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說過:「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香海文化從慈惠法師《古今譚》479篇說喻故事中,挑選出適合孩子品德教育的72篇範本。每18則故事歸納為同一主題,共計四個主題、四大冊,希望傳遞給孩子「慈悲喜捨、惜福結緣、慚愧感恩、平等愛心」等概念。期待每個孩子讀完後,能夠陶冶心性,用真誠的心面對生命,深刻咀嚼思考人生的意義,替永恆生命埋下一顆智慧的種子。
《因為富有所以快樂?》:王文華導讀、菊子繪畫
忙忙碌碌的社會,連孩子都跟著急燥起來,能不能有帖良方,稍解孩子心中的困惑,讓他們沉澱、思考,把腳步放慢?讀讀這本書會是個不錯的方法。真正的富足,不是因為擁有而能致富,反而是因為給予才能讓自己獲得滿足,無私付出、知足惜福就是快樂的泉源。讓我們教孩子懂得布施、知足惜福,享受人生最大的財富。
‧全國45位國小校長 聯名推薦
‧每篇篇末皆附「小故事大啟示」,引導小朋友開智慧、辨真理,成為有品的三好兒童
‧首刷隨書附贈Q版貼紙
作者簡介:
慈惠法師,台灣宜蘭人,日本大谷大學文學碩士,是佛光山的長老法師,隨侍星雲大師說法講經翻譯長達五十多年,擅長國語、閩南語、日語,譯語流利,才華出眾,被譽為佛教界的才女。
曾獲「第二屆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和風獎」和「傑出社會風氣改善獎」,以及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勳章」、「教育百人團」灌溉台灣計畫中的「藝文深耕獎」。熱衷社會教育、僧眾教育,對於推動佛學傳承、生命教育、佛教音樂不遺餘力。
繪者簡介 About Illustrator
菊子
花蓮縣富里鄉的小鎮出生,從小就喜歡跟著天上的雲塗鴉,帶著畫筆和調色盤闖蕩童趣世界。畢業自台灣藝術大學工藝系,在創意市集引領自創手工藝術,樂活於天馬行空的交談和創造,現為手繪插畫和手工創作家。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追兔記
從前,有兩個人相約去打獵,途中看到三隻兔子,這些兔子一看到人類,當然趕緊逃命。此時,這兩個獵人,其中一個朝著兩隻兔子的方向追去,另一個則跑向一隻兔子那邊。
為什麼這兩個獵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呢?原來選擇兩隻兔子的獵人,心想:「我這一追,可以得到兩隻。」另一個獵人則想:「我只要得到一隻兔子就好了。」
結果分別追逐之下,那個追一隻兔子的獵人,帶著獵物回來了,另一個追兩隻兔子的獵人,卻徒勞無功空手而返。當他看到對方抓到一隻兔子,感慨的說:「你的運氣真好,你選擇一隻,竟然就能得到一隻兔子;我選擇兩隻,卻一隻都沒有追到。哎呀!我的運氣真不好。」
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個獵人的運氣,真的那麼不好嗎?其實不是這樣,主要因為他的選擇發生錯誤:第一、貪心:滿心想捉到兩隻兔子,才會適得其反,一隻也沒追到。第二、怕輸:好高騖遠,怕輸給人家,反而讓他追不到兔子。
在人生的歷程中,我們做人處事的心態最為重要,知足的人反而最終能夠得到自己預期的收穫,相反的,貪心的人、虛浮的人、做事不認真的人,不但得不到收穫,反而有時因此害了自己。
「小故事 大啟示」
無論是讀書、交朋友,乃至從事任何一項工作,小朋友都要想清楚,要腳踏實地,把事情做好,只要認真努力去做,一定會有收穫。如果我們好高騖遠,虛張聲勢,死要面子,甚至於打腫臉充胖子,不實在做人,到頭來也只是自己吃虧。要追兩隻兔子,還是追一隻呢?任憑我們自己選擇!
驢子的控訴
有戶人家養了一頭驢子跟一隻猴子。
某天,猴子爬到屋頂上跳舞玩耍,牠在那裡跳過來、跳過去,做些調皮的動作,主人一家在下面看得很開心,並且給牠掌聲。
猴子跳完了以後,從屋頂上下來,主人還拿東西獎賞牠,說道:「謝謝你,今天帶給我們一家人這麼大的快樂。」
驢子看到這情景,心想:「猴子到屋頂上去玩,還被人家讚美,我也可以這麼做啊」!
