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7
第一章 導論 19
第一節 早期馬來半島人種源流 20
第二節 馬來半島古國 34
第三節 早期東馬的王朝 63
第二章 馬六甲王朝 75
第一節 馬六甲之源起 75
第二節 王朝統治者及疆域 80
第三節 馬六甲王朝體制 92
第三章 葡萄牙和荷蘭入侵馬六甲 97
第一節 葡萄牙佔領馬六甲 97
第二節 荷蘭入據馬六甲 106
第三節 18世紀以前柔佛王朝的興衰 116
第四節 武吉斯人的影響 121
第五節 暹羅在馬來半島的勢力 125
第四章 英國勢力進入馬來半島 129
第一節 英國入侵檳榔嶼 129
第二節 英國入侵馬六甲和新加坡 145
第三節 海峽殖民地及駐紮官制度 147
第四節 海峽殖民地與周邊土邦之關係 158
第五節 馬來各邦的社會結構 166
第五章 馬來聯邦與馬來屬邦 173
第一節 成立馬來聯邦 173
第二節 馬來屬邦 196
第三節 英國在馬來亞的建設 218
第六章 馬來民族主義之勃興與日軍入侵馬來亞 239
第一節 馬來民族主義之勃興 239
第二節 日軍入侵馬來亞 243
第七章 馬來亞獨立 255
第一節 馬來亞聯盟 255
第二節 馬來亞聯邦 261
第三節 宣布緊急狀態 269
第四節 初步的民主自治實驗 275
第五節 馬來亞聯邦獨立 283
第八章 英屬婆羅洲史 293
第一節 砂拉越 293
第二節 沙巴 304
第九章 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315
第一節 馬來西亞之倡議 315
第二節 馬來西亞聯邦誕生 323
第三節 印尼之對抗政策 336
第四節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 345
第五節 1969年「513事件」 361
第六節 新經濟政策 375
第七節 新型態的聯合政府 381
第十章 馬來亞共產黨的興滅 389
第一節 馬來亞共產黨的成立和改組 389
第二節 馬來亞共產黨的游擊網與恐怖活動 399
第三節 馬來西亞政府的剿共措施 403
第四節 馬共與馬、泰兩國政府和談與解散 411
第十一章 馬哈迪威權體制的形成 421
第一節 鞏固威權體制 421
第二節 對人權與民權的壓制 438
第三節 尋求經濟活力的「向東學習」政策 457
第四節 成功因應金融危機 469
第五節 繼續新經濟政策:國家發展政策 475
第六節 亞洲價值觀 478
第七節 教育法令 480
第八節 現實主義外交路線 481
第十二章 向民主化轉型 489
第一節 溫和的巴達威路線 489
第二節 面臨民主改革壓力的納吉政府 521
第三節 取消馬來人與土著特權之爭議 530
第十三章 馬來西亞文化 537
第一節 風俗習慣 537
第二節 語言與文學 543
第三節 表演戲劇 547
第四節 宗教信仰 552
第十四章 結論 567
附錄 579
附錄一:1824年英荷倫敦條約 579
附錄二:1989年泰國政府、馬來西亞政府、馬來亞共產黨聯合公報 581
附錄三:1989年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陳平在和平協議簽署儀式上的講話 582
徵引書目 583
索引 623
圖目次
圖1-1:霹靂怡保的湯汶發現的2000年前洞畫 21
圖1-2:吉打州布章遺址 21
圖1-3:布章發掘的印度加尼沙(Ganesa)石雕像 21
圖1-4:布章發掘的佛陀雕像 21
圖1-5:東南亞考古遺址分佈圖 22
圖1-6:西蠻族在馬來半島分佈地區 23
圖1-7:森美蘭巫祿吉路布(Ulu Jelubu)的沙蓋族 23
圖1-8:沙蓋族婦女 23
圖1-9:沙蓋族服飾 23
圖1-10:巴蒂克族分佈區 31
圖1-11:砂拉越土著婦女手工藝品 33
圖1-12:公元前第一世紀至第五世紀東南亞國家分佈圖 33
圖1-13:公元第3世紀至第10世紀東南亞國家分佈圖 33
圖1-14:狼牙修之位置 36
圖1-15:拘利的位置 40
圖1-16:金花的造型 50
圖1-17:在登嘉樓瓜拉柏郎發現的爪夷文石碑 62
圖1-18:登嘉樓古地名位置圖 63
圖2-1:馬六甲外海的五嶼
圖2-2:從馬六甲拍的馬六甲海峽 77
圖2-3:馬六甲樹 81
圖2-4:三寶山的寶山亭(大伯公廟) 83
圖2-5:三寶山上鄭和駐軍所掘的三寶井 83
圖2-6:馬六甲歷任首相姓名 89
圖2-7:馬六甲歷任國王姓名 91
圖2-8:馬六甲位置圖 91
圖2-9:馬六甲王朝疆域圖 92
圖2-10:馬六甲王朝時期通用的貨幣 95
圖2-11:馬六甲王朝時期的貨幣 95
圖3-1:葡軍進攻馬六甲的海戰 99
圖3-2:今天的馬六甲河 99
圖3-3:奈何橋 99
圖3-4:阿布奎克旗艦「海花號」 101
圖3-5:葡萄牙建的「有名堡壘」 102
圖3-6:「有名堡壘」上的紋飾雕刻 102
圖3-7:葡萄牙時期建造之城牆遺址 106
圖3-8:17世紀末馬來亞和蘇門答臘形勢
圖3-9:柔佛廖內王國歷代首都位置 107
圖3-10:荷蘭統治時期興建的天主堂與紅樓 111
圖3-11:馬六甲華人街 114
圖3-12:馬六甲青雲亭 114
圖3-13:1720年的馬六甲 115
圖3-14:1764年馬六甲計畫圖 116
