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首善之譜,養康健之身。
四季裡二十四節氣週而復始地循環,當季就該採行當令食補養生。養生補體春夏秋冬各有首重:
春寒料峭-順天應時,養護肝臟為首要。
炙夏溽暑-養心得宜,無病就能一身輕。
微涼秋日-陽消陰長,警記關照脾胃肺。
酷寒嚴冬-萬物閉藏,補冬補氣續精力。
五臟補足,和氣自然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裡曾說:「夫為醫道者,當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治不癒,然後命藥』。語意是指,醫生看病,先要了解病源,然後用食物來治療,食療沒有效果,才要用藥。可見先人累績的智慧落實至今,仍能讓現代人有所本的遵循。
{本書特色}
食療眾人皆需,但唯用首善之譜,才能養康健之身。
獨到1
運用二十四節氣循環的道理,輔以中醫辨證論「食」的觀念,告訴讀者關於食材不但要注重五味調味,每道吃進去的食物更要能消化吸收,才能平衡體內的內在環境。
獨到2
用傳統藥膳觀念,保養身體、預防疾病。食譜與烹調技術的結合也能成為一門學問,中國數千年的食療智慧不但能裹腹也能養生去病。依時節攝取對應的食材,健康有靈。
獨到3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需要提出便捷有力的養生食譜,本書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二十四節氣的相關養生知識,進行深入詳盡的分析,提出二十四節氣中應食與可食的食補療方。全書運行四季與二十四節氣的邏輯,將與人體息息相關的養生食法一一闡述。
春、夏、秋、冬的養生食譜,雖有應食、可食之分,但也要懂得掌握食入之時節
平日養生除了定時運動、充足睡眠外,別忘了攝取有益身心的食補療方同樣也能預防疾病。諸如:
「春」寒料峭-順天應時,養護肝臟為首要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始,……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春時,肝臟在春季活動旺盛,因此春季養生要著重養護肝臟,以順應天時。
炙「夏」溽暑-養心得宜,無病就能一身輕
立夏,是夏天之始。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春夏之交我們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
微涼「秋」日-陽消陰長,警記關照脾胃肺。
雖然時令已進入立秋,但天氣並沒有馬上轉涼,秋老虎時常發威,暑氣也一時難以消除,所以,立秋後要注意對脾胃加以養護,以防濕困脾胃,引發疾病。
酷寒嚴「冬」-萬物閉藏,補冬補氣續精力
立冬,代表著一年中冬季的開始,古語中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從這個節氣開始,萬物開始凋謝、伏藏,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更是如此,為了給來年一個好的身體,從這個節氣開始,就要開始補冬,補冬可以先從補氣開始。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只有補好了氣,人們才能更好的抵禦寒冷,才能健健康康地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
食譜食材備料容易,養生補氣輕鬆無壓力,不用花大錢就能滿足大健康
書中食材皆為平日生活裡都能接觸到的原料,沒有稀世珍寶、上天下海的珍奇食材,老祖先要您用最平易進人的方法獲得完善的食譜療方。
例如:
遠離慢性肝病-可食用「茵陳紅棗湯」
【原料】茵陳20克,紅棗30克。
【製作】
1.鍋中放入200毫升水
2.將茵陳和紅棗一起放入鍋內煎湯
3.先用武火煎至水開,再用文火煎上半小時左右即可。
【用法】吃棗喝湯,早晚分服
【功效】益氣生津,保肝退黃
腮幫不再腫脹-可食用「清炒莧菜」
【原料】新鮮莧菜300克,食用油、鹽、味精適量。
