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是一張描繪我們自性的圖,那是我們的究竟實相。
它是一條無徑之徑,
帶領我們回到真實的家,帶領我們走向那個名為「佛性」的寶藏……
在我們的生命裡,有很多迫切的待辦事項,而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人們希望得到永恆、絕對的幸福與自由,那麼,沒有什麼比獲得般若、修行見佛性更重要的了。
人類老是不停的移動著,老是要去那裡——「娑婆世界」字面上就是「不停流動」、「流轉」的意思。我們去上學、上班、去超市、諸如此類的。即便是禪坐時,心還是四面八方的去。等到心終於肯回到肉身時,我們已經垂垂老矣,行將就木了。
●讓我們回到當下,當下就是涅槃。當我們醒過來,回到目前這個瞬間所成的實相,覺性的花朵就開了。
作者循著四聖諦、空性、覺悟的脈絡講述《心經》,其分析不僅有簡約且次第清晰,過程中穿插了許多佛經短語,包括對於空性闡釋最為權威的龍樹菩薩、禪宗達摩祖師的觀點……等,以及極具說服力的故事與公案、量子物理學、西洋文學……等多元的事例。閱讀起來輕鬆新穎,且清晰易懂。
●當我們心性的實相彰顯時,苦就滅了。空性是所有事物的本質,一旦清楚了悟,痛苦的根就切斷了。這是《心經》的精義所在,也是菩提達摩的心要所在。
作者簡介:
柳道成法師(Dosung Yoo)
柳道成於1994年時,在韓國在正式加入圓佛教教團,成為弘法教授師。從那時以來,他就帶領閉關,教禪修,同時在韓國首爾,以及美國教授佛法,並傳授圓佛教的教法。他在費城圓佛教寺院擔任傳教師,並且任教於費城附近的圓佛教研究所,和北美其他的圓佛教中心。他也是首席的韓譯英的佛法譯者,曾協助翻譯圓佛教的教典多種。
目前法師是紐約克拉夫瑞克(Claverack)圓法教中心的閉關指導負責人,也是駐場教師。他在該中心正興建一個精神社區,以護持各階層的人士找到內在的光明和安寧,那是更好的、更覺智的世界的基石所在。該中心資訊請見:www.wondharmacenter.org。
譯者簡介:
釋智善
台灣雲林縣人,曾就讀淡江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亞洲研究所,及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後回華梵大學任教外文系至今,現主聘於佛教學系。
2010年由仁朗法師陪伴,赴印度德蘭沙拉上密院,在十七世大寶法王座下剃度出家,回台後依止仁朗法師。2012年在苗栗法雲寺受比丘尼具足戒。現在陽明山永明寺學習,常利用寒暑假期間參訪聖地,主修淨土法門,皈禮彌陀。
章節試閱
●中國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翻譯師──玄奘
玄奘(西元六○二∼六六四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佛教翻譯師。他接受《心經》的方式能為菩提心做最佳的詮釋。在玄奘的時代,中國雖然已經有很多佛教的譯經,但當時他還是個年輕的和尚,所以很想透過巴利文和梵文的佛經原典來認識真實的佛法。他在二十九歲時啟程去印度,為的是去學習巴利文及梵文的經典,並且把它們帶回來。這趟旅程既漫長又極度的危險。他必須越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印度的興都庫什山脈,此山脈為喜瑪拉雅山西邊的支脈。在他之前,大部份踏上這條旅程的先人都沒有回來過。
