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人魚之歌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9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人魚之歌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7/07/25
人魚為了換得雙腳,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在這本經典推理作品的筆下,人魚故事不是童話,不是吃海瓜子會辣辣,人魚的切膚慾謀是一連串血淋淋的兇殺案。女警探與男專家的搭配,有對彼此的觀察,也有對當時職場與社會環境的反映。此作品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有些觀念看來過時,有些恆久不變,仍舊推薦一讀。
人魚之歌 人魚之歌

作者:薇兒.麥克德米 / 譯者:余國芳 
出版社:春天
出版日期:2010-07-2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人魚之歌

千禧年三部曲作者史迪格.拉森《龍紋身的女孩》主角布隆維斯特也愛不釋卷!
英國犯罪小說大師──薇兒‧麥克德米,最具爭議、卻又評價最突出的推理作品!
本書榮獲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於二○○五年宣布薇兒‧麥克德米榮獲「匕首中的匕首(Dagger of Daggers)」美名,二○一○年再頒贈代表終身成就的「鑽石匕首獎」。
全球已有四十種語言的譯本,共賣出一千萬冊。
九把刀、心戒、張筱森、劉韋廷 聯合推薦
【推理評論家】黃羅 專文導讀

你永遠不會知道,人魚為了換得人類的雙腳,究竟付出了多大代價?
所以,當你背棄了他們的愛,死亡絕對是你最慈悲的懲罰……

殺人對「他」來說,是一種天分,更是一門藝術。
一開始,他們叫他「酷兒殺手」。
沒有人知道兇手是他,那四宗發生在卜拉費、駭人聽聞的兇殺案。
屍體被棄置在同志出沒區的男性死者,生前均遭到不可思議的殘忍虐殺:四肢脫臼變形、性器官毀損,這個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讓全城人心惶惶,就連警方也束手無策。
後來,那個男人稱他為「巧手安迪」。
第四名獵物得手後,東尼‧希爾出現了──這個警方請來的知名犯罪側寫分析專家,據說能從命案的證據和線索,描摹出兇手的背景、心態與作案動機。
什麼都不知道的天真傢伙,居然也想試圖看透他的內心?但有趣的是,經過他的跟蹤與觀察,他可能比任何人都還了解東尼‧希爾的弱點!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心理鬥智!東尼‧希爾和他,誰能先讓對方掉入彼此佈下的陷阱?面對這個令他又欣賞又妒恨的男人,他可得好好思索,要準備什麼最適合的刑具,來好好「愛」他……

傳說中,只要水手在海上看見人魚,就會發生船難或遭逢厄運。而這本套用人魚典故的《人魚之歌》,正是英國犯罪小說作家薇兒‧麥克德米最引人爭議的作品。雖然麥克德米血腥殘酷的描述,與男性作家相比毫不遜色,但她卻是以發自內在的慈悲去觀照暴力的本質。所以,當我們因驚悚的情節而感到冷顫不止時,竟也能為書中角色的際遇與心理,產生一絲悲傷嘳嘆。

作者簡介:

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

蘇格蘭人,一九五五年生於東岸一個生產油氈聞名的小城鎮克科底(Kirkcaldy)。童年在東衛彌司(East Wemyss)的礦區村與祖父母一起度過。十七歲時,她進入牛津就讀,是年紀最小的大一生。那幾年的牛津生活給了她震撼教育,讓她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衝擊,啟蒙了她更加遼闊的全新視野。

麥克德米從小就立志成為作家,但她的作家生涯一開始並不順遂,她找了一份不需朝九晚五還得打卡的記者工作。麥克德米先在德文郡的培訓中心待了兩年,接著在格拉斯哥和曼徹斯特兩地的報社當了十四年記者,其間她已開始嘗試寫作。

她的第一本小說完成於二十一歲,那是一本探討生命意義、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的作品,但是投稿無門,被倫敦各大出版公司退稿。後來,她的一位演員朋友讀了之後,建議她把小說寫成劇本,結果因緣際會被改編成舞台劇〈宛如快樂結局〉(Like a Happy Ending),讓當年二十三歲的她陰錯陽差成了劇作家。

但不服輸的麥克德米,對寫小說顯然沒打退堂鼓,她很聰明地改弦易轍,從自己最喜歡的犯罪小說重新出發。她對八○年代崛起的美國女私探新浪潮非常著迷,尤其是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的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系列小說。

