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門藝術或一行飯?
台灣劇場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逐漸變成一門可被社會大眾接受、認可的藝術。雖然直至今日,還是有些家長認為子女熱愛劇場是墮落不上進(每年大學相關科系還是會出現叛家求學的新生),但是越來越多熱血青年的投入,以及熟年劇場工作者的不懈堅持,讓年輕人追求起他們想要的目標,越來越能理直氣壯。當然,他們看中的是「靈」,大眾關心的是「肉」,劇場做為一種無法迴避其物質基礎的藝術形式,必須「靈肉合一」,才有生機。然而,劇場作為一個行業,往往是論件計酬而有其不穩定性,平均下來,從事劇場勞動的收入往往在法定最低薪資上下徘徊,而導致許多「專業」工作者必須另謀一項「職業」維生:包括和表演相關的拍電視、拍廣告、當魔朵,以及八竿子打不著的雜誌編輯、書店員工、賣場收銀員、餐廳侍者或幫廚、甚至送快遞,或者教書。我們在電影裡常見到不得志藝術家的卑微境遇,在台灣,許多「得志」的藝術家,卻仍然必須用這種兼職的方式,把專業當興趣來做。
劇場史中書寫的,多半是編導這些主創人物。他們當然非常重要,但是若沒有眾多不見經傳的幕前幕後勞動者支持,再厲害的編導都無用武之地。《戲癮》這本訪談錄,採樣了近十年來活躍的各類型劇團,展現台灣當代劇場的多元光譜,包括民眾劇場、議題劇場、同志劇場、肢體劇場、偶戲、小丑表演等等;更難能可貴的,是注目劇場中各樣不同類別的藝術家,包括策展人、編劇、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音樂設計、劇照師、劇評人、以及民間劇場訓練學校的主事者,把他們劇場協作者的身份標示出來,成為讓劇場能夠成為一門藝術的完整生態,不可或缺的要素。過去三十年的劇場發展,事實上是整個行業在摸索中,逐漸認清彼此的位置,形成一個互相共生的體系。對於理解這個體系,這些訪談提供了珍貴的基本資料。一本訪談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這樣的視野,無疑是劇場作為社會史的一環,非常重要的認知起步。
由交通大學傳科系的畢業生執筆的這本訪談,部分彌補了史料不斷流失的情況,值得感佩。因為劇場是當下的藝術,所有的演出錄影、工作紀錄、海報節目單劇照、乃至大量「經過」的從業人員,這些資料每天都在發生,也每天都在流失。台灣由於缺乏一座國家表演藝術資料中心,僅靠一些大專院校或相關圖書館的演出資料蒐集,對於歷史及現況的研究、及未來可能的內外交流,都是遠遠不足的。台灣是不是一個注重文化的國家,就這一環節來看,已一葉知秋。藉著本書的出版,也希望能夠提醒大家,召喚一個劇場文史的保存及研究機制,可以早日誕生。
鴻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