所以,隔天,驢子也爬到屋頂上玩,牠一樣在那裡跳過來、蹦過去。因為牠這麼一跳,竟然把屋頂給跳壞了,屋瓦一片片掉下來。主人看了很生氣,立刻把驢子從屋頂上抓下來,痛打一頓。
驢子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猴子在屋頂上跳,家人說牠「逗得我們好開心」,還有獎賞,而我上去跳,不但沒有獎賞,還被痛打一頓?
所以,驢子就提出控訴:「主人厚此薄彼,待遇不公。」
各位小朋友,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也常發生在我們的家庭裡?發生在我們的教室中?
小朋友常常以為爸爸、媽媽對我不公平;學生常常覺得老師分配工作勞逸不均、賞罰不公。可是,有時候,自己也該反省一下,想想故事裡的驢子,為什麼一樣在屋頂上跳,可是跟猴子的待遇卻迥然不同呢?
「小故事 大啟示」
在這世間上,有很多事情,別人可以做,我們卻不一定能做;在家裡,好像有些有時候,媽媽、爸爸也會對哥哥、姊姊比較好,或者對弟弟、妹妹比較好。這時候,我們不能用計較、比較的眼光去看待。否則,只會讓心裡越發難平。因此,只有自我檢討,把時、地、人這一切因素都考慮進去,才會知道並沒有不公平。
【內文試閱】
追兔記
從前,有兩個人相約去打獵,途中看到三隻兔子,這些兔子一看到人類,當然趕緊逃命。此時,這兩個獵人,其中一個朝著兩隻兔子的方向追去,另一個則跑向一隻兔子那邊。
為什麼這兩個獵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呢?原來選擇兩隻兔子的獵人,心想:「我這一追,可以得到兩隻。」另一個獵人則想:「我只要得到一隻兔子就好了。」
結果分別追逐之下,那個追一隻兔子的獵人,帶著獵物回來了,另一個追兩隻兔子的獵人,卻徒勞無功空手而返。當他看到對方抓到一隻兔子,感慨的說:「你的運氣真好,你選擇一隻,竟然就能得到一隻...
推薦序
【王文華老師導讀】 一帖清良丹
忙忙碌碌的社會,連孩子都跟著急燥了起來。早上趕上學,進了教室怕考試,放學還得去安親才藝班,深夜回家,再望望那些寫不完的作業,想不抓狂也難。於是,遇事容易衝動,與朋友在一起,會起衝突,碰見師長,偶爾頂撞,讓人不由得搖頭,是時代變了,還是孩子變了?
這麼急燥的時代,能不能有帖良方,稍解孩子心中困惑,讓他們沉澱,思考,或許,把腳步放慢,來讀讀這本書會是個不錯的方法。讀這本書不要急,利用晨讀十分鐘,一天一篇,一篇一個沉思,全班實施,大家一起動腦討論;這本書也適合親子共讀,家長不必急著說道理,孩子自己把故事看完,想一想,有什麼啓發?
每一篇故事後頭,都有慈惠法師的講解,法師的大智慧,化在字裡行間,讀來頗有鎮定解惑的功能,拿來當引子,或做討論的開端也可以。這本書也可當做床邊故事,一天想個人生道理,不必急,人格養成是需要一點時間,如果把它當成普通兒童故事,一囫圇全吞下肚,包準孩子消化不良,慢著看,緩著想,不知不覺,品性就變好了。
郭耳堡的道德六階裡,從第一階的我不惹麻煩,到最後一階-我有自己的處事原則,其實是需要在日積月累裡去澄清,珍視與選擇,藉由閱讀別人的故事,共同思考,進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那麼,請來讀這本書吧!
【王文華老師導讀】 一帖清良丹
忙忙碌碌的社會,連孩子都跟著急燥了起來。早上趕上學,進了教室怕考試,放學還得去安親才藝班,深夜回家,再望望那些寫不完的作業,想不抓狂也難。於是,遇事容易衝動,與朋友在一起,會起衝突,碰見師長,偶爾頂撞,讓人不由得搖頭,是時代變了,還是孩子變了?
這麼急燥的時代,能不能有帖良方,稍解孩子心中困惑,讓他們沉澱,思考,或許,把腳步放慢,來讀讀這本書會是個不錯的方法。讀這本書不要急,利用晨讀十分鐘,一天一篇,一篇一個沉思,全班實施,大家一起動腦討論;這本書也適合親子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