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緣起在於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問題,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並無法滿足人類的物質需求,但是,卻不斷毀滅我們稱為家的這個地球。
尤其是全世界過度消費最嚴重的主力國家:美國,過去始終抗拒改變,大量擴張信用與消費,美國工業與消費民生用品都是往大而美發展,從不考慮環保節能或效率問題,但現在必須低頭面對,過分浪費石油與消費物資,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已經不單是環保激進派的抗議與道德罪惡感,而是我們的環境生命週期無法延續,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飆到將短期毀滅地球的地步。幸好有個好消息,那就是我們現在開始做,還有機會挽回一些生機,再讓生態與我們的物質生活找回平衡,並且同時解決不斷升高的海平面、呆帳、經濟衰退、資源浪費、戰爭與通膨。
很多人不相信健康幸福的生活其實可以從很簡單做起,我們已經過度依賴文明物質,包括用菸酒咖啡、電視網路當作生活延續必需品,但其實很多東西並不是真的需要。我們可以活得更健康、清靜、充滿希望、關懷、參與、有意義、更多互動,只要我們能夠願意稍微改變心態起身而行,拔掉插頭、重新思考取捨所謂人生重要事物的優先順序。
我們都想要用錢買到財富,但總是迷失其中,只因為最本質的快樂條件與金錢無關,而是無價的,錢買不到值得回憶的時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情,人生最有價值的莫過於身心舒適愉快、平靜自在,因此最珍貴的財富就是找到自然循環的韻律,而能夠躍入其中、悠遊其中,心領神會這個世界的運轉替代與資源重生的美妙設計。
本書所要提倡的生活型態:減少資源使用、使生活效率與品質倍增、產生更多關懷互動、互信、團隊合作的啟發,書中會教你很多秘訣,降低對於能源使用的依賴,包括避免用鋁罐、少搭飛機、少吃肉等,就能降低對生態的破壞。透過更能滿足基本身心所需的生活方式,我們會過得更舒適,而且會感受到現在與未來之間的聯繫,因為我們能夠確信這個地球,不會在我們這一代就消耗殆盡、陷入死寂。
作者簡介:
DAVID WANN
大衛‧旺恩(David Wann)
為永續未來協會會長;美國互助式住宅協會理事;簡樸論壇會員;長年推廣永續發展,多次獲得終身成就獎。二十五年來熱中園藝,目前在他居住十一年的互助式住宅社區―和諧村莊,位於科羅拉多州的果登市(Golden)―協助策劃社區花園。
大衛‧旺恩擁有許多著作,包括與人合著的暢銷書《富裕病:過度消費的傳染病》。他於二00八年初在科羅拉多州、加州,及其他地區巡迴演講。
譯者簡介:
李宜真
李宜真
東吳大學英文系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德國波茨坦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職商場數年,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管理最佳實務》、《拉攏對手》及其他有聲出版品。
章節試閱
快樂的直覺
快樂像隻貓咪。如果你誘哄牠或者呼其名,牠會避開你。但是如果你不注意牠,做著自己手邊的事,就會發現牠跑來磨蹭你的腳,然後跳上你的大腿。
―威廉•班尼特(William Bennet)──仿宋
倘若我問你,你對生活有什麼要求,我可以猜想到你的答案。你想要比現在更少的壓力,與更多的歡笑。你想要更能控制時間的管理,包括少一點芝麻小事,例如保全密碼、待撥的電話,無盡的消費選擇(哪一種健康保險?哪一款防曬油?哪一隻共同基金?)你想要有更多精神與活力,少一點精疲力竭的日子。你要生活週遭的人們―你所深愛與尊重的人―真正了解與關心你。你想參與創意與自我表達的活動與熱情;感受生活的意義與目標;居住社區的安全感―或者在我們空曠遼闊、神秘、滿天星光的「鄰近社區」也是―這些都是讓我們快樂的事物。
生活中能夠擁有這些事物,我們何其幸運,不太可能需要懇求醫生給抗憂鬱藥物,更有可能安穩的依偎在甜美的幸福裡。我們比較不太依賴他人的認同,內心深處比較清楚我們步入正確的軌道。我們花較少時間在購物中心尋覓/收集最新時尚與最炫的商品,花更多時間在全神貫注的活動,不知不覺時光飛逝。當我們了解到我們是誰,以及我們要的是什麼,就能看得更清楚方向。我們不會覺得事情不對或不足,而是感覺滿足。直覺告訴我們擁有的已經「足夠」,而那些煩躁、不安的聲音最後鴉雀無聲。