玄奘的印度之旅十分艱鉅,持續了很多年。在他的旅途中,他必須克服許多危險的情況。最後,他來到了恆河北部的小村莊。在過河的前一晚,他決定在佛寺掛單過夜。在他找尋寺院的時候,他發現這是一個廢棄的村莊。那裡根本就沒人住!後來他終於找到一間古老的佛教寺院,走進去後,他看到一個病懨懨的老和尚,聞起來有罹患皮膚病的味道,看起來就像痲瘋病患者。玄奘問他怎麼啦?村民都到哪兒去了?這個老病交迫的和尚告訴他,整個村莊得了流行病,村民們都逃了,避免得到感染,而自己又弱又病,所以索性留在寺裡。
玄奘不知自己該留下來照顧那個病和尚,還是隔天早上離開,繼續自己的行程?後來他決定留下來,因為他覺得,沒有留下來幫忙的話,那個病和尚也許會死掉。接下來幾個禮拜,玄奘一直留在寺裡,盡心盡力的幫助那個老和尚。在他的悉心照顧之下,和尚的精神恢復了,也感謝他的幫忙。當玄奘要離開的時候,老和尚給他一個小盒子,說裡面是傳寺之寶,日後若有危急的情況,可以打開盒子,使用裡面的東西。玄奘謝謝他的禮物,然後就離開了。
他來到了恆河畔,準備渡船過河。在那裡,他遇上了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他們正在物色活人來做為祭祀犧牲用。這個族慣例要犧牲活人來平息河神。他們把玄奘綁起來放在船上。在他快要被丟到河裡時,突然想起老和尚的話。他很快的打開盒子,發現裡面有一部短經,還有一張紙條,上面說若遇危險的情況,可以念這部經,而且要念上三次。玄奘馬上大聲的讀經。第三遍快要結束時,一片烏雲突然來到上空,頃刻間大雨滂沱而下。那些族人開始害怕起來,一致認為玄奘是神人,很快的將他釋放了。
玄奘花了六年才來到那爛陀大學,他在那裡學習巴利文和梵文的原始佛教經典,學習了很多年,遭遇了種種危險的境況。仰仗著那部經,他都安然度過。學成歸國時,他去尋找那間當初碰上老和尚的寺廟,想要去謝謝他,因為他致贈的經典,讓自己克服了許多困難。玄奘尋遍了整個鄉間,但就是找不到那個村莊。他問了很多人,知不知道幾年前有一個鬧流行病的村莊?他們都說,他們已經在那個地區住很久了,就是沒聽過那個村莊。於是玄奘心裡很篤定,那一定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化現來考驗他的。
他從老和尚那裡接受的經典就是《心經》。在許多佛教的傳統裡,慣例的做法是把《心經》唸三遍,這也是來自於盒子內的指示。然而,大多數只要把最後的「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唸上三遍即可。
玄奘從印度回國後,受到皇帝的歡迎,並賦予將佛經原文翻譯成中文的大計劃。《心經》具有神力的故事廣為流傳,而唱誦《心經》的修法也變得廣受歡迎。
中國雖然早已有很多《心經》翻譯的版本,玄奘在西元六四九年的譯文卻變成亞洲通行的版本。大多數的英譯都是以他所譯的中文版本為藍本。
不管當年玄奘接受《心經》的故事是否有史實的根據,他在接受《心經》前所受的考驗在佛教的義理上是很重要的。在他接受《心經》之前,他必須先通過考驗,看看他是否俱足菩提心,是否有足夠的大悲心來利益眾生?
