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想打敗大盤,你需要的「看門道」常識!
本書是一本談論經濟指標的書,當然,看封面就知道它和經濟指標有關。不過,這並不是一本單純的經濟指標書籍,因為本書將有助於你保護自己的資金。
不管你的錢是多、是少,你都應該要有能力保住它,這是你理所當然該做的事;如果能再加上一點點運氣和非常敏銳的觀察,你的錢甚至會增值。
我們認為,讓錢增值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經濟指標的數據趨勢。你不僅必須留意每個人都會追蹤的某幾個衡量指標(當然,這些指標也很重要),還要追蹤其他指標,這當中有很多指標是一般人聽都沒聽過的。
我們認為,若投資人想擁有真正的優勢,就必須更有創意一點,甚至要帶點奇想。而且,在觀察經濟情況時,不要只是跟著看熱鬧,該要懂得看門道,仔細觀察速食餐廳裡和外頭街上的一切──這方面,等你讀到本書的末段章節時,就會了解我們的意思了。
不管手中持有的是哪一種投資組合,每個人在2008至2009年間,都曾感受到信用大危機重創股市、導致股市一團混亂所造成的痛苦。當時,大大小小的投資人全都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富一天比一天縮水,甚至一個小時比一個小時縮水。
本書將教你怎麼防止那樣的慘劇再次發生。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將說明這些「精選經濟指標」將如何幫助你預知經濟的動向。有了這樣的先見之明,你便能提早調整你的投資部位,避免再次承受過去幾年所經歷過的痛苦。
你的投資成敗,和你是否能用上述方式來保護財產有直接相關。
畢竟,就算你連續5年、10年或20年都打敗市場,最後卻在一次毫無道理可言的金融危機中被市場徹底擊潰,那先前累積的績效又有什麼意義?何況,經過那種災難和打擊後,你還能擁有見好就收、獲利了結的先見之明與膽識嗎?
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及後續的餘波顯示,多數投資人都不夠敏銳,因為他們只看經濟現況,不探究未來的經濟走向。
儘管整體而言,所有投資人因這次金融危機而虧損了幾兆美元,但問題是,現在看起來,他們的經濟及投資研判能力,並沒有比危機發生前進步多少。他們似乎仍免不了在應該適當冒險時過於保守操作,卻在應該保守操作之際去從事高風險投資。憑心而論,這些人日後還是會繼續追高殺低,最後又再次追高,但這種行為模式卻是完全抵觸了投資獲利的策略。
除非投資人可以涵納本書的忠告,否則將永遠難以擺脫那種令人不開心的輪迴。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教導投資人,如何順著商業循環的波動投資,而不是只在價格上漲時投資。換言之,本書希望提出一套縝密的方式,供投資人思考經濟狀況,而非老是被特定幾個投資標的牽著鼻子走。你也有聽過「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的俚語吧?給某個人一條魚,你只能養活他一天,但教他釣魚,卻能養活他一輩子──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
●善用各種線索,判讀經濟體質與走勢
乍聽之下,要你分辨經濟的走向--不論經濟將大幅成長、大幅衰退或停滯--似乎很難。確實,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經濟卻常透露出許多和體質有關的線索。只要能善加利用經濟指標,便可看見這些線索。
有些經濟指標能點出未來的經濟走向,這些稱為「領先指標」;還有些指標能讓你了解當前的經濟景況,稱為「同時指標」;另外,也有一些被稱為「落後指標」,旨在讓我們知道過去一段時間的經濟情況。要探討如何才能獲利,領先指標當然是最顯而易見的參考基礎,不過,同時指標和落後指標也很重要。