最美的價值
人類有尋覓快樂的本能,部份原因是讓我們真正快樂的事物,同時也幫助我們存活―以個體及物種的角度而言。達爾文認同愉悅感覺的價值,例如享用健康食物與人交往、以及快樂親密的性愛,在在都促進我們物種的延續。他也相信人類有強烈、內在的利他思想―除了個人滿足之外,演化的生理機制讓我們共同合作以締造全體福祉。「當某人毫不遲疑的奮力拯救同類,他幾乎感受不到愉悅,」達爾文寫道,「他的內心有股衝動的力量,與尋歡作樂截然不同;而這似乎是根深蒂固的社會本能」。(1)最近發生的這種社會衝動典範是聯合航空93班機上乘客的英勇事蹟,他們犧牲生命防止911事件的劫機客駕機撞毀白宮。同時間其他的英雄在救援煙霧瀰漫、即將崩塌的世界貿易中心生還者,導致後來肺部受損。今日報紙報導一名五十歲的建築工人衛斯里•奧特瑞(Wesley Autrey)的故事,他跳下紐約市地鐵軌道上去搶救一位痙攣發作後跌落的年輕人,即便有列車正要進站。兩節列車在緊急煞車嘎然刺耳的完全停止之前,轟雷作響的駛過他們頭頂約數英吋。衛斯里是海軍退伍老兵,他大喊「我們兩個沒事,可是月台上有我兩個女兒,請告訴他們爸爸平安無事。」(2)
圖四 p.29 紐約市居民衛斯里•奧特瑞,為援救一名陌生人而跳下地鐵軌道。他的毛線帽可能因此報廢,因為鐵軌的油漬而弄髒,但是他得到非常多人的尊敬。©Tina Fineberg/New York Times
我們情願這麼相信,「等到情況緊急,我們再捲起袖子來忙!」可是情勢已經迫在眉梢,而現在要看我們人類真正有何能耐。局勢刻不容緩並不表示我們無法過著滿意、享受的生活;事實上好好照顧週遭人事物,將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激勵與目標―心理學家認為這樣能產生最大的快樂。有時候要有危機才會給我們衝擊,回到現實來看我們身為人類應該有何作為。當情況緊迫時,我們有多少錢都沒有用。對快樂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彈性、慷慨、冷靜與充分的幽默感。
居住在密西西比州,戴門賀市十六年的伊蓮•奧涅多(Elaine Oneto)會同意我的說法。她在卡翠那颶風來襲時失去了家園。當她在颶風襲擊之前離開城市時。她最在乎的一切物品都放在她車上。但是幾天後,當她最小的兒子羅伯特在伊拉克的巴格達西邊徒步巡邏而殉職時,失去房子變得微不足道。她說,「物質的擁有―世俗的東西―都是瞬間即逝、很短暫。他們真的沒有那麼重要。」(3)
如出一轍的,捷克超級名模佩特拉•寧扣娃(Petra Nemkova)過去習慣名流貴媛的生活―噴射飛機為代步工具、穿著最精緻的服飾、揮金如土。但是2004年南亞海嘯發生時,她恰好人在泰國普吉島。她的男友在波濤洶湧中失去性命,但是她緊抱住一顆棕櫚樹八小時而存活。後來她告訴記者這次悲劇改變了她。她減少了當模特兒的時間,因為充滿名氣、時尚與財富的舊生活令她感到空洞。她在泰國成立了一所學校,幫助受到海嘯影響的兒童。對艱苦時代很重要的東西,在安逸的時代也同樣重要,但是我們經常看不見真實的財富,當文化、自我的生活切換為無人理會的自動駕駛。
要把消費減少為節制,較少災難的程度,我們要依靠本能指引我們回到真財富―這就是宗教大師所主張的,而在近幾年很多完善的心理研究也贊成:生活中過度的物質面向,會阻擋人們獲得真正的快樂。心理學家理查•萊恩(Richard Ryan)指出幾個原因:「追求愈多物質的慾望,會導致生活步調更加紊亂。我們不僅要更加努力工作,而且一旦擁有了物品,我們要維修、升級、替換、投保、以及不斷的管理他們。因此物質主義者最終承受更重的負擔,耗費要用來生活、愛人與學習的精力。」(4)
金錢本身並不是壞事。一個人的技術、才華與十足的精力經常會帶來錢財或者其他的報酬。這樣很棒。但是金錢背後真實的價值,在於我們直覺渴望的東西。金錢的價值最終端視我們怎麼賺來、如何去花。當賺錢變成某人生活的主要中心,造成的失衡可能會引起其他區域的貧窮,減少這個人真正快樂的機會。比如某人可能給予他人的時間不多,或者時間很多卻不知如何使用。他可能與人群缺乏有意義的聯繫,沒有文化素養,或缺少活力與玩樂的心。大自然體系可能會因為這個人的商業決策與過度購買而變得比較不豐富;或者這個人居住的社區會因而失去他的創意、文明的活力―在在都是因為這個人失去平衡―就像我們之中的多數人。
萊恩與心理學家提姆•卡瑟(Tim Kasser)彙整了可信的證據,說明不安全感與物質主義會變成惡性循環。不安全感不僅經常促使人們尋求物質財富,而且當第二個家或者第二台跑車都無法深度滿足我們時,我們頑強的繼續用更多財富、地位與知名度「填滿自我」。當人類真不容易,不是嗎?
