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歷險記》導讀
文/阮蓮香,吳志偉
《蟋蟀歷險記》是越南當代著名文學家蘇懷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也是越南文學史上最特別的動物擬人化小說。該作品的部分章節,已成為越南國小六年級生的越文課文,是越南國民越文教育必讀的經典。
該作品除了受到越南各年齡讀者的喜愛,並已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四十多個國家出版,證明其已超越種族與語言的隔閡,獲得世界上成千上萬讀者的認同與歡迎。
該作品在一九四一年首次於越南河內出版,當時的書名為「蟋蟀」,僅有前三章內容;到了一九五五年,作者又增加後七章內容,並以現今的名稱「蟋蟀歷險記」再次出版。
《蟋蟀歷險記》主要描述故事主人翁蟋蟀,到各種昆蟲世界探險的事跡。作者蘇懷曾費了很大的工夫,仔細的觀察各種昆蟲的生態和特徵,然後以純真無邪的角度,描繪出這些昆蟲的動作和樣貌;除此之外,作者還將原屬於人類的高貴情操、內心欲望和對夢想的追求,融入到這些昆蟲角色當中,例如:蟋蟀成長為一個有理想與抱負的年輕人;針蟋天性善良,但卻有些懦弱;螻蛄像是一位忠誠的朋友;而螳螂則是驕傲浮誇的人。
主人翁蟋蟀與針蟋、螻蛄、天牛、螳螂、大蝗蟲等角色的關係,也隱喻了人類世界中,在家庭裡與父母兄弟、和在社會上與朋友敵人的關係。
對於母親,蟋蟀雖然好動又頑皮,但同時也是個孝順的小孩,總是想做些讓媽媽高興的事;而對於兄弟,蟋蟀是個懂事的弟弟,也是較堅強有抱負的家庭成員。雖然蟋蟀對於針蟋來說,不算是個很好的鄰居,但對於螻蛄來說,卻是個有義氣、能夠生死與共的朋友。
在蟋蟀的種種歷險中,儘管經歷了多次磨難,但蟋蟀總是堅持到底、絶不屈服,竭盡所能超越各種試驗,在每次的經歷後,蟋蟀還會反省自己、記取教訓,要求自己必須負起責任,勇敢果決,絶不灰心退縮。
在七十多年後,作者蘇懷曾對此一作品的主人翁下了這樣一個評價:「我的蟋蟀總是勇於夢想與行動,絶對是各個時代孩童們不變的朋友。」相信這個評論不會太言過其實。由於越南的自然與人文環境與台灣相去不遠,這一作品所描述的昆蟲生態,對台灣讀者而言也十分熟悉,例如在五、六○年代的台灣,小孩子也會「灌肚伯仔」(灌蟋蟀洞)、「鬥蟋蟀」等等。相信這個故事的主人翁蟋蟀,也會成為台灣孩童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