修行就像開車。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目的地,或者我們的目標。接下來,我們的旅行夥伴也一樣重要。有旅行經驗的人都知道,同行的遊伴有多麼重要。根據佛陀的教法,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成佛,從娑婆世界、生死輪迴裡解脫出來。然而,我們是跟所有的眾生一起旅遊的,所以我們應該跟他們一起成佛。
崇山行願禪師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他把禪修分成幾個類別。第一類叫做「外道禪修」。韓國有許多物理學家也練禪修,而且會做各種靈修。但是他們的目的大多是想賺更多的錢,所以很難說他們走在正道上。他們的修行終將徒勞無功。
第二類叫做「凡夫型禪修」。許多人禪修或靈修只是為了減壓或得到內心的寧靜。禪修,還有另類的靈修,當然能達到這些目的,但這只能算做凡夫禪修的動機罷了。
第三類稱為「小乘禪修」,此類人士修行的目的是為了了生脫死,斬斷輪迴,得到完全的解脫。他們修行的目標明確,但只要他們的修行是光為自己求解脫的話,仍然算不上最崇高的修行。
最後一類是「大乘禪修」,為了所有眾生故禪修。這些人是出於慈悲心而禪修,為了幫助所有眾生脫離痛苦而修。菩提心便是他們修行的動機。
Yana是「交通工具」或「運輸」的意思。Maha是「大」,hina是「小」的意思。所以Mahayana是大乘、大車,而Hinayana是小乘、小車的意思。大乘、小乘並不是真的存在的佛教傳統或佛教名,它們只存在你我的心裡。如果我們修行的動機是利益眾生,那麼我們都是大乘行者,開著大車;要是我們修行只顧自己,圖利自己而已,那麼我們都是小乘人,開著小車。
●先發願,再修行
菩薩若要得大果位,沒有不先發願的。就觀世音菩薩而言,他發願得大覺悟,發願救度所有受苦的眾生。
在《金剛經》裡,須菩提──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請問佛陀,修行者如何控制散漫的心(如何降服其心)時,佛陀答說,所有的修行者都應該發大誓願,拔度一切眾生,如此便能調服其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讀大學的時候,我認識一個超級敏感的學生。他彆彆扭扭,容易因為別人的意見感到受傷。考試的時候,很擔心不會有最佳的表現。大二那一年,他參加了學生運動,該團體的思想意識是基於社會主義的。他總算感受到,自己已經找到人生的目標。突然間,他變得專注而平靜,不再緊張焦慮,也不管別人怎麼想了。他並沒有禪修,所有的寧靜與平和來自於人生目標的確立。
同樣的,在《金剛經》裡,佛陀一開始就要求所有的修行者先發願再修行。此人生目標或願心讓修行者的心集中、聚焦起來:
有一弟子問:「修哪種法門才能去除五欲,專心一意的修道,過著寧靜、安和的生活,如同佛陀一般?」
圓佛教的創始人答道:「不要去除慾望,相反的,你要擴展欲望。一旦你那些小小的欲望化為偉大的願心時,欲望自動消退,正因為你專心一意在你誓願上的緣故。如此一來,你將自然而然過著寧靜、安和的生活了。」
我們的願就像根:那是我們修行的基礎。就像根一樣,我們的願心也會生長、茁壯。正如我們種植、澆溉、培育一顆種子一樣,我們的願心也需要關注才能成長。這就是為什麼大乘寺院每一次課誦都要唱誦四宏誓願的原因,同時也唱頌《心經》,特別是把最後一句唱三遍: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去吧!去吧!去到彼岸吧!一起去彼岸吧!現在就覺醒吧!」佛陀要我們不時的對我們所發的願做反思,不斷反省我們生命的流向。
佛陀離開皇宮的時候,發了兩個願:成等正覺,然後普度眾生。由於這樣的願力,佛陀坐,他便與所有的眾生同坐。佛陀吃飯,便與所有的眾生一起吃飯。如果我們像佛陀發一樣的大願,那麼只要我們坐著,所有的眾生便與我們一起坐著。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所有的眾生便得到滋養。以發這樣的大誓願當修行法門,其力宏大,不亞於政治家要求軍事解除武裝,或幫助非洲飢餓的孩童一般。菩薩有時亦稱作摩訶薩,或稱作「大士」,不僅因為他們甚深的覺悟,也因為他們誓願的廣大無邊。
