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星雲
我從一九八九年春天第一次返鄉探親以來,認識的、要感謝的朋友很多,除了政府官員、中國佛教協會諸方大德、法師,以及國家宗教局等領導,其中有兩位最為特殊,一位就是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長者,一位就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田青教授。如果說,佛光山在兩岸未通之時,得以宗教先通,乃至後來兩岸文化的交流上有一點點貢獻,其中之一,就是要感謝田青教授的穿針引線。
二〇〇三年,田青教授熱忱的促成下,成功的邀請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到北京中山堂、上海大劇院演出,讓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佛教音樂,正式登上了大陸的音樂殿堂。這可以說是歷史以來的一大進展與成就。
我常說,佛教的梵唄音樂,都是用來讚詠佛陀,過去只有在寺院的殿堂裡唱給佛祖聽,今天,能走上國家劇院、音樂廳、社教館,唱給「人人是佛」的現前諸佛大眾一起共賞,不是更有意義?這一演出,造成當時社會極大震動。之後,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佛教協會及國際佛光會共同主辦,由兩岸三地佛教界組成了「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田教授擔任總指揮,分赴澳門、香港、臺灣、美國、加拿大等地,不僅演出反應熱烈,並且取得了極大的回響。
二〇一〇年五月,承蒙田青教授協助,獲得文化部蔡武部長支持,讓「一筆字」有機會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並且讓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講說「中華文化與和諧社會」。佛陀在二千六百年前建立「六和僧團」,出家人稱「和尚」,就是「以和為尚」,今天胡錦濤總書記提倡「和諧社會」,可以說為中華民族千年萬古的歷史樹立了重要的標竿,讓未來的子子孫孫不再有對立,不再有戰爭。我一介僧侶,在眼睛模糊、老邁之齡,也不禁效法「剖心羅漢」,為兩岸文化的交流、和平的往來、人民的安樂,盡一片心意而戮力以赴,這也要感謝田青教授的因緣成就。
田青教授尤其致力推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希望更進一步的發揚。好比崑曲、南京雲錦等都是田教授帶領研究,向聯合國申請成功的成果。在二〇一〇年歲末,歷時一年多織錦的「雲錦袈裟」,在田教授陪同下,由南京雲錦研究所王寶林所長、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張玉英送給了佛光山、送給了佛陀紀念館,讓全臺灣,乃至全世界來到佛陀紀念館的人士,都可以一睹這老祖先寶貴的智慧遺產。
田教授所做的一切,在個人,是專業的領域,但這已不只是他小我的成就,而是對於整個社會、國家、民族、人類大我的貢獻。如今,田青教授將他歷年來關於佛教音樂的論述,交給我們香海文化來出版,這是我們的榮幸,希望藉此因緣,能喚起海內外中國人對中國佛教音樂的珍惜之情,並為人類歷史留下璀璨的篇章。是為序。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七日
於佛光山開山寮
註:此文原為星雲大師為田青先生著作《佛教音樂的華化》所寫,權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