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苑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認知,是「知道的過程」。認知心理學討論人如何獲得知識,形成想法和感受,如何記憶,思考,以及如何處理內在(腦子裡)和外在(外界物理世界)的訊息,如何做出決定等等。因為關心這樣的議題,所以認知心理學也很自然的成為神經科學這個整合的大學門中的一員。以我個人來說,自從大三修了認知心理學之後,就覺得這門課真是有趣。一方面是因為它所討論的主題,像是人為什麼無法過目不忘(記憶),聰明是天生遺傳還是後天學習的(智力),每個人對世界的感受都相同嗎(知覺歷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所使用的方法。認知心理學使用嚴謹的實驗,透過謹慎精緻的實驗控制、清晰的邏輯推理,對我們裸眼無法直接觀察的腦運作歷程,做出簡潔清晰的推論或解釋。這真是一個迷人的世界!
《圖解認知心理學》這本書,將認知心理學常見的主題分成八章,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圖示,來呈現基本的認知實驗和研究發現。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沒有很多時間的初學者,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入門之徑。不過做為一個大學的老師,當同學問我要看什麼參考書時,我通常都會說如果不是內容錯誤的書,只要你讀得下去,不限範圍,都可以讀一讀。但是,我同時也會接著強調,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不能只讀入門書。因為入門書就像別人幫你寫的筆記,讓你可以很快的獲得一個約略的知識,但是沒辦法讓你在這個領域裡面有足夠的知識,做更複雜的思考。所以在這裡,我也同樣建議本書的讀者,如果你讀完之後,也和我一樣,覺得認知心理學很有趣。不妨再找更深入的書籍來繼續閱讀。
《圖解認知心理學》的章節是:認識認知心理學、大腦與認知、感官知覺、注意力、記憶、語言、知識,以及運用。當然,認知心理學的範圍不只如此。像是創造力,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等等也都是。不過,本書在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發展歷史,核心觀念,以及經典的實驗,都有很清楚的交代。俗話說:「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當然這句話本身有它適用的範圍限制,但是在本書中,這些圖解和圖示,的確能幫助讀者清楚的了解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心理系的必修課程。不過這本書不是設計給主修心理學的學生,而是給所有對認知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所以你可能會問,一般讀者,知道了這些理論和實驗,跟我們實際日常生活有什麼關聯呢?在這裡,我就幾個比較「實用」和重要的角度,來舉一些例子。
首先,就像前面所說的,認知是人「知的歷程」,而「知道」這件事,可以再分為兩件事:一個是獲得知識,形成概念;另外一個就是有能力知道、判斷事情。第一方面比較簡單,傳統的教育也比較著重這方面的訓練。我們從小上學,學會基本的語言和數學概念,也學會了各種學科知識。所以我們知道台灣最長的河川是濁水溪,最高的山是玉山。我們知道人類大腦最後發展完成的區域是前額葉,而它也是我們上了年紀時,最早開始退化的腦區。第二方面就難得多了。我們怎樣才能有能力了解新的事物,有能力判斷知識是否正確。現在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機,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常常在社交群組中收到「小小心理測驗」之類的訊息。給你九個圖,請你選擇最愛的一個。然後,哇拉!答案揭曉。根據你選擇的答案,對方(從來沒有現身的藏鏡人)就會跟說你是怎樣的人,有怎樣的個性,今年運勢如何等等。我每次收到這種訊息,頭都很痛。頭痛的點,是在於這種小測驗其實還蠻受歡迎的,這表示某種程度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相信,或是至少不排斥它。我一直很訝異,為什麼大家會如此容易就相信,好像不用任何理由,不用任何證據。為什麼選一號的,就是「活在當下」的人?選三號就有「遠大抱負」?選五號就「不計較付出」。我常常在想,人們如此容易相信我們被「餵食」的訊息,難怪各種詐騙手法三不五時的都會成功。
