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法師實修多年,不曾間斷,對佛法的精要「停心」以及禪修之法,有著深刻的體悟與見解。你將在心道法師質樸的文字中,領會禪修的奧妙,從覺知中找回清明覺醒的心性。
在此刻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和禪修力作。
停心,是止觀的作用。止以後,是停心,停心以後,才是如實觀,進入「直心是道場」的觀;解脫前後際,前不生、後不續。
這本書從呼吸法介紹止觀,談到修行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問,其中有很多的經驗談,可說是我平日修行時一些親身見聞的體驗整理與分享。
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所有外在的難題,都可以從內心找到解決之道。讓有緣的人都願意嘗試禪修,有勇氣走入真實。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後,能夠一步步解脫身心妄執的習氣,並且避免一切因虛妄所帶來的負作用。
──引自心道法師自序
作者簡介:
釋心道
1948年生於緬甸臘戌省賴島山區的賴坎村,祖籍雲南。生長在戰亂的滇緬邊境,4歲父親離奇遇害,母親攜妹離散不知去向,之後隨姨丈開始長年流浪。
9歲為減輕家計而加入游擊隊,隨軍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離動盪,體認生死無常。期間親眼目睹阿羅漢飛越潭面的聖跡,在心中烙下了難以抹滅的記憶。
15歲接觸一貫道等信仰。初聞觀音菩薩聖號,感動不已,於軍中開始茹素,堅持己見從不間斷。
16歲自己在手臂上刺下「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等字,表達苦心修道的志向。
25歲於佛光山從星雲法師剃度出家,入叢林大學就讀,因傾心祖德苦行操履,遂離開佛光山僧團,獨自專志禪修。
36歲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以禪門心法為體,秉持「工作即是修行,生活即是福田」的現代生活禪理念,教育日漸增多的僧俗弟子。
1989年,41歲,籌建「世界宗教博物館」,以華嚴法界為志,推展世界和平理念。同年6月,創設「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推廣社會文教工作;11月,正式成立「靈鷲山護法會」,展開全省弘化教育活動;為奠定宗教文化研究的深化基礎,創設「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相關著作
《聞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你要停那顆心?
呂政達(《停心》採訪、整理者、作家、皈依弟子)
已不記得是那日,也不記得第一次帶兒子上靈鷲山訪問心道法師的情景。
只記得我心中著實忐忑,訪問一位大師是何其殊勝莊嚴的場景,脅侍法師環繞,信徒絡繹請益,梵唱伴隨暮鼓,從大佛殿傳來陣陣叩人心扉。道場寧靜攝心,怎容得我和兒子來此撒野?
果然,當我這自閉症的寶貝兒子來到靈鷲山上的律心堂,莊嚴的廳堂立刻變成遊樂場,他對每尊佛像都好奇,都要摸摸看。當訪問開始,心道法師侃侃而談,我仍得分神注意兒子的舉動,坐不多久就開始躁動不安。心道法師趕緊要侍從弟子拿糖果餅乾安撫兒子,我趕緊打圓場:「報告師父,我兒子這樣算是坐很久,很給我面子了。」這樣說,不知道是不是讓師父釋懷一些?
我不知道其他佛教大師們接受訪問時,是不是容得下旁邊有這樣的喧鬧和躁動?而在那情境中,當我們開始談起書的主題「停心」時,其實更具有了實踐的意義。難道不是嗎?不能善自攝心停心,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變成生命的必然,不隨外境而動念,我們的訪問又該如何進行下去?
你可以開始想像這樣的畫面,訪談、採寫這本《停心》的當下時刻,旁邊有一個孩子的躁動、出聲,時時的擾亂和打斷。兒子的症狀之一就是會強迫地把東西收好,把椅子擺整齊,卻每每弄巧成拙,發出惱人聲響。他還會猛吃餅乾糖果,把紙屑丟在四周,這時,師父可能正好講到「寂靜修」或「六妙門」,望了兒子一眼,果然意在言外。
多日後,這將變成甜美記憶的一景是,兒子就坐在我旁邊的座位,聽著心道師父專心回答我的問題。「這個穿著紅袈裟的人到底在說些什麼呀?」兒子心內可能這樣想著。說時遲那時快,兒子手一伸,就端起師父的茶一口飲盡。離得最近的弟子隨即發出驚呼,有位第一次見到兒子的法師看來差點就要昏過去了,心道法師卻一點也不氣惱,笑著說,「這杯茶一定很香,香到他想來試試味道。」唉呀,如果這是一位禪師的隨機逗教,機鋒公案,那一刻,我幾乎真的就要開悟了。
