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創新是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一門修鍊
克提斯.卡爾森(Curtis R. Carlson)博士
湯瑪斯.愛迪生常被視為終極發明家。畢竟,他發明了電燈泡、留聲機、電影和其他難以盡數的東西。也有很多人把他想成是每天埋首於實驗室的「寂寞天才」,對世界的貢獻只有他驚人的發明。我們能從這樣一位一百年前的人物身上,學到些什麼呢?
《快樂腦》證明世人對愛迪生的陳腐看法是錯誤的。本書顯示我們能向他學習的事物多不勝數。蓋爾伯和卡蒂考特證明,愛迪生在創新、企業家精神和個人成功上,都是激勵人心的典範。進入高度競爭的全球經濟後,他的榜樣更足為今日之師。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發明家,但只有愛迪生能接連推出改變世界的產品與服務、稱霸一個又一個的新市場。有一點是確定的:這樣輝煌的成就絕非意外產生。和競爭對手比起來,愛迪生以更有生產力的方式來工作。本書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來介紹愛迪生的創新做法,讓我們明白能如何從他的構想中受惠。
創新是創造新顧客價值,並在市場推出。它不單單是發明、創造力或團隊合作。在新產品或服務送到顧客手上之前,都只是個可能不錯的構想、稱不上創新。為了維持下去,它還必須為生產公司提供足夠利益。愛迪生是創新者。沒錯,他發明,但這只是他為顧客創造超凡價值過程中的一部分。
愛迪生對於成功創新的熱情,驅使他研究與發明提高成功機會的流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創新最佳範例」。舉例來說,愛迪生率先在單一企業中,集結能夠創造眾多新產品和服務的資源,發明了現代研究實驗室,這是史上最重要的創新之一。
愛迪生的創新做法非常完備。他渴望解決市場上的重大需求。他籌組多專業團隊來發展新產品,創立製造公司來生產這些產品,並發展新商業模式來銷售它們。這種種特質,已經不「單是」一位發明家能夠兼具的。它們是嚴守紀律的創新者才會擁有的特質。因此,無論我們是企業執行長、社會新鮮人,或喜歡在空閒時間將構想化為產品的人,都可以應用愛迪生的創新最佳範例。
《快樂腦》介紹愛迪生的生平、他偉大的成就,以及那些啟發他以及與他一起競爭的人。愛迪生和所有偉人一樣,也會犯錯。他曾多次違反自己的創新最佳範例。最聲名狼藉的,是他力挺直流電、拒絕接受交流電的好處,並在圓盤唱片上市後,還固執地使用圓筒唱片。這些事件顯示,即使你是愛迪生,也一定要堅守創新的基本面。
《快樂腦》追蹤愛迪生發展和使用創新最佳範例的腳步。例如,在他進入新領域之前,一定會先仔細做好功課。他閱讀手邊所有資料,並確保能夠展望通往成功的實際道路。畢竟,燈泡只是整個電力系統的一部分而已。要在市場創下成功,還必須有效發展出發電機、插座、絕緣體、電表和幾百種零件。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將愛迪生的做法加以整理,提出「創新認知力」的概念。它不但能測試你的創新程度,也能提供架構、讓你隨時增加新創新技巧。
2006 年,我和同事威廉.威墨特(William W. Wilmot)合寫了一本書:《創新五法則》(Innovation: The Five Disciplines for Creating What Customers Want)。我們提出的五大法則,來自於產業龍頭的創新流程,以及像愛迪生這樣的創新大師所提供的典範。
我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闡明創新是一門可以研究和改善的修鍊。另外,書中還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奇怪的是,很多人誤認為「修鍊」(discipline)和「創新」(innovation)彼此衝突。當然,這種狀況不無可能。但是,就像愛迪生一樣,當你擁有適當技巧並經過足夠練習,你其實可以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大幅提升創新能力。若沒有這些技巧和練習,你成功的機會便驟降到低點。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寫了一本實用指南,告訴你如何將這些創新最佳範例應用在貴公司。
我們在史丹佛研究中心有位同事,道格拉斯.安傑巴特(Douglas Engelbart),他發明了滑鼠、視窗、超文件等許多重要的個人電腦應用,他語帶機鋒地說:「我們的成就越佳,創造更佳成就的機會就越佳。」愛迪生就是如此。他不斷創造更佳成就。你也可以創造更佳成就。《快樂腦》會幫助你辦到。
克提斯.卡爾森(Curtis R. Carlson)博士
