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孫明賢
學 歷:美國普渡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
美國普渡大學榮譽博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學士
經 歷:農委會主委
台灣省農林廳長
總統府國策顧問無任所大使
財團法人921震災重建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財團法人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兼任教授、副教授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主任、理事長
中央銀行理事
國際香蕉研究中心董事
現 任:21世紀基金會執行長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榮 譽:國際青商會第13屆十大傑出青年
行政院保舉最優人員(1980、1991)
美國普渡大學傑出校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國際領導獎
總統明令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以宏觀遠見提出「大農業」建言
自古農業為立國之根本,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與環境劇烈變遷,我國農業發展承受艱困的考驗,其中糧食安全為最需要正視之問題。觀察中外幾千年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動盪,也大都是因為人民遭受飢荒所引起。因此,建構出符合全民需求之農業政策,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扮演重要的火車頭角色,台灣之所以稱為寶島,就在於政府十分重視國家的農業政策,才會創造小農經營發展之成功經驗,更締造經濟奇蹟之基礎,是許多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
政府遷台 農復會開啟農村復興
回顧我國農業發展歷程中,民國三十八年,農復會隨國民政府遷台,除帶來優秀的國內外農業專家群外,也提供充裕之資金,自此為台灣早中期農村復興開啟嶄新的時代。爾後三十年間,農復會實施一系列的農業政策,發展台灣農業現代化、推動土地改革,並自世界各地引進許多優良農作種原,使台灣農業不斷壯大發展、農產品量多質優,改善了農民收入,寶島台灣逐漸邁入物豐民阜。
爾後,農復會於一九七九年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為行政院之農業諮詢、設計、協調單位。後又於一九八四年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成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檢視這段歷史沿革,歷任主委皆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農復會時期的蔣夢麟、沈宗瀚、李崇道、張憲秋,乃至於農委會時期的王友釗、余玉賢及孫明賢等人,始終以優良的農業政策,帶領台灣農業精進發展,為穩定台灣社會做出貢獻。
表彰貢獻 榮獲紫色大綬景星動章
而在歷任主委中,孫明贊博士曾任台灣省農林廳廳長、農委會主委、「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理事長、及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執行長等,貢獻台灣農業五十年、功勳卓著。日前榮獲政府頒發紫色大綬(三等)景星動章,表彰他對提升我國在國際農業界的地位,以及拓展與世界各國的農業合作,殊具貢獻;而位於台南市善化區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為感念他的貢獻,也將通往中心大門的大道,命名為「孫明賢大道」,並勒石紀念。
我們都知道自幼家貧的孫博士,在求學過程中曾為牧童;每個星期天必須從台南搭車到鹽水,幫伯父揹藥回台南,幫助家計;在考上台大植病系後,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環境越是艱苦,越是奮發向上,一心向學的孫博士大學畢業後又前往美國深造,取得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及美國普度大學博士學位,並以此為基礎,投入農業領域,為台灣農業奉獻所學及才能。
孫博士對台灣農業的貢獻不遺餘力,如擔任農林廳長期間,推動農民健保、稻米商品化、一鄉鎮一特產、地區農業發展方案、成立水土保持局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改善農漁會選舉制度、推動永續農業、參與農技援外工作兼顧邦交等。
在APEC發言 力阻全面開放稻米市場
在擔任農委會主委任內:廢止「糧食管理法」,推動水旱田耕作制度改善計
畫;參與推動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提出入關後因應對策,訂定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平息1993年農民運動;公平標售公糧,杜絕官商勾結;配合政府「南向政策」,與外國簽訂雙邊農業合作協議;將台灣自國際保育團體的黑名單中除名;立法推動老農津貼;訂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等。