其實,我這個資深老媒體人,二十多年來不知訪問過多少名流雅士,可稱得上「閱人無數」。幾次帶著「頑石」兒子上山來跟師父相應,那座律心堂對著太平洋,我們的訪問從靄靄彩霞直到漁火點點、星月皎潔,已是常有的事,於是,我這個「老頑石」才比較能體會到一名真正的禪師的淡定和風采。
當心道法師回答問題,傾囊相授佛法要義時,我每每沉迷於靈鷲山上的此時此刻──就是此時此刻,就是這群人,時間對了,人也對了,做為人,極少有如此確切的感覺。
這一年下來,兒子竟出現微妙的變化,他已知道那穿紅袈裟的人是「心道法師」。最近一次採訪,兒子仍坐在我身旁,竟對心道法師露出了笑容,當下,師父也微笑相應,說道:「小朋友,要不要來做師父的傳人?」世界上最純真的兩顆心靈交契相會,其他的人,乃至這個世界都該停下。佛法追求的純真、初心和赤子之情,迴盪在此刻的律心堂,靜夜升騰發亮。
你將讀到的這本《停心》,其實就是這一年採訪、整理的結晶,也是心道師父與大眾結緣的力作。書裡有心道法師實修多年,對佛法和生命的情懷和理觀。他提出了佛法的精要──停心,在2012年末日災難之說盛行、人心浮亂之際,這將是一本最符合時代需要的心靈之書。
在這本書裡,心道法師藉著佛法的修為,出入宇宙、跨越宗教、生命基因和原住民祖靈信仰,試圖用一些努力思索過生命是什麼的讀者感興趣、或曾經困惑的話題,在精神、概念和實修上,帶領讀者領略佛法,也讓佛法在二十一世紀科學本位主義中,賦與更有新意的詮釋。
我不希望讀者僅僅是懷著讀佛法書的想法來讀這本書。其實讀者當能體會到,佛法面對的就是生命的發問,生命有了疑惑,佛法和我們一起尋求解答。
你當然不可能一次到位,獲得所有的解答,但這卻是將生命連結到宇宙一起俯仰呼吸的開始。
呼吸,誰不會呢?心道法師說,心終究不可得,你又想停哪顆心?
心道法師就從呼吸裡,為讀者展開了宇宙星辰,天地玄黃,就在呼吸裡,一朝風月已是萬古長空。
名人推薦:你要停那顆心?
呂政達(《停心》採訪、整理者、作家、皈依弟子)
已不記得是那日,也不記得第一次帶兒子上靈鷲山訪問心道法師的情景。
只記得我心中著實忐忑,訪問一位大師是何其殊勝莊嚴的場景,脅侍法師環繞,信徒絡繹請益,梵唱伴隨暮鼓,從大佛殿傳來陣陣叩人心扉。道場寧靜攝心,怎容得我和兒子來此撒野?
果然,當我這自閉症的寶貝兒子來到靈鷲山上的律心堂,莊嚴的廳堂立刻變成遊樂場,他對每尊佛像都好奇,都要摸摸看。當訪問開始,心道法師侃侃而談,我仍得分神注意兒子的舉動,坐不多久就開始躁動不...
章節試閱
數息和六妙門
調息,在禪修準備階段時很重要。調身先調息,調息而後調心。
呼吸法是禪修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觀」裡有數息觀,天台智者大師把呼吸要門分為:數、隨、止、觀、還、淨,稱之為「六妙門」,一般說是六個呼吸的方法要訣,但是我後來從修行中體會到「六妙門」蘊含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數、隨」,從相對數息,到一心隨息;然後是「止、觀」,從專注呼吸,由專注起照明;再來進入到「還、淨」,由照明呼吸而迴光反照、還本歸源,直達本來清淨無染的朗朗覺性。
數息,就是先數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數,從一數到十,反覆數。我們在這裡用這種方式開始練習數息,也有別種數數方式,重點是要清楚穩定。就像練基本功一樣,大家都可以上手。學習靜坐的人都願意嘗試的方法,就是數呼吸。用最簡單的方法數著呼吸,從一數到十,不會數亂,然後反覆,延長,並且持續。這個方法很直接,把心念相繫在呼吸上,呼吸與生命同在,會很有感覺。慢慢這樣去用心。
當我們的心面對花花世界時,這個也想,那個也慮,種種的煩惱和慾念在心裡翻攪,一點也不單純,這時,數息很容易讓我們平靜下來。要讓你的心念立刻變得單純,只要回到數呼吸數,這是一個清楚的下手處。
練習數息一段時間熟練後,只要一開始妄想,就很容易警覺而回到數呼吸,這麼做可以讓心乖順一點,不會到處張狂亂跑。這時,你可以更進一步練習讓你的心隨順呼吸出入息的韻律,只要能把心念維繫在跟隨出入息,心息在一起,心就不會散亂。這是「隨息」的練習階段,而不用一直看著呼吸數一、二、三……到十了。
數息、隨息的方法,可以一起練習。心念粗重難調時,用數息;心調息順後,出入息清楚,便可以轉為隨息。心只要專注呼吸、覺知清楚,入息時知道入息,出息時知道出息,呼吸的長短冷暖都要清楚知道,這時就不用一直緊抓著數字。
接著是「止息」。「止息」不是要你停止呼吸,「止息」是「惟息」的意思,是要你心止於息,心念只在呼吸上,心念「惟」息,別無其他。就像鳥棲在樹枝上,對這隻鳥來說,樹枝就是牠的「居所」;對止息者來說,「呼吸」也是一個「所」,心念棲止於息這個「所」上,當然就專心一意了。如果你做不到專一,你的心念又從息所飛走了,那就不是「止」。
