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一三年驚蟄誌於竹桂山居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是唐朝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所翻譯的。《實相般若波羅蜜經》有別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因為這部經裡面的禪宗機鋒比《金剛經》更明顯。另一位菩提流支翻譯經文,有時會有一些過失,因為他會用自己的意思來翻譯,也許是因為還沒證悟般若的緣故,所以他翻譯的《入楞伽經》就有一點點的不正確,有一些違背了佛意。因此我當年註解《楞伽經》的時候,是把三個譯本綜合起來參考而作註解的,不是單憑一個譯本來註解,所以我註解的《楞伽經》是相當正確的。這部《實相般若波羅蜜經》則是菩提流志所譯,就沒有這個問題。《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顧名思義,說的是實相法,是以「實相」為中心主旨來闡釋「智慧到彼岸」。這個經題,我就用補充資料來為大家作一個說明,因為經名一開始就講到「實相」兩個字,所以請先切換為補充資料,《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六十七: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法界?」佛告最勝:「天王當知,法界即是不虛妄性。」「世尊!云何不虛妄性?」「天王!即是不變異性。」「世尊!云何不變異性?」「天王!即是諸法真如。」「世尊!何謂諸法真如?」
「天王當知,真如深妙,但可智知,非言能說。何以故?諸法真如過諸文字,離語言境,一切語業不能行故;離諸戲論絕諸分別,無此無彼離相無相;遠離尋伺,過尋伺境;無想無相,超過二境;遠離愚夫,過愚夫境;超諸魔事,離諸障惑;非識所了,住無所住;寂靜聖智及無分別後得智境,無我、我所,求不可得;無取無捨,無染無著,清淨離垢,最勝第一,性常不變。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天王當知,是為法界。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證法界,多百千種難行苦行,令諸有情皆得通達。天王!是名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真如實際、無分別相不思議界,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
爾時最勝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能證、能得如是法界?」佛告最勝:「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世尊!『證、得』義有何異?」「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
爾時最勝復白佛言:「如佛所說聞思修慧,豈不通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而復說有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佛言:「不爾!所以者何?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聞慧粗淺、不能得見;是勝義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天王當知,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異生、二乘所不能見。」】
想要解釋「實相」,就是這一段經文最棒了,只要直講就行了,不用我再來發揮。現在我們來說明一下,這一段經文講的實相,到底是怎麼說的?也請諸位來判斷一下,姓名明載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這位最勝天王,他到底悟了沒有?這就是說,諸位要建立一個觀念:名字被記在經中的人,不一定都是聖者;名字不在經中的人,卻有可能是個聖者。因為經典結集的時間過去了,菩薩乘願再來時,他在後代重新受生後的名字會被記在經中嗎?不可能嘛!但是有一個可能是諸位要認知的,就是某菩薩過去世也許曾經是某一個名字而被記錄在經典中。所以對於「迷信」,就像孟子有一句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同樣底道理,菩薩再來的時候,他不會在額頭上寫著說:「我是什麼人再來。」因為他換了個五陰,這一世已不能再稱為什麼人了,而他在世時大約也不會明講出來;所以對於乘願再來而換了姓名的菩薩,可別罵說:「你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你出來講什麼佛法?」難道他這一世的姓名有可能被載入二千五百年前的經傳中嗎?
現在,大家從這個經典裡面來看這位最勝天王,他向 佛稟白說:「世尊!法界到底是什麼?」我們學佛以來常常聽到人家說:「我把所有功德迴向法界。」好了!到底他迴向法界是迴向給什麼對象?這一定要弄清楚,因為有許多大和尚、山頭和尚也這麼迴向。法界到底是什麼?這得要弄清楚,因為這個法界其實跟實相是息息相關的,是不可分離的。要懂得法界才會懂得什麼是實相,懂得實相的人沒有不懂法界的。所以弘法以來,我有時候會說法界是什麼,好像聽起來跟外面那些大師說的都不一樣,那麼到底誰對誰錯?一定要弄清楚啊!這可不能含糊,真正學佛時是一定不許含糊的。