【製作】
1.將莧菜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2.鍋置火上,加入少許油,待八成熟時,下莧菜急炒,並放鹽調味
3.待莧菜快變軟時,放入味精和水,煮沸3分鐘後,即可起鍋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禁忌】脾胃虛寒者禁食
書末附錄1、對應各節氣養生菜索引2、二十四節氣常見養生菜精選3、二十四節氣坐功養生4、二十四節氣易筋經養生,邊吃邊享氣血之活絡,邊吃邊有延年之體魄。
摘取「二十四節氣易筋經養生」部份說明與介紹-一年二十四節氣都有與其對應關係經脈,因此,易筋經養生功法也可根據節氣的有所不同而各有側重。
二十四節氣與易筋經功法及經絡鍛煉對應說明
二十四節氣 易筋經十二式 對應經絡
立春雨水 青龍探爪勢 手少陽三焦經
驚蟄春分 韋馱獻杵第二勢 手陽明大腸經
清明穀雨 出爪亮翅勢 手太陽小腸經
立夏小滿 臥虎撲食勢 手厥陰心包經
芒種夏至 倒拽九牛尾勢 手少陰心經
……等。
作者簡介:
中醫師 王彤
中國四大名醫孔伯華學術傳人;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 3+3 專案工程孔伯華名家研究室研究員;孔伯華傳人孔少華弟子。
中醫執業醫師,近代名醫楊浩如先生親眷。幼承家學,曾侍診於針灸泰斗賀普仁先生,對於經絡穴位,針法運用頗有心得。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曾遊歷中國各地地,探訪高人,研習中醫。諳熟醫家經典和治病之道,熟精中國傳統文化,通易經、讀二十五史,在經絡養生保健方面造詣深厚,見解獨到。善於針藥並用治療內科、婦科、運動損傷等疾病,對治療兒科常見疾病也有獨到之處。
著作有: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食療」
章節試閱
第一篇 春季食譜篇
立春養肝順天時,祛除疾病保健康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始,拉開了春季的序幕。東風送暖,柳條上的芽苞也開始探出頭來。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春時,肝臟在春季活動旺盛,因此春季養生要著重養護肝臟,以順應天時。
茵陳紅棗湯—遠離慢性肝炎
(食材小百科:茵陳,又名茵陳蒿、綿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性涼味苦辛,入肝、脾、膀胱經。主治濕熱黃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發熱、小便不利、大便秘結、腹脹、胸悶、寒濕黃疸、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及肝硬變。)
(食材小百科:紅棗,鼠李科植物,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倦怠、血虛萎黃、津液不足、心悸、失眠、肝炎、高血壓、肝硬化、水腫,並可提高免疫功能及降低膽固醇。但紅棗不可與海鮮一同服用,否則易於腰腹疼痛。)
茵陳紅棗湯
【原料】茵陳 20 克,紅棗 30 克。
【製作】1. 鍋中放入 200 毫升水。
2.將茵陳和紅棗一起放入鍋內煎湯。
3.先用武火煎至水開,再用文火煎上半小時左右即可。
烹調小百科:武火指的是大火;文火則為小火。
【用法】吃棗喝湯,早晚服用。
【功效】益氣生津,保肝退黃。
中醫認為「春主肝」,春季是肝臟活動頻繁的季節,因此立春來到後,許多人就容易得到慢性肝炎。
若最近一段時間常感到疲乏無力、不想吃飯、怕冷、腹脹、腹瀉、嘔吐;同時伴有小便發黃、肝區疼痛(名詞解釋:肝區主要位於右側肋骨下的區域。)等現象……,很可能慢性肝炎已經「盯」上你了。肝炎之所以會在春季肆虐,與春季濕熱的天氣是密不可分的。