尤其是1995年,孫博士主動請纓出席在日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並在會中發言,力阻全面開放稻米市場,獲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支持,有效阻止稻米出口國準備在會中提議開放市場的提案,以保障台灣農民權益。
此外,孫博士早年曾協助育成玉米抗「露菌病」新品種;完成「東方果實繩」 檢疫處理技街,使日本開放台灣椪柑輸日;也證實南非玉米不會感染「流膠病」,同意國貿局開放南非玉米,有利畜牧業的發展;也首度發現台灣水稻罹患「稻細蟎」,始能對症下藥;又引進三千二百種甜椒及辣椒;派遭「亞蔬」專家擔任台灣援外農業技術團團長,協助世界各地改良耕作技術;又協助研發改良番茄、毛豆等蔬菜新種,提供國內外銷售;協助育成香蕉抗「黃葉病」的新品種。
孫博士退而不休 繼續為農業政策建言
如今,台灣面臨小農經濟困境,孫博士以宏觀遠見提出「大農業」之建言,包括海東、海西、海南等農業發展方向,主張延伸農地至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這些都是極具前瞻視野的觀點,深值各界思考。
隨著去年(2010年)6月29日簽署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農業互動更為頻繁。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我們應該資源共享,共同解決兩岸三農問題,努力合作發展孫博士提出的「大農業」,有效促進兩岸農業興盛,此乃兩岸農民幸甚。
孫博士在農業界服務超過五十年,無論是在專業及公務態度上,皆令本人敬佩不已。猶記本人於1990年擔任台灣省主席,在擘劃農業政策藍圖時,要孫博士對農業現狀、政策等提出建議。孫博士當天就花了一個下年的時間,與本人一起談論農業問題。如今,他即將卸下亞蔬中心理事長一職,但他說自己會退而不休,就像出版自傳「大農業」一書,書中除描述台灣農業的發展史,也論及未來農業的政策走向,以俾後進學習。
連 戰
一○○年四月一○日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以宏觀遠見提出「大農業」建言
自古農業為立國之根本,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與環境劇烈變遷,我國農業發展承受艱困的考驗,其中糧食安全為最需要正視之問題。觀察中外幾千年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動盪,也大都是因為人民遭受飢荒所引起。因此,建構出符合全民需求之農業政策,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扮演重要的火車頭角色,台灣之所以稱為寶島,就在於政府十分重視國家的農業政策,才會創造小農經營發展之成功經驗,更締造經濟奇蹟之基礎,是許多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
政府遷台...
章節試閱
全球及台灣農業環境劇變
世界人口持續成長,據人口專家推估,到了二○五○年,全球人口將自目前的六十五億增至九十億。可以預見,人類對糧食作物的需求將逐年增加,如何未雨綢繆,成為當務之急。
尤其近年來,地球在溫室效應影響下,氣候異常,影響農業生產,例如這兩年世界重要小麥產地俄羅斯因產量銳減,宣布停止出口;巴基斯坦遭逢重大天災,也面臨糧食問題。
最近,全球各國幾乎都遭受聖嬰和反聖嬰極端氣候的衝擊,水災、雪災、旱災、火災、超高溫、超低溫同時在不同地區發生,嚴重影響糧食生產,糧食價格已直線飆升,新的糧食危機已迫在眼前。
我們必須警覺,世界糧食一再發生供需危機,許多國家訂定安全存糧標準。提高糧食自給率,是必要的措施。
時序推移 台灣農業出現許多問題
台灣農業經過百年經營後,成果斐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將以往大地主、小佃農的景象,一夕之間轉型為自耕小農,農村生機一片蓬勃。包括產業發展、產量提高,農民收益增加等優點不必贅述。
但因時序推移,世界潮流快速流轉,主客觀環境急劇變化,台灣農業環境也改變了。變化最大的是林業,早年,造林、伐木,供應內外銷,一度是農業的重要收入。隨著保育觀念崛起,生態理念盛行,林業從一九六○年代中葉起,已自經濟產業驟然轉換為保育事業,林農逐漸成為歷史名詞。
此外,台灣農業還存在許多問題,包括農場規模越來越小、專業農民比例太低、農民年齡偏高、假農民充斥、大批農地休耕、安全存糧不足等,都急待解決。
農場規模方面,農地因代代相傳,農民持有農地面積越分越小,農場經營規模一縮再縮,目前每家農戶耕地面積平均只有一點一公頃,農產所得跟不上時代,小農經濟難以維持夠水準的生活,迫使大部分農家成員轉而投身他業。
農場規模日減 專業農民不到一成
相對的,農耕技術急速精進,農作效率大幅提升,影響之下,專業農民越來越少,如今人數低於全體農民的一成,兼業農民成為農民主流。
小農經營困難雖多,但發展情況不見得都是負面的。例如畜牧業便是自小農起家,成效卓越的典型。養豬、養雞、養乳牛,所需農場規模都不大,但透過良好的技術及管理,畜牧業都能在面積不大的農場,創造不錯的利潤,也充分滿足台灣市場的內需,還有餘力外銷,賺取外匯。
漁業也是小農經營成功的產業。台灣魚塭養殖的虱目魚、石斑魚、蝦、台灣鯛等,都有優異成績。台灣遠洋漁業更有長足發展,漁獲量在全世界位居第三,僅次於日本及韓國。
不過,小農經營在許多方面都是不利的,如何克服農場經營規模狹小,以及如何提高專業農民的比例,是當前亟待突破的難題。
補助農地休耕 生產、財力損失
農地休耕是另一隱憂,台灣目前耕地面積約八十萬公頃,其中水田約四十萬公頃,但單是申請休耕的稻田,期作面積為廿二至廿三萬公頃,換算實際土地面積約十多萬公頃。
大批農地閒置不生產,政府又要撥大筆經費補助休耕的農民,休耕農地形同廢耕,是生產及財力上的雙重損失。
此外,農村人力逐年老化,台灣農民平均年齡高達六十歲左右,也降低了農民的生產力。
在先天缺失及難以控制的客觀事實下,台灣的安全存糧已不足。我們必須嚴肅考慮:如何妥為準備安全存糧?