史丹佛研究中心總裁兼執行長
加州,門洛帕克
推薦序
悸動心扉的渴望
李仁芳(台灣美學經濟創言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他建立了奇異電器公司,他的波特蘭水泥公司生產的水泥建造了洋基球場,他還在1880年創辦了世界知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
雖然常穿著濺滿化學藥品的工作服,雙手骯髒、頭髮散亂、外表邋遢──他的雙眼卻永遠燃燒著發明的熱情。
他嚮往一個新世界,然後他把它創造出來。
他當然不只是「創意總監」。
他是「發覺大自然奧祕,為人類創造福祉」,讓創新事情發生(Make Things Happen)的執行長兼科技長。
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
他從內心激勵自己,聽從內心深處追求知識的渴望,在遊戲中(他老說:「我一生從沒做過一天工作,全都在玩樂嬉戲。」他每天在實驗室、工廠與公司中「遊戲」,一天睡眠不到五、六小時)他「出其不意地讓大自然洩漏祕密」,「追獵」新知識。並從這裡出發,發明創新產品與服務來改善人群的生活品質。
他說:「我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能在短暫的人生中有所回饋。」
他教導我們「靈魂的自由是創新之母。」
心靈的自由與情感的韌性是支撐創造的最大動力。發現大自然奧祕「悸動心扉的渴望」,是創新追獵者面對困境沮喪時得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來源。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在他七十六歲時,當上美國總統的凱文.柯立芝,非常推崇他這種情感韌性:「世界上沒有任何事務可以取代堅持不懈。才能不行;不成功的人多半具有才能。天才也不行;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我們凡夫俗子很自然地會好奇,他這種無與倫比,無堅不催的情緒韌性的來源。
不得志的天才並不少見
他和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很不適應正規學校生活。
他不是「聽覺學習者」,對學校運用的「聽覺資訊」感受非常遲鈍,因此被學校老師判定為大腦「殘障」。
他不喜歡聆聽,常窮追猛打地對老師講課內容不斷提問題。
其實他是強烈的視覺 / 觸覺學習者。他喜歡在心版上描繪事物(老師可能會說他在做白日夢)。他熱切地想要動手探索周遭的世界(老師卻說他不能像其他小孩乖乖坐在教室裡)。
他的信心與韌性的重要來源,是母親對他全無條件、全無保留的信任。
創造的事業猶如一程又一程,在陌生未有海圖的海域中探索前航,「追獵」蘊藏知識寶藏的金銀島。
一路上的暗礁挫折多如牛毛,沒有探索的內在熱情與情緒韌度,很快就會中途放棄。雖然老師放棄,母親卻堅持讓他離開學校,自己在家教他讀好書,進入偉大的文學世界。他成年後非常感謝母親這項早年的訓練,對他情操教育的熟成貢獻至大。
母親對兒子的信心,是激發他日後偉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說:「她一直真心地相信我……讓我覺得我必須為她好好活著,不讓她失望。」
很多人知曉他的科技發明成就,但很少人明白他相當水準的人文素養。他熟習莎士比亞,常引莎劇名句為自己的發明事業困頓期打氣;他喜歡讀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大衛.休姆的《英國史》。人文領域的廣博閱讀,讓他年輕時就了解到,神聖的境界可以透過理性探究自然世界的力量、透過科學來達成與理解。
成功的必勝方法就是再試一次
你我平凡人至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三件事情:
首先,如果你立志從事創新的事業,心態上就要調整一般思維,拒絕把「意外結果」稱為失敗。每一項實驗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有助於釐清不明之處。即便沒有達成想要的結果,也能為未來提供極有價值的經驗。(他常說:「我得到了一大堆結果。我知道幾千個無法奏效的事情!」)每一次實驗結果都代表知識,成功的必勝手法就是再試一次。窮其一生,他和他的實驗團隊總共記滿兩千五百多本筆記本,每一本都有兩百到兩百五十頁,總共超過五十六萬頁資料的知識庫。
第二,經常嘗試用視覺圖像表達構想。就像富蘭克林所說:「大師的眼睛比雙手忙碌得多。」達文西也說:所有圖畫都源於「知道如何觀察」。當我們仔細留意周遭世界,圖像思維便自然浮現。視覺隱喻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右腦思考,活化創意。
