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

的圖書
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 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

作者:達照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06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

內容簡介

  在死亡面前,你有多大的勇氣?  
  面對生命後頭未知的道路,你能準備多少?
  且讓我們以愛,以理解,以慈悲,以智慧,心無罣礙,航向生命永恆的歸宿。

  差不多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四處說法,曾經遇到一位悲傷的母親,哀求佛陀讓他死去的兒子復活。佛陀請她到城裡,看如果有哪戶人家沒死過人,他就能讓她兒子復活。

  佛陀並非不慈悲,而是告訴這位母親,告訴所有的人,死亡乃必然之事;佛法,就是用來解脫;超越死亡,就是超越生死!

  在百花齊放的生命圖騰裡,我們可以追求工作的成就、財富的豐厚,追求生活美好的願景、名聲的妄念,但這一期生命的結果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死亡是個事實──這並非恐嚇。

  然而實際上,死亡卻也只是個幻影,可以超越的幻影;天國亦是幻影,可以突破的幻影。佛教的臨終關懷,簡單地教導我們如何超越那幻影,如何對生活敬重──不懂得生活的人,難以超越生死;不正視生死大事者,也不會善待生活──如何灑脫自在地追尋生命的最終站:死亡是殘酷的,但生命卻是尊嚴的!

  《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突破宗教藩籬,進行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對於生死的大整理,無論佛教徒與否,都可從其中萃取智慧、攫獲能量,在生離死別的這堂課上,令亡者自在解脫、生者安心無憾,兩皆渴求心靈撫慰,死亡便是生命的再次教育。

  本書打破禁忌,直書死亡話題―─
  ★什麼是業報與輪迴?什麼是本覺、始覺與究竟覺?
  ★金光明沙與往生被該如何運用?
  ★為什麼遺體完全冷透前切忌搬動更衣?
  ★為什麼在將亡者臨終面前不可呼天搶地?不應垂死急救?
  ★什麼是臨終自我關懷?什麼是臨終反向關懷?
  ★什麼是助念?助念有什麼好處?什麼是中陰身?
  ★如何幫助將亡者坦然豁達地走向生命盡頭?

  如何面對自我生命的消逝而能坦然自在?

  達照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關於身後事,我們早該未雨綢繆;關於死亡我們終究面臨其中。死亡的超越,亦是生命的昇華!

  「死亡之痛,乃現實人生諸苦中之極苦,世間無逾此痛者。

  正因為人們不能安詳自然地面對死亡,且被死亡的哀慟所驚嚇而恐懼萬分,失去了生命中應有的覺醒與自由,是故佛法的首要目標就在於解脫死亡之苦,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死亡。解脫死亡之謎、關懷死亡之痛、揭示死亡之真相、超越死亡之束縛,乃是佛教臨終關懷的基本要務。」──達照《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

  ★ 至親摯愛即將永別,生者亡者兩皆渴求心靈撫慰與再教育──《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突破宗教藩籬,無論佛教徒與否,都可從中萃取智慧攫獲能量,令亡者自在解脫、生者安心無憾。

  ★ 佛教的臨終關懷有三種:
  「正面關懷」需要別人全面的關懷;「自我關懷」不需要他人來關懷,只需要自己清醒地安排生命的最後時刻;「反向關懷」則是不但不需要別人來關懷自己,而且還能夠更進一步來關懷身邊的人和一切苦難眾生。最後者在死亡面前仍然能夠安然喜悅地關切他人的悲懷,是一種從愛心中爆發出來的具有圓滿智慧的慈悲。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雙賢:目犍連與舍利弗、摩訶迦葉與阿難尊者、玄奘大師、達摩祖師、中唐禪門居士龐蘊父女等,皆堪稱「臨終自我關懷」的最佳典範。

  ★ 達照拆解生死:
  「從出生一直到死亡,再從死亡一直到出生,每一種關懷,每一個提示,每一次訓練,每一樣修行,都是在全心全意地為了有情眾生的究竟真實之利益。」

  「在死亡面前,過去生活的一切負面記憶,都顯得不足掛齒,首先要原諒自己,其次要原諒別人,然後再原諒其他的人和事,原諒一生中所有的不滿、積憤和誤會……意識裡面沒有了貪戀和怨恨,世間的是非恩怨,都能夠在死亡到來之際作個了斷,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別人,都能以博大的胸懷來包容。以一顆透明而自然的心面對一切境界的出現,此生的諸多業習恩仇,都要一一告別。」

