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光環,你也有!
你的經絡正在發光,傳送微妙訊息,透過它們,可以完整解譯出你的身體密碼。
人體是個生物能量場,經絡是能量運作的通道,而穴道就是能量轉換的節點。
能量運作會發出電磁波,如彩虹般繽紛絢麗;能量共振則會發出聲音,隨著你的健康情形與情緒奏出激越高昂、平穩祥和或委婉低沉等各種組曲。
如果你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就會看見身體發出的七彩光芒。
如果你有六耳獼猴的耳力,就能聽見身體奏出的各種音樂。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跟天使一樣的光環,而且身體裡還有一圈又一圈五顏六色的線條,像美麗的煙火、彩色的噴泉、五彩的火山光芒和太陽的日冕。人體還是個諧振腔,隨著身體、心理狀態演奏出不同的樂曲,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經絡系統最具體的呈現。運用現代尖端科學儀器,已能輕易發現古人言之鑿鑿的經絡如何具體存在於人體,並如何進行能量運作和能量共振,傳送身心的訊息。
生物物理學家張長琳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精神研究經絡系統,深入中國、印度及中東歐洲三大文化圈,運用電磁波、聲波、電阻、電導等科學實驗來探究人體內那些看不見的彩虹和聽不見的音樂,得出一張張的照片與圖表,解析人體電磁波、聲波與經絡的關係。他依序從現代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成果,一層一層剝開生命及人體的真實面貌,解開經絡之謎,找出陰陽調和的養生之道。
書中作者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傻問題」,這是許多人想問而不敢問的問題,卻敲開了深入研究經絡的大門。例如:
.穴位有多大?經絡有多寬?
.經絡會不會移動?
.不需藥水,只靠一根針,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為什麼用西醫最拿手的解剖學無法解開經絡之謎?
.皮膚上的電測量資料到底可不可靠?
.植物沒有神經,但也有經穴嗎?
這些傻問題,張長琳教授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一一給出答案,他最後還提出了一個大哉問,既然經絡系統就是對人體內能量分布的一個簡單描述,那麼「透過經絡,我們可以定量計算出人體『身心系統』的和諧程度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活得健康」就再也不是紙上談兵了。
作者簡介:
張長琳
1943年生。前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物理教授,現為德國Siegen大學音樂和音樂教育系客座教授、美國Temple大學尖端科學中心顧問、國際學術刊物《物理治療和生命物理學國際學報》主編。
學的是生物物理,寫的是經絡;研究過茶葉、細胞、腫瘤、生物體電磁場,也曾待過茶葉試驗場,種過水稻、耕過田,還與音樂家一起工作,如此跨領域的作為,正反映出作者跌宕起伏、閱歷豐富的精彩人生。
張長琳自學完成高中學業,以函授方式在浙江大學念生物,文革時躲在山溝裡潛心學習數學、文學、哲學等。十年下來打下扎實基礎,對於日後的研究工作助益良多。1978年,他以同等學歷考上碩士研究生,就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還成了名師貝時璋的關門子弟。1988-1999年,他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跟德國生物物理國際研究所研究生物體電磁場。1999年,他分別在德國Siegen大學、漢堡大學鑽研音樂治療及睡眠品質研究,一直到現在。
1990-1995年,張長琳發現了「生物體內電磁場的耗散結構」、「有機體相干態的客觀測量和定量計算」,以及「有機體狀態在希爾伯特(Hilbert)無窮維空間的表達」。這三個新觀點是屬於生物、醫學、音樂等領域,卻要用物理和數學的語言來解譯。為了能清楚傳達,讓更多人順利跨過學術用語艱澀的門檻,因此才醞釀了《人體的彩虹》一書,並先以德文版發行。如今,繁體中文版終於推出了。
他在歐洲待了二十多年,在這片孕育出科學文化的沃土裡,張長琳與許多出色的科學家共事,他說這種經歷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寬了,學科之間的鴻溝變小了。
張長琳說,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是一本有無窮多頁碼的書,如果一個科學家能在一生中讀上新的兩三頁,就非常幸運了。」他說:「這樣看來,我已經是非常非常幸運的科學家之一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東西方權威名家一致推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沈邑穎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李政育
正觀身心靈整合醫學診所院長張文韜
古典中醫基金會創始人郭碧松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陳國鎮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趙保路
德國「教授論壇」創建人和召集人Hans-Joachim Hahn教授
德國席根大學教授Hartmut Kapteina
德國預防醫學協會主席Gerd Schnack
這是中醫經絡的革命性貢獻
本書太有意思了,完全以不同於傳統中國人的中西醫學或生命物理學研究與從業者的觀點,用極為淺顯的文字來說理,運用電磁波、聲波、電阻、電導等科學實驗來解析針灸的原理與事實,相信各位讀者會跟我一樣,讀完本書後會發出:「喔!太美了!深得我心」的讚嘆。──李政育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給科學帶來了怎樣的新問題?怎樣從中醫的實踐中看到現代科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如何透過中醫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現代科學?張長琳教授提出的這些觀點打破成見、撥開迷思,他從科學推出的答案更引導了新的研究方向,為中醫的發展開闢新局。本書不僅推薦給中醫師,所有對於中西醫有興趣的讀者都值得一讀!──沈邑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本書雖名為《人體的彩虹》,卻刻畫著作者對宇宙易理的洞見;內文雖採擷科學的語彙,卻描繪出生命玄奧動人的詩篇。介紹給所有想一窺生命堂奧的科普大眾,隨著生物物理學家一同振臂舞動命運的指揮棒,掀起那股激發萬物共振的能流,諧奏一曲足以撼動靈魂的無相樂章。──張文韜 正觀身心靈整合醫學診所院長.美國環宇大學東西方能量醫學研究所教授
從這本書中,我們真能品嘗出人類科學進步的足跡和艱辛,又能體味到古老的東方智慧:中醫之「道」,最終將與最新的科學技術聚首,而開啟一片新世界的曙光。──郭碧松 古典中醫基金會創始人
撰寫本書的作者張長琳教授,以他嫻熟的物理知識和思路,娓娓道出正確的物理觀念,讓讀者能藉以分辨和解讀經絡或人體機能的相關問題。張教授的文筆生動,在跌宕的文意中常發人深省,在評斷事理時總不失中庸之道,由此可見其謙謙君子之風。──陳國鎮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這是中醫針灸經絡的革命性進展,為針灸經絡的研究開啟了新的方向,必將對針灸研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張長琳教授曾在中國遍訪中醫和經絡研究的前輩,也不懈地求教於德、美、俄等西方國家研究經絡的大師們……獨到的觀點和透徹的分析,使人讀了有茅塞頓開之感。──趙保路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
身為一位生物物理學家,張長琳教授讓我們睜開眼睛、張大耳朵,看到了世界上那看不見的一部分,聽到了聽不見的聲音。──Hans-Joachim Hahn教授 德國「教授論壇」(Professorenforum)創建人和召集人
張長琳教授受過極為嚴格的西方科學訓練,又非常熟悉這根植於幾千年文化的東方傳統醫學。他在這本名為《人體的彩虹》一書中,把現代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成果,與中國、印度等古老醫學中的經驗聯繫起來,並建立了一個天人相應的整體世界觀。──Hartmut Kapteina 德國席根大學(Universitat Siegen)音樂教育和音樂醫學教授
從我們外科醫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不單是心血管在不停振動,就是骨骼、肌肉等也都在不停振動。這些都與張長琳教授的研究工作高度一致。我由衷地祝賀張長琳教授傑出的研究工作,也極為喜歡他的這本書。對我來說,這書就像一本精彩的小說或偵探書,讓人愛不釋手。──Gerd Schnack 外科大夫.德國漢堡大學運動醫學教授.德國預防醫學協會主席
名人推薦:東西方權威名家一致推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沈邑穎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李政育
正觀身心靈整合醫學診所院長張文韜
古典中醫基金會創始人郭碧松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陳國鎮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趙保路
德國「教授論壇」創建人和召集人Hans-Joachim Hahn教授
德國席根大學教授Hartmut Kapteina
德國預防醫學協會主席Gerd Schnack
這是中醫經絡的革命性貢獻
本書太有意思了,完全以不同於傳統中國人的中西醫學或生命物理學研究與從業者的觀點,用極為淺顯的文字來說理,運用電磁波、聲波、電阻、電導...