不只非洲曼德拉總統或馬丁.路德才是菩薩,如果我們發這個大願,我們也都變成菩薩摩訶薩。不只是甘地或德雷莎修女才神聖,只要我們立下大願,我們也超凡入聖了。不是說一天禪修十或十二小時的便是聖者,也不是說在喜馬拉雅山修行的便很神聖了。所謂聖者是已立下宏誓,遵循誓願,身體力行,最後完成誓願的人。在俗世裡過著聖潔的生活是困難多了,也神聖多了。
很多年前,有一座橋在尖峰時段坍方了,因為它承受不了這麼大的交通流量。調查後顯示,這件事情的發生是因為當初有一位工程師誤算了交通車流的重量。一個人的疏失釀成這麼大的悲劇,造成重大的傷亡。在失事的那段日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密的連在一起。一個人有難就好像變得個個有難。一個國家有問題就變成全世界有問題了。我們不能只靠一己的力量生存、興榮,沒有他人協助,我們就活不了。我們欠眾生的恩太多了,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生活在一起,工作也在一起。
讓我們一起種植菩提心的種子,並且發大願來利益眾生。讓我們培育那顆種子,直到它成長茁壯,讓眾生都可以在它下面休息。
生命的特質就是苦與缺憾。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無法脫離與生命俱在的苦,不論是老、病的苦,還是求不得的苦。
●中國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翻譯師──玄奘
玄奘(西元六○二∼六六四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佛教翻譯師。他接受《心經》的方式能為菩提心做最佳的詮釋。在玄奘的時代,中國雖然已經有很多佛教的譯經,但當時他還是個年輕的和尚,所以很想透過巴利文和梵文的佛經原典來認識真實的佛法。他在二十九歲時啟程去印度,為的是去學習巴利文及梵文的經典,並且把它們帶回來。這趟旅程既漫長又極度的危險。他必須越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印度的興都庫什山脈,此山脈為喜瑪拉雅山西邊的支脈。在他之前,大部份踏上這條旅程的先人都沒有回來過。
玄奘的...
作者序
能清楚看到空性的人,萬物變得清楚明白;不了解空性的人,則什麼事都不明白。 ——龍樹菩薩
慧可原是赫赫有名的儒學學者,也是一名儒學的實踐者。有一天他來到了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的座下學習。儘管學識豐富,慧可的心思無法集中,內心得不到平靜。慧可見到菩提達摩時,他正在山洞裡修習禪定。慧可說:「師父,我的心很不安,請幫我安心吧。」菩提達摩回答說:「你拿你那顆不安的心給我看看。」慧可頓了一下,開始尋找他的心。一會兒之後他說:「師父,我遍尋我的心,但是都找不到。」菩提達摩回答說:「我已經幫你安心了。」
菩提達摩並沒有問慧可他的痛苦因何而來,也沒有問及慧可他的財務狀況,或者他的人際關係。相反地,菩提達摩問慧可受苦的是誰?痛苦的是什麼?他問的都是慧可心性的本質,也就是自性的問題。
石頭打到狗,狗就追石頭。石頭打到獅子,獅子就去追那投石頭的人。一旦了悟我們自身的實相(亦即心的本質),痛苦就止息了。此即菩提達摩教法的核心,亦即《心經》的要義所在。
