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黃山之旅,記憶中常存的形象是壁上的幾株松樹。寸草不生的地方,石頭縫隙裡怎麼會冒出這幾株參天大樹?迎風嘯傲,郁郁蒼蒼。在似乎無法生存的地方偏偏生存了下來、崛強、孤傲,風霜雨雪、烈日嚴寒又奈我何?生命,這就是生命魅力。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生命,有的羸弱,有的堅強。黃山之松,是這個世界上頑強生命力的一種表率。
記憶中常存四僧形象,就是因為他們是人類中的黃山之松。在看似難於發展的空間獲得發展,在缺少尊嚴的時代獲得尊嚴。付出是驚人的,危難、貧窮、孤寂,甚至佯狂。苦難有兩重性,苦難可以毀滅生命,苦難也可以造就偉人。為四僧立傳,是藝術的頌歌,也是生命的頌歌。
寫過八大山人,那是小說;寫過石濤傳記,那是陳年往事。對於步入耄耋之年的白髮老人而言,不用電腦,有這樣的毅力於北窗下一個字又一個字地為四僧立傳,就是因為腦海中有揮之不去的黃山之松。頑強的生命現象使人慚愧,也催人奮進。在這個世界上使我感動的東西,倘若缺少釋放的激情,暮年的靈魂便不能安寧。
應當感謝李萬才、薛鋒、陳社旻、尹文幾位文友,讓我閱讀了更多的史料;應當感謝關中的朋友党明放先生,是他催促伏櫪老驥再供馳驅,並且代勞了從聯繫出版到文稿打印到清樣校對等種種瑣務;應當感謝蘭臺出版社社長盧瑞琴小姐及總編雷中行先生、責編林育雯小姐等諸君青眼,使我鼓足了再完成一本書的銳氣。當然,還得感謝同年老妻潤生,裡裡外外勞作不息,讓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我安靜地走進黃葉書屋。
書稿中「石濤」部分,若干章節取自已出版舊著,十中取一。
這是我出版的第20本書了。「20」象形,經過幾個彎道,終於來到了畫圈圈的地方。句號圓形,但願這是圓滿的句號,圓圈裏面看似空白,仔細看去,似乎還有些內容。
丁家桐
2014年小暑於揚州茱萸灣
時年八十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