章節試閱
序曲:生命之歌
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紀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創世記》9:16
如果我們有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能直接看到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等,那麼又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尤其是,如果這樣的火眼金睛還可以濾去由分子組成的物質,那麼這個相當精神化的電磁場和電磁波世界又會是怎樣的呢?如果能有這樣的火眼金睛來看人體,那麼在這個「照妖鏡」之下,人體的「本相」又會是怎樣的呢?
火眼金睛才能看到的世界
現在假定有了這樣的火眼金睛,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是凡胎肉眼所不能見卻已被現代科學所充分認識到的世界。
假定能看到紅外線,就可以像紅外線夜視鏡那樣,在漆黑的夜裡看到人在走動。如果還能看到紫外線、微波、無線電波等等,那麼在黑夜裡看到的人體,就不像夜視鏡中的圖像那樣單調,而是五彩繽紛,比肉眼在白天所看到的還要多姿多彩、奼紫嫣紅。不過,這種用火眼金睛看到的人體「本相」,與凡胎肉眼天天看到的「表相」,大不相同。
在馬路上看到的人群,再也不是用各種時髦服裝包裝起來的人群,而是一種半透明的、有光環包圍、有點模糊、似真似幻、虛無縹緲的人影,飄飄然然地在馬路上來來往往。人的皮膚就像包圍著身體的玻璃邊界,可以看到裡面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等,但也都好像是由玻璃做成的。
這種半透明的人體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同時每個人都被一團彩色的輝光包圍著。這種輝光有點像佛家所說的佛光,或者像是其他宗教所描寫的聖人頭上的光環。只不過,即使不是聖人,而是凡人,甚至是惡人,也有這樣的輝光。當然,輝光的大小、亮度、密度、顏色、形狀等等就大不一樣了。這與每個人的生理狀態、病理狀態、心理狀態都有密切關係。能夠看到這種輝光,不但大大有利於醫生和心理學家的診斷,也許對於警員辦案也能派上用場。
如果再細看這樣的人體,不但可以看到透明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等等,在人體的中軸線上還可看到七個明亮的光亮點,有如聚焦的光線,這就是印度醫學中所說的「脈輪」(chakra),分別對應中醫所說的「印堂、天突、膻中、神闕、氣海、關元、曲骨」等七個穴位。這種脈輪的大小、顏色、明亮程度都不一,其中最大也最明亮的三個脈輪,在中醫學的文獻中分別稱為「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因為這些脈輪是在體內而不是在體表,因此中醫又稱為蓄氣之處。
除了中軸線上的七個大脈輪之外,還可以在肩膀、肘部、膝內、手指尖和腳趾尖內多處,看到許多大小不一的光輪,也就是許許多多的「小丹田」。
在透明的人體內,不但可以看到邊界清晰的透明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管道,還可以看到許多邊界模糊的明亮彩色線條。同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明亮的彩色線條所編織成的一張網路系統,與中醫所描述的經絡系統有許多重疊之處。
如果再仔細觀察這些大小不一的光輪,以及這些邊界不甚清晰、卻比較明亮的彩色線條,就會發現亮度和色彩都在不停變化,就如大型音樂會上那些隨著音樂而不斷變幻的彩色燈光。如果每刻、每時、每天、每月、每年進行長期的耐心觀察和記錄,還可以進一步觀察到,這些光輪和線條的亮度與色彩還會呈現長週期的變化,包括「時週期」、「日週期」、「月週期」和「年週期」等等,對應中醫書所說的「子午流注」,即現代科學所說的「生物時鐘」(biological clocks)或「生物節律」(biological rhythms)。
如果更進一步察觀人體內這些明亮的彩色線條與四周輝光的關係,還會發現這內外兩個系統之間有五個主要的連接口。第一個是在人的頭頂,相當於中醫文獻上的「百會穴」;另兩個在兩手的掌心,相當於中醫的「勞宮穴」;還有兩個是在腳底心,相當於中醫的「湧泉穴」。由於這五個主要的連接口分別在人體的頭頂心、手心及腳底心,因此又被稱為「五心」。除了這五個主要的連接口之外,在十個指尖和十個腳尖上,也有與外界的連接口。
仔細觀察這些連接口,會發現原來這些連接口相當美麗,就像是美麗的煙火、彩色的噴泉、五彩的火山和太陽的日冕。
用這樣的火眼金睛去觀看各種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會看到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這種美麗輝光,或稱為「佛光」;還會看到所有的生物體內,都有這些被稱為「丹田」的脈輪。此外,在所有的生物體內,還可以看到邊界不甚清晰、卻比較明亮的彩色線條,如果我們大膽一點,也可以把這些彩色線條稱為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的「經絡系統」。同樣的,也會在這些經絡系統邊界上找到許多連接口,是這些生物體與圍繞著它們的輝光,甚至是與整個宇宙能量的連接口和交換口。其實,不單是生物體,連許多無生命的物體,例如手機、無線電台、電視台等等,都在發出這些凡胎肉眼所看不見的光,一種看不見的彩虹。
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這些凡胎肉眼所看不見的彩色光線,都被稱為電磁波;而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光線,只是電磁波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用物理學的語言來描述,我們只能看到波長從300奈米到700奈米之間的電磁波,又稱「可見光」的狹小波段,還不到1%;其他那些肉眼看不見的電磁波段,即那看不見的99%,則分別被稱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簡言之,面對這廣大的電磁波世界,我們簡直是瞎子。
這些波總是在不停地向前飛跑。然而,在特定的條件下,又可以形成相對穩定的「駐波」(standing wave)。這種駐波是一種動態結構,需要不停的能量供應才能存在,也就是說要不停地耗散能量,所以這種動態的結構又被稱為「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古印度醫學發現的「脈輪系統」和古中醫發現的「經絡系統」,與這種肉眼看不見的「電磁場耗散結構」有一定的對應關係。至於那些既沒有現代科學知識,又沒有現代測量儀器的古人,又如何能發現這種肉眼看不見的電磁場結構,至今仍是一個令人驚訝的難解之謎。
六耳獼猴才能聽到的音樂
與眼睛的有限性一樣,人的耳朵更是有限,只能聽到二十赫茲到兩萬赫茲的所謂「聲波」,低於二十赫茲的聲波我們就聽不見了,這些聲波被稱為「次聲波」;而高於兩萬赫茲的「超聲波」,我們也聽不見。更糟的是,對於廣大豐富的電磁波來說,我們不但幾乎是瞎子,而且是完完全全的聾子。
所以,如果我們不僅能像孫悟空那樣,擁有能夠看到所有電磁波段的火眼金睛,而且還像《西遊記》中的六耳獼猴那樣,擁有能夠諦聽全部電磁波的「順風耳」,那麼就會發現,前面所說的那個看不見的世界中還充滿了豐富的音樂。擁有這樣的順風耳,就能充分欣賞人體內所發出來的美妙音樂。