平常我很喜歡觀察鳥,年前在靈鷲山華藏海殿,弟子撿到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小灰鷲,全身毛細細的,還小不會飛,乖乖停在我的手腕上。在大自然的生態中,鳥的棲止是最自然不過的,牠們如此安憩,除非覓食或避險,若不去打擾牠們,牠們就會一直停著。人心不也是這樣,本來歇即菩提,可是就要妄想執著,讓心干擾不斷,不再那麼簡單可以安歇停止。 所以在學習止息法門時,何妨回歸大自然為師。
「觀」則是「照見息」。所謂「照」,就是「能」,「能觀」的心與「所觀」的息打成一片,觀止於息,息觀不二,息無而觀住,完全以「觀」為主。由「觀」,而入「還、淨」。
「數、隨、止」是「定」的修練,讓你的心專一而不散亂,再進到「觀」。能觀亦無自性,本無觀心,故返本還原,才是還回到你的清淨本心。「所亡」而「能淨」,就是「還門」,這時境智雙亡,返照回本覺,心無所依,妄念不起,還原到本淨上,則是修「淨門」。
所以,「六妙門」前面的數、隨、止,都是在做專注呼吸的「所」的工夫,工夫再細下去,才是回到了觀息的「能」的功夫,然後繼續朝向能所雙亡、涅槃寂靜的「還淨」目標修下去。
從「所」進入「能」,由「能」進到「還」,再到「本淨」。這也就是數息觀的法要,由止和觀,還回到本源上,轉到「淨門」時,不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而是要心無所依,還原到本來具足的清淨無染覺性上,那是人人本有的桃花源。
數息觀所對應的是散亂。停止心的散亂,才能停止業的牽絆和堆累,然後找到一條回家的路。我說的是真真正正的家,而不是心識塵根所設想的那個家。
平常我們只知道呼吸,卻不覺得呼吸能讓我們從「所」到「能」,再返「還」,到本「淨」。用前面探討過的太極和無極的方式來說,當我們在數息、隨息、止息時,是在「太極生生不息」的層面,要到了「觀息」才到「太極」,到了「還」是反本溯源的「無極」以後的事,再到了「淨」,淨是妙覺,是靈光,才現圓滿覺性現前。
從呼吸走向無生道場
現在讓我們來練習,從觀看我們有沒有呼吸開始,看看我們自己的呼吸,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有沒有很大的關係? 許多練氣功的人,會用呼吸法來練習。平常人就算不練氣功,也可用練呼吸來養生,讓身體更健康。我們主要介紹的方法,就是透過坐禪。什麼是禪呢?禪,就是我們找回自己。簡單的說,當我們能夠找回自己的時候,就叫做禪。那麼,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把自己找回來呢?就是用呼吸。循著呼吸、看著呼吸、知覺呼吸,這樣去找回自己。 禪修,說起來很深奧,做法卻可以很簡單。看著自己的呼吸,覺知自己的呼吸,靜靜的、安靜的坐下來,我們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找到呼吸? 靜靜的、安靜下來!我們知道自己有呼吸,然後,慢慢可以「看」到呼吸,一直「看」著呼吸,保持「看」著呼吸。 呼吸,當然是很重要的。人活的時候有呼吸,死了以後就沒了呼吸。只要是人,就離不開這樣的機制。我們平常不一定知道什麼叫做呼吸,我們雖然擁有呼吸,但是實際上我們不知道呼吸是什麼,不知道呼吸的發生,也不知道呼吸的原理,我們知道的僅僅是生理醫學上的一點點知識。所以,當我們開始注意呼吸,覺知呼吸、守著呼吸、看著呼吸,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練習。 我們的心不要讓呼吸跑掉,我們一直看著它,就像牧羊人一樣,我們「牧著」呼吸,我們看顧著自己的「呼吸」,如同牧羊人看顧小羊的心,小心翼翼地要一直看著,一直守護著,不要讓它跑掉,不要走失,不要離開我們的注意範圍。 靜靜的看,安靜的看,看著呼吸。呼吸看得到嗎?這裡所謂「看」著,就是覺察。我們用心覺察,持續保持覺知呼吸,就這樣小心翼翼地「看」著呼吸。我們就是這樣感覺到呼吸—我知道我有呼吸,我知道呼吸的動感。感覺呼吸是什麼呢?我們要覺知呼吸的每一個長短冷溫暖濕的動態。 平常我們可能會被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就跑到那個好玩的地方去。事實上,這個呼吸也是很好玩的,我們要非常有興趣的發現它的存在,小心看顧著它,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一直看,看看到底呼吸會發生什麼事情,覺察它,守著它,看著它,用安靜的心來貼近它。打坐時盡量不要動來動去,影響專注力,我們要全心全意在呼吸上,慢慢的,呼吸也變得愈來愈緩深綿長。呼吸就像我們的一隻小寵物,就像一隻溫馴的小兔子,一隻體貼的小貓咪,我們看好我們的呼吸!你有沒有看到呼吸?你能夠清楚知覺到呼吸嗎? 安靜下來,閉上眼睛,然後感覺清楚,讓呼吸乖乖聽你的話,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呼吸,覺知呼吸。呼吸就像牧牛一樣,牛緩慢的步伐,安安靜靜的吃草,我們就像看牛的小孩,時時刻刻要把牛看好。 看呼吸,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跟呼吸在一起,跟呼吸做朋友,做很好的小玩伴。