麥克德米開始師承派瑞斯基,把場景從美國換成英國,再將政治介入的議題與女性主義思維的影響雙雙融入情節中,成為推動戲劇張力的主軸。她從一九八四年開始著手寫《採訪謀殺》(Report for Murder),一九八七年此作獲得出版機會。一九九一年四月,寫到第三本小說《最後版本》(Final Edition)時,她辭掉記者工作決定專心創作,這時她已經可以靠寫作維生了。

麥克德米的作品節奏明快,有通俗小說的動作場面,有類型小說的繁複情節,更有關懷社會的嚴肅主題。她筆下總有三個系列:曼徹斯特女調查員凱特.布蘭妮根(Kate Brannigan)探案、女同性戀自由記者琳賽.高登(Lindsay Gordon)探案,以及臨床心理學家東尼.希爾(Tony Hill)搭配總警探卡蘿.喬登(Carol Jordan)的兩人組探案,故事中的女主角清一色是有稜有角的女強人。三個系列作的評價都很高,但後期作品氣氛較為陰沉,節奏更為緊繃,事物的敘述也更加趨近寫實,對二十世紀末的英國社會有非常逼真的呈現。

一九九五年,麥克德米以《人魚之歌》(The Mermaids Singing)勇奪金匕首獎,此書的銷售量在英美兩地皆大獲捷報,更讓麥克德米登上名符其實的暢銷作家寶座。

譯者簡介:

譯者

簡介

余國芳

目前為自由譯者,譯著等身。譯有《安琪拉的灰燼》、《我的左腳》、《大地之聲》、《職業殺手》、《爆醒惡夢的第一聲號角》等書。



媒體

盛讚

「衝擊性十足的殘虐暴力,冷靜矜持的英式陰鬱,出乎尋常地於《人魚之歌》裡達到絕佳的平衡。薇兒・麥克德米不止在警察程序範疇裡為讀者帶來充滿黑暗與深度的魅力角色,突破性別疆界的猛戾力道,更讓人當頭棒喝地虔心省思,何謂「愛」的真諦及其可能。」

——心戒(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同類型小說的女性作家,大多會讓書中主角同樣身為女性。但薇兒・麥克德米在《人魚之歌》中不僅選擇了男性作為主角,更以直接、獨特的態度塑造出角色的心理陰影,使本作不僅是部具有娛樂性的驚悚小說,同時更是一本以不同角度來談論性別問題的優秀作品。在尖銳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她對男性那帶有一絲揶揄的同情心。」

——劉韋廷(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

「當代的犯罪小說書寫中,無人能像麥克德米從發自內在的慈悲心去觀照暴力本質;而且在殺戮的陰影下,還能編寫機巧圓滑的對白,穿插冷面笑匠式的幽默,並以扣人心弦的情節附和此類型小說的基本要素。」

——《紐約時報》

「以引人入勝但可怕的結局顛覆了連續殺人犯罪小說的形式。麥克德米為讀者準備了許多令人吃驚的意外之事,並且巧妙地中途抽手,拆穿在對於犯罪者扭曲心靈毫無深度的描寫中常見的心理陳腔濫調。」