多年前,有一名韓國記者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韓國人生命中的最愛是什麼。他要求受訪者用一個字表達這個欲望。大多數的韓國人選擇「haeng-bok」這個韓文,意即「幸福」。對於幸福的渴望是不分種族,不分年齡的。所以我們老是想要有一份較好的工作,一間更好的房子,一輛更好的車,得到更多的賞識。我們不斷的嘗試改變我們的現況,卻不想多花心思來發現我們真實的自我。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試圖改變環境來製造快樂,卻不了解自心的本質,就好像建房子在流沙之上,而期待能在裡面住上一輩子一樣。快樂、痛苦、自由、不滿、憂鬱、喜悅,這些都是描繪心性的字眼。一旦我們看清楚心性的真實面貌,我們就切斷了痛苦的根源,隨之痛苦也止息了。體悟從自性而來的自由快樂持續久遠而不可摧毀;來自變化多端環境的快樂,既脆弱也不長久。
下面的故事正可闡明上述的教義:有一個小男孩放學回家後,看到他的祖母一直在找東西。他問說:「奶奶,你在找什麼啊?」她回答說:「找一根針。」「你在哪裡掉的?」小男孩問。「在客廳掉的。」她回答。男孩又問:「那你為什麼在院子裡找呢?」她回答說:「因為外面這裡比較亮!」
沒有了悟自性而四處尋求快樂的人,就像這個祖母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一根針一樣。
如果我們最想要的不是短暫的快樂,而是恆常的、絕對的幸福,那麼最要緊的就是體現我們真實的自性。生命完全的自由來自覺悟自性的真相,否則,活著又有何目的呢?我們傾注時間與精力在生命上頭,這一切為的又是什麼呢?這些是我們需要深思的。
我十幾歲時,只要有世間無常的體驗,就彷彿掉入很小的桶子內,感覺像一個囚犯。這種感覺很奇特。隨後我了解到,這些經驗就如同一則公案,或一項精神領域的探索,由心田裡自然升起。然後我又了悟到:我什麼事都可以避開,就是逃不開自己的心。
當我們心性的實相彰顯時,苦就滅了。空性是所有事物的本質,一旦清楚了悟,痛苦的根就切斷了。這是《心經》的精義所在,也是菩提達摩的心要所在。
王子出身的釋迦牟尼佛衣食無缺,環境優渥,事事順心。但當他親眼目睹老、病、死,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境遇時,他深刻的感受到身而為人的種種不如意,而這些又是與生俱來的。升起了這種感覺後,他的回應之道就是出離皇宮,尋求那恆常究竟的真理。儘管我們大多數的凡夫吞忍這些覺受,佛陀卻勇敢的與之面對。一旦他成等正覺、證得自性後,本有的智慧現前,由痛苦中解脫,並且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
寫就本書的目的,為的是鼓勵大家踏上佛陀兩千五百年前的成佛之道。這是內在的心性之旅,目標是發現我們的真我,通向我們不可壞的本然自在,獲得恆常、究竟的幸福。
是時候了,走向內在尋找那根針吧!不應只是在外頭的院子裡尋尋覓覓!
菩提達摩的座下學習。儘管學識豐富,慧可的心思無法集中,內心得不到平靜。慧可見到菩提達摩時,他正在山洞裡修習禪定。慧可說:「師父,我的心很不安,請幫我安心吧。」菩提達摩回答說:「你拿你那顆不安的心給我看看。」慧可頓了一下,開始尋找他的心。一會兒之後他說:「師父,我遍尋我的心,但是都找不到。」菩提達摩回答說:「我已經幫你安心了。」
菩提達摩並沒有問慧可他的痛苦因何而來,也沒有問及慧可他的財務狀況,或者他的人際關係。相反地,菩提達摩問慧可受苦的是誰?痛苦的是什麼?他問的都是慧可心性的本質,也就是自性的問題。
石頭打到狗,狗就追石頭。石頭打到獅子,獅子就去追那投石頭的人。一旦了悟我們自身的實相(亦即心的本質),痛苦就止息了。此即菩提達摩教法的核心,亦即《心經》的要義所在。
多年前,有一名韓國記者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韓國人生命中的最愛是什麼。他要求受訪者用一個字表達這個欲望。大多數的韓國人選擇「haeng-bok」這個韓文,意即「幸福」。對於幸福的渴望是不分種族,不分年齡的。所以我們老是想要有一份較好的工作,一間更好的房子,一輛更好的車,得到更多的賞識。我們不斷的嘗試改變我們的現況,卻不想多花心思來發現我們真實的自我。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試圖改變環境來製造快樂,卻不了解自心的本質,就好像建房子在流沙之上,而期待能在裡面住上一輩子一樣。快樂、痛苦、自由、不滿、憂鬱、喜悅,這些都是描繪心性的字眼。一旦我們看清楚心性的真實面貌,我們就切斷了痛苦的根源,隨之痛苦也止息了。體悟從自性而來的自由快樂持續久遠而不可摧毀;來自變化多端環境的快樂,既脆弱也不長久。