當然,這種音樂也緊隨著人的心情而變化。當人健康且心情平靜時,你聽到的人體旋律類似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反之,當人激動或憤憤不平的時候,聽到的是激勵人心的軍樂聲和扣人心弦的軍號聲。當人昏昏欲睡時,你會聽到輕軟柔和的催眠曲;而當人在苦惱、無奈或絕望中掙扎時,你會聽到像現代歌星那種聲嘶力竭的嚎叫聲。
如果擁有這樣的順風耳,不僅可以聽到人體內的這些電磁波音樂,也能聽到所有生物體內的電磁波音樂。同時可以不用透過收音機或電視機,而是直接聽到電台所播放的音樂和聲音。此外,還可以聽到整個世界和整個宇宙都充滿了電磁波的音樂,就如一部巨大的交響樂。
如上所述,古人早已從直覺以及從無數代人的經驗中窺知了這種「看不見的彩虹」和「聽不見的音樂」,並且用很原始的語言進行了一些描述。然而,現代科學發現,這種看不見的彩虹和聽不見的音樂比古人所描述的要豐富得多,也美麗得多。當一個人的身心都非常健康時,身體內的這種聽不見的音樂會奏出最美、最和諧的交響樂。
然而,用嚴格的科學方法來重新測度這「看不見的彩虹」和「聽不見的音樂」,並證實它們的存在,卻是極為艱苦的工作,因為這遠遠超過了有限的感官能力,甚至超過了我們的想像能力。所以,在本書開頭,我用了一個假想實驗或想像實驗(thought experiment),設想一群盲人世界的科學家在研究彩虹時所面臨的困難,以便理解這種科學探索的難度。
第二章 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摘錄)
針灸是對現有「科學」知識最頑強,也是最活生生的挑戰。它有四千多年歷史,並且根植於一種「身心統一」的哲學;而這種哲學完全不同於現代西方的世界觀。但這個老古董居然不在現代科學面前自然消亡,反而不斷成長。如果「經絡」和「氣」這些東西真的存在,那麼有關身心關係的現代觀點,顯然都要修改。
馬斯歐西亞(Giovanni Maciocia)
《活生生的經絡》(The Vital Meridian)序,1991
在當今世界「中醫熱」的浪潮之中,自然而然地,在科學界出現了所謂「經絡現代科學研究」這樣很基礎性的研究工作。
從表面上看來,經絡現代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求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針灸的機理。
其實,這只是兩種文化的相遇、衝突、交流和融合的過程。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方,並建立在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上。所以在深層的意義上,所謂經絡現代科學研究的命題,就是要努力從西方人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來理解這帶有強烈東方神祕色彩的古老醫學。
那麼,到底什麼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呢?那太多了,即使光在醫學領域也是寫許多書都說不完的大題目。這兒只好長話短說,在針灸的實踐和理論中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的一個巨大差別。那就是:東方人看重「功能」,而西方人更看重「結構」。東方人有種很務實的信念,只要這種方法能治病,也就是具有治病的「功能」,就是好醫學。事實上,整個中醫的診斷都是基於「症」,並且對症調理,並不強調是哪個部位出了問題。所以在中醫裡頭,解剖學並不占主要地位。反之,西方人卻特別重視「結構」,不要說是當醫生的,即便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大畫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他的解剖學知識也令人傾倒。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1596-1650)的名著《人即機器》(L’homme machine),更深深影響了西方人的思維。根據人即機器的觀點,醫生就是機械師。一個好的機械師,當然要非常熟悉機器的結構。所以,解剖學就成了醫學院學生的必修課。甚至可以這樣說,組織學、細胞學以及整個分子生物學都是解剖學的延伸,都是基於人就是機器這樣的信念。西醫和生物學家深信,只要我們把所有的每一個小部件(每一個分子)的結構都搞得清清楚楚了,我們就會對人體無所不知,也就沒有什麼治不好的病了。因為人就是機器,哪個部件出了毛病,換一個就是了。
我們也不能不看到,人即機器這種深刻的信念確實是推動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基於這種強烈的信念,生物學家把人體分解成不同的器官,再把器官分解成組織,把組織分解成細胞,把細胞分解成細胞器,把細胞器分解成分子,最後再搞清分子的結構。這樣精細的工作,為現代西醫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在這種思維指導下,當西方的醫生和科學家遇到中醫,尤其是遇到奇怪的針灸和經絡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問:「針灸和經絡的解剖學基礎是什麼?」也就是說,經絡的結構是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問這種問題的西醫和西方科學家並不排拆針灸,他們已經承認了針灸的療效,亦即承認了針灸的功能,但是他們還希望能進一步瞭解經絡的結構。
尋找經絡對應結構的工作開始得很早,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結束就開始了。在這兒,可以把過去半個世紀對經絡結構的探索分成幾個階段。這不但使我們對過去探索的道路有個清醒的回憶,也有利於對今後的研究方向有更清楚的認識。
第一階段:解剖學研究
最初,科學家想得很簡單,因為在古人留下的經絡圖上,經絡的路線和腧穴的位置都畫得一清二楚,所以只要拿把解剖刀,按著這張圖就一定可以在身體中找出相應的管道之類的東西。但遺憾的是,就是偏偏找不到這樣的東西。這麼一來,科學家馬上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個比方來理解科學家的處境。假定生活在十九世紀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意外地從外星人那兒得到了一台彩色電視機,就與你家中的那台一樣,有著一樣的「功能」和「結構」。現代的科學家當然十分清楚電視機的結構與運作原理,但是那時候的科學家並不知道,因為那時候還不知道電磁場和電磁波的存在。
眾所周知,維多利亞女王是個很開明的君主,也相信科學。於是,她邀請了許多當時的科學家,一同來研究這只奇怪的箱子。最初,那些科學家的想法也很簡單,他們想,在這個箱子中一定躲著一群小木偶或小精靈,會講話、會唱歌、會跳舞,還會演戲。所以只要設法打開箱子,把這群小傢伙抓出來,獻給女王陛下就是了。然而不幸的是,他們沒能成功,這樣就沒法向女王陛下交差了。
現代科學家開始研究針灸和經絡時,情況也差不多,尤其是從1950到1980年代。他們想,針灸書上寫得明明白白的,經絡是氣血運行的管道。那麼這種管道可能是與血管、淋巴管或神經纖維差不多的東西。所以一解剖屍體,馬上會真相大白了。同時他們還可以把這種經絡管道拿出來,浸泡在防腐液中,放進解剖教研室的標本瓶,讓學生好好學習。