大自然有風、寒、暑、濕、燥、火六種邪氣,邪氣傷人時,往往不會孤軍作戰,總是會與別的邪氣一同狼狽為奸。人體在經過了一整個冬季的食物滋養,在體內蘊結生熱,而春季雨水較多,於是濕熱邪氣便趁機侵入人體。人體的脾胃本是水液代謝的關鍵臟器,若濕邪侵襲,則脾胃易受困擾。脾胃好比是一台電梯,本來只能承載 10 個人的重量,若突然又多加一個人進來,電梯就無法正常運作了。因此空氣中彌漫的濕濁便在體內滯留,接著肝臟就容易發炎。
肝炎的發生,也與脾胃有關係;中醫認為肝屬木,主疏泄,脾屬土,主運化。肝木的升發有賴於脾土的培養,當慢性肝炎發病之後,會出現渾身乏力、不想吃飯等現象,就是因為濕熱邪氣困擾脾胃,導致脾胃失常所引發的。一旦脾胃失常,脾土將流失,若長期如此,肝木也就無本。醫聖張仲景(人物小百科:張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人,為東漢名醫,著有《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張仲景也被歷代醫家尊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曾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而張景嶽(人物小百科:張景嶽,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嶽,別號通一子,中國明代醫學家,專攻醫學,把廣泛的經史、天文、術數、堪輿、律呂、兵法等知識運用到醫學之中。)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肝脾俱實,單平肝氣可也;肝強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
當小便與皮膚發黃,是由於肝脾失調,濕熱滯留於肝膽,膽汁溢於肌膚所導致的,俗稱為「黃疸」。因此,要治療慢性肝炎的關鍵,在於清除脾胃濕熱邪氣,與健脾整胃。這帖來自明代中醫古籍《丹台玉案》(書籍小百科:《丹台玉案》,明孫文胤撰,全書共六卷。卷一闡述先天脈鏡(專談脈形),調攝養生,靈蘭秘典(主要是髒象圖說及各髒用藥治法等);卷二~六結合作者多年臨床治驗,分別介紹傷寒、溫病溫疫、內科雜病、婦人、小兒、外科、五官、口齒等多種病證。)的茵陳紅棗湯,可達到很好的療效。
藥方中的茵陳指的是白蒿,中國南方許多地區常用來做成大餅,方言俗稱這種大餅為「蒿子粑粑」。白蒿性寒,入脾胃及肝膽經,是一味治療肝膽濕熱的要藥,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之功效。《本草備要》(書籍小百科:《本草備要》,清汪昂著,全書共四卷,選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與病情相互論述。)中說:「茵陳通利濕熱,治諸黃」。《本草綱目》(書籍小百科:《本草綱目》,明李時珍撰,全書共五十二卷,載有藥物 1892 種,收集醫方 11096 個,繪製精美插圖 1160 幅,分為 16 部、60 類。)也說:「茵陳利濕退黃,解毒療瘡」。而紅棗能健脾整胃,補氣養血。兩者合用能去濕熱而不傷脾胃,臨床常用此方來治療肝炎患者,並可達到良好的效果。除了飲用此湯外,日常飲食中還可多攝取菠菜、芹菜、薺菜、蘑菇、蜂蜜等,以養肝調脾。
民間素有「以髒補髒」的說法,中國人習慣運用動物的內臟來調理補養人體內臟虛弱之證。因此當肝臟出現問題時,許多人會用豬肝炒菜或熬粥食用,認為「吃肝補肝」能使肝臟強壯。其實,肝臟是人或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許多的毒素,都需要肝臟來分解處理,而市場上買回來的動物肝臟就算清洗的再乾淨,仍可能遺留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毒素。而且肝病患者本來肝功能就有損傷,很難分解這些毒素,如此一來將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延緩肝病的康復。因此肝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肝。
另外,穴位按摩期門穴也是輔助治療慢性肝炎、恢復肝功能的好方法。按摩時,可以用手指指腹放在穴位上按揉,按摩手法要輕柔,時間可以長一些,以局部出現溫熱、酸痛為佳。按摩此穴能治療胸脅脹痛、嘔吐、腹脹、黃疸等疾病。
