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不知不覺之間發現自己已經告別童年的時代時,當你不經意間發現自己說話的嗓音已經開始出現變化時,當你揮揮手告別小學的老師和小夥伴時。你可曾想過自己前面的路還有多遠?你可發覺自己肩上的書包又沈重了許多?
雖然你已經是個國中生了,但在老師和父母的眼裡,你還是個喜歡撒嬌小孩子。而面對著國中功課的加重和學習壓力的增大,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或許你會說,不需要準備,該準備的是老師,作為學生,只要跟著老師的課程走就可以了。是呀,跟著老師的課程走,聽起來是多麼的熟悉呀。哦!想起來了,這是不是在上小學的時候父母經常跟你說過的話呢?可是,你現在已經是國中生了,小學的學習方法在國中還能管用嗎?聰明的你應該不用我來回答了吧,再說上小學的時候你學的是幾門功課?上國中後你學的又是幾門功課?如果你仍然按照小學的學習方法來對付國中的課程,是不是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面呢?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為了扭轉自己的被動局面,你必須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老師的任務是教,而學才是主體。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主動的去「學」,而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的「教」,那麼你在學習上將只能處在被動的局面。
在國中階段,國文依然是重中之重的科目,而學習的方法卻一直是一些老套路,我們國文老師也只能強調國文的學習方法就是要靠讀靠背,只要你對每篇課文讀透背熟,就自然會考得好。當然,這也是學習方法的一種,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這種死記硬背的讀書方法,對於你來說還能適合嗎?畢竟,在國中階段除了國文,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科目呀。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你輕鬆的學好國中的國文呢?這正是我們這本書的主題所在。
我們的理念是:國文的學習方法除了由老師總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總結,也就是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種種的法則」(葉聖陶語)。
其實,國文是我們學習過程中最為熟悉的科目了,因為,在你還沒有上學的時候,父母就已經開始教你怎樣學習這門科目了。當你走進幼稚園,第一次領到書本時,肯定也會有國文課本吧,等你上小學後,國文又伴隨著你走過了六年的童年時光,現在,你已經邁進了國中的大門,國文依然是你的必修科目,包括以後的高中階段、大學階段……乃至你的一生,國文都將會伴隨著你左右。
國文,或許給你帶來了太多的苦澀與煩惱——只因為考卷上那令你抬不起頭來的分數;只因為課堂上背不出老師要求背誦的那些文章;只因為文言文的枯燥讓你學習起來倍感吃力……
國文,或許曾經給你帶來很多歡樂的回憶——可曾記否?你的作文曾經在課堂上當作「範文」來朗讀;你所背誦的那些經典詩詞曾經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你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和過人的辯論能力曾讓你的同齡人不得不折服……
同樣是學習,為什麼有的人覺得苦不堪言,而有的人卻覺得趣味無窮?同樣是國文課,為什麼有的人覺得枯燥乏味,而有的人卻覺得妙趣橫生?或許你會告訴我們,這是庸才與天才的差別。那麼,天才是什麼呢?其實,天才是一種狀態,如果你的狀態好,你也是天才,如果狀態不好,天才與蠢材又有何異?而這本書教給你的除了國文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教給你怎樣保持好一個良好的狀態。
下面,請你接著看看我們對這本書的介紹吧。所有的學習都需要記憶,但記憶絕對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死記硬背,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所以,在本書的第一章裡我們詳細介紹了科學的記憶方法,即「良好的記憶源於科學的方法」。讓記憶不再神秘,讓你也能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在很多人看來,學習是非常辛苦的,但會學習的人就會覺得學習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在本書的第二章裡,我們將詳細介紹快樂讀書的方法,即「學海無涯『樂』作舟」。
作文是國文課的重頭戲,因此在本書的第三章裡我們將用大量的篇幅詳細介紹寫作的技巧,即「如何讓你的作文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語言與口才是我們為人處世之本,本書的第四章將向你介紹如何掌握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口才交際能力,即「國文與口才的魅力」。
所有的學習都是以應用為目的的,所以的本書的第五章將向你介紹如何在學習中「活學活用,終身受益」。
本書的最後一章將向你詳細的介紹應對中考的高招,即「點擊中考在線」。讓你面對中考時能夠從容不迫,應付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除了適合國中生朋友閱讀使用,同時也適合教學一線的老師參考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