1963年,朝鮮生物學家金鳳漢在英文版的《朝鮮科學院院報》上發表了長達二十多頁的論文,宣布他已經在人體內找到了與經絡對應的管道以及與腧穴對應的小體,並分別命名為「鳳漢管」(Bonghan ducts)和「鳳漢小體」(Bonghan corpuscles)。
這當然是重大新聞,不要說是整個朝鮮,就連中國所有的報刊,都在顯著位置報導了此一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和中國衛生部也發了賀電,並組織了許多中國的醫生和科學家去朝鮮訪問學習,交流經驗。當時正值冷戰期間,所以不單是朝鮮和中國,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都以十分驕傲的心情,報導了這個重大發現。金鳳漢不但成了朝鮮的民族英雄,也成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英雄。當然,這樣重大的消息也傳到了西方國家,十分令人振奮,因為不管如何,如果這個發現是真的,那確實是對醫學、科學,甚至是對整個人類的一大貢獻。
按照現代科學的基本原則,每個發現都必須能在別人的實驗室中在同樣的條件下重複出來。於是全世界的科學家,中國、德國、法國等都在試圖重複金鳳漢的實驗。可惜的是,重複的情況並不理想。著名的奧地利組織學家凱爾納(G.Kellner)非常細緻地重複了金鳳漢的實驗,然後發表了與金鳳漢一樣長的論文,題為「皮膚的結構和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kin)。他指出,金鳳漢所發現的「鳳漢管」,其實是在胚胎發育中沒有閉合的殘留微血管,而這「鳳漢小體」,就是殘留血管的「末端小體」(end body)。這種結構確實存在,也會對針刺起反應,但並不具有經絡的功能。當然,這是十分讓人尷尬的處境。有傳言說,金鳳漢為此自殺了,但也有人說後來還看到過他。不管怎樣,金鳳漢成了針灸研究歷史中一段不堪回首的醜聞。
然而,我們應該為金鳳漢說句公道話,他畢竟是經絡現代科學研究的一位先驅。就如探險隊員一樣,雖然他走錯了路,但這條錯誤的路總是要有人去試一試。試過了才知道,想用傳統的解剖學研究針灸和經絡是行不通的。如果不試,就永遠也不會知道。
另一方面,金鳳漢事件也大大地刺激了世界各國對經絡的研究,也包括中國。事實上,中國國內的經絡現代科學研究,就是從金鳳漢事件之後才開始的。
其實,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錯誤是很常見的。金鳳漢事件之所以搞成這樣,也與當時冷戰的歷史環境和過份宣傳有關。所以金鳳漢不但是「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中的一位先驅,也是在這一場極為艱難的科學探索中的一位殉難者。
第二階段:現象學研究
金鳳漢的悲劇,不但對「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是一大打擊,對整個針灸界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金鳳漢的失敗,幾乎把整個針灸和經絡的名聲都毀了。於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經絡系統是否真的存在?」而當時科學界對針灸和經絡的看法就更糟了,認為針灸是不科學、荒唐、神祕、不可靠、不可能、純屬虛構……,不一而足。
簡單來說,當時科學界普遍認為整個經絡理論都是古人面壁虛構出來的故事,完全沒有實驗證據。至於針灸的療效,也只是與海市蜃樓一樣的「安慰劑效應」。
所以不管針灸有多長的歷史,也不管針灸有多好的療效,更不管針灸學說有多麼美麗,如果不能找到解剖學的證據,就無法證明它的真實性。就如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一樣,雖然也有了幾百年的歷史,也非常美麗,個個孩子都信她是真的,也沒有一個家長願意說她是假的。但是這並不等於說,白雪公主真有其人。
這種論點再說得坦白點,就是認為所有的針灸醫師都是騙子,所有接受針灸的病人都是瘋子。例如在1977年的第一屆全國針灸大會上,當針灸大夫表演「循經感傳」時,有人提出要對這些受試者進行心理學檢查,看看是否有精神上的問題。
顯然這種懷疑派的論點,實在太傷害針灸師和所有中醫師的感情了。同時循經感傳又是針灸操作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說循經感傳只是病人在騙大夫,而且騙了幾千年,實在是匪夷所思。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組織了一個史無前例,也許堪稱是空前絕後的研究大專案,稱為「循經感傳的研究」,由福建中醫研究所胡翔龍大夫主持,從南到北共有二十八個單位參加,甚至還包括中國支援非洲的醫療隊,總計共調查了63,228人,包括不同的民族和人種。最後終於用大量的統計資料和儀器測量表明,針灸並不是古人面壁虛構出來的童話故事,而是一種真實的東西,儘管當時還不知道它是什麼。
所謂「循經感傳」的現象,是指在針灸操作時病人的一種主觀感覺。當針刺在正確的位置上並起了作用,病人會感到一種特殊的感覺沿著對應經絡路線在走動。這種感覺常常是痠、脹、麻、熱、冷、痛或電擊感。偶爾這些感覺中的某一種會單獨出現,但在多數情況下,是痠、脹、麻的混合感覺。在針灸的古書中,把這種感覺稱為「氣感」或者是「得氣」。針刺得氣就表示治療發生作用了,得氣時不但病人有痠、脹、麻等感覺沿著經絡路線爬行,大夫也會感覺到針被吸住了,很「澀」,不易轉動,也不易拔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循經感傳研究有點像民意測驗,是對某種主觀感覺的調查。在這種調查中,雖然也有人會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是成千上萬的人說同樣的謊話,總是比較困難。所以這種研究方法,在現代科學研究中也是被允許的。
同時,這個專案的調查方法也按現代科學的標準進行了標準化。這種「氣感」是用低頻電子脈衝來誘發的,儀器用的是直徑3-5公釐的銀質電極,放在「井穴」上,井穴一般在手指或腳趾尖上;或放在「源穴」上,源穴一般在腕或踝的關節處。在調查中,大多數大夫採用這種標準化的電刺激方法,但也有些大夫用手壓或用普通毫針來刺激穴位,還有些既不選用井穴或源穴,而是選用其他穴位。
除了刺激方法之外,氣感的級別也設法標準化,便於統計學處理。調查結果顯示,在這63,228人中有78%的受試者出現了循經感傳現象。也就是說,有四萬多名受試者有了這種感覺。顯然,要說四萬多人都是騙子或傻子,實在有點困難了。同時根據醫學和藥物學的經驗,安慰劑效應最多只有25%,而78%是遠超高於安慰劑所能達到的效果了。
第三階段:超越古人
事實上,這個循經感傳研究的結果遠遠超過了預期目標。許多參與的大夫和研究人員,都趁此機會問了許多古人沒有問過的問題,並且自己在實驗中進行考查,得了許多非常重要的結果,澄清了經絡理論中許多不夠清晰的概念,為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包括找到人體內「看不見的彩虹,聽不見的音樂」,先鋪好了道路。
古書的記載是否有錯誤?
有些循經感傳的研究人員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古書所記載的經絡位置是否完全正確?」
從許多循經感傳的觀察結果來看:在人體的四肢,感傳線基本上與經絡線一致;但是在軀幹部,就可以觀察到感傳線與經絡線之間的不一致;而在頭部,兩者之間的差別就相當大了。
還有,雖然多數人的感傳線路很相似,但有時個體差別可以很大。
循經感傳線路的穩定性及可變性
第二個重要問題是:經絡線是否是像血管和神經一樣有固定不變的位置?