要從呼吸回到心 學習感覺呼吸,知道呼吸,覺察呼吸,這就好像天大的發現一樣,每一個細節都不疏忽,清清楚楚的從呼吸中看到「你」,讓呼吸引導「你」,不斷地看到「你」自己。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裡,比較容易看到外在的景象,感官接收到的外在景象,受到外在的影響,就變成我們的心聲,然後又發生種種「骨牌效應」的業。就說最靈敏的耳根聽覺吧,每天我們聽進許多的聲音,馬路上有汽車喇叭聲,公園裡有鳥叫聲,鬧區裡有電視節目聲、人的笑聲哭聲講話聲,我們也會隨這外在聲音而做出種種情緒反應。當五官感受到環境的變化,心被這些外面接收的現象引誘著、干擾著,我們的心常常就附著在這些現象上,心變成那個反映,變化成那些想法,心變成那個現象,五顏六色花不溜丟,然而,心已經不是本來,那不是「你」。禪修,就是要把「你」從這些現象的攀附上,帶到你的呼吸面前,然後從專注於你的呼吸,再進入你的覺知,從覺知裡找回本來的心性。所以說,這種「呼吸法」是一個橋樑,引渡「你」進入,然後看到「你」自己。 要找回自己,首先要看到什麼呢?要看呼吸!要了解呼吸法追尋的心之本來。透過呼吸的專注力,因為專注的關係,你的心才不會閃爍不定、流浪在外。當你的心閃爍不定、流浪在外時,就很難確定什麼是自己。 當你慢慢讓呼吸跟「你」是合一的,這叫做「止」,也就是專注力的成就。我們從「止」裡面去發現心,把心抓住,把散亂的妄念收到呼吸上。呼吸是一個工具,把心綁住的工具,所以呼吸不是目的。要從呼吸回到心,這要靠專注力,但是明心見性才是目的。「呼吸法」可說是一個引導的流程,首先的次第就是把念頭安住了,安住在呼吸上,這個階段要練習許久才能掌握要訣。有的時候呼吸不見了,有的時候呼吸太急促了,有的時候呼吸太長了,這些都是我們內心專注力產生的一種變化,我們希望由呼吸帶領大家終能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是什麼呢?比如我在山洞裡閉黑關,黑關就是沒有看到光,只有一片黑暗。你知道嗎?黑暗之中,還是有什麼東西是明亮的。如果你曾有過那樣的經歷,整個都看不到什麼光,卻有一個東西很明亮,那就是我們的心性很明亮。修行人在黑暗中一直看著,結果發現那個最明最亮的,周遭亮不亮都沒關係了,從這樣的修行裡,慢慢地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暗」的意思就是沒有光感,什麼都不亮,這時卻可以看到只有呼吸最亮,我們就在這呼吸的「明」裡面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要有耐心,要一直持續的修下去。不是說你才開始靜坐,就不費什麼功夫,也沒有吃什麼苦,做不下去了就說:「噢,本來面目!」這樣自欺是不可能的。 前面專注呼吸的修法,其實是在說修定,還不是參禪。說參禪,是用「參話頭」的方法。像「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我的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就是一個常常拿來做「參話頭」的題目。而且不是如一般人所以為的那樣散心隨意地問「本來面目」就算數,「參話頭」就只是單單讓這個「話題」、「話頭」充塞在腦海裡,要一直不斷追問,一直起疑情,追問到山窮水盡,追問到水落石出,追問到你無所遁形,經年累月都在做這個功夫,但證悟的到來往往只在剎那之間,就是了。功夫夠了,剎那之間,你就悟了。 這種修法是次第次第的加深,漸次漸次的進入,慢慢調整心的散亂,慢慢的改變到能夠平衡生理,乃至身心都能無障無礙,然後脫落掉。 打坐,要像開車發動引擎一樣,常常要發動一下,馬達才不會冷掉;如果閒置太久,機器冷掉了、生鏽了、故障了,就會很難發動。所以經常打打坐,每天都要保養自己,讓氣血暢通。時間許可的話,打坐時間盡可能久一點;如果真的沒有時間,有時短一點也無妨。你只要每天一個人靜下來,打坐個十五分鐘、三十分鐘,長長短短的時間加起來,就會有很可觀的成績,最後可以養成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養成勤修的習慣,道心就堅固了,任誰都影響不了我們。
