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國語補音〉異文研究》是個人撰述的第三本小書。第一本《〈國語〉動詞管窺》是以動詞的語法分類爲綱,對《國語》中的動詞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也兼及《國語》具體語詞的語義訓詁。事屬草創,多有未周之處,但相信對於《國語》的進一步深入研究還有一點點兒用。第二本《小學要籍引〈國語〉斠正》以十部小學書引《國語》用例爲考查對象,主要還是考查《國語》,因爲涉及頗多,故而兼及其他,大體是十部小學書和《國語》具體語句的文獻校勘、訓詁文法等等的考查。對於小學要籍以及《國語》本身的研究有一定幫助。如果說《〈國語〉動詞管窺》是《國語》本體研究的話,而《小學要籍引〈國語〉斠正》則是《國語》的外圍研究。
本書《〈國語補音〉異文研究》則是以《國語補音》爲考查對象,對其中牽涉到的異文現象,結合《國語》文本和所參據到的《國語》各本進行綜合考查,其間同樣涉及到《國語》版本流傳、《國語補音》考訂、《國語》文字語詞訓詁以及牽涉到的其他文獻的考訂等等。凡此,已在引言中大體作了交待,不再贅述。這裏只是交待一下撰述過程。
本書上編《〈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是受紹興文理學院俞志慧教授的啓發,當時俞教授正在做《國語》公序本二子版本也即宋刻宋元遞修本和金李本的比對。在這個啓發下,我在2009年初即開始做《國語補音》文淵閣四庫本、宋刻宋元遞修本和湖北先正遺書本三種版本的比對。稿件完成後,原北京國家圖書館研究員邱崇丙先生、靖江蕭旭先生爲指示門徑不少。因爲全稿字數較多,故分章節在幾個刊物上刊載。因當時讀書少,加上自己一直比較懶散,學業上不夠用功,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2010年秋負笈南京,忝列方老師的門牆,在跟老師學習過程中比對賈誼《新書•禮容語下》與《國語•周語下》相同內容,2011年上半年成稿,得方老師、蕭旭先生、劉立志老師指點頗多。2011年6月份始比對宋刻宋元遞修本《國語補音》條目字頭用字與宋刻宋元遞修本《國語》本文用字,下半年的時間基本上沒做其他事情,絕大多數時間在宿舍裏比對《補音》條目字頭用字與《國語》本文用字,是爲本書中編。遞修本《補音》與《國語》用字比對完成後,又對《舊音》、《補音》所參據《國語》異文進行分條疏解,對《舊音》、《補音》注中所提到的《國語》各本異文進行考查,以所能參考到的今傳《國語》各本以及各書所引《國語》文字與《舊音》、《補音》所載一一比對,考校異同,是爲本書之下編。本書內容實際上是《補音》和《國語》的綜合考查,以期有益於《國語》版本源流之梳理、《國語》文本研究、《國語》舊注研究、小學文獻整理與研究以及漢字異體字之整理等。從2009年年初開始撰述《〈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到今年年初《〈舊音〉、〈補音〉所據〈國語〉各本考實》的最後完成,大體是三年的時間。所附《〈國語•周語下〉、〈新書•禮容語下〉比勘》是在《國語》與秦漢典籍相似內容比勘方面所做的嘗試,因爲文章寫得比較長,整體發表不易,衹發表了一部分,雖然與本書內容未能相輔,但還是附於本書之後以求正於博雅君子,並且希望將來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繼續深入做下去。
前輩學者著書,或不輕言著述,或十年磨一劍。我輩今日則比較輕率,這裏面有社會和時代的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許多條件使我們無法像前輩學者那樣爲學問而學問。在這樣一種前提下,衹好儘量使自己的東西扎實一點兒,訛謬少一點兒,希望自己的東西能夠切實地發現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而不僅僅是「添亂」。雖然書名叫作「研究」,實在也談不上什麽研究,就算作是讀書一階段的筆記總結吧。全書完稿之際,又得到2012年度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立項(編號爲HB12YY009),感謝評審專家們的鼓勵與支持。
本書所用部分參考資料爲我的碩士生導師王志瑛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向東教授、臺灣大學葉國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賴貴三教授、靖江蕭旭先生、紹興文理學院俞志慧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劉立志老師賜贈,深致謝忱!全書完稿之後,又蒙方老師在繁忙之中審訂全稿,是正訛謬不少,十分感謝!本書的部分內容已刊於一些國內外刊物,感謝這些刊物給這些稚嫩的文章以公諸於世的機會。本書能在蘭臺出版社出版,完全得賴於雷中行先生的厚愛及出版社外審專家的肯定,一併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師友們一直以來的關愛與支持!
一直以來的學習始終得到家人的支持,也以此書獻給我的家人,尤其獻給賢淑溫婉的張蕾女士!
如果這也還算一份作業的話,我想這就算作我學習《國語》以及《國語補音》的一份不大像樣的作業吧。雖然作業不大像樣,還希望四方師友不吝賜教!
完稿之際,翻閱唐君毅(1909 -1978)先生《人生之體驗》,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如下:
真理的世界是無盡的海,可以任你去航行。
你隨處可以開始你的航行,你隨處都可以選擇絕對的中心。
它茫無畔岸,你的心靈的船,將永不會同他人心靈之船衝突。祇要你是真正的航行者,你可以同別人心靈的船,向任何方向違反。
人間矛盾的真理,在真理的海中永遠的和諧。
一切真理,祇說它自己是真,決不說此外無更高的真理,與它不同的真理。
所以假使你所見與我相悖,或我所說的不能使你滿足,你當自己去選你的航程。
你是唯一無二的人格,你是宇宙一獨立的中心,你應當不同於他人,你本當自己去選擇你的航程。
我知道你有更偉大的航程,祇要你拔起你心靈之錨。
我也將更往前進,我們將在那遙遠的海天一色之際,互相招手。
這是這位新儒家第二代人物在1939年那個時候寫出的詩一樣的語言,讓人充滿對這個世界的激情和愛。在今天這個更多注重方孔兄、更注重實際而少言理想的時代,這樣的話真值得我們反復地去讀它,理解它,接受它,踐行它。
歲在壬寅二月二日,魯北郭萬青識於麥望館
四月廿五日再識於南京
六月十四日復識於麥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