觀察指出,當有些人生病時,循經感傳的線路會出現大幅變化。有時感傳會完全離開平時的線路,直奔病灶所在的地方。
其實這種現象早就被記載在古書上了,並稱為「氣至病所」,而且很容易在臨床上觀察到。另一方面,氣至病所的現象也表明,要想經由解剖學的方法,找到像血管或神經纖維那樣固定的管道系統,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然而,許多經絡研究人員卻偏偏忘記了這一點。
在某些特殊的病例中,甚至可以觀察到經絡線路的大幅變化。
所以經絡完全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是一種固定的管道。至於針灸教科書中所畫的經絡圖,所描寫的明確位置,只是為了方便初學者使用,是一種大大簡化了的說明圖。其實有經驗的針灸師都知道,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簡單,至於「氣至病所」和「阿是穴」等經穴位置的移動,更是每個針灸師都知道的。可惜,教科書上的這種簡化圖解和說明,還是誤導了許多對針灸感興趣,甚至想從事這方面研究、卻對此情況瞭解不深的科研人員。當然,更誤導了那些本來對針灸就是霧裡看花的西方科研人員。所以他們才天真地想按圖索驥,按照針灸書上的圖去找出裡面的管道來。
「循經感傳現象」此一研究項目對這個問題還做出了定量的描述。這個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只有86.7%的感傳線路是與教科書上的經絡圖一致,而其他人或其他情況下,即使在同一人身上重複刺激同一穴位,一般都有一至二公分的漂移。
從「循經感傳現象研究」這個項目中,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首先,經絡不是古人面壁虛構出來的神話,而是真實存在,因為它有功能,即使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它的結構基礎是什麼。第二,透過這個研究項目,我們知道了古書上所記載的經絡圖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並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一無錯誤。第三,經絡的線路有可變性,並且在一些特殊的病理條件下會出現大幅變化。因此經絡就不可能像血管或神經那樣,具有固定的解剖結構。
循經感傳線路的寬度和深度
古書中並沒有記載經絡線的寬度和深度,只是畫了一條細細的線。所以許多科研人員和大夫就藉由循經感傳現象這個研究專案,對感傳線路的寬度和深度進行觀察。
對大多數人來說,感傳線路並不像古書經絡圖上所畫的那樣,是一條細細的線;而是一條有中間部和邊緣部的寬帶。中間部比較窄,約有2-5公釐,而邊緣部則比較寬,約有2-5公分。感傳路線所處的深度則隨部位而不同,在肌肉豐厚的地方位置較深,在肌肉淺的地方似乎就在皮下。
另一個可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是,當我們把毫針離開穴位中心點刺激時,感傳線路也會做相應的平行漂移。
循經感傳的方向和速度
不同於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循經感傳是雙向的,針刺激之後,「氣感」同時向心和離心兩個方向爬行。
循經感傳的爬行速度也相當慢,只有每秒1-20公分左右。比每秒2-120公尺的神經傳導要慢得多了。所以,循經感傳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神經傳導。
序曲:生命之歌
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紀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創世記》9:16
如果我們有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能直接看到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等,那麼又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尤其是,如果這樣的火眼金睛還可以濾去由分子組成的物質,那麼這個相當精神化的電磁場和電磁波世界又會是怎樣的呢?如果能有這樣的火眼金睛來看人體,那麼在這個「照妖鏡」之下,人體的「本相」又會是怎樣的呢?
火眼金睛才能看到的世界
現在假定有了這樣的火眼金睛,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是凡...
推薦序
喜見「經絡」飛龍再現
「經絡系統」是每位中醫師必學的課程,中醫界有句名言說:「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可見經絡在中醫的重要性。中醫聖經《黃帝內經》的《靈樞》載有最豐富的經絡內容,闡明了經絡對於人體的重大影響。例如:
《靈樞.海論》:「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說明經絡聯絡臟腑,溝通內外。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都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保持相對的平衡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
《靈樞.本藏》:「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中醫認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氣與血,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經絡系統將氣血及營養物質輸送到周身,濡潤全身臟腑組織器官。
《靈樞.經別》:「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靈樞.經脈》:「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中醫的診斷、治療藥物方劑的歸經、針灸臨床診斷治療的辨證、循經取穴、針刺補瀉等,皆以經絡理論為依據,經絡系統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經絡系統的通暢與否攸關機體的預後生死。由於醫者操人生死,所以明朝的中醫師李梴在《醫學入門》指出:「醫而不知經絡,猶人夜行無燭,業者不可不熟。」
大陸現代研究經絡學者黃龍祥先生指出中醫經絡的特異性,他說:「古代中國其他民族醫學以及其他國家醫學一樣,也有類似『穴位』的概念和類似針灸的療法,但是都沒有產生類似『經絡學說』這樣的理論。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療法主要都是局部刺激治療局部病症的『頭痛醫頭』或『以痛為腧』的療法。」因此,他認為中醫的整體觀主要是由經絡學說體現的。可見,古今醫學家一致認同經絡的重要性。
雖然經絡學說在中醫占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中醫師每天的診療工作幾乎都與經絡有關,但由於經絡無法被具體看見或觸及,其存在性在近代備受質疑。因此,經絡宛如一條見首不見尾的飛龍,療效可見,其理卻不明。
身為一位每天以「經絡」為主要診斷治療準則的臨床中醫師,很高興見到張長琳教授悠遊於古今中外歷史,從文化、哲學與科學領域,抽絲剝繭地探討東方與西方醫學發展的差異。
張教授並以其專業素養,大量利用各種實驗報告、圖表等資料解說現代物理學、生物學等科學觀點,深入淺出地討論經絡的特質及存在的可信度。張教授指出中國古醫學「經絡系統」與印度古醫學的「脈輪系統」二者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可能與「電磁波耗散結構」有關。有關「耗散結構」,張教授在書中有非常精闢的說明,請讀者盡情欣賞。
本書內容多元豐富,適合各行各業的讀者。對於中醫師而言,最關心者仍是經絡的相關議題。在第二部第二章「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中,討論許多針灸特有的現象,包括:
一、循經感傳現象路線的穩定性及可變性:「循經感傳」又稱為「氣至病所」或「得氣」。經由研究發現,感傳路線有時會出現大幅變化,甚至會完全離開平時的路線直奔病所。所以張教授認為「經絡完全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是一個固定的管道。至於針灸教科書中所畫的經絡圖,所描寫的明確位置,只是為了方便初學者使用,是一種大大簡化了的說明圖。其實有經驗的針灸師都知道,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簡單。」(見87頁)。此項觀點,與我們臨床應用經絡診斷治療的經驗不謀而合。
二、循經感傳現象路線的寬度和深度:張教授認為感傳路線並不是一條細細的線,而是一條「有中間部和邊緣部的寬帶。」(見89頁)。感傳路線所處的深度與肌肉的深淺度成正比,這點也與臨床觀察相符。
三、循經感傳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為雙向,速度比神經傳導慢許多,每秒1-20公分左右。
四、溫度與藥物都對循經感傳有所影響:這也證實了中醫的灸法和穴位注射的療效。
張教授也提出一些自謙為「傻問題」的課題,其實這些都是許多中醫師想問而不敢問的問題。張教授所提供的資料恰似暮鼓晨鐘,敲開深入研究經絡的大門。例如:
問題一:穴位多大,經絡多寬?依據資料顯示「穴位並不是像針灸銅人上那樣的小洞洞……,而是像一座邊界不清的小山峰。」(見102頁);「經絡就像是一道山脈似的東西,而腧穴則像這道山脈的一座座山峰。」(見103頁);「腧穴是人體電場強度最高的一些點。」(見119頁)。這提供我們對於經絡腧穴形態的新看法。
問題二:經絡與腧穴會不會移動?答案是會!在某些特殊狀況下,經絡與腧穴的位置都會改變。所以張教授說:「經絡是活的。」(見106頁),又說:「人體的電導確實是隨時間而漲落的。此即古人所說的「子午流注」。」(見109頁),這些都是非常具啟迪性的觀點!但是張教授對於「阿是穴」的定義(見105頁),與傳統中醫的看法有異,這也提供我們另一層思索的角度。
經由現代的皮膚電導測量深入研究,張教授得到一個意義深遠的結論:「中國古人所發現的經絡系統,就是對人體內能量分布的一個簡單描述。」(見120頁)。由於能量不可見,當然無法用解剖方式找到經絡腧穴。所以,經絡就如前所述是一條見首不見尾的飛龍──可用而不可見。
但不可見者,並非不存在,只要透過適當的研究方法,必然可以讓此飛龍現身,彩虹滿天。張教授引馬斯歐西亞的論述:「針灸是對現有『科學』知識最頑強,也是最活生生的挑戰。」(見79頁),中國與印度古醫學是一種能量醫學,符合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兩者與現代醫學應該相互結合。所以,張教授指出東方古醫學研究的意義:「對這些『古老醫學』的現代科學基礎研究,其意義並不是得到現代科學界的認可,而是對現代科學的一種強大挑戰,而且是對現代科學研究的一種強大壓力和動力。」(見74頁),所以他認為應該如此提問:「中醫給科學帶來了怎樣的新問題?」「中醫給科學帶來了怎樣的挑戰?」「怎樣從中醫的實踐中看到現代科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如何透過中醫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現代科學?」(見227頁)。這些觀點打破成見,撥開迷思,引導新的研究方向,為中醫的發展開闢新局。
本書不僅推薦給中醫師,所有對於中西醫有興趣的讀者都值得一讀!