單純之味、安定之味 勤於禪修,可以除去習氣、堅定道心,讓我們在菩薩道上一直不斷地前進。我們有了信心,求道的心就不會退轉;如果沒有信心,左顧右盼、三心兩意,內心所學習的佛法也會不受用,容易進進退退,缺乏恆定。我們從禪修中體認到道心堅固的重要,就是愈打坐,就愈能坐出味道來,愈能體會單純之味,心性的味道、安定的味道、內心明亮的味道,禪味就出來了。慢慢的、持續不斷的、有恆心的來體證呼吸,讓心跟呼吸在一起,最後呈現出光明,就是心的光明。 學習禪修要一步一步,不要跳躍。禪宗講「明心見性」,但你以為怎樣才是「明心見性」呢?你必得要經過這個探究的歷程。為什麼我們講人人都有佛性,但都還不是佛,成不了佛呢?因為你沒有歷練認識自己去找回本來,還沒有歷練過迴小向大的菩薩道。如果你沒有經過這些心的必要訓練,那麼,不管你怎麼認知學佛,飽讀經書,都還是在原地踏步。 認識自己的訓練,就叫做「修行」。在修行路上,你要學習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當然,你知道自己的名字、身分證字號,也知道自己住在哪裡、正在做什麼工作,然而,那並不等於認識真正的自己,那只是你的業因果。你無法認識真正的自己,所以才會過「沒有自己」的生活,只是一直空洞地生活著,隨波逐流地過日子。我們的生活變得空空洞洞的,這讓我們感覺很茫然,找不到意義,不斷地尋找填補內心空虛的方法,一直在找尋安全感、安定感、落實感。我們的生命一直在找尋中流浪。 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失去自己,同時不曉得是在哪裡失去的?不知道我們是誰?不知道我們在哪裡,又要去哪裡?所以一直在外面的現象界裡追逐奔波勞頓。你要從禪修中去找回自己,唯有找回自己,你才能真正安定。 每天練習禪坐,練習觀呼吸三十分鐘,最少也要十五分鐘。好好培養這個習慣,因為花時間在這裡比什麼都有意義。我常跟信眾分享,我並不是什麼學院畢業的,我就是坐禪畢業的,我立願弘法,這個願力得自於禪修。許多禪師大德沒有寫下什麼大論述,平時也很少閱經讀書,但他們從禪修中照見自己的心,轉而就可印證經藏所說,明白經書所闡述的內容,經藏說的是什麼,他們了了分明,甚至可以應緣應機更作闡明。這是因為所有經藏都是來自修行的印證,都在講我們的修行體會,為我們開示心性,開演證悟境界,經藏裡講整個宇宙就是心的一個變化。心在哪裡?大家可以從「呼吸法」去練習。我們只有不斷地練習,在呼吸的練習中去揭示心光的顯現。呼吸就是一種練心的工具,我們透過不斷地練習,不斷地進階,直到心能夠清清楚楚揭示。 教授禪修時,我們常比喻打坐會經歷的身體痛楚,就像生孩子一樣。我沒有生過孩子,但我們想像女性生產的過程,就知道很痛苦。我常常練習不把腳放下來,而是放在椅子上固定著一直拉筋。也有人會用禪帶綁腿,把腿綁起來固定住,練習盤腿,但因為太痛了,才綁住不一會兒,一痛就鬆開,所以能熬腿就是功夫了。這就跟生產時所經歷的痛苦一樣,必須要忍,把痛忍過去,一關一關忍著痛。只要忍得過第一個循環,四十分鐘過後就是一個循環,再熬過去,就又是一個循環。所以,你打坐了一段時間後,想要再超越,就得再經歷一波痛楚;過了四十分鐘還要再來一波痛苦,一次痛過一次,一直累積循環的痛,然後脈結打通,循環愈來愈細。但是如果你連第一次循環,最初四十分鐘的關卡都無法熬過,就會一直停留在這個時間循環內,時間到了就是痛。我的經驗是,當你熬過了痛的關卡後,打坐的體驗會給人帶來信心、安定、快樂和成就,這是很實際的體驗。
「無生道場」就是「自性涅槃」 禪修,是為了追尋永恆的生命,為了追尋「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無生道場」。這也是當時「無生道場」成立的本意,如果你到了「無生道場」,卻還是對修行目標不明白,就不對了。「無生道場」就是「自性涅槃」,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即不滅,每個人的心性就是不生不滅的本來,但我們怎麼去證明呢?就是靠禪修!禪修會引導你,不斷地讓你去發現,而呼吸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樑。 我們可以想想這個問題:什麼東西讓呼吸存在?那個東西是什麼?我們不斷地這樣子看,不斷地去注意,不斷地去發現,最後悟道會簡單得像是「撿到的」。但若不去實修,實際去練習,不斷地練習專注呼吸與觀照,就算時候到了,也不會「撿到」悟道,「撿到」的只是輪迴而已。 在修道中,最寶貴的是什麼呢?是死得自在,死得逍遙,死得美好,死得快樂。如果我們能夠達到這種「死狀」,死得無憂無慮、乾脆俐落,快樂逍遙又自在,要追求這樣的境界,就一定要從開悟上下手。