根據統計,台灣居民身體所需的食物熱量,自給率只有卅%,台灣所需的飼料玉米、大豆及小麥,更百分之百仰賴進口,這是非常危險的現象。
在故總統蔣經國任內,糧食生產受到高度重視,當時,台灣稻米年產量最高達二百五十萬公噸,之後,就逐年降低,目前已降到年產量僅一百廿萬公噸。
飛彈危機時 檢討安全存糧
安全存糧究竟應該要有多少才好?蔣經國總統主政時期,稻米產量最高,存糧充足。李登輝主政後,稻米繼續生產過剩,而且消費量由於飲食習慣改變,包括麵食增加,米食減少,開始實施稻田轉作,也讓部分稻田輪流休耕,並在休耕同時,補助農民種植綠肥或施放有機肥,改善地力,以利後作,目的在維持稻米產銷平衡。
到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各界才又驚覺安全存糧的重要。為確保糧食安全,遂訂定以四個月的需求量為安全存糧底線。到陳水扁總統主政時期,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休耕面積快速增加,至今,每年休耕已高達二十四萬公頃左右,幾達稻田總面積之半。
更嚴重的是已不採輪流休耕,而可以連續休耕,形同廢耕,糧食自給率也大幅下降。
其實,不只食米安全存糧問題存有隱憂,畜牧及養殖界也呼籲保持飼料安全存糧。業界認為,全球氣候急劇變遷,世界局勢動盪不安,飼料生產供應不穩定,台灣的牲畜飼料幾乎完全仰賴進口,所以,建立飼料安全存糧是必須的。不過,業者無力負擔購置儲存安全飼料存糧的經費,亟需政府出面協助。
因應變化 農業政策要調整
因應全球環境劇變及糧食安全需求,世界各國都在調整農業政策的重點,例如美國政府當前的農業政策重點分別是: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綠色能源、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
以美國物產這麼豐富的國家,都如此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並協助貧窮國家生產糧食,台灣卻相對的存在既大量進口糧食,又大量讓農田休耕的矛盾現象,農業政策已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
全球及台灣農業環境劇變
世界人口持續成長,據人口專家推估,到了二○五○年,全球人口將自目前的六十五億增至九十億。可以預見,人類對糧食作物的需求將逐年增加,如何未雨綢繆,成為當務之急。
尤其近年來,地球在溫室效應影響下,氣候異常,影響農業生產,例如這兩年世界重要小麥產地俄羅斯因產量銳減,宣布停止出口;巴基斯坦遭逢重大天災,也面臨糧食問題。
最近,全球各國幾乎都遭受聖嬰和反聖嬰極端氣候的衝擊,水災、雪災、旱災、火災、超高溫、超低溫同時在不同地區發生,嚴重影響糧食生產,糧食價格已直線飆升,新的糧食危機...
