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歸屬感是天性,人會想要靠近、歸屬、形影不離,有些是真的親密,有些只是不想孤單,有些是習慣了而沒想過,或者不敢改變。
因著經驗與反省,我們會認識到安全感還是要往自己身上找。人可以投緣,但沒有人可以陪伴自己一輩子;陪伴了這輩子,誰敢保證下輩子?歡欣失落反覆多了,其實很累人,自己也會累。人是可以平穩些,淡定些,當知道最能依靠的還是自己「清醒的內在」時,那清醒的內在,一開始只是偶然一瞥。心靈的叩問、生命的體會、生活的學習,都是自己要去面對的。一路上遇到了不同的人,在人生旅途上陪我們一段,給我們啟發,鼓勵我們,我們也只能陪著鼓勵著對方,誰都不能代替誰。
可是人還是常不肯面對「人生路得自己去走過」的這個事實,因為會知道自己有很多該改的;改變自己的這條路充滿了未知數,且得耗費身心力氣,往外尋覓,找看看有沒有好走的路,有沒有捷徑?常常是跌跌撞撞,更加迷惘。在尋找前路的過程裡,我們領悟到必須自省,而終於願意回頭看自己,誠實面對,老實改善。
《瞥見》共分五個單元:工作、童真、體悟、親情、道場。開展前,都有各單元意旨,每單元數篇,以散文的筆調,將生活與修行的體悟貫穿其中。生活即是道場,生活裡的歡笑淚水都是真的,也是因緣一場;從中,我們體會到什麼?看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