另外,為免你誤會,我們必須聲明,當我們在討論某些具體的投資策略分析、而非單純討論經濟狀況時,我們多半是以「中期和長期投資的觀點」在思考,而不是指當日沖銷、外匯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換,或其他形式的短期投機活動。那種短期投機活動,最好還是留給技術派分析師、電腦和大型專業老手。
我們能協助的是,想利用經濟數據和指標來了解下個月或明年的經濟狀況,並在此時根據上述可能經濟狀況去投資,等待在未來收回利潤的人。
如果你常逛書店,一定看過很多有關經濟指標的書,包括一些宣稱能為你解開經濟指標機密線索的書,還有一些顯然是為協助平均智力較低的人、了解某些極複雜人文科學概念而寫的書籍。本書不屬於上述兩者。
本書當然不適合初學者讀,不過,就算你沒有拿過經濟學博士學位,一樣能搞懂這本書。
另外,這本書裡也沒有什麼「機密」。本書提到的資訊多半很容易取得,只不過,多數人經常不太能理解這些資訊。我們只是把這些資訊找來、彙整在一起,並以一種我們希望讀者會覺得簡潔有趣的方式來說明這些資訊。
我們也認為,民眾至少必須自己做一點研究和預測。初出茅廬的初學者絕對沒有能力分辨誰是真正的專家、誰是「半桶水」,還有誰是招搖撞騙的騙子,所以,自己培養一點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
●50個超實用經濟指標,幫助你以多元面向檢視經濟
當我們決定要整理一份、協助讀者了解經濟現況的經濟指標清單時,我們認為這份清單必須涵蓋經濟的所有領域。我們也決定剔除民眾很可能常聽聞的某些「知名指標」。所以,消費者物價數(CPI,衡量價格通貨膨脹的指標)並不在我們的清單內,因為即使是對經濟稍有涉獵的人,都聽過這個通貨膨脹通用指標。
知道所有人都知道的東西,並不能使你領先群倫;反之,你必須觀察一些不是那麼眾所周知的指標。基於這個理由,我們這份清單所包含的多半不是一般耳熟能詳的指標。但這些被納入的指標一定能幫你了解通貨膨脹(不僅是消費者物價)、國內生產毛額(GDP,衡量經濟體系的商品及勞務總產出的指標)和就業(失業)情況的後續走向--沒錯,它們將讓你預先掌握未來的情況。
也許你一聽到要研究「50個指標」就想打退堂鼓,但請想想,整個經濟體系本來就像一隻變形怪獸,所以最好能從很多角度和多重觀點來檢視它。儘管,當中某些觀點相對重要了些,但每一項觀點都將有助你看清商業循環較細微與特殊的面貌。而且,你真的非常需要一組能讓你看清經濟各種複雜面貌的指標──畢竟,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一體適用的指標。
很多指標會基於隨機的原因,而出現極大的逐月波動,這些原因包括異常的風暴,或突然僥倖取得的緊急訂單。此外,由於負責彙編指標的人們,必須快速地將數字彙整出來,在沈重的時間壓力下,很多數據其實都只是粗略估計值,事後都必須加以修正,有時候,修正幅度甚至很大。
最後一點是,很多指標,如:房屋銷售數字,都必須進行季節性調整。然而,由於相關的調整技術非常艱深,所以,針對季節性波動所做的調整,常常會有過與不及的情形。
如果你願意分析一整套經過謹慎挑選的指標,就比較能夠排除「統計干擾」(statistic noise)。我們認為,應該參考那麼多項指標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愈多指標指向同一個方向,就代表指標本身所呈現的,確實是較貼近現實的經濟現象,不僅是一種隨機或季節性變化。
根據以下四個簡單條件,我們認為我們選出的指標最好用:
1.及時性:如果是過時的資訊,那又何必費時追蹤?
2.準確性:如果數據不可靠或經常修正,何必費時追蹤?
3.獨特性:如果多數投資人都已經懂得、並已經在使用這項數據,你何必費時追蹤它?
4.與現實生活中之經濟或投資圈的關連程度:如果一項指標無法讓我們判斷出未來經濟走向、目前的經濟狀況,或前一段時間的經濟情況,那又何必追蹤?
