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更會照顧病人 文∕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這是一部化名為阿傑特的醫師在血癌康復以後寫出的「劫後歸來」。全書除了以敘事體的第一人稱,描述生病後如何接受癌症的診斷與治療的心路歷程,作者並以書信的體裁,透過寫給一位醫師同事(胖子)的十三封信、一位罹患血癌的病友(李大生)的十八封信以及給太太的兩封信,道出他病中的心語。利用這樣子的交叉敘述,他成功地使讀者感受到病人面臨癌症時所經歷的生理與心理的各種感受。
作者在自序裡提到:「書局裡有不少癌症叢書待售,這些書和男婦產科醫師所寫懷孕指南類似,大部分是由本身沒得過癌症,但長期治療癌症的醫生專家所寫的,基本上是觀察別人得癌症的結果,相當客觀。但為了客觀,有時候會讓病人覺得少了一份感同身受。」就因為這樣的遺憾,使作者決定挺身而出,寫出本身由醫生立場變成病人以後的心得,並明確地表達了他的看法,「如果病人因為自己的心理狀況與認知因素,無法以正確的態度,在正確的時機,採用正確的治療方式,醫生的醫術醫德再好,也是沒用的。我認為不論您得的是哪一種癌症,這才是癌症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獲悉得到癌症時,尤其當他由醫生一變而成為病人時,在他給醫師朋友「胖子」的信裡道出一句令人感慨的無奈:「其實你忙我也忙,差別只在你現在是醫生,忙病人求生存的事;而我此刻是病人,忙我求生存的事。」他說他現在才領悟到,自己在生病之前,在工作過度中犧牲了家庭、朋友、嗜好與休閒,而「只有工作能力,沒有生活能力」。同時他在生了這一場大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對病人而言,「等待」是常態,要等醫生、要等檢驗報告、要等治療,生病需要的就是這份「等待」的耐心。這也使我想起英文稱病人是patient,而 patient這個字的另一個意思是「耐心」,這樣的一字兩意也實在是良有以也。他在信中說:「我要在如地獄般的癌症治療日子中,建立我自己的天堂。因為我如果不肯下地獄,就到不了天堂。」這也道出了病人對癌症治療需要付出代價的無奈。
他也提到當病人本身又是醫生的困擾,因為他的醫生同事有時會告訴他一些醫師才看得到的數據,而使他比一般病人承擔更多的憂心。這也使我們不得不反省醫生應該告訴病人多少,才不會講太多而使病人受傷,但我們在籬笆的這一邊,又怎麼能正確地預估病人的感受與反應呢?作者由病人的立場,寫出這句我認為非常有價值的心得,「任何想為病人做一點事的人,包括醫院的工作人員、家屬親友,都必須瞭解病人,才幫得上忙。瞭解有兩個前提,一個是有人肯聆聽,另一個是病人願意說。這有兩個困難,一是他們想講的時候,沒有人要聽,所以沒有人瞭解他們;二是因為沒有人瞭解他們,在他們不想講的時候,老有人催著他們講。」我想這實在是一句送給照顧病人的醫護人員的金玉良言。
作者透過寫給病友的書信,以第一人稱描述醫生淪為病人的經驗,他特別提到如何去接受癌症的診斷,以及對於訪客的看法。他說在病房裡,一方面又希望有人來拜訪、來探視,以解除寂寞感,但一方面也深知這些訪客可能對他有不好的影響,而寫出了「訪客多,非好事」的結論。他說:「門前冷落車馬稀,請不必淒苦,因為你的感染率比別人低太多了,你成功的機會比較大!」。對於接受化學療法,而免疫力微弱的病人,這種規勸尤其正確。他在寫給病友的信裡也提到化療之後掉落頭髮的感受,病中對友情與宗教的重新體會,在在都是十分有價值的「經驗之談」。
在寫給他的醫生太太的信以及書中許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對太太的真情流露,他多次提到對太太感激流淚時,我也不禁眼角微濕。同時他病中對父母、妹妹的感情都有很深入的著墨,十分令人感動。
作者因為夫妻倆都是醫生,所以在住院期間,對於病人在醫院所受到的各種待遇也比一般人有更深入的檢討。他在書中指出,在病房出入的人員裡,靜脈抽血人員是第一波的感染源,病房清潔人員是第二波的感染源,賣報送餐者是第三、四波感染源。這是我們一般醫護人員很少想過的問題,但一經他披露其親身體驗時,我們不得不好好反省,對於接受化療而抵抗力較低的病人,這些醫院裡的工作人員的確扮演一個重要的致命感染源。同時他對於接受化學治療中所引起的嘔吐、昏睡以及癌症本身與接受診斷或治療的過程中所需要忍受的痛都有很切身的描述。他也提到住在無菌室裡面那段與世隔絕的感受,以及在無菌室裡看到一位病童的媽媽少吃少喝,以減少因上廁所而引起感染她孩子的機會,也都是我們一般人在平常世界所無法親身體驗的。