卡瑟指出當我們感到不安就伸手抓住某物,一直都是人類的特質。「我們這個物種比史前時代許多掠食者的體型小很多,」他說道。「當我們感到不安,就伸手拿取石頭或樹枝。」現在我們習慣性的去拿iPOD或者夢想假期目錄,可是我們對彼此伸開雙臂可能會更好。卡瑟著有《物質主義代價高》(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暫譯),他的結論是,「我們的研究顯示,專注於物質價值的人通常比較沮喪,人際關係較不佳,貢獻社區較少,從事較多傷害生態的行為。」在一個強調財務成功、名氣與形象的社會裡,卡瑟不斷觀察到外在目標與負面特質之間的關聯,例如佔有慾、不慷慨、嫉妒。(5)
有位總裁擁有一家三十萬名員工的國際企業,他這樣吐露,「在上位」的人通常極度孤獨,因為他們會懷疑別人。他們認為朋友是因為他們坐擁大權才接近他們,而且只想利用他們。(6)另外一位商人說他每談成一筆交易,他就感覺生活會就此永遠改善。但是,唉,下一筆生意盤旋在辦公桌上,他算算他的興高采烈維持了「大約七分鐘」。
相反的,內在目標像是個人成長/自我接納、社區參與、活力傳遞源源不絕的滿足感。像卡瑟與萊恩這樣的心理學家並非建議我們生活如修道士。比如卡瑟,他住在伊利諾州中部的一個小型、綠意盎然的農場上,生活品質良好(沒有電視!)。他告訴我說讓他快樂的事,例如教他兒子游泳,及孩子上床睡覺後,跟太太共度有品質的時光。提姆•卡瑟提醒我們,提供我們真實滿意度的事物,並非東西、證券與公債、或者汽車的馬力大小,而是我們滿足心理與生裡的需求。
測量快樂
根據社會概況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國家科學基金會補助的年度民調)的資料,自1970年代起,儘管經濟不斷拓展,個人所得增加兩倍,據稱「非常快樂」的人們卻減少了。在到達某個階段―通常估計約50,000美元―額外的收入並不與額外的快樂成正比。根據心理學家所說,關於金錢,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擁有多少,而在於我們是否比別人的錢多(或少)。
我承認我通常對於主觀的快樂研究報告有所懷疑。畢竟「快樂」這個詞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它不就是我們生活的文化與時代部分的反映嗎?如果美國人都確信他們的國家既快樂又樂觀,結果不就顯而易見?而在大約相同時期的歐洲、日本與其他國家都有十分相似的結果。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著有《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原本也對於快樂指數的民調存疑,直到他開始深入了解這個研究。萊亞德說,「為了克服主觀定義的問題,心理學家詢問調查對象的朋友是否這個人很快樂。」朋友的觀感跟調查對象的自我評估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性。然後他們詢問不相干的觀察者,評估這個人的微笑與舉止。同樣的,觀察者的評估與調查對象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性。(7)
萊亞德說道,「但是對我而言最大的突破約在六年前,當我發現神經認知科學家證實人們感覺愉快與糟糕的時候,大腦活躍的區域不同。這可以用核磁共振掃描(MRI)的科技測量―讓受試者觀看快樂、微笑孩子的可愛照片,而他們會感覺到開心。重點來了,MRI顯示在大腦的特定區域有比較活躍的現象。讓受試者觀看畸形兒的恐怖照片,則大腦的其他區域顯得很活躍。」看來快樂是一種客觀的狀態,與內分泌系統、感官、及大腦有所關聯。我們可以測量出某人是否如他說的真的那麼快樂。(8)
不只是快樂
