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勇於挑戰創新技法
因緣際會,一九九四年開始接觸羊毛氈,結下不解之緣。
一九九七年任教於台灣藝術學院工藝系,擔任專任講師,教授編織工藝課程。在課程學習單元中,放入羊毛氈工藝。
喜歡羊毛的柔軟、溫暖、舒服的質感,加上其特殊的一體成形方式,如「軟雕塑」,讓喜歡動手做的我,接觸後便無法自拔。多年來,一直不斷地嚐試新技法、挑戰大件作品,至今十五餘年,仍覺得羊毛氈在創作上尚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即便再忙,仍忙裡偷閒,實驗新技法、新造形,用羊毛獨有特性,滿足創作欲望。
雖說編織工藝教學課程中安排羊毛氈工藝,努力推廣十餘年。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在多樣的編織纖維材料、編織纖維創作技法中,「羊毛」只其中一種創作材料、「羊毛氈」只是一種成形技法。大多數學生覺得「羊毛氈」好玩、還不錯,但學習之後,對其產生熱愛,持續創作或教學的學生不多。因此,即便多年來教導數百名學生學習如製作「羊毛氈」,但一般社會對「羊毛氈」工藝仍非常陌生。
除了校內教學外,筆者多年來把握各種機會,推廣「羊毛氈」工藝。先後在工研院、國立台灣美術館、大學通識教育課、中小學老師研習課,舉辦演講、研習體驗活動,介紹推廣「羊毛氈」工藝,但始終未見風潮。
二○○二年出版《羊毛氈雜貨─溫柔手作》書,剛出版時,市場反應並不熱烈,心中納悶:如此好玩的「羊毛氈」工藝,為何無法引起大家的興趣?
大約五年前,國內出現另一羊毛材料進口商。負責人積極推廣「羊毛氈」,在百貨公司成立專櫃,販售羊毛氈生活用品,同時舉辦羊毛氈體驗活動,讓大眾逐漸認識「羊毛氈」工藝,加上日本工藝界開始流行羊毛針氈,亦帶動了國內羊毛氈熱。
早年的「羊毛氈」工藝成形技法以水洗、加壓、搓揉為主,二○○六台灣代理商引進「羊毛針氈」,「羊毛針氈」簡單易學、成功率高,只要耐心,千針、萬針氈出香菇、草莓、茄子、大頭狗、米老鼠……不是問題,作品小巧可愛、色彩柔和,知道者皆躍躍欲試。製作針氈時,需不斷重複地用針「刺」羊毛中,無形中,紓解現代人壓力,讓許多人接觸後,愛不釋手,如此推波助瀾,也讓「羊毛氈」更風靡,成為許多人另一創作、紓壓生活方式。
從事「羊毛氈」教學多年,有少數幾位學生在「羊毛氈」藝術創作、教學領域,努力不懈、成就非凡。游惠君是其中之一,惠君現在是在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在職班研究生,手腳俐落,勇於挑戰、創新技法、嘗試新材料,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惠君從事羊毛氈創作多年,發現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大部分人對於「羊毛氈」觀念是「溫暖」、「厚重」,適合氣候較寒冷的國家,但不適合炎熱的台灣。為突破此思維,一頭栽進尋找適合材料,進行與羊毛結合的實驗試作日子。永樂市場是她尋寶之處,花蓮原住民採纖─麻的編織工藝家也是她請益的對象。只要知道某地方生產天然纖維,可能與羊毛結合,成為好的創作材料,總是不辭路途遙遠,一定想辦法採集,進行實驗,以發覺此纖維是否能與羊毛結合良好,增加羊毛氈藝術創作的豐富性及廣度。
經多年實驗、試作,累積一件又一件失敗作品,風情萬種、美麗多變的服飾、包包、靴鞋……問世,「羊毛氈」作品不再「厚重」,展現「輕柔」、「四季宜人」多樣風貌。惠君不吝與同好分享多年辛苦成果,將作品集結成冊,書中不僅有歷年創作作品,並將多年辛苦實驗過程結果,以圖片及文字呈現,與喜愛「羊毛氈」朋友分享成果,免去探索過程,此精神令人感佩。
筆者很高興能為此書其寫序,此書出版,不只昭告台灣「羊毛氈」工藝發展新的境界,對喜愛「羊毛氈」工藝的同好而言,亦是一大福音。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李豫芬
20101028
作者序
羊毛氈和我,才剛剛要起步!!
