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作者將看似複雜的財報編製與財報分析,予以簡單化與口語化,使讀者能輕鬆學會編製與分析財務報表,更重要的是能有效藉由上市上櫃公司財務報表,找出優值的股票,以開啟投資的一盞明燈。本書透過問與答案例說明運用財報分析於投資獲利的技巧:
如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財務結構與償債能力如何?是否適合長期投資?
華碩(Asus)與宏碁(Acer)雙A公司毛利率與淨利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華航與長榮航空油價的變動對毛利率與淨利的影響有多大?投資風險高不高?
王品與F-美食(85°C)的營運模式有何不同?其獲利能力是否適合長期投資?
中華電與台灣大哥大的財務預測透露出什麼訊息?股價是否因此一跌一漲?
◆內容重點:
1.透過提升投資人財報分析基本能力,達成投資勝率與獲利增加。
2.透過企業不法交易實例說明12招財務騙局伎倆,使投資人在分析報表時避免落入「假報表、真分析」的窘境,並避免踩到地雷股。
3.全書輔以上市公司財報作案例探究與比較,期許在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金融市場中,能建立以財報分析為本的新觀念。
4.以微觀與宏觀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營運、財務、現金流等各項相關數據,綜合多項指標來評估公司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經營能力與現金流量,並將其對企業經營面所產生的影響(例如股價、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等)加以闡述。
作者簡介:
陳志鏗
學歷:美國Eastern New Mexico University MBA、政治大學財稅(政)學系
現任:仲才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致理技術學院兼任講師、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台灣大學證券研究社講師、政治大學證券研習社講師
歷任:國眾電腦財務處協理、光華投信財務部協理、富邦銀行會計室/審查部經理、倚天資訊總管理處協理、
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經理
章節試閱
第三章分析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第三節:企業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說明: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表3-9)為例
一、財務結構方面:
•一般的教科書教我們的是好的公司財務結構要健全,換言之,負債占資產的比率不宜過高,一般而言,此比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可能被視為財務結構不太健全,因為公司舉債經營比重可能太高,會增加公司經營風險。
•讓我們來看看統一超商與全家這二家知名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負債占資產比率分別為61.27%
58.98% 、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負債占資產比率分別為58.98%
69.23% ,不論在不同年度與自己比或是同一年度與同業比,這二家便利商店的負債占資產比率都超過50% ,甚至於超過60% ,你能說這二家公司的財務結構不太健全嗎?
•當你瞭解產業及企業經營的特性後,你就會知道他們負債占資產比率本來就會偏高。因為我們到這二家便利商店去消費時,我们都是付現金,然而他們對於供應商的付款,一般都不是付現金,而是賒帳,貨款在進貨後2-4月才付款應屬企業經營的常態,因此他們的流動負債金額自然偏高,因而負債比率也就偏高了,重點是他們都還是績優的好公司。
二、償債能力方面:
•一般的教科書教我們的是好的公司償債能力要佳,換言之,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流動比率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除以流動負債的速動比率的比率不宜過低,一般而言,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最好分別大於150%及100%,此比率愈高代表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愈強。
•讓我們來看看統一超商與全家這二家知名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86.06%
85.24% 、速動比率分別為68.25%
70.91% ;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85.24%
88.52% 、速動比率分別為70.91%
58.16% ,這二家公司在比較期間內的流動比率幾乎只有一般教科書宣稱優值比率的二分之一、速動比率也幾乎只有一般教科書宣稱優值比率的三分之二,但他們的短期償債能力沒有人會質疑,重點是他們都還是績優的好公司。
•讓我們再來看代表企業償債能力的另一個指標:利息保障倍數(所得稅及利息費用前純益除以本期利息支出) ,這是測試企業由營業活動所產生的盈餘,用以支付利息的能力;倍數愈高,表示支付利息的能力愈佳,對債權人愈有保障。許多企業在作聯貸案時,聯貸銀行在聯貸合約中常會規定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數,以確保銀行的債權,企業財報若未能達成此一利息保障倍數的要求,則此合約將視同立即到期,聯貸銀行得要求借款企業立即還款。
•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利息保障倍數分別為112.91倍與195.94倍,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利息保障倍數分別為195.94倍與737.8倍,代表這二家公司一來獲利能力強,二來要支付銀行的利息又少,因此利息保障倍數都超過100倍,銀行若借錢給這類型公司,其債權能確保的機率就相對提高。