  「佛教的臨終關懷,就是因為現實人生具有老、病、死之悲哀。……由於覺者圓滿的智慧和無我的慈悲,能夠給正在受苦受難的臨終者溫馨而喜悅的力量,使之開放自己而獲得徹底的自在,因此說正面的臨終關懷,是臨終者解脫痛苦和覺悟真理的重要助緣。」

  「每個生命都具有兩種力量,那就是百分之百的自由和百分之百的幸福。從生命本身的角度說,整個佛法就是告訴人們如何獲得這兩種力量。獲得絕對自由的力量,那就是二乘的解脫道,獲得絕對幸福的力量,那就是大乘的菩薩道,除此之外,更無修道可言。」

  「臨終之際,尚未昏昧之時,有二方面的忌諱。一忌家屬與病者作溫柔曖昧的軟語,以世情牽纏,徒增恩愛之悲傷;二忌臨床揮淚,未死先哭,喧譁吵鬧,擾亂正念,令病者心生悲戀、執著,或將淚水滴亡者身,觸動其情執,使之不忍離去,而深受無可奈何的極苦。」

  「佛教不主張『靈魂永恆不滅』,而主張生命全體的緣起緣滅,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無我、無我所,沒有主宰。……佛教臨終關懷的起碼要求,就是在臨終者行將選擇善道或惡道的時候,我們能夠助其一臂之力,使他們能夠以歡喜的心情去轉世,從而使之有機會再進一步努力,解脫生死之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達照


  達照法師,俗姓林,筆名天台子。一九七二年出生於浙江省文成縣,自幼生活在佛化家庭中,奶奶專念佛號、往生前預知時至對其影響巨大,因感念唯有佛法方能解決 生命終極的疑惑,遂於一九八九年於文成縣七甲寺依了識長老剃度出家,屬於嫡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六代,並於一九九二年禮寶華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爾後,其姊姊、兄長、弟弟及母親受其影響,亦相繼出家;父親則長年居住寺院,護持道場、吃素念佛,在佛法中尋找生命歸宿之究竟,一家人佛緣殊勝,譜寫了「五僧一居士」的人間佳話。法師曾留詩為念:「一道佛光照我家,浮生幸得五袈裟,流緣漏盡傷心事,任爾天涯到海涯。」

  一九九一年至二○○一年法師先後就讀福州鼓山佛學班、南京棲霞山佛學院和中國佛學院。期間,於一九九九年獲得密宗大圓滿無相密乘心中心法灌頂資格,二○○七年六月獲得香港觀宗寺覺光長老傳授天台觀第四十七代法嗣。二○○九年創立了安福利生功德會,組織開展禪修、養生、慈教、懷老等四大志業。

  現任溫州佛教永嘉禪學會會長、溫州市妙果寺住持。著有《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金剛經贊〉研究》《永嘉禪講座》《〈天台四教儀集注〉譯釋》等,另有論文三十餘篇、詩作數百首。
 

 

目錄

【台灣版序】
【自序】

導論 佛教臨終關懷的思想背景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間之主題
第一節 佛教生死觀  
第二節 佛教業報論
第三節 佛教輪迴說

第二章 以覺為本——覺悟乃人生之真諦
第一節 本覺與生死      
第二節 始覺與慈悲
第三節 究竟覺與淨土

上    篇    臨終之正面關懷

第三章 臨終關懷——關懷為真情之透露
第一節 臨終關懷之概念
第二節 臨終關懷之範圍
    
第四章 正面關懷——死亡為光明之回歸
第一節 死亡的過程
第二節 真情與愛心的關懷   
第三節 智慧與慈悲的關懷

第五章 殊勝關懷——佛法是殊勝之通道
第一節 淨宗助念往生
第二節 密宗遷識往生  
第三節 法物利益亡者  
第四節 善後事宜  

第六章 中陰救度——中陰是救度之良機
第一節 中陰之情境  
第二節 中陰之救度

下 篇   臨終自我關懷與反向關懷

第七章 自我關懷——自我即生死之主人
第一節 我是誰
第二節 我與生死

第八章 超越自我——無我即解脫之前提
第一節 臨終自我關懷之層次
第二節 臨終自我關懷之方法
第三節 臨終自我關懷之事例  

第九章 反向關懷——慈悲從愛心中爆發
第一節 反向關懷之概念
第二節 反向關懷之層次

第十章 智者回眸——智慧從實踐中生起
第一節 反向關懷之訓練
第二節 反向關懷之方法
第三節 反向關懷之事例

結語 佛教臨終關懷的現實意義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自序

  佛教發源於印度,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的積澱與輝煌,恆河綿延不絕的滔滔流水,喜馬拉雅山的皚皚雪峰,深邃悠遠,高曠純潔,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虔誠,和神祕莫測的莊嚴。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崑崙山的血脈,始終貫穿著炎黃子孫勤勞勇敢的現實主義之精神。而在西元前後,古印度「以覺為本」的知足深沉之思想,越過高聳入雲的蔥嶺,尋找到了中國「以人為本」的仁恕務實之土壤,從此開始了千百年來「以人為本、追求覺悟」的中國新文化之孕育。如果有人要問「中國精神」是什麼?那就是這「以人為本,追求悟性」八個字。無論是佛教的八大宗派,還是傳統到現代的儒家,無論是書畫藝術的寓意,還是文學影視的追求,莫不體現這一以貫之的中國精神!