——《舊金山紀事報》

「這個殘虐、變態但引人入勝且別出心裁的驚悚小說讓薇兒‧麥克德米獲得英國頂尖犯罪小說獎——金匕首獎;這只證明了,英國並非一個如我們過往所相信那般文雅的國家……」

——Amazon.com評論

「一個黑暗故事……錯綜複雜,精心編織,而且令人惶惶不安……強而有力……震懾人心……讓人不忍釋卷。」

——《出版者周刊》

「一個絕對令人寒慄的驚悚小說;這是從曼徹斯特而來、對湯瑪士‧哈里斯的回應。」

——《衛報》露克瑞莎‧史都華

「撰寫震懾人心的驚悚小說之能手。」

——《每日快報》

「麥克德米進入變態犯罪者乖戾心靈的能力,令人戰慄地充滿說服力。」

——《英國時代雜誌》

「麥克德米已成為邪惡的頂尖剖析者。驚恐的微妙交織極為精采。」

——《衛報》馬克辛‧賈庫包斯基

「錯綜複雜……強而有力……震懾人心……讓人不忍釋卷。」

——《出版者周刊》

「刺激、高潮迭起……令人滿意地進入扭曲的心靈。」

——《書單雜誌》評論

「引人入勝而令人震驚。」

——米涅‧渥特絲

「驚悚但充滿品味,殘酷但富有同情心。真的好看得可怕。」

——《周日郵報》法蘭西絲‧法菲爾德

「扣人心弦、充滿智慧的書。」

——《時代雜誌》馬塞爾‧柏林

「一流的心理驚悚小說。」

——《柯夢波丹》

「談及心理側寫,讓人立即想到電視影集《怪客》,但是麥克德米最新的驚悚小說更勝一籌;這是犯罪小說迷必讀之作。」

——《Company》

「耐人尋味而陰森的連續殺人犯犯罪罪小說。麥克德米找到了令我們感到震驚且戰慄的新方法。」

——《紐約時代週刊》

「麥克德米真的是一名撰寫震懾人心的驚悚小說之能手。」

——《每日快報》

「在現今犯罪小說中,沒有人能像薇兒‧麥克德米的作品那般既發自內心又充滿人性……她是我們最好的作者。」

——《紐約時報》

「節奏緊湊,足夠的血腥場景讓我們覺得謀殺完全不是冷血而客觀的;而且最棒的是,角色設定令人信服。」

——《周日郵報》

「在犯罪小說創作的大路上,薇兒‧麥克德米是壅塞車陣中轟鳴的法拉利。」

——《獨立報》

「情節無與倫比,氛圍鮮明可察,我懷疑今年將難有其他故事能勝過此書。」

——《周日快報》

「麥克德米是一位聰明而極有天賦的小說家……這最新的故事可能會讓人不適,但是十足地引人入勝。」

——《格拉斯哥先鋒報》

「格外令人緊張而題材創新的驚悚小說。」

——《每日郵報》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衝擊性十足的殘虐暴力,冷靜矜持的英式陰鬱,出乎尋常地於《人魚之歌》裡達到絕佳的平衡。薇兒・麥克德米不止在警察程序範疇裡為讀者帶來充滿黑暗與深度的魅力角色,突破性別疆界的猛戾力道,更讓人當頭棒喝地虔心省思,何謂「愛」的真諦及其可能。」

——心戒(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同類型小說的女性作家,大多會讓書中主角同樣身為女性。但薇兒・麥克德米在《人魚之歌》中不僅選擇了男性作為主角,更以直接、獨特的態度塑造出角色的心理陰影,使本作不僅是部具有娛樂性的驚悚小說,同時更是一本以不同角度來談論性別問...
»看全部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事實是,我「肖想」他,所以決定拿他的喉嚨開刀。

戴米恩.康諾力,城南第六分局地方資訊官沒在當班的時間出現,執勤小隊長並不特別的擔心。康諾力是隊上最優秀的資料整理人選之一,也是訓練有素的福爾摩斯系統員,更是出了名的遲到大王。一個星期至少有兩次,他總是在上班時間過了十分鐘之後才匆忙的衝進分局大門。這次過了半個小時他還沒現身,小隊長克萊兒邦納真的有些火了。就算康諾力再不懂事,也該知道如果遲到超過十五分鐘,就必須電話報備。今天跟平常一樣,總部要求福爾摩斯小組為連續殺手的偵辦作業全員出動...
»看全部

推薦序
【導讀】

贏得「匕首中的匕首」殊榮的推理女傑——薇兒‧麥克德米 推理評論家黃羅

  有「蘇格蘭黑色之王」(King of Tartan Noir)稱號的英籍作家伊恩.藍欽(Ian Rankin)曾公開說過:「最骸人恐怖的犯罪小說,都是女同志作家寫出來的產物。」藍欽雖未指名道姓所謂的女同志作家是哪些人,但大家心中雪亮其中一定有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麥克德米本人聽聞這個說法頗感不悅,尤其讀到《泰晤士報》標題寫著「嗜殺的女同性戀所進行的復仇之舉」更是光火。以她如今在推理文壇...
»看全部

商品資料
  • 作者: 薇兒.麥克德米 譯者: 余國芳
  • 出版社: 春天 出版日期:2010-07-27 ISBN/ISSN:978986634541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16頁
  • 類別: 中文書> 世界文學> 英美文學
圖書評論 -   評分:
 人魚之歌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7/07/25
人魚為了換得雙腳,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在這本經典推理作品的筆下,人魚故事不是童話,不是吃海瓜子會辣辣,人魚的切膚慾謀是一連串血淋淋的兇殺案。女警探與男專家的搭配,有對彼此的觀察,也有對當時職場與社會環境的反映。此作品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有些觀念看來過時,有些恆久不變,仍舊推薦一讀。
 人魚之歌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6/01/07
「犯罪側寫師V.S.連環殺手」的戲碼不稀奇,那麼「有性功能障礙的犯罪側寫師V.S.專於同志紅燈區棄屍的連環殺手」如何?散見於書中血腥殘酷的虐殺片段,並非僅是為了吸睛、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鮮烈的藥引,讓人追求感官刺激的命案真相之餘,思考「性別議題」與「愛情真諦」的催化劑。男性讀者們請仔細睜大雙眼,角色們的遭遇定讓你冷汗直流,彷彿可聽見作者懷著對「男性」這種生物的憐憫,所發出的喟然嘆息。
 殘忍的凶殺案一而再,再而三的上...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5/08/18
殘忍的凶殺案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受害者是否是同志這點有待查證,只知道對方對於這些受害者有很大淵源,殘忍的手法令警方驚訝的同時,也納悶兇手行凶的目的到底為何。