我們兩人投入經濟及經濟史的時間,加起來已超過半個世紀,所以,我們很清楚該從哪裡下手。不過,光是這樣並不夠。我們和其他人一樣,也免不了會犯下一般人常犯的錯,所以,我們請了一些同儕--記者、金融市場專家和學者--幫我們檢定一下這份清單。我們將他們的評論詳細記錄下來,並進行必要的調整。真的非常感謝他們的投入。
在選擇指標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件事:我們所認識的人當中--這群人成天思考經濟狀況和投資事務--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一開始就完全認得這50個超實用的經濟指標。一點也沒錯!這份清單好像讓每個人都感到非常驚喜。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那種感覺簡直就像發現聖誕節提前到來似的。
總之,如果你想要知道過去一段時間的經濟狀況、目前的經濟情勢,以及未來的經濟走向,以這本書當出發點就對了。
●循序演繹,帶你一次搞懂50個投資用經濟指標
我們會用一套標準化的四段式層次,來說明這50個超實用經濟指標。第一段是指標的簡單說明,第二段是一個時間序列圖或其他圖表,第三段稱為「本指標延伸的投資策略」,旨在說明使用這些指標的訣竅。最後,第四段簡要歸納這一項指標的主要特點,同時扼要地說明相關數據能夠在哪裡取得。
物理學領域最著名的公式是愛因斯坦的E=MC2。總體經濟學裡最著名的公式:GDP=C+I+G+NX(國內生產毛額=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就約當於那個公式。這個公式代表GDP的組成要素,而GDP是經濟學領域中最獲認同的經濟活動衡量指標。說得更直白一點,這個指標讓我們知道經濟體系,在一個特定季度或年度生產了多少金額的東西。
我們將以這個公式為基礎,針對GDP四大類組成要素--消費(C)、企業投資(I)、政府(G)和淨出口(NX)精選一些經濟指標,並依照其字母順序加以排列。以上四大組成要素含括了經濟體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而我們也針對每一個類別選擇了一些指標。
我們還另外彙整了一類,同時能反映出多樣GDP組成要素之狀態的指標。除此之外,我們也納入最後一類代表通貨膨脹、恐懼和∕或不確定性的指標。儘管曾上過基本經濟學課程的人,應該都能理解我們這樣的安排方式,但這也代表本書會先從一些較專業的指標先開始討論。只對較吸引人的章節感興趣的讀者也不用擔心,因為本書結尾的口味比較重,所以,只要用手指頭稍微翻一下書,就可以直接跳過前面的內容,找到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部份。50個超實用經濟指標不是採用線性敘述文體,所以,你不是非得先讀完前面一頁,才能讀下一頁,換言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跳著閱讀各個部份。
在研究其中每一項指標時,我們分別採訪了一些經驗豐富、且熟知不同統計數據如何反映基本經濟情勢變化的專家。我們會在文中引用他們的說法和解釋,讓你也能分享他們的智慧,並協助你獲得與整體經濟、投資專業有關的完整知識。就這部份而言,你將發現我們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
我們在每章之初,都採用了幾個很有幫助的「應用標記」,來表徵這50個超實用經濟指標的屬性,每個指標清楚被標示為領先、同時、落後或結合其中幾項特色的標記,以便協助你更快了解它們的屬性。此外,我們也利用醒目的註解,讓你知道還有哪些與該章相關或相似的指標。最後,每一項指標的最後,「綜合建議與結語」之後,都具體地檢視了該指標的七項最重要特質:
1.本指標何時發佈。
2.本指標何處取得。
3.本指標分析重點:要觀察這項數據的什麼現象?
4.本指標意涵:就經濟或特定部門的展望而言,這項指標代表什麼意義?
5.建議採取的投資行動:要採取什麼投資行動來使自己獲利或防止自己虧損?有些建議非常具體,比方說,什麼情況下要做什麼投資決策,但有些則比較一般性。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當經濟走向衰退時,應投資較安全的標的,而當經濟逐漸走出谷底時,則應該投資較高風險的標的。為了進一步解釋其他方面,我們在本文最末加了一個比較專業的註解。
6.應用於投資的風險水平:上述投資策略分析的風險水準。
7.應用得當的可望報酬率:承擔上述風險的潛在利潤,每個「$」符號代表一年10%的高標報酬,同理可證,「$$」即代表一年20%的高標報酬。風險和報酬當然是正相關的,所以,承擔的風險愈高,潛在報酬就愈大。請注意,我們在上一個句子使用了「潛在」二字,換言之,可能的報酬愈高,它就愈不可能成真,希望你能理解這一點。
要獲得豐厚的投資利潤,一定要搞懂並追蹤這50個經濟指標嗎?那倒不一定,你也可能偶然且幸運地獲得投資下一個Google--那種讓初期投資者致富的科技股--的機會。當然,你也可能買到下一個安隆(Enron)或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man Brothers),這兩家原本在金融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大公司目前都已不復存在。
簡單地說,你追蹤的數據愈多,愈能體察到經濟的實際情況。一開始,你可能會被搞得頭昏腦脹,或感覺自己怎麼愈學愈回去了。不過,很快你就會開始看見全貌,投資能力也將漸漸改善。
只要是人,就可能會犯下那種會讓人付出金錢代價的錯誤,你也不例外。然而,如果你善用本書所蘊含的知識,你的那種虧損將會減少,而且,很快就會「逆轉勝」。另外,如果你願意學習傾聽經濟體系的節奏,就能搶在其他多數投資人之前,捷足先登地介入適當的資產類別,你將因此擁有一種獨具的優勢。接下來將解釋的指標能幫助你盡可能把最多資金投入正確的地方,同時盡可能減少錯誤的投資,所以,請繼續閱讀,而且永遠都別停止研究這些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