他來問說:「什麼是法界?」佛向最勝天王說:「你應該要知道,法界就是不虛妄的法性。」這不虛妄的法性,最勝天王聽了也是不懂,所以他又問:「世尊!那什麼是不虛妄的法性?」佛就說:「天王啊!不虛妄的法性也就是不變異性。」糟糕了!不變異性又是什麼,他又不懂了,只好再問;他得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然前面問的就白問了,所以又問:「世尊!什麼是不變異性?」世尊就說:「天王!不變異性就是諸法中的真如。」不過,他還是聽不懂,只好繼續問:「世尊!那什麼是諸法中的真如?」佛就說:「天王啊!你應當要知道,真如這個法非常的深、非常的微妙,只能夠用智慧來了知;不是我用言語說了,你就能夠聽得懂的,用言語也是說不出真如的。為什麼呢?因為諸法中的真如,是超過所有文字的,不在文字的境界裡面,也是超過一切語言境界的;祂不在一切語言的境界裡面,因為所有的語言境界,在真如中都沒有辦法運作的緣故。」
講到這裡,你們已經找到如來藏的人請現觀一下,是不是如此?真如境界中有沒有文字?有沒有語言?你可以現觀,然後為我證實正覺的妙法正真無訛。所以《般若經》是可以實證的,並不是玄學。般若是義學,義學一定是可以實證的。不能實證的,才叫作玄學。你經由現觀而核對過了,證明確實是如此了,那麼接下來再聽 世尊所說:「真如,這諸法中的真如,祂是離一切戲論的,」因為真如從來不曾有過戲論,「並且也離開了任何的分別,」從無量劫以來,真如不曾起過分別,「這個真如既沒有此,也沒有彼,祂是離一切法相的,祂本身也是無相的。」
這樣講了以後,一定有人心裡面開始有個念頭說:「哎呀!蕭老師!你這樣講,我不如自己讀經算了!因為你這樣講,我還是完全不懂啊!」問題是,人家找到如來藏的人證真如了,他不必聽我解釋就讀懂了。也許有人就說:「我們就是因為不懂,才要來聽你講經。如果聽你講了,還是不懂,我們來聽經幹嘛呢?尤其今天又下那麼大的雨!」好!那我們就得要解釋一下了。
真如是什麼?在大品、小品等《般若經》裡面說的真如,有兩個意思。它有時候是講這個如來藏心,也就是講金剛經──講「此經」,「此經」就是如來藏這個心。有時候講的真如,說的是這個如來藏心在諸法之中運作時,顯示出來的真實性與如如性。這段經文,不管你是從這兩個道理中的哪一個方面來說都通,我們就先以如來藏心作為真如來講好了。這個如來藏,祂從來不與語言相應,而祂了知眾生的心行也都不靠語言,眾生想要作什麼,也不必跟如來藏用語言去說明,祂都知道;所以祂離語言境,離文字境界。祂在諸法中運作的過程,從來不在語言文字裡面去運作,也不跟語言文字相應,從來不了別語言文字,所以說:「諸法真如過諸文字,離語言境。」才會說:「一切語業不能行故。」一切言語的行為,都無法在真如心如來藏的境界中運行。這想起來,好像很玄呵!玄!當然是玄啊!因為 佛陀已經講了:「這個真如是很深密的、很奧妙的,只能用般若智慧來知道,沒有辦法靠著聽聞人家言說解釋就瞭解祂。」
又說:「這個真如心是離開一切戲論的,是離開種種分別的。」戲論,都是覺知心在世間法上作了種種的思惟猜測才會有戲論。可是真如心不在六塵中去作任何分別,所以祂不會跟語言文字相應,當然就不可能與戲論相應。即使是三藏十二部經,對真如自身來說都還算是戲論,因為祂從來不與語言文字相應,祂從來住在實相法界裡面。也就是說,祂從來都住在實相的功能差別裡面,所以祂絕諸戲論。既然祂不將六塵作任何的分別,怎麼會有任何的分別呢?所以所謂的分別,都是在六塵當中運作的,那就是識陰六識的分別功能性,不是真如心的功能性,所以說祂「絕諸分別」。
即使是某一位大師說的錯悟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他自稱這樣子就是不分別,就是開悟而明心見性了,但是對真如而言,那早就是六塵中的分別了。如果不是對六塵已經分別過了,怎麼會清清楚楚和明明白白呢?又如何會有了了分明可說呢?所以那其實都已經分別完成了。可是真如從來沒有這種分別,所以如果誰要說他悟了以後永遠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禪師就把他打出方丈室去了,因為那已經是具足分別了。如果還有誰說:「我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而不分別。」他來到正覺講堂,我還是會以亂棍把他打出去,看能不能打醒他。如果他要告到法院去,就讓他告去,沒有關係!這就是說,真如是從來無分別的,這個無分別的心,當然不會有此與彼的分別,當然本身一定是沒有任何六塵相存在的;所以在祂的境界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不可能存在,也沒有美相醜相、男相女相、好相壞相、善相惡相、染相淨相,什麼相都沒有。祂就是這個樣子,因為祂離一切相,所以不可能有相,無相的境界中當然是對六塵無分別的。
並且祂「遠離尋伺」。尋就是覺,伺就是觀。前心分別稱為覺,後心觀察稱為觀;粗心分別稱為覺,細心觀察稱為觀。綜而言之,尋與伺就是覺與觀。真如從來不起任何六塵中的覺觀,所以祂沒有尋伺,離開尋伺的境界。尋與伺都是意識心住在六塵境界中的事,有時配合五識心來尋伺,有時候獨頭意識自己在尋伺法塵,或是在夢中尋伺內相分的六塵;那都是識陰中的境界,而真如的境界中沒有識陰裡的境界。
「無想無相,超過二境」,想,一般都解釋為用語言文字在那邊思惟,說這就是想。但是,在阿含裡面卻說了知時就是想陰了,所以 佛說:「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真如無想,意思就是說沒有了知性──不在六塵中起任何的了知,所以稱為「無想」。既然於六塵中不起任何了知的心行,當然祂就沒有覺知心了知的法相。既沒有覺知心在六塵中了知的法相,一定是超過二種境界,不會落於二邊。有覺知心的法相就會落於二邊,所以覺知心相應的法:非善即惡,非美即醜,非男即女,非染即淨,非佛法即是世俗法。覺知心一向是如此了知二邊,覺知心要能夠超過二境,要到什麼時候呢?要等到證悟真如心如來藏以後轉依成功。否則的話,即使是阿羅漢都無法超越二境的,但是真如心卻始終都超越世間對立二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