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20年前,我開始學習艾略特波浪理論,並且把相關技巧引用到市場上。我買了兩本這方面的書籍,徹底研讀,直到自認為已經可以更有效地預測價格走勢。當然,任何人都會告訴你,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我很認真地把這套理論引用到每天的外匯走勢,結果並不成功,所以只好放棄。驅使我繼續這麼做的動力,是因為我看到有些人能夠運用這套理論做精準的預測。
這整整花費了18個月的時間,我才開始覺得登堂入室,逐漸能夠做比較精確的預測,但績效還談不上穩定。所以,我相信,這套理論需要我花更多的心思、累積更多的經驗,否則不足以取得真正的成功。很奇怪的,即使是如此,大家似乎還是頗能體認我的嘗試。
大約16年前,我停止做交易,加入全球規模第二大的即時資訊供應商「道瓊德勵資訊」(Dow Jones Telerate),負責提供專業分析服務給客戶。我開始在日本東京舉辦交易講習會,內容當然也包括艾略特波浪理論。這是一段相當難得的經驗,讓我對於整體技術分析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但我也因此沒有必要每天做第一線的行情分析和預測。
一直到2004年左右,我又重新回到行情分析的崗位,每天寫相關的報告,這部分工作逐漸發展為目前的《每日預測》(The Daily Forecaster),訂閱者包括散戶交易者、處理外匯交易的企業財務人員,以及銀行與避險基金等機構。這份刊物需要付費訂閱,所以預測必須精準,評論必須有參考價值。換言之,我目前的工作,已經沒有大型銀行招牌可供庇蔭,也沒有固定薪水可領,必須靠真本事賺錢。
運用艾略特的波浪結構進行分析,我發現情況好像不大對勁。波浪結構總是重複發生一些異常現象。廣泛被引用的費波納奇比率推測,實際上往往不適用。推動浪經常提早停頓,或錯失整個波浪。於是,我開始調整推動浪的結構,研究常見的推測比率。經過幾個月反覆琢磨之後,我發現不論在推測比率或推動浪的波浪結構上,我所做的調整都遠較艾略特原始理論更準確。
這個時候,有愈來愈多的訂閱者寫信給我,推崇我所做的預測和所建議的支撐∕壓力水準。他們也會經常提到其他的市場分析家所做的評論,那些所謂的專家似乎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某位訂閱讀者表示:
我很高興能夠遇上你。當你半強迫地促使我繼續訂閱你的刊物,我正忍受著許多投資顧問的誤導,雖然他們的立意都很好,但好意未必能夠演變為好結果——這是就行情分析的角度來說。情況有點像是在狂風暴雨之中,露天吃晚餐…。
當然,我做的分析絕對稱不上完美,預測也不能說完全成功,但我的方法顯然有更高的穩定性,而且我發現根據費波納奇和調和比率推演的關鍵價位,即使在波浪預測不正確的情況下,經常還是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反轉訊號。單是支撐∕壓力水準更可靠,就能夠讓我更專心研究價格行為,辨識進場和停損∕反轉水準,減少失敗交易的虧損程度,更有效管理交易資本。
本書敘述我的發現,並不代表艾略特的理論是失敗的。我認為,艾略特波浪理論是偉大的創舉;如果不是踏在他的肩膀上,我今天就不可能有所發現。我之所以能夠找到推動浪的更適當波浪結構,很大成分上必須歸功於現代的計算機與繪圖軟體。只要在鍵盤上敲幾下,試算表就能顯示一系列的折返與推測水準。艾略特當時還沒有小時走勢圖可供運用,他只能透過手工方式計算各種比率。過去需要花費好幾天才能完成的計算,現代試算表幾乎在瞬間就能完成。所以,我認為,我的發現只算得上是針對艾略特理論的調整,他的原始理論還是最傑出的偉大貢獻。
當我向其他市場專家提到,我認為艾略特的波浪結構不正確,經常會遭到明顯的抗拒。就像觸犯了某種宗教戒律,或像碰觸到別人的痛腳。因此,想要針對推動浪的波浪結構提出另種看法,我需要有充分的證據配合,而我也確實藉由波浪關係提出資料。最關鍵的證據是費波納奇或調和比率,這些比率關係不僅必須出現在波浪之間,而且還必須存在於整個波浪碎形序列上,使得較低與較高層級的推測目標能夠彼此符合。
我提供了很多實際案例所做的分析,闡明不同的波浪發展方法,詳細列舉相關的波浪比率關係,足以證明我所調整的調和結構確實有效。
依據新的調整後調和結構,艾略特理論過去引用的某些法則也需要跟著做更動,辨識正確結構的方法在心態與預測方面需要做調整。因此,本書用一整章篇幅說明調和結構實務運用上的準則,說明如何辨識某些常見的波浪發展,還有波浪辨識的一些小技巧。
本書也用一節篇幅說明如何確認折返與推測目標。艾略特對於替代現象與波浪層級的看法雖然還是成立,但顯然同時存在多個可能的折返比率或推測目標。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觀察較低層級波浪結構,藉以匹配不同層級波浪的推測目標,但在很多情況下,還是會同時存在兩個可能的目標區。運用動能指標,通常也有助於這方面的辨識。
可是,這畢竟仍然不是萬靈的「聖盃」;我甚至懷疑究竟有沒有「聖盃」這種東西。很多情況下,個別波浪的辨識還是有困難,可能是因為價格發展很不規律,或出現單一方向的快速走勢,使得波浪辨識幾近於不可能。趨勢過度延伸的走勢,仍然代表重大的挑戰;所以,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強。
第5章嘗試針對艾略特調和結構提出一套實用的處理方法,強調運用上可能碰到的困難與其因應辦法,還有如何判斷相關分析已經誤入歧途。第6章繼續做這方面的討論,包括我對於歐元∕美元匯率走勢的一系列不當判斷。讀者或許會覺得奇怪,作者為何要特別強調自己所犯的錯誤;金融行情分析與預測,絕對不是直接了當的單純事件。價格發展過程中,我基本上掌握了正確方向,但對於反轉時機的判斷,往往會出差錯。分析者可以試著忽略這類問題;可是,碰到這類困擾時,究竟如何處理,讓自己儘快回到正常軌道上,這點是很重要的。第6章試著提供這方面的指引。
本書提供我所做的觀察與研究;而其他一些有能力的人,也希望能夠共襄盛舉,提供所有必要的證據。我相信,艾略特波浪理論需要做改變與調整,發展一套能夠有效預測未來價格走勢的更可靠架構。經過多年的研究分析,我逐漸瞭解價格結構與波浪關係方面所需要做的調整,並察覺這類調整對於行情預測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我專門從事外匯分析,所以本書引用的案例大多取自外匯市場。可是,客戶偶爾會請我評論其他市場。最初,我不確定這種經過調整的新架構是否適用於其他市場。然而,這方面運用結果卻讓我覺得意外地滿意,於是決定安排一整章篇幅,藉由其他市場來驗證這套方法的效力。首先,我把艾略特調和結構運用於道瓊工業指數與黃金商品。當我開始編寫本書時,立即著手這方面的分析,決定了初步的波浪計數。等到本書即將完成之際,這兩個市場已經有相當進展,發展狀況基本上符合我當初的分析。因此,我決定進一步延伸當初的分析,藉以彰顯調整後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普遍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