我就讀大學的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已經花了幾個小時在寫一首詩,可是以為只有幾分鐘過去。跟學校規定的功課相比,寫作是因為我熱愛才去做的事。這是個吸引人的謎題,我愈專心,時間就飛逝的愈快。我當時猜想寫作或許可以成為我的「維生」技能。我認為我的直覺引領我走向某件可能有用的事情。(有用與否,留給您回答。)
在此之前,與自此之後我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經驗,而幾年前我找到一個可以解釋我在寫作、從事園藝、玩音樂、或健行所得到的經驗。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請倒著唸三遍),稱之為「心流」或者「福樂」(flow)。他描述這種現象為「純然為了某種活動而全神貫注的投入。自我意識的消失。時間的流逝。每個姿態、動作與思想接踵而來,彷彿流暢的爵士樂。全部的精神都在沉浸,將你的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9)
契克森米哈里的研究顯示活動的過程比終端產品更重要。當我們完全投入過程,完全專注一項任務,我們感到生氣勃勃。活動本身成為回饋。在經歷過心流之後,我們不僅覺得心神清爽,而且我們的技能、敏感度與自信。我們更加「複雜」,套用契克森米哈里的用詞。(看來我們的演化機制就是在改善自我!)自1970年代起,他一直在芝加哥大學研究「最優經驗」(optimal experience),從各行各業的人們彙整出大量的資料群組。基本上他運用的研究方法稱為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在人們從事日常活動的中途訪問他們,請他們紀錄正在做什麼,以及多麼享受該活動。受訪者一天之內隨機收到通知數次,然後在工作簿紀錄他們是否處於心流的狀態,或者缺乏心流。
契克森米哈里觀察到,為了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需要主動的創造我們的經驗與生活,而非消極的讓媒體與行銷人為我們創造。通往最大快樂的路徑,不在於盲目的消費,而是當我們全心投入、身心融合與活力充沛時,進入專注、啟發、充滿挑戰的境界。契克森米哈里區分歡娛(pleasure)以及愉悅(enjoyment)兩種不同的狀態,認為我們都妥協於次等的快樂―使思想駑鈍的一堆感官歡娛―而非尋找更內在的心流經驗。他的ESM研究方法指出當我們挑戰自我,去經歷或創造新事物,用不同角度看事情,積極投入手邊從事的活動,真實的愉悅會把生活中的例行公事轉變為非比尋常。好消息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有自我決心去投入活動。
激勵與定義心流的狀態
1.明確的目標(可看出期望和規則)
2.聚精會神,高度專注於細節(投入活動的人集中注意力與沉浸其中)
3.自我意識消失,動作與意識的融合
4.時間感的扭曲(主觀的時間經驗被改變) 。
5.行動有立即的反饋(成敗在活動過程顯而易見,行動自然得到矯正)。
6.技能和挑戰之間有所平衡(活動不會過於簡單或困難)。
7.某情況或活動的控制感與純熟感(例如高爾夫球者的專注打出一桿好球)。
8.活動產生內在報酬,因此動作不費吹灰之力。
改編自《快樂•從心開始》(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賓州大學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也傾向把「快樂」定義為更深層、更富共鳴的詞彙。他著有《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書中將快樂分為歡娛(滿足慾望、社會屈從),投入(涉及人際交往、工作與嗜好的深度)與意義(例如利用個人長才締造社會福祉)。塞利格曼說道,「許多美國人將生活建立在尋歡作樂,但是其實投入與意義更為重要。」許多心理學理論的重點是「終端產品」,例如焦慮的減輕,但是契克森米哈里和塞利格曼從更積極的觀點出發,詢問「什麼讓我們感到快樂而活?」(10)
