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在國際上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提升,近年來各國人士學習日語蔚為風氣,使日語成為最具實用性的外語之一。職是之故,如何編寫優良而實用的日語教材,滿足學習者的需要,提高學習的效果,可說是從事日語研究和日語教學工作者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環顧國內外,可括日本在內,似乎還缺少一本涵蓋日語發音所有層面,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日語發音教材。這就是我們撰著本書的基本動機。
語言的質地是語音,學外國話必須先把發音學好,詞彙和語法的學習才能臻於正確。換言之,發音的學習在整個外語學習的過程中最為基本也最為重要。和發音學習的重要性相形之下,國內的日語發音教學常受到忽視,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偏差和缺失,不容否認。例如:停留在單純模倣的階段,沒有語音學理論做基礎;以五十音圖的發音教學為已足,未能注意到重音(accent);即使注意到重音,也因為理論基礎不夠,而只注意到單字的重音,忽略單字的重音在句中可能產生的變化,更遑論所謂強調(prominence)和句調(intonation)。這種有偏差的發音教學,當然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要糾正此種偏差和缺失,完善的日語發音教材不可或缺。這是我們撰寫本書的第二個動機。
本書是專為中國人設計,具有突破性的日語發音教材,可供各大學日語系採用為日語發音課的基本教材,各大專院校日文選修課的輔助教材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自修之用。以語音學理論為骨架,以豐富的練習為血肉,說明力求淺顯,練習務求實用,只要循序漸進勤加練習,一定能夠學會日語正確而優美的發音,有志於學好日語者不可不讀。
本書具有以下兩大特色:
(一)對比研究成果的吸收
外國話的學習常受學習者原有的母語極大的影響。因此編寫外語教材時必須考慮到學習者原有的母語背景。語言的對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y)就是在這種需要下產生的。將學習者的母語和外國話的體系加以對比研究所獲的成果,有助於提高外語學習的效率,毋庸贅言。本書在說明日語實際的發音時,特設「比較」一項,採納中日語音對比研究的理論成果,將日語和國語的發音加以比較敘述,間及閩南語。重音方面也特設一節將日語的重音和國語的四聲詳加比較,使學習者能透過國語來掌握日語重音的本質。
(二)發音練習的精心設計
本書有豐富的練習,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考慮,並非任意羅列。例如中日兩國同樣使用漢字但字形不儘相同,而且有許多詞語字面雷同而詞義有所出入,在學習過程中常造成干擾(interference)的現象。本書儘量將這一類詞語納入練習,使學習者在練習發音的過程中注意到這個事實,養成踏實的學習態度,避免錯誤的類推。
本書的撰寫,首先由戶田昌幸提議,經過多次協商研究後決定內容大綱,然後分頭撰寫。全書分為理論基礎篇,單音.音節篇,重音.強調.句調篇,附錄等四大部份,其中中文部份由黃國彥負責,日文部份由戶田昌幸負責,但實際上揉合彼此的意見,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產物。
在撰寫的過程中,部份稿件承蒙中國文化大學的葉雅齡、黃淑燕,輔仁大學的黃鴻信、陳明姿、王淑芳,東吳大學的黃鎮勇、徐淑明,淡江大學的林素卿、黃錦癸等同學抄繕,特此表示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