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揭開地球深處的神秘面紗 張助馨
就在即將邁入金猴年的農曆小除夕,高雄美濃地區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的地震,災情最慘重的卻在台南市。一般認為災變主因為「土壤液化」、建築物老舊且疑似偷工減料所導致。其實筆者研究地震將近三十年,早在八八風災前就明確指出,美濃地區是一個破碎岩石區,絕對不適合興建水庫,特別是乾旱之後遇到豪雨來臨,破碎岩石區及石灰質地區最容易誘發大地震,不幸預言成真。本書原來打算在嘉南大地震五十三週年前夕出版,因故延遲上市,錯失預警時機,深感遺憾。
也許有人覺得這是「事後的先見之明」,不過,讀者可以上網查看,作者有感大地震恐將來臨,特地於2016年1月31日成立的「大地震要來了(原來打算出版的書名)」臉書粉絲團;不料第七天就出現芮氏規模6.4的地震。
「大地震要來了」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這是筆者研發「岩漿氣象學說」的理論與實證,乃長時間蒐集氣象與地震資料,經過統計、分析之後,推估的結果。
個人深信「岩漿攪動」不僅是地震的誘因,甚至地球上的天候演化、氣象變遷,乃至於冷熱交替、陰晴、風雨、乾旱、洪水、地震、颱風、海嘯、火山、沙漠等,無一不受到岩漿攪動的影響。此說應該可以導正傳統地震理論的偏執之處,包括:地殼漂移論、板塊理論、大海形成理論、彗星撞地球形成隕石坑洞、陸地地殼比海洋地殼厚、彈性反跳理論、板塊隱入地函理論、地震發生機制、高低氣壓形成理論…等等。
截至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地震研究者均將地震肇因歸為「應力累積、板塊錯動、擠壓,造成地殼斷裂」。其實板塊擠壓、相撞是地震的「果」,而不是「因」。
依據本人近三十年的研究經驗,地震乃地球飛快的自轉與公轉,造成地殼內部岩漿激烈攪動或甩動,一旦黏稠沉重的岩漿與地殼內部凸起的地方產生磨擦、碰撞時,就會引發地殼震動,若嚴重碰撞,就可能造成地殼斷裂,因而出現地震。由於地球不停自轉與公轉,岩漿時時刻刻都在甩動,因此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有感或無感地震發生。
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發現地殼底下岩漿的下陷,會造成空中水氣的下沉,與高空的電離子的集中,因而形成「地震雲」。因此只要觀察地震雲的出現時間與位置、方向,再巧妙利用「多點定位法」,以夾角測量方式,就可預測地震發生的地點、規模及時間。如能再配合測量高空電離層的電離子分佈,加上地鳴、動物行為異常與人類的特殊感應的分析,推估地震發生的準確性就能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我要特別強調,「不當興建水庫」更是誘發地震的元凶,書中舉出數十件中國大陸與本地的慘痛實例,希望大家重視,防範於未然,以減少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為了引起執政當局重視,本人曾將仔細整理的資料彙整成「地震的真相與預測方法」書稿,繕打之後呈送總統府;承總統府回覆已將書稿轉交行政院,行政院再轉交通部,交通部則轉給中央氣象局,最後由氣象局最基層的承辦人員回覆。回函中強調:目前並無詳細數據證明新建水庫一定會誘發地震。
筆者在接到回函後十分失望,立即致電承辦小姐,請教是否詳細閱讀?是否給專業人員翻閱?不料承辦小姐淡淡的說:「我大致翻了一下!」
天啊!我花費多年心力的研究成果,呈送總統府的地震專書,在層層交辦之後,居然只有由基層人員「大致翻了一下!」就回函存查!
當時的感想是:一個國家的命運,甚至全世界的命運,往往掌握在極少數領導人手上,而少數領導者的理念經常可改變千萬人的命運!至於領導人是否接收到正確的資訊,是否能因此做出正確決策,就在於他對資訊的判斷與重視程度。
近日看到國土保護與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談到,此次「美濃南台震災」所提到的問題,他早就完成國土規劃報告,呈送行政院與總統府,可惜行政院江宜樺院長與馬英九總統完全不重視。一個台大教授、水利專家集合眾多學者、專業人士做成的完整規劃都可以被束之高閣,我這「外行人」的說法被棄如敝屐,也就沒甚麼好感覺遺憾的了。
時隔多年,筆者仍一本書生報國的熱忱,重新整理並補充更多最新資訊,以「地震真相與防災之道」,在美濃南台地震之後出版。我不敢預期有多少專家學者重視此一「野人獻曝」心得,也不敢奢望政治人物理解:不當興建水庫確實會引發地震等大災難。只希望有心人慧眼獨具,共同來推展地震防災理念。在此說受到重視之前,只能祈求上天保佑天下蒼生,讓不該發生的人為地震不再發生!
在研究、撰寫過程中,承蒙 老長官石董事長永貴、楊主秘濟賢、盧社長淦金、賴總經理明佶、董總經理益慶等長官、友人鼓勵,特別是盧社長淦金時時指導,不但為文推介,還在電台節目中代為宣傳。賴總經理更是一路提攜,在本書出版前不惜犧牲春節美好假期,仔細審閱,使錯誤減少至最低限度,隆情厚意令人感動,在此一併致上最誠摯的謝忱。
為了推廣我的理念,特別將近年來接受多家電子媒體訪問的資料附於書末,請多多指教。個人才疏學淺,從未修習過任何氣象學分,斗膽以野人獻曝之忱,將數十年之研究心得公諸於世,其中必定還有不足或謬誤之處,尚祈 先進不吝指正。至於各機關團體、學校師生對於岩漿氣象學如感興趣,筆者非常願意登門求教、並做專題報告。
2016年3月1日於日本311大地震5週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