其實……整本說起來算是普普通通,犯案的手法確實殘忍至極,但是理由沒有辦法和內心有所呼應,論薄弱也沒不到,確切來說後韻沒有過去閱讀《執刑之地 A Place of Execution》時的強烈,對於人性的刻畫也沒有什麼特別。

書名利用人魚作為同性戀者的象徵,他們猶如人魚般渴求他人的愛,用歌聲循循善誘,但等到他人看見那條魚尾時便落荒而逃,如同書中的兇手用聲音迷惑男人,但是等到現身時,對方卻逃之夭夭。

可能是要闡述不被世人正視的愛,這本書是在一九九五年出版,同性戀在當時仍舊不被多數人接受,甚至有些人把這當作一種病症,若以現代的眼光看待,當然會覺得相當可笑。書中採用多人視角的故事進行,一方面看著警方辦案,一方面聆聽兇手殺害他人的過程,雖然進入了兇手的視角,即使如此仍舊很難感受他內心的孤寂和氣憤。

若 是作者能多加描述兇手的幼時的痛苦,或是描述少年時期的霸凌,或許會更容易感受其中的切膚之痛,現代許多人因為愛上同性的人而備感痛苦,但因為世俗風氣逐 漸開放,人們的眼光更加遼闊,這樣的壓抑也慢慢釋放。但在往日是多麼壓抑的一件事,身陷其中的男女必須壓迫自己,即使心中純粹只是要感受愛的呵護也難如登 天。
 玩弄性別的界線,成就這本小說獨...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2/09/09
玩弄性別的界線,成就這本小說獨一無二的犯罪動機。當人魚選擇長出雙腳時,你敢要求她重新變回人魚嗎?



毫無疑問《人魚之歌(The Mermaids Singing)》是本犯罪小說,但當中還加入了另一大元素──性別。對於性別認知、認同的差異性,成為推動這個故事的重要元素,同時這本書也是臨床心理學家東尼‧希爾和警探卡羅‧喬登二人組系列的首次登場。故事中的犯罪行為圍繞在性別這議題上,受害者們皆被認定為男同志,再根據犯案手法及心理狀態,進而推測殺人兇手應該同為男性。因此當結尾揭曉犯人的特殊身分時,除了讓男主角東尼大為吃驚之外,也讓讀者感到難以置信。



為了抓出嫌犯,書中極為仰賴側寫分析這辦案手法,因此在故事推進的過程中,讀者從未明確地看見犯人,僅能從他的日記檔案來揣測他的想法和故事。這種寫法除了能讓犯人存有一層神秘的面紗之外,同時也讓讀者和追擊犯人的主角們站在同一陣線,在心理上能一同追逐線索,發掘真相。



側寫辦案手法是一種特殊的辦案手法,根據線索往回推測犯人的面貌,包括他在犯罪時的動機、習性、性格,從心理和社會層面出發,勾勒出犯人的樣子。世界上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言行舉止的人,每個人的習慣、思考、邏輯會因從小到大的環境、事件、接觸到事情的差異,進而形成每一個人獨特的面貌。側寫辦案手法的巧妙之處就是藉由大量的資料,推估出某種特定行為的人的樣貌。



書中模仿古代酷刑的犯罪手法,在此不談論這行為的殘酷程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的話,會發現現今犯罪之容易已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書中的犯人到酷刑博物館參觀了一番後,藉由手冊和上網查資料做出犯罪的工具,並不時藉由閱\讀犯罪書籍,進而推測警方的想法和後續動作。除此之外,也對於這些犯罪書籍中,犯人輕易留下線索而遭到逮捕的狀況感到可笑。這彰顯出現今關於犯罪手法的資訊已到了驚人的程度,同時也是作者對某些犯罪小說簡單的設定提出質疑。



但上述的獨特觀點,在進行性別和愛情的描寫時,似乎卻仍落入了固有的窠臼當中。在揭曉犯人面貌時,東尼對於犯人掃除一切線索、乾淨俐落的手法,歸咎於女性的特徵,卻沒和人格的影響進行連結。而犯人在性別上和他人認同的差異,進而延伸出扭曲的愛情觀,在這部分的處理是否又是簡單的判別法,形塑出「性別認同的扭曲,會進而影響愛情觀」的觀念?



