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青春年少,她們卻得到了最好的時光。
內文精選 :
「我陪妳去。就算妳沒有做任何事,只要妳開口,我都會陪妳去。」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們之間,只有願不願意,沒有非得拿什麼去和對方交換這樣的事。」
*
即使當時的她隱隱約約察覺了,她也會設法忽略掉那些情緒──她不可能允許那些情緒影響她,她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責任得扛。可是廖知意卻看見了。看見她一個人,看見她孤單,看見她害怕。既看見了便不願視若無睹,於是她就這樣,義無反顧。
*
她拉攏棉被,伸長空著的另一隻手撳熄了燈。黑暗中,她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急遽如擂鼓,總覺得好像除了沈蒔以外,萬籟俱寂的全世界,都聽見了。
聯名推薦:
伍軒宏(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家)
小也(小說家)
小恩(上班族)
蔡彞帆(小說家)
豆腐腦(家庭主婦兼社畜)
小勇(圖文創作者)
作者簡介:
溫泠
1994年生,政大英文系畢。
習以文字安放自身的寫作者。
寫作之外,也從事翻譯工作。
著有小說《傷後》(2018年集合出版)
短篇小說集《讓我為妳寫一篇小說》(2023年自費出版)
並於2023年獲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ithin.mare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ithin_maree
作者序
推薦序
明智的孩子
當父母失溫,只剩冰冷,孩子要如何找到平衡?
曾有不少故事,訴說子女的困境,面對不懂事的父母,只有殘破、異化、沉淪的向下之路。孩子成長期的挫折,不少是大人造成,但即使責任歸屬正確,在那些故事裡,受傷的孩子只能被動承受、逃避或等待解救,無法自己做出改變。
那是以前。現在的年輕人,不受限父母留下的難局,走出自己的路,因為他們是明智的孩子。
溫泠作品《最好的時光》,寫的是再平常不過的高中生活。段考、排名、(演講)比賽、補習、咖啡廳K書、社團、籃球,背景是離婚或正要離婚的父母。人物也常見,短髮褲裝像男生的女生廖知意,與其男生死黨三名,以及全校焦點,總是考第一名的沈蒔。但是,溫泠的文筆非常細膩,耐心建構情節之後,點睛情緒重心,帶出深度感動。溫泠讓我們看到,高中生活的千篇一律之下,其實充滿個人可以增色的空間。
不再被動等待,故事裡的孩子一心一意,用她們的方式拯救父母。同時,她們也從自己女同情愫的初啟,找到溫暖。後者,也許才是本書的主軸。作者溫泠很聰明地在兩支情節軸線間佈局,充滿張力,女女之間的相惜縫入細節,得到讀者支持。不同於以往見過的女同故事,那些癲狂、囈語、過度強烈的感情爆發,《最好的時光》呈現新一代觀點,不是撕扯哭泣,而是靜靜陪伴、尊重、互助。因為她們是明智的孩子。
伍軒宏
序者簡介 :
伍軒宏,政大、台大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博士班肄業。曾任教政大英文系。寫過短篇小說、評論、學術論文多篇。作品〈阿貝,我要回去了〉獲得第一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殘念筆記〉獲得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佳作。出版長篇小說《撕書人》(2018,入圍2019書展大獎)、《尋隱劍》(2024,入圍2025書展大獎)。
推薦序
明智的孩子
當父母失溫,只剩冰冷,孩子要如何找到平衡?
曾有不少故事,訴說子女的困境,面對不懂事的父母,只有殘破、異化、沉淪的向下之路。孩子成長期的挫折,不少是大人造成,但即使責任歸屬正確,在那些故事裡,受傷的孩子只能被動承受、逃避或等待解救,無法自己做出改變。
那是以前。現在的年輕人,不受限父母留下的難局,走出自己的路,因為他們是明智的孩子。
溫泠作品《最好的時光》,寫的是再平常不過的高中生活。段考、排名、(演講)比賽、補習、咖啡廳K書、社團、籃球,背景是離婚或正要離婚的...
目錄
本文
推薦序言:
明智的孩子 伍軒宏(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家)
背向陰影用力奔跑吧 小也(小說家)
那個時期的愛情與友情 小恩(上班族)
青春年少的生命與存在 蔡彞帆(小說家)
原來還是可以讀小說 豆腐腦(家庭主婦兼社畜)
我喜歡妳很近、很近 小勇(圖文創作者)
後記:
大膽想像一種極端美好的可能
本文
推薦序言:
明智的孩子 伍軒宏(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家)
背向陰影用力奔跑吧 小也(小說家)
那個時期的愛情與友情 小恩(上班族)
青春年少的生命與存在 蔡彞帆(小說家)
原來還是可以讀小說 豆腐腦(家庭主婦兼社畜)
我喜歡妳很近、很近 小勇(圖文創作者)
後記:
大膽想像一種極端美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