推薦序
【導讀】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我有一個夢。
我祈願,我可以活到一百歲。
奢求長壽,目的不在為個人添福祿,求的是可以深耕自己熱愛的農業生涯,當一個小農經濟轉型的推手。
我今年七十四歲,投身生平唯一的農業工作已經整整五十年。雖然離開公職已十五年,我始終不曾脫離農業圈。
以Borlaug博士為學習標竿
世界農業有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美國Norman E.Borlaug博士,他在一九七○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農業界空前的盛事。Borlaug博士獲獎的原因,是他在一九六○年代育成新的熱帶小麥品種,產量較舊品種增加一倍,大幅改善了亞洲許多地區糧食缺乏的嚴重難題,被讚譽為「綠色革命」。兩年前,他以九十四歲高齡辭世。
個人才德疏淺,當然不敢高攀Borlaug博士的偉大成就,但永遠以他為終生學習標竿。
我常幻想,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而且仍然耳聰目明,或許,在時間的追逐下,我可以更靠近Borlaug博士的光環,分享他卓越成就的一絲牙慧。
奔走遠東 盼農業繁花似錦
兩年前一個初春的午後,我應邀到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主辦的論壇發表演講。台大為我預擬的題目是:「台灣農業何去何從?」我把題目修改為:「台灣農業何處去?」
一字更易,意義差異很大。
「何去何從」,似乎隱含著晦暗的茫然,「何處去」,則透顯清朗的遠景。
在台大的演講,我指出,台灣農業有三大發展方向:東向,是台灣自我充實,提升農業水準;西向是前進大陸,以大陸廣博的大地為基,開拓農業市場;南向,則是進軍東南亞,充分利用東協十國的資源、勞動力,進而結合東協與大陸締結「十加一」的契機,發揮台灣農業的潛能。
面對上述的璀璨遠景,我這個不服老的農業老兵,心中雀躍奔騰。近來忙於奔走兩岸與東南亞,希冀早日看到台灣農業重新綻放似錦繁花。
【導讀】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我有一個夢。
我祈願,我可以活到一百歲。
奢求長壽,目的不在為個人添福祿,求的是可以深耕自己熱愛的農業生涯,當一個小農經濟轉型的推手。
我今年七十四歲,投身生平唯一的農業工作已經整整五十年。雖然離開公職已十五年,我始終不曾脫離農業圈。
以Borlaug博士為學習標竿
世界農業有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美國Norman E.Borlaug博士,他在一九七○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農業界空前的盛事。Borlaug博士獲獎的原因,是他在一九六○年代育成新的熱帶小麥品種,產量較舊品種增加一倍,大幅改善了亞...
作者序
自序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
這是一部口述歷史,記錄了我過去五十年來投入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歷程,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我尤其要感謝內人沈嘉惠五十年來一路相陪、鼓勵和支持,勤儉持家,扶養教育一子二女。更難得的是,她沒有在我退休後,要求我留在家裡當主夫,讓我能繼續度我的農業生涯,扮演兩岸農業合作的平台。
一九九五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日本舉行部長級會議,我當時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循例由經濟部長及財政部長參加。很特殊的,我以「隨員」身分,也列身我國代表團。
我自動請纓去參加部長級會議的唯一目的,是在會中發言反對全面開放稻米市場。經過會議主席同意,我在會中暢言稻米是台灣人民的主食,也是數十萬稻農賴以維生的產業,如果一下子就全面開放自由進口,將引起一場不可收拾的災難,因此,我國堅決反對APEC超越烏拉圭回合談判的規範,而開放稻米市場。
這一正式聲明,不但代表了我國立場,也同時代言了許多以稻米為主食的會員國的共同心聲,立即獲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工商部長發言支持,也有效阻止了稻米出口國準備在會中提議開放市場的提案。
會議當時,我國正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社會要求開放自由貿易的聲浪甚囂塵上。我國為小農國家,稻米生產成本偏高,無法與進口稻米在價格上競爭,因而反對大幅開放市場。
時序推移,十餘年轉眼已逝,我國早已是世貿組織的會員。世貿會員間以零關稅或低關稅率開放彼此市場,已是世界潮流,開放農產市場既然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另尋對策因應。
日本的因應之道多元,其中引人注目的對策之一是:產地延伸。
日本政府輔導農民到澳洲等大農國家生產糧食作物,也鼓勵農民到國外飼養日本和牛。日本農民在澳、美生產的農作物及和牛,絕大部分回銷國內,不但補充日本自有糧食的不足,還可以計入為日本開放農產市場的總量,符合WTO規定,堪稱一舉兩得。
日本的靈活策略,令人激賞,台灣如何因應?