張教授擔任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前沿科學中心顧問,筆者多年前曾在天普大學就讀,也是一份特殊的緣分。
沈邑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美國Temple University MBA研究
------------------------------------------------
管窺經絡的感觸
眼睛看見的才真實嗎?手指觸摸到的才存在嗎?其實,我們的感官知覺的範圍非常狹窄,例如手機所用的電磁波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現代的人應該不會認為它不存在吧!
解剖人體所看到的東西是生命的全部嗎?每餐飲食下肚,經過消化分解後變成細碎的渾漿,其中各種物質又如何知道該去到哪裡落腳?身上傷口該如何修復?修復到何種程度就可以停止?身體怎麼知道?外在風寒暑濕燥火的無情侵襲,內在七情六欲的自亂陣腳,人體怎麼自我調適?類似的疑問俯拾皆是,唯物或生化的觀念所能解釋的非常有限;即使解釋了,也還有漏洞有待填平。
過去,我們慣用的化約式機械觀,其實早已不能全盤適用了。可是,正如本書作者所言,生物學和醫學、甚至心理學,還有許多人堅信一切現象都有物質基礎,完全無視於物理學近百年來早已有更上層樓的認知發展。因此,對於經典中醫的經絡針灸之術,何止於輕率蔑視,更論斷為不科學或偽科學而力斥之。
早些年,想做這方面的探索不僅不敢聲張,深怕會被認為不務正業,申請不到研究計畫的補助。有些人私底下做此研究也是附帶性質的試做,而大部分都沒有做出自信的結果來,其中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唯物觀的成見太深,實驗的設計脫離不了那樣的思維引導,甚至連數據的整理分析也一樣,變異度紛雜無所歸趨,讓人看不出其中的規律。於是,嘗試了一下就放棄的人多得是。由於做不出結果,就懷疑古人所說的經絡虛假不實,進而堅決否定有經絡的論點。
然而,針灸醫術並非始自近代,中醫數千年來已經利用此法扶危救命,獲得了無數的驗案。這些醫療史案難道都是假的,只有我們這些接受過科學教育的人,才能看清楚其中的真偽?難不成千古以來的人都受騙了?當然不是這樣!
由於受過多年的物理訓練,我學會暫時撇開唯物的思維,採用整體和波動的觀點研究經絡。幾年摸索下來,終於解開了一些心中的謎團。從電性來看,經絡頗像大海中的洋流,在人體內傳輸生化物質、能量和信息,不停地循序流動著。在許多皮膚位置上,有些像湧升或沉降流的位置,它們的導電度都比周圍的要好很多。在健康的人體上,它們的動態還彼此同步相干;但是在患者身上,其相干度就變差。這些特殊的表皮位置,大約和古人所描述的穴位相符合。
從經絡的研究裡,對於生命體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感動,生命觀逐漸脫離解剖的唯一認知。經絡對我而言,就像體內主要的無線通訊網路,整體經絡非常綿密,不僅維繫著五臟六腑本身的機能,同時也把它們整合成和諧運作的有機體。生命體的經絡系統宛如樂曲動人的旋律,既能將許多音符整合起來,也成為能感應環境的變動。
其實,打從有胚胎起就有經絡,在胚胎發育的過程,它非但沒有逐漸退化,甚至是緊盯不捨地主導。直到主人要走的那一天,它還孜孜不倦扮演著稱職的角色,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解剖所看到的東西是陽剛的實體,而蜿蜒若幻的經絡卻是陰柔的網絡,兩者剛柔並濟,使生命體既保有準穩態,也展現極大的可變性。至於古人如何將不對稱的臟腑,與頗對稱的經絡逐一關聯起來,成為條理井然的經絡系統?這還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謎題。
縱然經絡的真面目及功能未能全然揭露,然而已經有許多有識之士參與了經絡或中醫學的探究,審慎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知識,鑽研古人了不起的發現。同時,也運用流暢易懂的語言或文字傳達給大家。
撰寫本書的作者張長琳教授,以他嫻熟的物理知識和思路,娓娓道出正確的物理觀念,讓讀者能藉以分辨和解讀經絡或人體機能的相關問題。張教授的文筆生動,在跌宕的文意中常發人深省,在評斷事理時總不失中庸之道,由此可見其謙謙君子之風。
開卷品讀來稿,令我無法半途罷讀。對於愛好科學也傾心古道的讀者,我相信你們也會被深深地吸引,感受到作者活潑的論理和推想,以及他揭露生命和物質世界的奧祕時,閃現的觀念流轉所蘊含的動人妙義。
陳國鎮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
古老的東方智慧VS.最新的科學技術
長琳這本行歌如板,極有文學、哲學價值的科普書,讀起來真讓人手不釋卷,拍案叫絕。雖然內中的觀點,我們曾經多次交談過、探討過;然而,再讀他系統地闡述這些觀點和思想的這本書,仍舊令人回味再三。 他那幽默的文筆,把枯燥的物理學和數學概念,像史詩般的立體寬銀幕電影,又像世界時空交響樂一般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我和長琳的相識,就是在他書中提及的那次在荷蘭召開的國際科學醫學會上。我們碰面就一氣談了四個小時,我完全忘掉了那些正在開得熱火朝天的分組討論會場。從此,我們就成了莫逆之交。在與他相處之中,我體驗到了什麼叫真正的科學精神。我們專業相差甚遠,我所做的氣功和體驗的氣功經歷和現象從來都難與一般人溝通,更別提科學家了。由於以往的經驗,我對科學家總持有一些偏見。然而,在跟長琳無話不談的探討中,我的偏見也如冰雪般消融了。他那大科學家的氣度,他在真理追求中毫不猶豫地否定自己,以及不受已有的理論框架束縛、毫無偏見的探索精神,都深深地感動了我。
他那童心般的真誠傾聽,他那容納百川的胸懷,從而能消化各種不同學科的學說和思想的能力,加上他那堅韌不拔、一點一滴地做好每一工作細節的嚴謹學術態度,吸引著我與他合作進行了一些科研項目。記得有一次我跟他說:「科學哪輩子才能證明得了氣和神,科學這麼有限。」
他的回答使我終身難忘:「碧松啊,氣功、道家的內丹修煉是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探測儀器來瞭解世界的真相,是一種很高文明層次的探索。而科學家也是在探索,在修煉啊!我們也發願要認識世界的真相(真理),只是我們的方式是很慢的、一步一步的、實證的、理性的,發現一點,記錄一點,承認一點,再用儀器反覆驗證,再承認一點,再發現新的,再創造新的儀器,然後否定、修正以前的問題。真正的科學就是這樣不斷地再驗證、再否定,一步一步艱苦地向前推進。這種修煉也是一步一個腳印,並且是前仆後繼地,是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艱苦修煉。現在我們的修煉總算有一些希望了,我們也能從理性的角度,比較接近和理解你們幾千年艱苦氣功修煉所體悟到的那種真實了。比如我們現在討論的電磁波、駐波、耗散結構等等,以及大量對經絡觀察測試的結果,不但發現了古人對經絡描述的真實性,而且也觀察到經絡循行因疾病而改變的特點,這則是古書沒有記載的。所以我們是殊途同歸,只是思維方式和驗證的方法不一樣而已。我們共同之處是:氣功要靜心,通過入定來開啟智慧;而我們的工作也容不得半點的浮躁,既要有勇氣,也得有定力。」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我們正坐在他在德國村莊那棟簡單又乾淨的小屋子裡,吃著他夫人平時省吃儉用後烹調給客人的盛餐,那些從國內帶來的乾菜、筍乾以及自家院子種出來的長豆角,再加上白米飯。
就是過著這樣清貧節儉生活的他,歷經三十年的探索、試驗和研究,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從東西方各自思維框架所產生的不同文明,以及在這種文明精神的支柱下所產生出來的不同文化、哲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來龍去脈的宏大畫面,還有多層次的比較。從他這本書中,我們真能品嘗出人類科學進步的足跡和艱辛,又能體味到古老的東方智慧:中醫之「道」,最終將與最新的科學技術聚首,而開啟一片新世界的曙光。於是,人類將隨著東西方文化與科學交融的和諧樂章,進入一個新的、靈性昇華的時代,在光中躍遷,在光中進化,在光中永生。