圖3-15:米南加保人遷移至森美蘭州 124
圖4-1:檳榔嶼早期街景 138
圖4-2:1786年辜禮歡(左一)在檳榔嶼歡迎賴特 138
圖4-3:馬六甲峇峇和娘惹博物館 153
圖4-5:早期娘惹之打扮 154
圖4-4:早期峇峇的打扮 154
圖4-6:1826年馬來亞形勢 162
圖4-7:孫中山在檳城活動的基地
圖4-8:檳城古街一瞥 172
圖4-9:連接威省和檳榔嶼的大橋 172
圖5-1:霹靂地圖 174
圖5-2:海山公司領袖甲必丹鄭景貴 (1887) 175
圖5-3:克拉克總督 177
圖左(1)5-4:霹靂第26任蘇丹Raja Muda Abdullah ibni Sultan Jaafar(1874 - 1876) 178
圖左(2)5-5:霹靂第28任蘇丹Sultan Idris ibn Raja Alang Iskandar(1887 – 1916) 178
圖5-6:1875年Dato Maharajalela 堡壘紀念文 179
圖5-7:葉亞來 185
圖5-8:瑞天咸 185
圖5-9:森美蘭州地圖 187
圖5-10:森美蘭的嚴端穆罕默德 189
圖5-11:嚴端阿都拉曼 189
圖5-12:1895年的馬來亞形勢 192
圖5-13:1922年的馬來亞形勢 192
圖5-14:1897年在瓜拉江沙舉行的首次統治者會議 193
圖5-15:吉打州圖 203
圖5-16:登嘉樓州地圖 204
圖5-17:1881 – 1918年登嘉樓的蘇丹阿比丁三世 206
圖5-18:吉蘭丹州地圖 207
圖5-19:吉蘭丹Wat Jamu廟的睡佛 211
圖5-20:穿著軍裝的柔佛蘇丹伊布拉欣(Sultan Ibrahim) 217
圖5-21:英屬馬來亞鐵道建設之進展 223
圖5-22:吉隆坡的火車站 223
圖5-23:橡膠樹割膠的情況 226
圖5-24:油棕樹 226
圖5-25:油棕果實 227
圖5-26:19世紀的人力車 237
圖7-1:陳禎祿 264
圖7-2: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 289
圖7-2之局部放大 290
圖左(1)7-3:馬來亞聯邦獨立海報 290
圖左(2)7-4:東姑阿都拉曼 290
圖8-1:達雅克族戰士 293
圖8-2:海達雅克族的歡迎舞 294
圖8-3:古晉市景觀 295
圖8-4:詹姆士.布魯克 297
圖8-5:2008年的亞庇 312
圖10-1:馬共在馬來半島之活動據點 401
圖11-1:1998年關係惡化前的馬哈迪和安華 436
圖11-2:布特拉再也的首相府 478
圖11-3:布特拉再也市街景觀 478
圖13-1:結婚遊街 538
圖13-2:峇峇和娘惹結婚服飾 539
圖13-3:馬來武術 542
圖13-4:功卡克遊戲(Congkak) 542
圖13-5:燭光舞 548
圖13-6:敬神舞(Bharatha Natyam) 548
圖13-7:馬來舞者穿著傳統服飾 551
圖13-8:檳城舞大旗鼓表演 552
圖13-9:柔佛巴魯古廟遊神活動 553
圖13-10:邦喀島上的拿督公廟 553
表目次
表1-1:西馬土著三大族群 30
表1-2:吉打蘇丹王系 48
表1-3:在中國古籍中按時間順序出現的向中國朝貢的東南亞國家 69
表2-1:馬六甲國王世系表 89
表3-1:馬六甲王朝世系終結 114
表3-2:柔佛蘇丹世系、首都和重要事蹟 116
表3-3:18世紀武吉斯人之影響力 121
表4-1:海峽殖民地歷任總督 151
表4-2:檳榔嶼人口增長(1818-1938) 154
表4-3:海峽殖民地人口增長(1881-1938) 154
表5-1:霹靂州歷任蘇丹世系表 177
表5-2:雪蘭莪Sultan Mohamed之王位繼承順序 179
表5-4:英國派駐馬來聯邦之歷任總駐紮官 193
表5-5:吉打蘇丹世系表 198
表5-6:柔佛蘇丹世系表 212
表5-7:馬來亞錫礦產量 221
表5-8:1935年三州府和馬來亞華校數量 229
表7-1:歷任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姓名 262
表8-1:北婆公司歷任主席 302
表9-1:馬來半島各種族人口比例(1835-1970)單位:% 370
表9-2:1970年馬來西亞各種族經濟股權比例 370
表9-3:1970,1990,1995年馬來西亞各種族經濟股權比率 371
表9-4:1970-1995年馬來西亞各種族經濟股權比率 371
表9-5:新經濟政策的水準點 372
表9-6:「國陣」的成員黨一覽表 379
表10-1:1974年馬來亞共產黨三派情況 393
表11-1:1955-2004年馬來西亞選舉各黨議席數 415
表11-2:1978-1986年馬來西亞國會和州議會選舉各黨議席數 420
表11-3:1990年馬來西亞國會和州議會選舉 421
表11-4︰1995年馬來西亞國會選舉各黨得票率和議席數 425
表11-5︰1995年伊斯蘭黨在各州的得票率 429
表11-6︰1999年馬來西亞國會選舉各黨議席數 430
表12-1︰2004年馬來西亞國會選舉各黨議席數 483
表12-2:2008年國會選舉各黨議席數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