出院以後,作者描述在康復過程中所做的心靈探索,包括對宗教與生死、民俗信仰與勇氣,以及另類醫療的種種都是非常珍貴的經驗。他也提到一個意外的插曲,就是在血癌康復以後,又被發現有肝腫瘤而勇敢接受開刀,而後幸而證明為良性的瘤。峰迴路轉、忽上忽下的心情轉折對一位已經歷經滄桑的癌症病人可說是雪上加霜,但這位阿傑特醫師卻能克服種種考驗,而恢復到成為可以跑馬拉松的優秀運動員、能夠全職照顧癌症病人的好醫生。這種不尋常的造化因緣,也使人不由得羨慕他多采多姿的人生經驗。
在癌症恢復以後,作者寫道:「癌症未必是最悲慘之事」。他說,癌症反而讓他有機會自己思考:「我是誰?」,而比別人更早發現,人畢竟是必死之身,而讓他領悟出「人生長短未必多重要,滋味好不好才重要」,而在這本書的後記「讓自己歸零」中,他說出一句頗富哲理的話:「人生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這也使我想起曼姆佛德醫師(Dr. David Mumford)所說的「感謝上帝!我得了癌症!」。(此文收錄於《我的心靈點滴》一書)
在一篇題名為「重入醫療職場有感」的文章裡,他提到有一位護士病友很感慨地告訴他,醫院裡幾乎沒有人可以對病患感同身受。他說,「我們這些當過癌症病人的醫院工作人員,……氣的是明知做不到,卻又廣告吹牛說自己有多好的這種存心欺騙的態度。這些口號,激起整個社會對醫療過高的期待,以為醫療真的可以既科學又有人性,既有品質又可以服務很好。他們讓病人滿懷希望而來,然後徹底失望而去。」他在書中寫道,這位做過病人的護士小姐就因為看到很多護士替病人翻身以避免病人得到褥瘡的動作粗野,而說了一句重話:「你每兩個小時替他翻身一次,但你知道被翻成那種姿勢,有多難受嗎?」這一段話使我忍不住想要奉勸作者先生,何不將這一群得過癌症的台灣醫護人員組成一個醫療團隊,來幫忙癌症病人與醫護之間建立橋樑,而使醫病之間可以更加互相瞭解,而能使癌症病人的照顧更上一層樓。
在以「最怕那自以為是的人」為題的文章裡,他描述到以病人立場最怕的就是自以為是的醫護人員、朋友,或者是宗教界的人士。他有感的說,我真想問這些人:「關心病人的你,到底是為病人,還是為你自己?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想為病人做的,是病人需要的嗎?還是你自己一廂情願想表現的?你願意替病人承擔痛苦嗎?你真的為病人設想嗎?你會不會只是在折磨他?你憑什麼這麼做?」這些都是發人深省的話語,是對於醫界人士的暮鼓晨鐘。
在以「找一位好醫生」為題的文章裡,他寫出求醫過程中所凝聚出來的心得:「與什麼樣的人結婚,即使因為什麼意外不能白頭偕老也無怨無悔?找醫生呢?要找什麼樣的醫生來醫你的癌症,即使無法治癒也心甘情願?事實上,你只能找把你當人看的好醫生,為你盡心盡力的醫生。至於他對於你的病情的處置是不是最好?治療是否成功?真的跟結婚一樣,人生無常,一切都沒保證!」。
這本書出版是去年十一月,而事實上在出版的前幾個月,這位化名為阿傑特的醫師就讓我看了他的稿子,我初看這份稿子時,第一個感受就是這位醫師非常風趣,妙語如珠,文筆也非常流暢,有時用詞粗曠,但率真可愛。他的性格喜好與我相去甚遠,他所引用的書大部分我都沒看過,所以讀來十分新鮮。同時在閱讀中,我也深感這位年輕朋友與我之間的確有「代溝」,除了看法以外,他所用的文字裡也有不少對我來說是相當新的用語,這也可能反應了我去國外多年所產生的對自己家園的陌生感。當我看完整本書稿後,我深深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尤其是他再三提到,病中照顧他無微不至的太太是他人生的嚮導,也使我深為這對患難中互相扶持的夫妻感動不已,這實在是人間太美的感情。作者似乎對人生的許多小地方都有很細膩的感觸,不知作者這位外科醫師是因為生病以後才變得如此的敏感,還是他本來就是這麼多愁善感呢?如果真是生病使他改變,那麼我就要以他的例子來證明我一直深信的「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更會照顧病人」。
這一年來,已經有好幾次一股衝動湧上心頭,想在「每月一書」的專欄裡介紹這本書,但不知怎地,一拖再拖竟然拖到今天才執筆,也實在汗顏。
我想這一本書對於正在求學的醫學生與年輕的醫生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好書,畢竟年輕人大多沒機會得過重病,以親身體驗病人的感受。今天這本書是由這位化名為阿傑特的年輕醫生,從醫生這邊越過醫病分界的籬笆變為病人,而在歷經滄桑之後,又越過籬笆,重回醫生的角色,而後現身說法,與讀者分享他的浴火重生。我相信這種經驗最能幫忙我們將心比心地對病人、為家屬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醫療」。
(本文取自《當代醫學》月刊94年10月號第384期833~8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