  「以人為本」是立足於人間,「追求悟性」是超脫於世俗,二者不可缺少不可偏離。明清佛教的沒落,是由於失去了「追求悟性」的光輝!禪思想走進歐美,則因為提倡了「追求悟性」的灑脫情懷。

  以人為本,人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而在不同文明的熏陶下,卻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在尼泊爾,我看見了純粹印度式的生死觀,直令人目瞪口呆!
 
  那是在恆河的一條支流旁,河邊有一排長長的房子,大約有四五十間,房子六公尺深左右,沒有隔間,面對混濁的河水,三面臨空,背面一堵長長的牆壁。確切地說,更像是河邊的一道長廊。房子裡沒有任何家具設備,只有許多簡易的木板,每塊木板上鋪著床單,就在床單上躺著一些瀕臨死亡的人。他們的親人好友都圍繞著,口裡念著經文,神色安詳自然。根本看不出哪些是他們的家屬,哪些是來幫助的,哪些是遊客。死亡之後,換下的舊衣服被扔到河裡(隨波流出一段距離之後,自然有人會來撿走。被稱為「糞掃服」),家屬再把換了新淨衣服的屍體抬放在房子門口用木材壘起的方墩上焚燒,燒完之後,就把骨灰掃入河中,從此結束了人生最後的「旅遊」,他們認為死者從此可以升天了。

  衰老、病危、死亡、焚燒、骨灰、生離死別,在這裡沒有哭聲,沒有眼淚,也沒有歡笑,沒有嘈雜。只有祈禱,只有沉默,只有真摯的安慰,只有超然的行動,只有默默的送別。一切都是那麼平靜,那麼自然,那麼理所應當。

  被骨灰和死者遺物汙染的河水,像泥漿一般混濁,臭氣熏天。但就在上游灑下骨灰、下游也灑骨灰的中間河段,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們,赤身裸體地在跳水、游泳、嬉笑。當死者遺物飄流過身旁的時候,他們會用手將之拿起,再往下游扔去,大夥兒繼續仰著、俯著、立著游泳,盡情而歡快。彷彿那汙濁的臭水就是他們的清涼聖水,死亡就是他們生活的伴侶。我數了數,正好是七個孩子。

  河的對岸,綠樹叢生,猿猴戲耍;調蛇者演奏樂曲,人蛇共舞;苦行者披頭散髮,默坐靜思;遊客們絡繹不絕,熙熙攘攘。這是一幅活潑的「生死畫卷」。

  在這裡,生與死是和諧的,人與物是同體的,染與淨是不二的,客與主是莫分的。

  在經濟落後、缺乏現代文明的社會裡,尚且如此鎮靜、灑脫、和諧地對待生死,何況當今人類向現代化、後現代化邁進的時代,豈不是更應該享受生命的自在與和諧之美嗎!

  基於對這種生死觀的感觸,以及對佛教生死學的透視,回顧我們自身傳統文化的歷史和現狀,似乎發現人們對於死亡真相的了解幾近於零,對於死亡的訓練更是荒漠無比,而對於死亡的態度也就難免謬誤了。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社會裡,人類再也不能如此冷漠地面對死亡了,再也不能如此草率地解決死亡了。所以,「生死大事」和「以覺為本」也就成為佛教臨終關懷的思想背景,依此引發了我們對於臨終關懷的諸多事項進行介紹討論之熱忱!可以說,本書是面對想超越死亡束縛和了解佛教思想的讀者而作的,同時充滿了生活的藝術和實踐的智慧,如能放下成見,必可得大受用!