這類心理洞悉與本書基本主軸有直接關係―如何創造更有生產力、更少消費力的生活型態。如果我們學習如何時常感覺心流,即可避開很多消費而永遠不會想到它的存在!事實就是,消費通常只是迂迴繞道,不會傳遞真財富。
最優經驗讓我們的疑慮和猶豫消失無蹤。我們不會只顧自我、被自我意識指揮,而是追求自發性、挑戰與他人的聯繫。儘管這世界的歷史寫滿了經年累月的廣告宣傳,很多人仍然擁有原創想法,及全然不需消費但是經驗美妙的記憶,例如在一月的午後溜冰,在社區內的大池塘上學習往後溜,沒有注意到天色已暗。站在步道的觀景台,一片寂靜,除了鷦鷯偶爾啁啾;遠眺佈滿葡萄園的山谷。在星空下欣賞劃過天際的流星,感覺渺小與驚奇。大啖剛採收、甜美欲滴、白裡透紅的有機水蜜桃。在熱帶雨林深處搭建大型、舒適的吊床,享受纏綿的溫存。很多人體會到人類珍惜的是主動投入生活的時刻。我們已經厭倦那些販賣夢幻的影像,我們最後體認到因為害怕追隨自己的本能,因此變成順從的消費者。
如果生活能夠保持單純,像嬰兒躺在嬰兒床一樣,那該多好!亞當•菲利浦(Adam Philips)在《心智健全》(Going Sane)書中寫道,「嬰兒被疼愛、被喜愛、被輕撫……單純的睡覺、飲食與玩耍,這些是真正令人滿足的愉快……如果有人認為物質與金錢可以代替這些基本的東西,那是不切實際的。」菲利浦跟佛洛伊德一樣,認為人們一定是失去理智,才會不明白或者忘記,讓我們快樂的,其實是這些基本的東西。失去方向後,我們恐懼生命中沒有任何事能讓我們真正渴望,沒有任何事能提起我們的興趣。到那個階段時,我們開始消費。富裕病與其他沉溺的本質是強烈想要某事物的慾望。(11)
可是佛洛伊德對於嬰兒快樂的見解似乎也不完整。當嬰兒離開嬰兒床,他們存在於更廣大的世界―不是只有「我!」那麼參與其他事物的喜悅呢?數千年前的希臘羅馬哲學家―以及現代思想家有如契克森米哈里、塞利格曼與馬斯洛(Albert Maslow)認為快樂是需要努力的目標―始於我們釐清頭腦,詢問自己生活是否真的有意義。對於古人,快樂是理性發展的功能;是過著正直、協調生活的報酬。比如說亞里斯多德,他相信快樂要用整個生命來衡量(而非吃一球冰淇淋的時刻,如同這個快速滿足的世界)。他寫道,快樂是由節制、溫和、謙卑、友善與自我表達所組成。快樂是和諧與平衡,慾望受到理性約束的調節。這些話聽起來很像開悟的禪師所言;也像前方指向通往陽光照耀的海灘指標,如果我們選擇節約與平衡。(12)
理查•萊亞德寫道,「今日我們的根本問題是人們之間缺乏一種相依與共的感覺―相反的,我們以為生活的本質是競爭的掙扎。」他認為北歐是最快樂的國家其中幾個,因為他們對於共同的美好價值有很清楚的概念。如果我們社會三分之一的人口「非常快樂」,那麼什麼東西在阻擋其他人前往快樂之路?其中一個障礙,可能是缺乏廣泛公認的共同美好價值。另外一個大阻礙是我們很多經濟與社會制度的設計,並非真正要讓我們快樂。真的,商業界寧可看到我們不滿足與不完整,然後我們才會成為忠實的顧客。
快樂的直覺快樂像隻貓咪。如果你誘哄牠或者呼其名,牠會避開你。但是如果你不注意牠,做著自己手邊的事,就會發現牠跑來磨蹭你的腳,然後跳上你的大腿。―威廉•班尼特(William Bennet)──仿宋倘若我問你,你對生活有什麼要求,我可以猜想到你的答案。你想要比現在更少的壓力,與更多的歡笑。你想要更能控制時間的管理,包括少一點芝麻小事,例如保全密碼、待撥的電話,無盡的消費選擇(哪一種健康保險?哪一款防曬油?哪一隻共同基金?)你想要有更多精神與活力,少一點精疲力竭的日子。你要生活週遭的人們―你所深愛與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