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威脅更甚於癌症,卻可透過生活習慣來防治
雷永耀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
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國民營養變遷調查研究,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與1993年至1996年調查結果平均10至15%相比,2005年至2008年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23.2%則是明顯升高,主要是近年來大家的生活習慣趨於少動,攝取精緻、高熱量的飲食型態,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與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取代急性傳染病,成為了影響國人健康的主要疾病。造成醫療負擔及相關的照護費用與日俱增,儼然已成為台灣重要的公共衛生健康議題。
代謝症候群是個警訊,是警示若再不加以防治,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疾病之機會將大增,是一般人的3倍、2倍。代謝症候群對健康的威脅更甚於癌症,但卻不像癌症那樣難以治癒,而且是可透過生活習慣的改善,大幅預防並降低相關疾病發生。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恆醫師,為新陳代謝科疾病之權威,多年的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累積豐富之代謝症候群醫學知識及臨床經驗,欣見他與幾位傑出之台中榮總同仁及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致力於推動代謝症候群公益宣導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合作,投入代謝症候群教育叢書的撰寫工作,藉由本書出版與基金會之推手,將豐富知識透過文字媒介加以傳播,讓更多民眾能清楚掌握代謝症候群之訊息,進而預防並及早治療各項代謝症候群之相關疾病,讓各位讀者活得久、活得好、健康快樂。
推薦序2
控制腰圍,便可控制健保預算
林蒼生
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統一企業已邁入第43年,本著「尊重生命」、「彼此關懷」、「親近自然」、「樂觀進取」的企業理念,于2003年與統一超商所共同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集合十多位醫學、營養、食品科學之臨床醫生與權威學者,投入預防醫學社會教育,希望對國家不斷增加的健保費用及降低醫療成本能有所貢獻,進而促進國民的健康。鑑於十大死因中,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所引起之腦中風、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等都名列十大死亡原因之前茅,根據2008年統計,其所加總的死亡人數(38,437人,佔27.0%)不亞於死於各種癌症的人數(38,913人,27.3%),基金會便于2006年開始於國內推動預防代謝症候群。上述數字還不包括第十二名死因的高血壓性疾病(3,507人,2.5%)。
所謂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與三高的群聚現象,而腰圍過大所代表的內臟脂肪囤積,更是造成代謝症候群的主因。這幾年透過基金會「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之公益廣告宣導,已讓全國對腰圍的認知率接近50%。量腰圍是輕而易舉的,民眾若能關注自己的腰圍,維持健康,則慢性病的罹患率便可下降,也實踐了我們的理念──「控制腰圍,便可控制健保預算」。而三高的防治我們也努力中,目前透過統一集團的7-11、康是美門市放置血壓計、腰圍量尺、衛教文宣,並常與衛生局所及醫療機構於門市合辦三高健檢活動,希望成為民眾方便檢測三高的社區健康小站。
代謝症候群是21世紀最值得重視的醫學課題,其意義代表著現代醫學進一步給予「生活習慣病」臨床上診斷定義,且積極協助人們「亞健康」階段的逆轉工作,讓過去常喊的口號「預防勝於治療」有了實際的施力點。日本政府於2008年開始將代謝症候群納入健保,是世界上第一個這樣執行的國家,雖然整體成效還未知,但其立意正是宣告「預防生活習慣病」與治療疾病同等重要。我國雖還未進展至此,但基金會也是秉持相同理念,持續與政府衛生單位溝通,希望及早將代謝症候群的預防工作納入醫療體制,將可有效止住醫療費用的黑洞。
代謝症候群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僅有知識是不足的,更重要的是力行。基金會為鼓勵國人能徹底地改善,基金會特別提出「實踐3D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口號,希望藉由「Do Control, Do Healthy Diet, Do Exercise」,改變國人的生活型態,若能「控制、飲食、運動」三管齊下,則防治代謝症候群必能事半功倍。