郭碧松
古典中醫基金會創始人
歐洲、澳洲註冊中醫師
2008年12月於北京
------------------------------------------------
針灸經絡研究的革命性進展
中醫中藥是中國幾千年醫學經驗的總結,是中國歷史的結晶。幾千年來,中醫中藥為無以勝計的人解除了病痛,帶來了健康。
針灸和經絡是中醫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根細細的銀針就可治療各種疾病,為病人解除各種痛苦。令西方人不可思議的是,頭痛不一定針灸頭部,腳痛也不一定針灸腳部。同一種病,不同患者所針灸的部位可以不同;同一個人、同一種病,不同時間看醫生,針灸部位也不同。這都取決於醫生對病人的望、聞、問、切和辨症施治。
由於針灸的有效性,近百年前,中外科學工作者和醫學工作者開始了對針灸機理和經絡結構的研究。但是,無論是中國學者或西方學者,不論是採用多麼先進的技術,都沒能找到經絡的結構。這簡直成了「千古之謎」和科學的難題,也是對現代科學的巨大挑戰。
張長琳教授經過十幾年的堅忍不拔和不懈的努力,對此一難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實驗,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針灸經絡跟在體內電磁波形成的一種「駐波的耗散結構」密切相關。這就解決了過去人們一直無法找到答案的經絡結構問題,原來經絡並不是像人們原來所想像的,是一種類似血管、淋巴、神經纖維那樣的靜態結構,而是一種動態的駐波結構,或一種能量場強的分布。
這是中醫針灸經絡的革命性進展,為針灸經絡的研究開啟了新的方向,必將對針灸研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這是張長琳教授站在科學巨人搭成的人梯上所摘取的珠寶:他曾在中國遍訪中醫和經絡研究的前輩,也不懈地求教於德、美、俄等西方國家研究經絡的大師們。他還在倫敦大英圖書館整整花了半年時間,閱讀有關的書籍資料,收集世界各國有關針灸和經絡研究的文獻。
在這本書中,張長琳教授用形象的語言和淺顯易懂的方式,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解釋了與經絡有關的電磁駐波的耗散結構特點,只要是具備高中文化水準的人就可以理解。因此,這本書將會對中醫針灸經絡的普及與推廣發揮重要的作用。
張長琳教授知識淵博,本書所涉及的哲學、歷史和宗教等內容,他都有獨到的觀點和透徹的分析,使人讀了有茅塞頓開之感。我相信,所有讀者也一定能獲益匪淺。
趙保路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
------------------------------------------------
東西方醫學的重新交會
在這本書中,張長琳教授為我們打開了兩扇大門。一扇大門是讓人們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古老的東方醫學,尤其是中醫;同時也為西方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使他們能從自然主義和還原論思維方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而這種思維方式使他們把活生生的人還原成「消費的機器」和「生物化學的機械」,同時把病人還原成「醫生的客源、貨源」和「可拆卸可裝配的裝置」。
身為一位生物物理學家,張長琳教授讓我們睜開眼睛、張大耳朵,看到了世界上那看不見的一部分,聽到了聽不見的聲音。然而,長期以來,野心勃勃的人們為了能有效地控制這個世界、征服這個世界,竭盡全力地把所有這些看不見的、聽不見的,統統從我們的知識領域中排除出去,甚至想從真實世界中排除出去。
在過去上百年的科學發展中,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已經被拋棄了。然而極有可能,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又會使我們重新找到他。正如德國的物理學家,原子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測不準原理」的發現人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所說:「滿杯的第一口是無神論,而上帝卻在杯底等著我們。」
看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更靠近東方的中醫了;但同時也更靠近西方醫學的最初根源,也就是把身、心、靈三者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漢斯-約翰.哈恩(Hans-Joachim Hahn)
德國「教授論壇」(Professorenforum)創建人和召集人
------------------------------------------------
聆聽身體的聲音
約翰.拜倫特(Joachim Berendt)是德國著名的音樂研究科學家和思想家,他在《這個世界就是聲音》(The World Is Sound: Nada Brahma and The Third Ear: On Listening to the World.).一書中,描述了一位禪宗大師上課的情景。這位大師問他的弟子:「當你把你的發聲器官和感覺器官都關掉時,你能聽到什麼?」坐禪是一種修煉,也是一種學習,學會如何排除外界的干擾,從而聽到內在的聲音。這一來,他就會步入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在第一層中,他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心跳聲、肌肉和骨骼的嘎嘎聲;如果他能再關掉這一層,就會進入更深的一層……,這樣一層又一層,最後他就會聽到分子和原子不斷振動的聲音。
著名的法國耳鼻喉科專家阿爾夫.托馬迪斯(Alfed Tomatis)畢生研究聽覺的奧祕,他用「生命的叮鐺聲」來描寫這種現象。由於耳毛的厚度甚至可小於大分子的半徑,所以它透過直接感受分子水準的振動,從聲波中(也就是從空氣分子的振動中)擷取資訊。
有一次,有個印度老婦人應邀參加一場心理學大會,講述她的治療經驗。她用這樣的方式來介紹她的工作,她說:「如果我用我們老祖宗的語言來講述和理解我的治療方法,那就要從妖怪、魔鬼、精靈……等等說起。對於你們這些無神論者來說,那就是巫術、迷信,是一派胡言。所以,我就用你們的語言,並請你們重新撿起那種已經被歐美科學界和醫學界扔掉的想像力。」於是,她開始講她的治療方法和理論基礎。「你們都知道,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而每一個粒子都按它的固有頻率在振動。如果你們用上你們的想像力,原子的每個固有頻率就會是一種聲音。然而,許多原子又組成了分子,於是這許多聲音又組成了一個小小的合唱團;而許多分子又組成了細胞,於是這些小小的合唱團又組成了一個大合唱團;而許多細胞又形成了組織、肌肉、器官等等,這一來,所有的原子、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等等,又組成了一個更龐大的樂團,演奏著極為複雜的交響樂。而人的精神、感覺、欲望、野心和抱負等等又形成了不同的力量,從而維持這種音樂的和諧以及不同旋律之間的合作。如果一個人生了病,這種合作就受到了干擾。於是,這個體內的音樂就會失去旋律與和諧。在我們的文化中,傳統的印度醫生都已學會如何阻斷自己的某些外在感覺,而專心於捕捉有機體內的聲音,就如專心傾聽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樣。當他學會能聽到病人體內的聲音時,他就能聽出這種音樂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干擾,走了調、畸變了,甚至可以感受患者的病痛。當然,他也學會了如何用草藥、用歌聲、用舞蹈、用瑜珈等等方式,把病人從干擾中解脫出來,重新恢復和諧的音樂。」