三、經營能力方面:
•在財務分析中談到企業經營能力,常會用應收款項週轉率 (次) 、應收款項收現日數(日) 、存貨週轉率(次) 、平均售貨日數(日) 等指標來衡量。
•讓我們來看看統一超商與全家這二家便利商店,應收款項週轉率(次) 對他們都不適用,為什麼?因為我們到這二家便利商店消費,都只能付現金,沒有賒帳的問題。因此沒有應收款項週轉率(次) 的適用問題,當然伴隨而來的應收款項收現日數(日) 也不存在了,這也是行業特性使然。
•我們在做企業財務比率分析時,教科書上所列的各項比率或指標是供作參考,實際分析時一定要深入瞭解產業特性,作務實的說明或解釋,才不至於只憑指標而作出不合理的判斷。
•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存貨週轉率分別為22.05次與26.79次、平均售貨日數分別為16.55天與13.62天;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存貨週轉率分別為26.79次與19.85次、平均售貨日數分別為13.62天與18.38天 。
•這二家便利商店一年平均存貨週轉次數約為20-26次,代表他們公司架上的貨物一年平均可賣出20-26次;而平均售貨日數約為13-18天,代表他們架上的貨物平均只要13-18天就能賣出去,如此高而快速的存貨週轉次數與如此低的平均售貨日數,除了展現行業特性外,更顯示出這二家便利商店的經營績效都令人刮目相看。
四、獲利能力方面:
•在財務分析中談到企業獲利能力,常會用股東權益報酬率(%) 、純益率(%) 、每股盈餘 (元)等指標來衡量。
•讓我們來看看統一超商與全家這二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分別為22.95%
29.26% 、純益率分別為3.99%
4.99% 、每股盈餘分別為3.90元與5.51元 ;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分別為29.26%
23.18% 、純益率分別為4.99%
2.26% 、每股盈餘分別為5.51元與4.19元 。
•這二家便利商店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在分析期間都超過20% ,這訊息告訴投資人,你若投資這這二家便利商店的股票,一年下來公司可為你帶來超過20%的權益報酬。在投資領域,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長期所追求的投資報酬率,其目標值就是20% 。
•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純益率分別為4.99%
2.26% , 代表統一超商平均每收入100 元,在扣除成本、費用、與本業無直接相關的收入、支出、及所得稅費用後會淨賺4.99元;而全家則是每收入100 元,能淨賺2.26元。從這個角度言,統一超商的獲利能力比全家強,這也反應了企業經營經濟規模的重要性。
•每股盈餘為企業稅後淨利除以其所發行流動在外的總股數。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每股盈餘分別為5.51元與4.19元 , 代表統一超商能為其每一股(面值10元)的股東賺取5.51元,也就是公司獲利超過半個股本;而全家則是4.19元,二者相比,亦印證統一超商的獲利能力比全家強;然二者的共通點都證明這是二家獲利能力優異的公司,從投資的角度言,是值得觀察的標的。
第三章分析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第三節:企業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說明: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表3-9)為例
一、財務結構方面:
•一般的教科書教我們的是好的公司財務結構要健全,換言之,負債占資產的比率不宜過高,一般而言,此比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可能被視為財務結構不太健全,因為公司舉債經營比重可能太高,會增加公司經營風險。
•讓我們來看看統一超商與全家這二家知名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在98
99年的負債占資產比率分別為61.27%
58.98% 、統一超商與全家在99年的負債占資產比率分別為58.98%
69.23% ,不論在不同年...
目錄
自序
謝詞
推薦序(1)
推薦序(2)
第一章入門篇:企業會計交易循環
第一節會計循環交易假設
第二節會計循環交易完成
第三節會計: 企業溝通語言
第二章預算篇:企業預估財報編製
第一節由預算到財報編製
第二節預算編製基本假設
第三節預算編製步驟程序
第四節預估財務報表完成
第五節企業財務預測實例
第三章分析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第一節企業主要財務報表
第二節企業損益表之比較
第三節企業財務比率分析
第四節企業相關產業比較
第五節高毛利高獲利比較
第六節營收與獲利之比較
第七節財報分析相關限制
第四章風險篇:企業財務報表美化
第一節企業不法交易實例
第二節企業掏空公司資產
第三節企業美化財務報表
第四節企業醜化財務報表
第五節財報分析找出異常
第五章合併篇:企業合併財報分析
第一節編製合併財報理由
第二節合併財報編製分析
第三節合併財報異常分析
附錄國際會計準則IFRS
附錄一
附錄二
推薦書目與參考文獻
自序
謝詞
推薦序(1)
推薦序(2)
第一章入門篇:企業會計交易循環
第一節會計循環交易假設
第二節會計循環交易完成
第三節會計: 企業溝通語言
第二章預算篇:企業預估財報編製
第一節由預算到財報編製
第二節預算編製基本假設
第三節預算編製步驟程序
第四節預估財務報表完成
第五節企業財務預測實例
第三章分析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第一節企業主要財務報表
第二節企業損益表之比較
第三節企業財務比率分析
第四節企業相關產業比較
第五節高毛利高獲利比較
第六節營收與獲利之比較
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