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顛峰之作
他藉由記憶的藝術,喚起最難理解的人類命運,並且揭示了二戰納粹佔領法國時期的生活世界。——瑞典學院(Svenska Akademien)
蒙迪安諾稱得上是當代的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不斷回顧……他的許多作品都是相互對話,此呼彼應,書寫記憶、身分與追尋。——瑞典學院常任秘書英格朗(Peter Englund)
蒙迪安諾運筆於光影之間,描摹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女性肖像,這女子親近如鄰家女,卻踏上了萬劫不復的迷途。——《世界報》,2007年10月4日
從書名開始,蒙迪安諾這部結構嚴謹、用詞精準的小說,就把我們帶回到一個過去的時代,帶回到一九六○年代的波西米亞式青春歲月。——博納德‧柯恩,《讀書雜誌》,2007年10月
說說死吧,因為那會讓我們更好的活著。在蒙迪安諾的新小說中,四個敘述聲音喚醒了某種氛圍。——《解放報》,2007年10月4日
蒙迪安諾的新作《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應該是他的小說中最令人心碎的一部,但卻同其他小說一樣並不令人震顫。貫穿全書的,是調查與跟蹤,回憶與見證,還有那沒有回答的問題:「怎麼樣,找到你的幸福了嗎?」——《星期日日報》,2007年10月7日
直到今天,夜晚行走在街上的時候,我有時會聽到一個聲音在喊我的名字。聲音沙啞,略有拖音,我立刻聽出來:那是露琪的聲音。我轉過身來,但是沒有人。不僅僅是夜晚,甚至夏日午後讓人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的那段空閒時間,也會聽到這一聲音。一切都會像從前一樣重新開始。同樣的白天,同樣的夜晚,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聚首。永劫回歸。
本書的場景是一九六○年代的巴黎,作者再現他青春時期的巴黎,以他慣用的敘述手法,為不在場的賓客備上一席盛宴。故事曲折離奇,數個書中人物多角度穿插敘述,一個頻繁出入「孔代咖啡館」的青年女子露琪行蹤不定,不停變換身分,不停逃避生活,逃避成型的自我,逃避熟識的親友。周邊的人對她不解,卻對她著迷。即便有偵探參與,人們也無法瞭解真正的故事,無法看清這女子的真面目。小說講的似乎是萬花筒鏡像中的一個女子的生活,可描摹的卻是五○到六○年代那個神祕的文學的巴黎。文字透著詩意,敘事傳遞著不安,閱讀卻一直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