第三,要勤於探索無人走過之路。要讓你的認知自由度與情緒韌性發揮到極致。總是少去理會主流見解,要自己獨立思考。蕭伯納的詼諧其實傳達了嚴肅的真實:「很少有人一年思考兩次或三次以上;而我一個星期會思考一到兩次,因此國際馳名。」而通過無人走過之路的勇氣源頭不是金錢報酬,而是展現「通往未來世界的新連結」;不是由恐懼主導,而是由希望領航。
而且要隨時關注你的團隊成員一直擁有真誠的赤子之心與「生之喜悅」,充盈笑聲、玩心和生活樂趣的工作環境最能展現創造力。
最創新的工作環境往往鼓勵幽默和玩樂,而最官僚的地方卻總是過於嚴肅刻版。過於嚴肅是平庸和官僚思維的警訊。
回顧這位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你會發現他的行誼事蹟,對當代追求創意與創造力的個人、團隊、實驗室或公司組織都同樣那麼歷久彌新。他的經驗對創造力與創新的管理所攸關的各項議題,都帶來那麼具有經典意義的啟示與洞見,讓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由得不讚嘆驚服。
他,就是湯瑪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推薦序
創意,可以系統化
陳明惠 (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在我的創意課程裡,最常問學員兩個問題:「創意是甚麼?」,「創意從哪裡來?」學員會回答:創意是天馬行空,創意是無中生有。沒錯,但這只回答了創意來源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創意是可以系統化、科學化,甚至與標準化並存。這本由蓋爾伯和卡蒂考特合著的《快樂腦》,就是將愛迪生的發明歷程是如何系統化地呈現出來,讓讀者可以從中來學習,並且將創意工作化、生活化與娛樂化。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是以〈把燈打開〉來開場,一語道出愛迪生對於電燈發明的貢獻,再慢慢導引出愛迪生的發明歷程以及愛迪生的成長和一生。這部分描述愛迪生勤做筆記並且善用圖示與素描的視覺思考法,在腦中描繪事物,再繪在紙上。在他的手繪稿中,都會詳細地記錄實驗編號、實驗時間、參與成員,以及圖示整個實驗。另外,在〈愛迪生的一生〉這章裡,我們了解愛迪生不僅是發明家、創業家、思想家,更是位實踐家。愛迪生勇於從失敗中學習,當他發現所發明的東西不為顧客所用,他就學習到發明的東西必須結合商業用途,並且符合顧客的需要。愛迪生非常喜歡莎士比亞的詩篇,甚至奉為工作的座右銘,像是「我們和夢想的本質同源」,愛迪生終其一生的八十四年歲月,勇於追夢,樂此不疲;在面對實驗不順利時,他總是能樂觀以對,並且在筆記本上寫著「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這不正是我們在遇到失敗時,應該學習的心法。雖然愛迪生是位發明大王與傑出天才,但是他仍像一般人一樣,也是會犯錯的,例如他將奇異公司的股份賣掉,投資礦砂公司,但是投資錯誤,損失慘重。
第二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涵蓋五大創新力和二十五項實踐法則,這五大創新力主要是從剖析愛迪生的創新成功歷程而來的,這五大創新力分別是:問題解決導向、萬花筒思考術、全方位處理、集眾人之智和創造附加價值。前三項著重在內省智慧的創新力,後兩項著重在人際智慧的創新力。問題解決導向是養成認知力的第一步,意指要訂定能表達內心熱情的偉大目標開始,並且全心全力地專注在事情的光明面。萬花筒思考術是指將大腦和腦中思考的事物結合成萬花筒,並且不時地轉動創意,善用筆記的方式記錄下所有的創意構想及過程,這樣可以將思維的「想像世界」和實體的「有形世界」相互接軌。全方位處理是指要能兼顧工作與玩樂、剛性與柔性、團隊合作與個人創作、專注與鬆散、分享與保護、複雜與簡單,並且在這其中取得平衡。集眾人之智是指善用人脈關係,建立多元與專業的創新團隊,運用腦力激盪,發揮眾志成城的加乘力量與效果。最後的創造附加價值是指將創意商品化,連結市場趨勢和核心優勢,抓住目標客戶群,採行適當的商業模式,並運用量化和觀察顧客行為以在產品和服務中找出潛在的價值。
在本書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的部分,提供一份創新認知力的藍圖,用來評估讀者目前的創新認知力的程度,以及個人的創新認知力的優勢和缺口,最後能訂出個人的創新認知力的發展計畫。
讀一本書就像是看一齣戲,讀一本好書就像是看了一齣充滿想像力的好戲,劇中的情節緊湊,很想一口氣看完,看完後,劇中的情節不停地在腦子裡打轉,久久不能離去。《快樂腦》就是這樣一本好書,值得您一讀,更值得您身體力行地將愛迪生系統化創新的智慧活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