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007
第一篇 論行為的適宜性
第一章 論對適宜性的辨識 012
第一節 論同情感
第二節 論互相同情所帶來的快樂
第三節 論如何以別人和自己相同或相異點來判斷別人的情感是
否適宜
第四節 續上一節
第五節 論受人喜愛的美德與受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章 論各種適宜的情感及其程度 031
導論
第一節 論源自肉體的情感
第二節 論源自想像又有特定傾向或習慣的情感
第三節 論反社群的情感
第四節 論親社群的情感
第五節 論自私的情感
第三章 論順境與逆境如何影響人類對行為適宜性的判斷;
為什麼有些情況下人們比較容易接受某些行為 050
第一節 雖然我們對哀傷比對快樂的同情有較大的感受,但是受到
暴力的當事人的感受不是別人的感受能相比的
第二節 論野心的源頭與社會階層的區分
第三節 論崇拜富貴與歧視貧賤對道德情操造成的敗壞
第二篇 論功勞與過錯,或獎勵懲罰的對象
第一章 論對功勞與過錯的辨識 072
導論
第一節 任何使人感激的行為都值得獎勵,任何使人怨憤的行為都應
該處罰
第二節 感激與怨憤適當的對象
第二節 如果我們不贊成施恩者的行為,我們不會同情受益者的
感謝;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反對做壞事的人的動機,我們
也不會同情受害人的怨憤
第四節 上面數章的摘要
第五節 對功勞與過錯的辨識力之分析
第二章 論正義與仁愛 084
第一節 這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節 論正義感、懊悔、與對功勞的辨識
第三節 論仁愛與正義天性構成的功用
第三章 就行為的功過論機運對感激與怨憤情緒的影響 098
導論
第一節 論機運的影響力形成的原因
第二節 機運影響力的範圍
第三節 論斷功過時情緒不規則性的最基本成因
第三篇 論我們對自己情操與行為判斷的基礎,並論義務感
第一章 論肯定自我與否定自我的原則 116
第二章 論對被讚美的喜好與對值得被讚美的喜好,並論對被指責的懼怕與對
應該被指責的懼怕 120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力與權威 137
第四章 論自欺,並論道德的一般規則其起源與應用 157
第五章 論道德一般規則的影響力與權威,
並論道德的一般規則正是上天的法律 163
第六章 在什麼情況下義務感應當是我們行為唯一的原則,
在什麼情況下義務感應當與其他動機相符 173
第四篇 論功利對肯定情緒的影響
第一章 論看起來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對藝術的創作所帶來的美感,
並論這種美感廣泛的影響 184
第二章 論看起來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對人的個性與行動所帶來的美感,
並論對這種美感的感覺如何被視為受肯定的最終原則之一 192
第五篇 論習俗與流行如何影響道德上的肯定情緒
第一章 論習俗與流行對美醜觀念的影響 200
第二章 論習俗與流行對道德情操的影響 207
第六篇 論美德的性質
導論
第一章 論一個人的個性如何影響他自己的快樂,並論謹慎 221
第二章 論一個人的個性如何影響別人的快樂 228
導論
第一節 論上天為照顧我們所安排的人的順序
第二節 論上天為照顧我們所安排的社會的順序
第三節 論普世的大愛
第三章 論自我控制 249
結論
第七篇 論幾個道德哲學的理論系統
第一章 論道德情操的理論應該研究的幾個問題 278
第二章 幾種解釋美德本質的理論 281
導論
第一節 論美德在於適宜性的道德哲學
第二節 論美德在於謹慎的道德哲學
第三節 論美德在於仁愛的道德哲學
第四節 論縱慾的道德哲學
第三章 論由肯定原則形成的幾個道德哲學系統 326
導論
第一節 論肯定原則來自於對愛自己的幾個道德哲學系統
第二節 論肯定原則來自於理性的幾個道德哲學系統
第三節 論肯定原則來自於情緒的幾個道德哲學系統
第四章 論不同的作者處理道德實踐規則的態度 341
中英專有名詞對照表 355
葛琳紀念叢書系列後記 363
譯者簡介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