人,是會想要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心理測驗也的確是方法之一。但是上述的小遊戲,並不是真的心理測驗。本書有簡單的說明心理測驗的觀念,讓我們了解測驗背後的道理,有了道理,我們才好做出判斷。如果我們在了解自己這件事上,能夠更客觀、更有判斷力,也許在其他方面,也比較有能力判斷知識的正確性。
第二個例子是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廣泛的事,可以從學會學校的知識,到學會組裝一台腳踏車。可以學會如何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情緒管理,到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理念。認知心理學在這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建議。例如,你了解感官和知覺的運作,就可以了解我們如何接受物理世界的訊息。了解情緒對學習的影響(喜歡的事物,學習動機就強),就可以了解興趣的重要性。了解記憶的形成,和固著化過程,就可以知道理解比死記重要。知道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過程,就可以了解背景知識的重要,還有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差異。
再來一個例子,是有關老化。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由於醫學和科技的進步,老化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我們身體可能還不錯,但是退休之後的生活變長了。最起碼的考慮,是退休之後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最令我們擔心的事,就是老化之後有失智的問題,讓自己變成家人的負擔,讓生命變得沒有尊嚴。近年來,認知心理學在這方面,也很有多發現。一方面,我們了解大腦運作的基本變化。即使是健康的老人,也會在聽力,視力,認知歷程,判斷力,記憶力,反應速度,訊息處理容量方面,有一定的減緩和退步。所以知道這些事實,讓老人,以及老人周圍的家人好友,知道如何改變互動方式,不會因為這類的現象而引起無謂的衝突,使人際關係冷淡惡化。另一方面,認知心理學也提供一些建議,讓我們在實際日常生活中,DIY的減緩大腦老化的速度。
最後一個例子比較沈重嚴肅,是關於生命。我剛開始進行本書的校訂時,五月二十九日,台灣發生了北投文化國小八歲劉姓女童被冷血割喉的案件。這個案件本身沒什麼爭議,我相信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都覺得這件事的令人髮指,令人悲傷,令人無法接受。尤其是兇手龔重安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悔意或歉意,更令人無法接受。然而,附帶引起的支持死刑和廢死的爭論,雙方有點雞同鴨講, 並不是在同一個層次上進行討論。我個人是贊成廢除死刑的,我的理由,其實是非常「認知」的。簡單的說,無論是法官,檢察官,陪審團,只要是由人來做決定,我們就無法排除誤判的可能性。其他的刑罰,萬一判錯了,或許還有改判和賠償的機會。但是死刑是不可逆的。人如果冤枉被判死刑了, 就無法補救。支持死刑的人說,龔重安難道會被誤判嗎?不但證據確鑿,他本人也認罪。這個案例是不會誤判沒有錯,但是有死刑這個制度存在,就有別的嫌疑犯,有可能會被誤判。
在認知心理學裡,「錯誤記憶」方面的研究讓我們知道記憶是如何的容易被操弄、扭曲,甚至植入。除了記憶有可能失真之外,在刑事案件中,還有審訊過程不當(包括刑求的可能性)等等其他原因,在台灣或是國外,都有很多誤判的案件,造成事實上是無辜的嫌疑犯家破人亡的例子。當然,支持死刑的人說的沒錯,龔重安十惡不赦,他不會被誤判。但是一九九一年發生的吳銘漢、葉盈蘭夫婦命案,蘇建和等三個人到二○一二年被判無罪定讞。漫長的二十一年中,他們三人多次被判死刑,多次提出非常上訴。如果其中任何一次死刑判決被執行了,那這三個無辜的人就枉死了。廢死是一件沈重的事,因為每個案件的受害者和家屬、我們的整個社會,都需要公平正義。廢死當然需要嚴謹慎重公正的配套才可行。但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從道德發展和判斷與決策的角度,我在想的問題是,如果只能二選一,台灣到底是要寧可錯殺一個無辜,還是不能放過一個確定的惡徒。
《圖解認知心理學》這本書不但告訴我們基本的認知心理學理論和實驗,也幫我們把這些研究和日常生活連結起來,更讓我們能進一步的思考和我們人生、生命、價值有關的種種問題。讀同一本書,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收穫和看法。對我而言,認知心理學讓我知道很多有趣的現象,更讓我了解自己,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