本書作者張長琳教授,是中國杭州和德國席根大學的生物物理學家。他既受過極為嚴格的西方科學訓練,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又非常熟悉這根植於幾千年文化的東方傳統醫學。所以,他在這本名為《人體的彩虹》一書中,終結了整整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中,前面說到的那個禪宗大師和那位印度老婦人的故事,都曾被看成神祕主義者的經驗而不屑一顧。
就像那位印度老婦人一樣,張長琳教授也從最簡單的物理學事實說起,一步又一步地讓讀者看到人類生活中越來越複雜的層面,從而把現代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成果與中國、印度等古老醫學中的經驗聯繫起來,並建立了一個天人相應的整體的世界觀,同時也為中國的針灸和德國的順勢療法找到了科學的基礎。
最近,我有個同事參加了一場心理學的研討會,討論人類的存在、精神和身體的起源等等問題。她詳細描述了會議中兩派意見激烈爭論的情景──兩種思維方式的強烈衝突。聽完後,我告訴她,我已讀完了《人體的彩虹》這本書的手稿,所以對她所描述的身體與靈的巨大分裂已不再感到恐懼,因為我對於人類的存在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觀點。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所有以物質形式的存在無非都是一種複雜的、編織在一起的波動形式,也包括我們所說的基本粒子和基本粒子的振動;而我們所有的思想、感覺和行動等,也不過是這種複雜振動的表現形式。於是,軀幹和精神、身體和靈魂、這個世界和下一個世界、生命和死亡、死亡和復活,以及許許多多主宰著我們生活但又困惑著我們的問題,不再成為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它們都是同樣的振動和波,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情景下的表現,它們有如永不停止的波濤和美麗的樂章,不斷地形成駐波和耗散。
張長琳教授的工作是從現代科學的基礎開始,然後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生動地描述了科學發展的進展和成果;同時,他也揭示了此一進展過程中,科學家所經受的種種磨難、煩惱、失落和迷惘。作者看到了此一進展過程中一種嚴重的失落和迷惘,那就是:現代物理學中關於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知識,其他自然科學家(尤其是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家)未能真正認識。他也發現,現代物理學的許多尖端進展,跟某些古文明中的看法和記載之間的聯繫;即便是歐洲古文明也有這樣的聯繫。例如,您會驚訝地發現在《聖經》第一章中,上帝最先創造的是「光」,很久以後才又創造出了太陽和星球。而我們一般都認為,只有太陽和星球才是光源。也許,正是這個「光」啟動了「宇宙大爆炸」,而這個拱形的波就界定了我們宇宙的秩序,由於這種秩序和能量的效應才產生了「可以看得見的彩虹」?其實,早在「光」的產生之前,就有「神說」這個聲學事件。極有可能這個聲學事件導致了「宇宙大爆炸」,而此一聲音直到今天還在振動,印度的神祕主義者稱它為「Shiva」,佛教把它說成是「Nada Brahma」(宇宙之聲)?也就是說,這個創世的聲音至今還在受造的每個民族心中迴響著。同樣的,從此一拱形的波和拱形的光,又創造出「聽不見的音樂」和「看不見的彩虹」。從這本富有探索精神的書中,您就可以聽到和看到它們。
哈特姆特.卡普太納(Hartmut Kapteina)
德國席根大學(Universitat Siegen)音樂教育和音樂醫學教授
喜見「經絡」飛龍再現
「經絡系統」是每位中醫師必學的課程,中醫界有句名言說:「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可見經絡在中醫的重要性。中醫聖經《黃帝內經》的《靈樞》載有最豐富的經絡內容,闡明了經絡對於人體的重大影響。例如:
《靈樞.海論》:「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說明經絡聯絡臟腑,溝通內外。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都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保持相對的平衡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
《靈樞.本藏》:「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
目錄
序曲 生命之歌
火眼金睛才能看到的世界
六耳獼猴才能聽到的音樂
第一部 盲人世界
第一章 重評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的第一步擴寫
第二步擴寫:盲人科學家認識彩虹
第三步擴寫:盲人科學家研究老鼠
第二章 唯物與唯心
物質化的心理學和生物學
精神化的物理學
虛無飄渺的電磁場
原子與基本粒子
真空才是世界的本源
密集與彌散
第三章 看不見的彩虹
幽靈世界
波的干涉
幽靈音樂
幽靈結構和整體醫學
第二部 醫學和科學的巨變
第一章 醫學市場的轉向
替代醫學
褪色的光環
出於好奇,到東方去
為了生意,到東方去
科學不科學
中醫挑戰現代科學
第二章 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
第一階段:解剖學研究
第二階段:現象學研究
第三階段:超越古人
第四階段:探求新知
第三章 人體的彩虹
傻問題
皮膚電阻測定的謬誤
電阻與電場
電導與經絡
第三部 結構概念的發展
第一章 科學的新大陸
永動機之夢
熱寂與世界末日
現代哥倫布:普里戈金
第二章 駐波
波的疊加
波的干涉圖案及干擾
第三章 人體的無線通訊
化學通訊系統
神經通訊系統
無線通訊系統
化學身體與電磁場身體
電磁場身體與整體醫學
第四部 生物學的場與波
第一章 共振的威力
能量的積累與傳遞
電磁波共振
多元共振
第二章 佛光的科學研究
氣功因緣
生物輝光
佛光的臨床應用
人體內的佛光
佛光的測量
第三章 化約論的盡頭
東西方思維的起源
複雜系統的研究
思想融合
三大文化圈的古往今來
黃金時代的開端
第五部 和諧之美
第一章 美的度量
天然藥物是音樂而不是機器
無序、有序及和諧
一加一等於三
第二章 美的測定
振子耦合與能量漂移
理想的機率分布曲線
無窮維空間與和諧金字塔
第三章 醫學的和諧
從生活水準到生活品質
相干態是動態過程
頑固的慢性病
古人的智慧
跋 科學與良知
主體與客體不可分割
生命、意識與良知
人類感官和語言的有限性
序曲 生命之歌
火眼金睛才能看到的世界
六耳獼猴才能聽到的音樂
第一部 盲人世界
第一章 重評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的第一步擴寫
第二步擴寫:盲人科學家認識彩虹
第三步擴寫:盲人科學家研究老鼠
第二章 唯物與唯心
物質化的心理學和生物學
精神化的物理學
虛無飄渺的電磁場
原子與基本粒子
真空才是世界的本源
密集與彌散
第三章 看不見的彩虹
幽靈世界
波的干涉
幽靈音樂
幽靈結構和整體醫學
第二部 醫學和科學的巨變
第一章 醫學市場的轉向
替代醫學
褪色的光環
出於好奇,到東方去
為了生意,到東方去
科學不科學
中醫挑戰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