這不是從神通裡去求得的,所以我們了解到,禪宗與密宗的差別便在這裡。禪宗的祖師們,他們倒著死、坐著死、立著死、臥著死,橫的豎的都可以死,死得逍遙、死得自在、死得快樂;而密宗就會觸及到一些神通,或談到虹光身,或飛到淨土等等,我們追求的並不是為了這些神變,我們要死得快樂自在解脫,這就是大滿足,這就是一個開悟的大境界。 做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會有是是非非、善善惡惡的分別取捨,也就是這些是非、善惡的分別取捨,讓我們內心失去平衡。但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有沒有善惡呢?有是非嗎?這時只有兩樣東西:一個是「呼吸」,一個是「知覺呼吸」,只有這兩樣東西不斷地堅固修行方法,堅固到讓你的心真的非常平靜安定,然後我們才能進入更細膩的修法,再來就是能夠超越呼吸,而能夠進入內心的實相。 常常有人跟我說,要把呼吸看好、照顧好,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更別說要進入後面那些更細膩的修行階段。但觀呼吸講求的是自然呼吸之道。觀呼吸時,是有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觀呼吸就像看牛的孩子。你或許可以參考廓庵禪師的「十牛圖」。自然地去觀那個呼吸,呼吸就像一條牛跑來跑去、動來動去,但是你就是限定在那個範圍內,做看呼吸的功夫。其實也不能說是看,而是覺知、知覺。 慢慢的,呼吸會愈來愈縮小範圍。剛開始可能是大範圍的,我們慢慢地控制到讓呼吸的範圍愈來愈窄、愈來愈小,到最後,你連每一個呼吸的段落都看得很清楚,並且愈來愈細膩,細膩到呼吸的每一段銜接之處都可以看得到。我們對呼吸的掌控確實可以細膩到這個程度。 希望你在做任何工作時,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突然想到禪修,就可以靜下來禪修,就算短短幾分鐘也可以。隨時提醒自己、安定自己,五分鐘、十分鐘都好。感覺到累的時候,我多半會趕緊拉拉腳、拉拉筋,拉得起來就會感覺比較放鬆。一放鬆、一放下,心就可以專注在觀呼吸,就開始這樣「止」,這樣「觀」,「止」在那個「觀」裡。 平常我在睡覺時也會繼續「止」的用功,但「止」會讓人睡不著,因為精神太好了嘛!「止」到清清楚楚、明明亮亮的,根本不能睡覺,那就趕緊入睡眠三昧,「唉唷!」我會跟自己說,「我要睡覺了!」進入睡是什麼情況,就是要把「睡眠」那個感覺放進去,那就睡了。雖說累了還是會睡,念頭模糊也是會睡,但如果「止」在「觀」,那就沒有辦法睡,而會一直在清楚裡。所以,練習禪修是要花工夫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做一點就得一點;不做或是還沒有去做,就是沒感覺,沒進展。希望大家都能發願來做禪修,發願走向這條實踐的道路。實踐是為了體證、內證的工夫,有了一直貫徹實踐的願力,最後可以達到遍智。
修道是一種大福報 廣欽老和尚是一位定力非常好的高僧,他活到九十多歲,走路還像燕子在飛,死亡的過程也沒有什麼痛苦,他的禪定是下過一番苦工夫。並不是說出家多久,你就自然可以得到那些能力,如果你不曾好好用心修行,精進自己的三昧力,到死還是一樣沒修沒證,等到老病痛跟隨而來,活著比死還痛苦,到死更是輪迴纏繞。 在解脫之道上,智慧和禪定是並行不悖的兩個軸輪。日常生活裡,要用智慧去消融外在萬事萬物變化無常,那麼,禪定就是在消融內在的變化。如果我們四大失調就會常常生病,這就是四大不調;而想要消融四大的障礙,就需要禪定功夫。智慧和禪定整合,才能真正內外通澈,自在無礙。 佛陀在世的時候,苦行外道也在禪定中下足功夫。在苦行林,在河邊、樹下,各種苦行人,有人倒掛,有人斜臥釘床,有人用火烤身體,因為他們修禪定已有一定境界,所以當佛陀對他們開示說法,打開他們的執著,他們就通明了,立刻能與佛陀心印,紛紛皈依佛陀,並且正法成就了。佛陀只要轉他們的觀念、念頭,一扭轉過來,他們就得到正定,一得到正定,神通就開啟,智慧也就打開了。現在一般人並不注重禪定,以為聽聽師父講法就足夠了,聽了半天也似懂非懂,那是因為你平常不下功夫,不精進,定力不夠,沒有這方面的體證經驗可以來相應,無法堅固道心,所以即使聽聞佛法,也會很快流失,故態復萌,在對治煩惱時,一點功夫也用不上。 什麼叫做道心呢?你若不能堅定地下功夫練習打坐,打到能夠相應,打到很舒暢、很快樂,就不能說真正了解什麼叫做道心。從打坐中,你就可以找到什麼叫做道心。我從十五歲開始打坐,嚐到了打坐的甜頭,知道什麼是道心,「哦!原來禪坐是這麼一回事,這麼解脫、這麼自在、這麼沒有負擔、這麼快樂……」 若你不曾打坐,就不能清楚了解禪師們的相應,你只會反反覆覆、左思右想,不相信自己能做到那個地步,對自己的學道毫無信心、毫無把握,一再陷於無常的感慨和恐懼中。 