  本書上篇的第三、四、五、六章為佛教正面的臨終關懷,包括了對「臨終關懷」這個概念和範圍的演繹確定、對死亡過程的分析介紹、對面臨死亡的關懷提示、對中陰階段的救度超拔。這是一般人所認識或想像得到的佛教正面的臨終關懷。但是,本書下篇所揭示的自我關懷和反向關懷,卻是以往未被人們所注意到的部分,是筆者首次在「臨終關懷」這個課題中提出,並且以熟悉的佛法思想理論和史料來加以論述,展現了佛教臨終關懷的深遠意義在於生死一如。

  同時,佛教是一種全面關注生命內在真實和內在超越的學說和教育,生命當然包含了生活和死亡,在生死之間找到普遍性的真理,然後徹底超脫了生活和死亡的束縛,這是比較現實的理想境地。再說目前,人類文明正面臨著重大的轉型階段,中國社會乃至佛教本身也同樣面臨著重新整合的機遇和挑戰,佛教也應該有一個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了。

  三大語系的佛教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侷限,藏傳佛教著重信仰和修證的次第,南傳佛教貼近生活融入社會,而真正體系龐大的就是漢傳佛教了,因為漢傳佛教流行區域最為廣闊,教育形式最為豐富。就中國漢地佛教而言,目前缺乏修證次第、融入生活、學術研究、有機管理等等教育方式,於是有不少信徒產生了一種「出離漢傳佛教」的現象,去追尋南傳或藏傳的佛教教育。就漢傳佛教教育而言,佛學院是佛學教育的基地,已經成為佛教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佛學教育僅僅只是佛教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已,與真修實證是不可分離、不可偏重的。「佛學教育」和「佛教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育的範圍、物件、方法、結果都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僧團素質如何,佛學院不應負全部的責任,重要的責任在於學僧的常住寺院。寺院或者道場,理應擔當起佛教教育的神聖使命。而一個寺院是否如法有效地起到佛教教育的功能作用,如何體現大乘佛法的精神,我構思了七個方面的修學內容:第一培養福德、第二學習教理、第三實修證悟、第四弘法利生、第五僧團住持、第六慈悲濟世、第七臨終關懷。
  
  這七步如果都能夠實現的話,這個寺院一定是完全體現大乘佛法的道場,這個行者也一定就是整個大乘佛法的實證者、成就者了。如果只是具有其中的任何一項,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寺院,行者也是一位修學有所專長的人才了。而從前到後,自始至終,就有次第漸進的過程。我正想從這個思路開始探索佛教教育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內涵。

  恰巧,今年年初杭州靈隱寺的定源法師來信說,浙江大學出版社想出版一套臨終關懷的叢書,其中有一本是佛教方面的,問我能否擔任這項任務。我本來是教學任務繁忙,無暇顧及寫作。但臨終關懷這個課題正是我上述七步當中的第七步,是我必須探討的佛法內容,既然有外緣來促進自己努力完成,何不借此東風呢!所以,我就不揣陋劣,答應下來了。隨後,與叢書主編杜希武先生取得聯繫,並開始搜集資料,在杜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著手撰寫文稿。悠悠忽忽,斷斷續續,挨過了整整一年時間了。

  一年來,導師方廣錩先生從始至終都關心此事,審閱了全部文稿,並對書中的「獨創」部分表示欣賞,給予了極大的鼓勵。普陀山佛學院的領導和師生們對我諸多照顧,特別是續聖法師、二○○一級本科班的部分同學幫我看了書稿,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使我在修改過程中得以受用。感激不盡!

  在這裡,我特別要提到的是,自二○○一年來普陀山佛學院閉關至今,一直都是戒修法師為我護關,從早到晚風雨無阻,精心護持令我感動!以及慶喜法師、能忍法師、門肅法師、修定法師等,也都幫了我很多的忙。還有我深心敬仰愛戴的白光老法師,時常不忘教誨我,慈母般地關懷我。諸位大德的護念,使我很順利地提前完成了閉關計畫,歡悅之情難以言表,道情友誼感銘五內,佛恩師德永不忘懷!

  不幸的是,我的剃度恩師了識上人於今年秋季辭世了。願以此書功德,迴向恩師之靈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親見彼佛彌陀世尊,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普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281631
  • 叢書系列: 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7輯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靈的本質有聲書第 5 輯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什麼啦!這也是資訊科學
作者:謝宗翔
出版社:聚光文創
出版日期:2018-12-16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實習神明手冊有聲書第 2 輯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戀染龍雨衣(全)限定版
作者:朔ヒロ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3
$ 15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
作者:史帝芬.維特 (Stephen Witt)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20
$ 39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看見愛 戲劇寫真書
作者: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PUNKS△TRIANGLE(全)
作者:沖田有帆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11
$ 14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對我垂涎欲滴的非人少女(07)
作者:苗川采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5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異世界歸來的舅舅 (11)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同名影集原著小說】(明星酷卡簽名版)
作者:柯映安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7
$ 38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生命的溫暖戰歌(全新增訂版):從抗癌到立法,在逆境中堅持希望的勇氣
作者:邱議瑩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39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