童話故事中的人魚公主為了陪在王子身邊,割去頭髮,用此換來能長出人類雙腳的機會。但在這一刻,人魚公主到底是人魚還是人類?《人魚之歌》封面的文案寫得非常好:「你永遠不會知道,人魚為了換得人類的雙腳,究竟付出了多大代價?」只是這麼一句話,就將犯人曾經的掙扎和辛酸勾勒在眼前。我們熟知的童話故事的結局,是人魚公主捨棄了自己,成為了泡沫;而當犯人勇於選擇長出雙腳,決定以此身分生活下去,若她無法心甘情願成為泡沫時,她唯一所能做的,似乎也只剩下殺死最心愛的王子這選擇了。
 人魚之歌一書以類似社會派小說寫...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12/30
人魚之歌一書以類似社會派小說寫法,寫出當時社會的氛圍,順便揶揄了社會對異性/同性戀僵硬的二分法一把,無論圈裡圈外。



(小雷)



本書作者未把警方和犯罪心理分析專家神化,算是相當寫實,也少了點神秘。比較可惜的是故事到最後有點無力、沒特色,顯得遺憾阿。
 看完之後有種浪費時間的感覺 ...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10/12/07
看完之後有種浪費時間的感覺

內容描述的很差

結局一下就猜到

失望透頂
 劇情鋪陳很久越看下去越以為兇手...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0/12/05
劇情鋪陳很久越看下去越以為兇手是其他角色...沒想到看完才知道兇手是大家異想不到的人也太神奇了吧..越看到後面超想知道兇手....先翻了一下後面還是嚇到我會有這樣結局太好看又刺激的結局
 實在實在太太太失望了, 無論在...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0/10/07
實在實在太太太失望了, 無論在寫作風格或小說內容都太差了, 男/女主角更是亳無特殊之處 , 連基本能力都稱不上 , 主角的側寫分析比罪犯的作案日誌還無聊 , 基本上要看這類小說 , 建議雷米的 \" 心理罪之晝像 \" 和傑佛瑞.迪佛的 \" 惡魔的淚\珠 \" 都比這本好看一百倍以上.
 作者辦案過程和犯罪心理寫得很仔...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08/07
作者辦案過程和犯罪心理寫得很仔細,作者一定深入閱\讀許\多連續殺人犯及心理學的資料和書籍。

我邊看邊猜殺人犯是誰?也邊擔心接下來是否還有人會被殺?吸引我想一直看下去。

這是一本特別的小說,男主角以心理學的側寫分析協助辦案;而且男主角有特殊苦衷,使男女主角的關係遲遲未能進展。究竟最後他們會在一起嗎?也是我關心的發展之一。

作者將主角的性格描寫得很立體,會使我對主角產生熟識感,會關心接下來的發展,會想持續看這系列的故事。

除了主角,作者將其他幾位警察、配角甚至路人甲的性格也描寫得很立體。

對刑求、刑具的描寫也不馬虎,不溫不火、恰到好處,看得出來作者是十分用心準備資料。

作者是英國的暢銷犯罪推理大師,跟我以往看的翻譯暢銷推理小說比較;我覺得這本書角色更立體,情節更脫離推理常用的公式。

譯者的文筆也不錯,我很高興看了一本好的犯罪推理小說。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作者:威廉.伯恩斯坦 (William J. Bernstein)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2-02
66折: $ 343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警探懸疑天后坎德拉.艾略特之梅西.凱佩奇探員系列(共二冊):《破鏡謎蹤》+《烈火謎蹤》
出版社:奇幻基地
出版日期:2023-11-16
66折: $ 607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探索新時代的挑戰與希望
作者:郝明義
出版社: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3-10-06
66折: $ 317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霓虹街的蜘蛛與蝶 特典版三冊合購
作者:滝端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42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4-02-23
$ 3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氣質系硬筆1000字帖
作者:郭仕鵬
出版社:朱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3
$ 22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既然來到異世界就用好色技能盡其所能的謳歌人生2 特裝版
作者:あきのそら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17
$ 26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侏儒的話:人性無常的終極書寫,芥川龍之介思想作品集(三版)
作者:芥川龍之介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08
$ 31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原本陰沉的我要向青春復仇(4)和那個天使般的女孩一起 Re life
作者:慶野由志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11
$ 17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苦命、壞人、男女之間
作者:丁予嘉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4-05-15
$ 33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