不過,也有像玄奘法師那樣大根器、大因緣的高僧。玄奘法師並不是從打坐開始學道的。當時玄奘法師要去印度取經,有人要教他成就六通的辦法,亦即不死的法門,玄奘卻說不要。他一心要到印度去取經,行大乘菩薩道,覺得不一定要走禪定的路線。還有像彌勒佛,也不是修禪定的,他不斷煩惱,不斷生死,可是努力行菩薩道,死的時候一樣金剛不壞。這個看因緣,視個人累劫以來所修的東西而定,所以因緣是很重要的,不是一生一世的。 我個人的累劫,也可能就是要走禪修這條路。我十五歲嚐到禪坐的快樂,就不想做俗人,而想要出家修行了。對我來說,能打坐就是快樂。我以前一天到晚要閉關,閉關沒有錢,可是閉關要吃飯需要錢,需要資糧,我就需要招呼信徒,信徒多了以後,要花很多時間照應信徒,解決他們的煩惱,不像以前有那麼多時間可用來自修。但沒有信徒就沒有資糧,也就沒有禪修的條件,因此這是要互相折衷的,到最後我知道必須採取中道。生活裡處處是禪,我從中悟出「生活就是禪」的道理,生活也就不會有斷面了。 一路下來,我看到有的人努力想要修行,但福德因緣不夠,總是沒有辦法修好,還要多培福,所以祖師們都勸我們:未成佛道先結好緣,有了好的因緣才來修行,才能夠真正福慧具足。如果自己一點奉獻之心都沒有,修行時就很容易著魔障。 我在宜蘭時遇過一位法師,他說他在山上閉關三年,那時我剛剛在閉關,他來找我。之後他看了一本藥書便開始為人治病,荒廢了修行,後來買了一塊地也被人騙了,搞到精神有些失常。之後他回到宜蘭,把出家衣服脫了去上班,上了幾天班,腦筋稍微清醒一點,又把出家衣服穿回去。沒多久我又見到他,此時他連話都不太會講了。所以,修道上會有很多的魔障,若福德因緣不具足,確實危險。能夠好好的修行,就得把握機會,因為這真是大福報。 修道是一種大福報,如果沒有大福報,你就沒有辦法得到這份證量。所以,能聽聞佛法,體悟佛法,是最大的福報;若要得到證悟,是更難得的大福報。因為你沒有證悟以前,所擁有的東西只有一點點,卻還拚命計較;開悟以後,你看全世界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你的,你看這福報多大、多自在啊!密勒日巴曾說,他今生能夠這樣,就是過去種了很多的善,所以今生他一努力就能夠得到證悟。 在沒出家前,我還一直渾渾噩噩過日子,只是跟著別人在做,也不清楚佛法到底是什麼,只知道一個一個緣接踵到來,會令人應接不暇而漸行漸遠,那時候我想我快完蛋了,但只要回到打坐上,一直打下去,我就把道心找回來了。但這是要有基礎的,不然會回不了頭,我就想如果我再不出家,就會被無盡的紅塵俘虜而去,被輪迴無情的吞噬掉。 我剛到佛光山時,白天跟大家一起讀書,讀書時我也打我的坐,也不很注意在聽課,晚上回去又繼續打坐到半夜三點才睡,就這樣周而復始。其他人都四點或四點半就起床了,我卻賴床不起來,所以很少去早晚課。 受戒以後,索性連晚餐也不吃,就開始去打坐。我不斷勉強自己,也鼓勵自己,不管喜不喜歡,不喜歡也坐,喜歡也坐,就是非坐不可,就這樣一直坐到身心舒暢、法喜充滿為原則,不斷精進用功,真的把那個道心坐回來了。 你不要小看一天只坐兩個小時,我以前在部隊裡,一天就只有一、兩個小時可以打坐,然而累積起來的道心卻不可忽視,讓人非常安定快樂。如果當時我在部隊裡沒有經歷那一段一、兩個小時的打坐訓練,也不可能在退伍後有那個道心,一天到晚只想走出家修道的路。 所以,我們有工作時,一天能花一、兩個小時打坐就很不錯了,等到有一天福報大一點,回饋多一點,再把打坐時間延長,終有一天成就的。 以前我在靈骨塔修行的時候,即使有那麼多方法,我都沒有換過什麼法,就是堅持一法深入,才有今天這樣的基礎。如果心意不定,三心兩意,什麼法門都想碰一點,是不會有好成績的。修道就是死心塌地,要先死守一法用功,好好的修,不管顯密,只要一法修好,就很好了。「呼吸法」是非常好的,很容易掌握,只要能夠一路用心,愈坐你就愈會得力。等到方法純熟,要會通其他法門也才有辦法。
數息和六妙門
調息,在禪修準備階段時很重要。調身先調息,調息而後調心。
呼吸法是禪修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觀」裡有數息觀,天台智者大師把呼吸要門分為:數、隨、止、觀、還、淨,稱之為「六妙門」,一般說是六個呼吸的方法要訣,但是我後來從修行中體會到「六妙門」蘊含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數、隨」,從相對數息,到一心隨息;然後是「止、觀」,從專注呼吸,由專注起照明;再來進入到「還、淨」,由照明呼吸而迴光反照、還本歸源,直達本來清淨無染的朗朗覺性。
數息,就是先數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數,從一數到...