韭菜炒肉絲—養護肝陽生長
(食材小百科:韭菜,有活血化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解毒,止血的功效,並能治陽萎、早泄,故又名「起陽草」
韭菜炒肉絲
【原料】嫩韭菜 100 克,瘦肉 50 克,食用油、醬油、白糖、鹽、味精各少許。
【製作】1. 將韭菜挑選洗淨後,瀝去水份,切成 1.5 公分一段。
2. 瘦肉洗淨後切成長 3.6 公分、寬 0.3 公分、厚 0.3 公分的肉絲。
3. 鍋置火上,放入少許食用油燒熱,放入肉絲煸炒,待肉絲變色後放入醬油,繼續炒至上色後盛起。
烹調小百科:煸炒是先將爆香的食材慢慢煸出香氣再加入主食材快炒。
4. 原鍋放油燒熱,下韭菜,加鹽、白糖、味精,迅速翻炒幾下,倒入肉絲合炒均勻,最後加入少許味精即可裝盤。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養肝護陽。
第一篇 春季食譜篇
立春養肝順天時,祛除疾病保健康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始,拉開了春季的序幕。東風送暖,柳條上的芽苞也開始探出頭來。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春時,肝臟在春季活動旺盛,因此春季養生要著重養護肝臟,以順應天時。
茵陳紅棗湯—遠離慢性肝炎
(食材小百科:茵陳,又名茵陳蒿、綿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性涼味苦辛,入肝、脾、膀胱經。主治濕熱黃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發熱、小便不利、大便秘結、腹脹、胸悶、寒濕黃疸、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及肝硬變。)
(食材小百科:紅棗,鼠李科植物,主治脾胃虛弱、中...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春季養生法
一、立春-立春養肝順天時,袪除疾病保健康/二、雨水-雨水綿綿濕氣重,健脾利濕放首位/三、驚蠈-驚蠈病毒都出動,滅毒消病真輕鬆
四、春分-春分陰陽求平衡,補虛瀉實防舊病/五、清明-清明花朵齊爭豔,莫讓過敏惹是非/六、穀雨-鼓雨時節,當心神經來搗亂
第二篇 夏季養生法
七、立夏-立夏養好心,無病一身輕/八、小滿-小滿第一要務為袪濕/九、芒種-芒種驅邪辟瘴,莫讓傳染病上身
十、夏至-夏至準備全,有條不紊度三伏/十一、小暑-小暑,冬病夏治正當時/十二、大暑-大暑正伏天,防暑不怠慢
第三篇 秋季養生法
十三、立秋-立秋暑末消,脾胃要護牢/十四、處署-處暑時節防溫燥,滋陰潤肺有必要/十五、白露-白露天涼好個秋,心腦血管病要留神
十六、秋分-秋分婦科易高發,切莫掉以輕心/十七、寒露-寒露時節寒意生,養陰生津防涼燥/十八、霜降-雙降殺百草,防寒第一要
第四篇 冬季養生法
十九、立冬-立冬要補冬,補冬要補氣/二十、小雪-小雪穿暖和,吃對防上火/廿一、大雪-大雪白茫茫,補腎第一樁/廿二、冬至-冬至養生有大道,夏病冬至是妙招/廿三、小寒-小寒冰凍最冷天,保養脾胃和腎肝/廿四、大寒-大寒進補有要領,陰陽並補在其中
附錄一:本書各節氣養生菜索引 附錄二:二十四節氣常見養生菜精選 附錄三:二十四節氣坐功養生 附錄四:二十四節氣易筋經養生
前言
第一篇 春季養生法
一、立春-立春養肝順天時,袪除疾病保健康/二、雨水-雨水綿綿濕氣重,健脾利濕放首位/三、驚蠈-驚蠈病毒都出動,滅毒消病真輕鬆
四、春分-春分陰陽求平衡,補虛瀉實防舊病/五、清明-清明花朵齊爭豔,莫讓過敏惹是非/六、穀雨-鼓雨時節,當心神經來搗亂
第二篇 夏季養生法
七、立夏-立夏養好心,無病一身輕/八、小滿-小滿第一要務為袪濕/九、芒種-芒種驅邪辟瘴,莫讓傳染病上身
十、夏至-夏至準備全,有條不紊度三伏/十一、小暑-小暑,冬病夏治正當時/十二、大暑-大暑正伏天,防暑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