: 中文書> 醫學保健> 護理/保健
圖書評論 -   評分:
 我的母親因爲蜂窩性組織炎住院,...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  2016/06/24
我的母親因爲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意外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2。住院期間清創了三次深及見骨,一日6次測血糖,抗生素和胰島素加止痛藥...令人正視到此病的恐怖。在慌亂時,我查找了許多相關書籍,發現了這本淺顯易懂,正面又有說服力的書。
在醫院裡把它認真的看了數回,強力推薦母親看,也把它當成最重要的觀念。母親和我有共識去處理和面對接下來的生活調整,免除了一場觀念爭論會,能有信心的判斷和拒絕他人熱心的偏方,應該要感謝這位醫生的經驗談著作。配合其他關於食物升糖指數的書,母親的努力和醫生護士們的幫忙,這一年半來,我們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希望有此病症所苦之人也能看看這本書,或許會有不同的動力來努力。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調校心態:舉起手,伸開5指,跟自己擊掌,做自己最強的啦啦隊!全球千萬網友實證的轉念習慣
作者:梅爾.羅賓斯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31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成語就是這樣讀和寫--看成語笑話拚字音字形競賽
作者:呂淑敏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25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作.餐具
作者:西川榮明
出版社:良品文化館
出版日期:2022-11-16
66折: $ 38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我的英雄學院 (首刷限定版) 42(完)
作者:堀越耕平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6-30
$ 13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海德堡教理問答(450年紀念中文新譯2版)
作者:陳曉能
出版社:財團法人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5-07-18
$ 27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薰香花朵凛然綻放 8 (首刷限定版)
$ 13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什麼是灌頂?:灌頂意義.大手印修持問答
作者:策列那措讓卓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5-07-10
$ 34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國中康軒新挑戰學習自修數學一上{114學年}
作者:康軒編輯
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7-17
$ 42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動物救援特勤隊(1):來自北極的求救信號
作者:艾略特.施瑞佛
出版社:小木馬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21
$ 24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暢銷改版)
作者:亞當.傑克遜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5-07-03
$ 28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