本書的出版正是將如何實踐3D健康生活的步驟分享給讀者,特別請專家學者於百忙中執筆。感謝作者,同時也是基金會董事的許惠恆主任、蔡敬民教授,多年來於公務之餘,還熱心參與基金會各項代謝症候群宣導工作;劉燦宏主任、蘇秀悅主任以其專業不吝分享運動、飲食的觀點,供讀者作為打擊代謝症候群的良方。基金會將持續地推動防治代謝症候群,期望改變國民之生活型態,統一企業更會集合集團之力量,開發相關商品及配合推動防治活動,為台灣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之預防盡最大的心力。
推薦序3
實踐3D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
孫璐西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2006年起,結合產、官、學各方面之力量,發起代謝症候群的公益宣導至今,轉眼間已過了4年的歲月,我們藉由提出倡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觀念、推動將腰圍測量納入「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並為了幫助民眾實施代謝症候群預防工作,更提出「實踐3D健康生活 遠離代謝症候群」的觀念,期待全民能透過實踐三高控制、飲食與運動,一同打擊代謝症候群。
經過4年的努力宣導,我們很慶幸地看到各界對代謝症候群議題的逐漸重視,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度逐漸提升,並能體認到維持健康腰圍的重要性。然而,代謝症候群的教育工作仍有非常多需要努力之處,根據我們的調查,民眾對代謝症候群雖有認識,但瞭解並不深入;對病前狀態的代謝症候群,由於不是立即危及性命的疾病,多數民眾對其警覺性仍不足。
藉由本書的出版,除提供民眾一個防治及照護代謝症候群的管道之外,並希望能影響更多民眾共同體認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感謝本書多位代謝症候群方面的專家,包括基金會董事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蔡敬民教授及台中榮總內科部許惠恆主任,與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劉燦宏主任、北醫營養部蘇秀悅主任、台中榮總林時逸主任、李奕德醫師、王俊興醫師、王雅瑜醫師等共同努力,本書才能順利出版。叢書共分「警訊篇」、「飲食篇」、「運動篇」及「養生篇」等四大部分,前三篇乃以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所提倡的「實踐3D健康生活」精神為主軸,希望藉此幫助讀者清楚分類並加深記憶,能從中了解到,藉由飲食及運動等「非藥物治療」的生活習慣改善,就能防治代謝症候群。最後的「養生篇」單元,則邀請社會賢達與知名人士分享自己的健康理念及如何實踐3D健康生活,以激勵更多民眾加入改善代謝症候群行列。
自序
代謝症候群,重要的「預防」指標
許惠恆
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代謝症候群,原名為「新陳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這幾年來在預防醫學界與公共衛生學界、營養學界熱門的話題。代謝症候群之所以引起各界重視,是因為它是個重要的「預防」指標,能提前篩選出高危險族群。
雖然診斷條件的些微差別,此代謝症候群是指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等有密切關係的一群疾病或症狀。這些都是與現代人類文明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的殺手之一。
對從事糖尿病照護近三十年的我來說,代謝症候群有兩層意義,它代表一群容易一起出現的症狀,也就是若有一兩種(例如肥胖、血壓高),就要懷疑是否也帶著其他相關的血脂肪異常與血糖異常。另一層意義就是,代謝症候群者若不好好控制,將來罹患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大增。也就是若能經由診斷及治療的介入,進行前期的預防保健,便可防止後端可能衍生的疾病。
代謝症候群在現代社會中,比糖尿病發生機會更大,當然罹患人口更多,而我們的兒童與青少年飲食的西化,及靜態的生活方式,導致代謝症候群有年輕化傾向,更不能掉以輕心。在本書中,我們邀請專研代謝症候群照護的第一線醫師、營養師、與專家學者,一起將數十年的經驗與大家分享。更邀請數位名人,為大家談談養身之道,期盼此書能對大家有所助益,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注意,預防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