作者序
停心──前不生、後不續
釋心道
本書,是為了引導實修的人,是一本走入實修的導覽書。
停心,是止觀的作用。止以後,是停心,停心以後,才是如實觀,進入「直心是道場」的觀;解脫前後際,前不生、後不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本書從呼吸法介紹止觀,談到修行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問,其中有很多的經驗談,可說是我平日修行時一些親身見聞的體驗整理與分享。對習慣單刀直入的行者而言,也許覺得「廢話」太多!但這些「廢話」,卻可引起一般人較多的興趣,讓大家樂於去讀誦。
主要還是要引導入實修,才有用!
為什麼要修行?因為所有外在的難題,都可以從內心找到解決之道。讓有緣的人都願意嘗試禪修,有勇氣走入真實。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後,能夠一步步解脫身心妄執的習氣,並且避免一切因虛妄所帶來的負作用。
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大家更積極而有效益的修行,讓大家更喜歡深入探討「生命」這本大書,對實修更有自信,能夠回到「自家寶藏」。
願個個見性,人人成佛。
停心──前不生、後不續
釋心道
本書,是為了引導實修的人,是一本走入實修的導覽書。
停心,是止觀的作用。止以後,是停心,停心以後,才是如實觀,進入「直心是道場」的觀;解脫前後際,前不生、後不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本書從呼吸法介紹止觀,談到修行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問,其中有很多的經驗談,可說是我平日修行時一些親身見聞的體驗整理與分享。對習慣單刀直入的行者而言,也許覺得「廢話」太多!但這些「廢話」,卻可引起一般人較多的興趣,讓大家樂於去讀誦。
主...
目錄
【自序】停心──前不生、後不續 釋心道
【採訪整理序】你要停哪顆心? 呂政達
無部:心停下,地球就平安
2012,靈性,還是末日的年代?
回到伊甸園
彩虹橋在嗎?
不要跟著外面走
發明心地
本有的光明
生部:從呼吸走向無生
從「一念無明」到「停心」
數息和六妙門
當有情陷落
觀生死幻象
能量終非究竟
從呼吸走向無生道場
從彩虹到夢
道部:不移動的智慧
心臟只是心的辦公室
練習靜坐:擺脫自我意識的意識
練習靜坐:雜想散亂時
練習靜坐:不帶情緒觀自己的心
靜坐練習:不移動的智慧
練習靜坐:無生無滅無涅槃
靜坐練習:與萬物神識相遇
馴服狂心
場部:生平只坐禪
生平只坐禪
在百丈,好風徐徐相送
禪修是最好的方式
禪,幸福的方程式
心部:停心方程式
停心就是──解脫前後際
心靈醫生
附錄篇
一、以「聆聽」為法門的大師──你知道祈願的力量有多大嗎? 史玉琪
二、全民「心」資產,九分鐘寧靜的體驗 史玉琪
三、從個人到全球:一位僧侶與世界的對話 史玉琪
四、深夜上靈鷲山訪心道法師 呂政達
五、四名弟子與心道法師談禪法
(一)訪恆明法師
(二)訪恆傳法師
(三)訪常存法師
(四)訪常樂法師
【自序】停心──前不生、後不續 釋心道
【採訪整理序】你要停哪顆心? 呂政達
無部:心停下,地球就平安
2012,靈性,還是末日的年代?
回到伊甸園
彩虹橋在嗎?
不要跟著外面走
發明心地
本有的光明
生部:從呼吸走向無生
從「一念無明」到「停心」
數息和六妙門
當有情陷落
觀生死幻象
能量終非究竟
從呼吸走向無生道場
從彩虹到夢
道部:不移動的智慧
心臟只是心的辦公室
練習靜坐:擺脫自我意識的意識
練習靜坐:雜想散亂時
練習靜坐:不帶情緒觀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