下面的故事正可闡明上述的教義:有一個小男孩放學回家後,看到他的祖母一直在找東西。他問說:「奶奶,你在找什麼啊?」她回答說:「找一根針。」「你在哪裡掉的?」小男孩問。「在客廳掉的。」她回答。男孩又問:「那你為什麼在院子裡找呢?」她回答說:「因為外面這裡比較亮!」
沒有了悟自性而四處尋求快樂的人,就像這個祖母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一根針一樣。
如果我們最想要的不是短暫的快樂,而是恆常的、絕對的幸福,那麼最要緊的就是體現我們真實的自性。生命完全的自由來自覺悟自性的真相,否則,活著又有何目的呢?我們傾注時間與精力在生命上頭,這一切為的又是什麼呢?這些是我們需要深思的。
我十幾歲時,只要有世間無常的體驗,就彷彿掉入很小的桶子內,感覺像一個囚犯。這種感覺很奇特。隨後我了解到,這些經驗就如同一則公案,或一項精神領域的探索,由心田裡自然升起。然後我又了悟到:我什麼事都可以避開,就是逃不開自己的心。
當我們心性的實相彰顯時,苦就滅了。空性是所有事物的本質,一旦清楚了悟,痛苦的根就切斷了。這是《心經》的精義所在,也是菩提達摩的心要所在。
王子出身的釋迦牟尼佛衣食無缺,環境優渥,事事順心。但當他親眼目睹老、病、死,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境遇時,他深刻的感受到身而為人的種種不如意,而這些又是與生俱來的。升起了這種感覺後,他的回應之道就是出離皇宮,尋求那恆常究竟的真理。儘管我們大多數的凡夫吞忍這些覺受,佛陀卻勇敢的與之面對。一旦他成等正覺、證得自性後,本有的智慧現前,由痛苦中解脫,並且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
寫就本書的目的,為的是鼓勵大家踏上佛陀兩千五百年前的成佛之道。這是內在的心性之旅,目標是發現我們的真我,通向我們不可壞的本然自在,獲得恆常、究竟的幸福。
是時候了,走向內在尋找那根針吧!不應只是在外頭的院子裡尋尋覓覓!
能清楚看到空性的人,萬物變得清楚明白;不了解空性的人,則什麼事都不明白。 ——龍樹菩薩
慧可原是赫赫有名的儒學學者,也是一名儒學的實踐者。有一天他來到了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的座下學習。儘管學識豐富,慧可的心思無法集中,內心得不到平靜。慧可見到菩提達摩時,他正在山洞裡修習禪定。慧可說:「師父,我的心很不安,請幫我安心吧。」菩提達摩回答說:「你拿你那顆不安的心給我看看。」慧可頓了一下,開始尋找他的心。一會兒之後他說:「師父,我遍尋我的心,但是都找不到。」菩提達摩回答說:「我已經幫你安心了。」
...
目錄
自序
《心經》
第一章‧《心經》是什麼?
第二章‧進入菩薩道
第三章‧根本沒有「我」
第四章‧有人在嗎?
第五章‧超越二元對立的無門關
第六章‧現象也是空
第七章‧不生不滅
第八章‧鞋子合腳就忘了鞋子的存在
第九章‧十二因緣
第十章‧十二因緣的空性本質
第十一章‧四聖諦
第十二章‧四聖諦的空性
第十三章‧頓悟與漸修
第十四章‧究竟的解脫之歌
第十五章‧你一直在尋找的就是你自己
致謝辭
參考書目
自序
《心經》
第一章‧《心經》是什麼?
第二章‧進入菩薩道
第三章‧根本沒有「我」
第四章‧有人在嗎?
第五章‧超越二元對立的無門關
第六章‧現象也是空
第七章‧不生不滅
第八章‧鞋子合腳就忘了鞋子的存在
第九章‧十二因緣
第十章‧十二因緣的空性本質
第十一章‧四聖諦
第十二章‧四聖諦的空性
第十三章‧頓悟與漸修
第十四章‧究竟的解脫之歌
第十五章‧你一直在尋找的就是你自己
致謝辭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