想克服製作上的困難,
想讓一些朋友更容易親近羊毛,
想專研工法讓羊毛氈變得容易入門,容易成功,
想做一點不一樣的羊毛氈,
想做讓工法更成熟,
想跟國外的作者同步、進步、競爭,
想讓羊毛氈在台灣濕熱的氣候,仍為人們所接受,
想讓羊毛氈變得輕、薄、柔軟,
想做一點具創作性的作品,
想多一點想法□□
想表達一些什麼□□
想□□想□□想□□,這麼多的「想□□想□□想□□」讓我越陷越深,在羊毛堆裡滾來滾去,樂此不疲。當技法不足時我就努力做!做!做!一直做,當想法不夠,我就到處晃、到處看、走走、查資料、往裡找、往外找。
我曾問過自己有沒有懷疑,為什麼會一直在羊毛氈這個領域堅持呢?說真的,沒有!還沒有!真的還沒有!為什麼呢?以前我做或玩某項工藝時,總是像小孩玩新玩具一樣,開始時狂熱奔放,但是到了學習滿足點,或是小有心得時,便會問自己:我在做什麼?為什麼而做?做這個要幹什麼?通常沒有答案,一旦找不到答案,熱情便頓時冷卻下來,狂熱變成淡然。奇怪的是,即使我對羊毛氈有過些微的動搖,就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我回來。
這幾年來,我把羊毛氈工藝帶進社福團體後,這股力量就不停地推著我前進,讓我總是遇到好事,遇到好人,每件事都讓我成長,每個人都幫我更完備自己,讓我不論是對事或對人,都有了不同的眼界。
羊毛氈工藝在這個社福團體發展得不錯,我們的羊毛氈成品一再獲得企業的青睞,無論是委託代工還是直接採購,都有不錯的評價!我想羊毛應該是快樂的、高興的,因為羊毛讓這些學員的日子不再一片漆黑、無聊,每週一天的羊毛氈日成為生活的歡笑來源,一個小小的重心。我喜歡他們,也更喜歡羊毛,謝謝羊毛讓一切變得有意義,不再只是一種新的玩物,而是可以幫助人的工藝技術,有時我會想,是不是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讓我這樣樂此不疲呢?
我們這個團體,擁有人數不多但效率強大的義工團,設計研發部門負責教學、研發技法、產品設計開發與打樣的工作,人數一人,企劃、總務兼二十四小時加班不需加班費的工友也是一人,還有值得感謝、誠懇踏實的兼職工讀生一人;另外,還有情義相挺的義工朋友們,園區的大朋友小朋友們,陣容龐大吧!我們這一大家子人,都是因為羊毛而聚在一起,都是因為羊毛而聚在一起做一些快樂的事,羊毛讓一切變得美好且有意義!
說真的,我是不斷挑戰失敗兼到處收集資料,嘗試實驗並不斷的紀錄,然後從所經過的一點點、一些些、一堆堆、一大堆的失敗作品中累積出來的。
四年前小小的一條圍巾,我需要八、九個小時的艱苦奮戰,如今,只需要短短時間就可以迅速掌握羊毛與其他纖維氈化的狀態,我想我是試出一些心得了!如果羊毛的品種與纖維直徑都會影響羊毛與其他織物竄穿織目的能力與氈合的效果,那麼,其他纖維的織法與種類也同樣會是影響因素,就是因為變數多,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同氈合效果與不同的質感的變化。
我決定利用Nuno felt 這個原理特性作為我的創作媒材,主要是因為我覺得羊毛氈與素描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樣是入門簡單,但進了這個大宅門後,卻有許多的細節需要細細的品味與揣摩。我跟羊毛氈是好朋友,我們也打算一直當好朋友下去,畢竟我們才達成共識不久,我們才剛剛有了進一步的情感,我覺得羊毛氈與我才剛剛要開始共同玩出一些新鮮事;羊毛氈和我,才剛剛要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