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代序
古今中外預言竟有驚人巧合
古往今來的預言之所以可貴、可愛,是因為預言者用他特殊的天份或技巧(如太乙神數、梅花易數或星相等術數),得出一個結論或卦象,可據以推論或解說多方面的徵兆或訊息,至於會印證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或個人,會出現什麼情況?該用什麼方式來表現?才能概括最大可能而不會流於膚淺,則要靠血或口述預言者的功力。
預言難解的主因在諱莫如深
尤其是在君權神授時代,皇家與掌權者非常忌諱「洩漏天機」,不願讓人家知道該朝代或皇帝個人的氣數,以免給有心人篡位或造反的機會。所以歷朝各代都將預言視為禁書,甚至故意將其順序弄亂,或肆意添加不相干文字、錯別字,讓人無法推論正確內容,也失去歷史的方向感。預言家為了避免得罪當代、惹上殺身之禍,甚至抄家滅族之險,只好故拿琵琶半遮面,說得隱隱約約、語焉不詳。所以同樣講一個歷史事件,有時用該年代所代表的生肖,有時用拆字法,有時又用象形法,可以說象形、會意、形聲、假借諸法全部用上;最常見的是加上天干地支的簡稱,十分複雜。所以解預言一定要使出渾身解數,「上窮碧落下黃泉」找資料才能得出一些蛛絲馬跡,再加上歷史事件導引、運用豐富的知識與想像力,才能做出貼近事實的推論。
本書以鐵冠道人口述、劉伯溫記錄(或劉伯溫問、鐵冠道人回答)輯錄而成〈缺餅歌〉與〈鐵冠數〉兩書為根本,解讀其欲傳達的意涵。最後再與〈燒餅歌〉作比較,以區分時間的先後順序。在重整的過程中發現,這個方法還是有不能盡如人意之處,於是試著從古今中外的預言中找靈感;結果發現預言與預言間竟有驚人的巧合。接著一面比對一面從原文所代表的微言大義中,先分出「歷史部」與「未來部」,再依循歷史發展的軌跡,分別分出代表的大致年代:以r 表示大致時間,b 為在該年代(含)之前,a 為之後,D 代表前後十年,C表示百年,~為一段時期,--代表公元前。例如r一九○○為大約公元一九○○年,a一九四五表示發生在一九四五年之後;二○一D為二○一○~二○一九年的十年之間,九七○~一二○○為公元九七○到一二○○年;--五○○是西元前五○○年。(請參考附錄)結果驚異地發現,其所代表的意義與歷史故事已呼之欲出,在細分歷史事件導引與推測未來發展即易如反掌。
參考其他預言有助於釐清年代
本書主要作者在解讀〈鐵冠數〉、〈缺餅歌〉與劉伯溫〈燒餅歌〉之前,總共參考了唐朝李淳風、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後人假託的〈姜太公乾坤萬年歌〉,以及〈藏頭詩〉、〈諸葛亮馬前課〉、〈黃蘗禪師詩〉、〈步虛大師詩〉、〈俞曲園預言詩〉、〈金陵塔碑文〉、〈武侯百年乩〉、邵康節〈梅花詩〉、〈三仙乩劫〉等等。甚至外語預言如:聖經、可蘭經與聖訓、馬拉基教皇預言、伊斯蘭教預言等,也略有涉獵。因此,除了歷史部可輕易分成開場、元末明初、明太祖後四帝、宦官亂政、土木堡後變局、明朝國祚、明末清初、清前中期、清末亂世、民國與國共之爭、大陸文革、改革開放、兩岸關係等小節之外,未來部也能試著推測出大致的輪廓。
本書作者認為,未來部應從公元二○一六年(總統大選)開始,再依年代分成幾個階段:二○一八至二○二三年中國大陸可能遭逢大旱與大水,二○二一年與日美交戰失利(吳姓領導人負責,推測導火線可能是釣魚台),隔年由李林執政,二○二六年共黨兩派鬥爭,李林政權下台,賀君興起(賀君來源請參考文中之推論)。從二○二七年起政黨再度惡鬥,到二○四○年三戰結束,動亂才逐漸平息。此時李林遺孤再度掌權、成為新時代主人,直到二○九○年左右落幕。從此之後又陷入南北分合之局,經濟困頓、政治動盪,直到二○八六年南北再度統一,二○九○年又分裂,出現十二個地方政權。
一點研究心得與同好分享
從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未來的面目多少可與過去歷史作對比,甚至會有不少相似性,例如鄭成功的台灣和蔣介石的台灣、成吉思汗與賀君、中土分裂與東周的春秋戰國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興亡……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拿來繼續深論的課題。
從以上的引述可能覺得斷簡殘篇,必須細讀內文才可豁然開朗。而這些都是本文解讀者多年的心血結晶,也許有些地方解讀得不是十分貼切,還希望與有興趣者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