很遺憾,我們迄今不但見不到完整的農業新政策,甚且仍自陷於不合時宜的舊思維中。
比如,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開放大量農產品進口,為防止稻米滯銷,政府採取獎勵稻作休耕,面積約廿萬公頃(期作面積)。如今外在環境已變,台灣糧食自給率已降到三十%,我們仍然維持補助休耕政策,徒然浪費了大批耕地資源。
台灣是小農經營國家,在WTO的規範下,我們開放農產品自由進口,最終可能只能保護限制稻米進口。面對市場開放壓力,台灣農業必須轉型,如何成功轉型,已成為迫切的課題。
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造就了數十萬自耕農,曾成功發展農業經濟,進而培植工業發展。隨著工業和服務業興起,農業已成為弱勢產業。扭轉台灣農業的契機,只有「小農」變「大農」一途。
我以為,開拓大農業,首應植根於「新三農」,即農民專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生態化。政府培植擁有科技知識的新農民,運用新的農業技術、掌握市場資訊及需求、生產有經濟價值的作物,進而改善農村生態。以綠美化手法,建設富麗農村,農業方可望擺脫弱勢陰霾。
台灣農地面積狹窄,糧食自給率偏低,新農業除應提高糧食自給率外,尤應西進大陸,利用大陸廣濶的市場及農業資源,鼓勵農民到大陸合作,讓台灣農民到大陸發展新天地,等於將面積狹小的台灣農地,延伸到大陸。
台灣在東南亞及東北亞,以往也有合作的基礎,和大陸合作的同時,我們也應輔導農民前往印尼、菲律賓、緬甸等東協國家進行合作,為敦親睦鄰創造佳績。
我深信,透過「新三農」的發展,台灣農業必能由「小農業」成功轉型為「大農業」。
我畢生投身農業工作,迄今已五十年,目前仍為台灣農業的轉型奉獻微力。台灣農業如能成功轉型,台灣大農業的前景已隱然在望。
孫 明 賢 二○一一年四月五日
自序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
這是一部口述歷史,記錄了我過去五十年來投入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歷程,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我尤其要感謝內人沈嘉惠五十年來一路相陪、鼓勵和支持,勤儉持家,扶養教育一子二女。更難得的是,她沒有在我退休後,要求我留在家裡當主夫,讓我能繼續度我的農業生涯,扮演兩岸農業合作的平台。
一九九五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日本舉行部長級會議,我當時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循例由經濟部長及財政部長參加。很特殊的,我以「隨員」身分,也列身我國代表...
目錄
推薦序 以宏觀遠見 提出「大農業」建言 連 戰
自 序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 孫明賢
第一篇 我的農業生涯
第一章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第二章 父親早逝 家境清寒
第三章 赴美留學 返台投身農業行政
第四章 經營亞蔬中心 兼任省府委員
第五章 匆匆接任台灣省農林廳長
第六章 升任農委會主任委員
第七章 踏出兩岸農業科技整合第一步
第八章 感念三位貴人提攜
第二篇 台灣農業發展史
第九章 現代農業在台灣萌芽
第十章 農復會的重大貢獻
第三篇 台灣農業當前的困境及因應之道
第十一章 全球及台灣農業環境劇變
第十二章 新的農民政策和農地政策
第十三章 台灣農業產業轉型之道
第十四章 農業科技及資源管理
第四篇 台灣大農業
第十五章 廿一世紀台灣農業的走向
第十六章 小農經濟的崛起與式微
第十七章 台灣農業如何蛻變為大農業
第十八章 敦親睦鄰的農業政策
第十九章 結語
推薦序 以宏觀遠見 提出「大農業」建言 連 戰
自 序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 孫明賢
第一篇 我的農業生涯
第一章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第二章 父親早逝 家境清寒
第三章 赴美留學 返台投身農業行政
第四章 經營亞蔬中心 兼任省府委員
第五章 匆匆接任台灣省農林廳長
第六章 升任農委會主任委員
第七章 踏出兩岸農業科技整合第一步
第八章 感念三位貴人提攜
第二篇 台灣農業發展史
第九章 現代農業在台灣萌芽
第十章 農復會的重大貢獻
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