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影子銀行的暴利工具資本主義從誕生起就存在一個黄金定律,亦即想要賺大錢,就必須冒風險,但各種危機的爆發和市場的震盪讓金融家們吃盡苦頭。如何在低風險條件下賺大錢成爲影子銀行追尋的理想目標。因此,可以這樣說,解决了風險問題,也就相當於找到賺大錢的機器。華爾街一直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遺餘力地藉助數學公式與模型,力求打破這個黄金定律。
正如高盛總裁貝蘭克梵所追求的理想:雇用最聰明的人,用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讓錢滾錢,再生更多的錢。
影子銀行聘用的科學家們將工作重心放在風險控管上。風險是無法消除的,但卻可以經由技術手段來轉移,證券化的出現成爲轉移風險的第一個平台;其後,在證券化平台上開發出來的各種眼花撩亂的結構性産品將風險轉移又向前邁進一步;最後,藉助信用違約交換的閃亮登場將風險轉移這齣大戲推向高潮。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創新爲美國經濟帶來生機,同時也引來罕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
操作平台證券化做爲影子銀行的主戰場,證券化在過去十年間裡爲影子銀行帶來的利潤貢獻度超過五分之一。在爲影子銀行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證券化成爲影子銀行系統最重要的操作平台,可以說沒有證券化,就沒有CDO、ABS、MBS、ABC等結構性産品和信用衍生品。
證券化開闢了轉移風險的先河既然風險是賺錢的絆腳石,那麽影子銀行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轉移風險,證券化開闢了轉移風險的先河。
根據「投資百科」(Investopedia)網站的定義,證券化指的是將能夠産生現金流的資産轉化爲可交易債券的過程。證券化最具代表性的産物就是資產抵押擔保證券(ABS)。
證券化的金融操作平台對全球金融體系産生了重大影響,從此改變金融機構的營利模式,也賦予信貸新的含義,被譽爲金融領域最偉大的革命,如果不了解證券化就無從理解現代金融體系的運行機制。
爲了讓大家便於理解初期證券化概念,讓我們舉個簡單例子說明貸款如何經過證券化轉爲證券:A先生想買房,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在審查他的信用之後,同意提供貸款,A先生的貸款記在銀行帳上,存在著信用風險。另外,在計算銀行的風險資本時,權重是100%,流動性很差。
銀行爲了保持財務報表的流動性,減少資本金的佔用,决定賣掉A先生的貸款,這時市場上沒人要。爲了解决這個問題,銀行創立SPV(特殊目的機構),將A先生和條件差不多的成百上千筆貸款結合在一起,賣給SPV。SPV的錢從何而來呢?爲了收購A先生的貸款,SPV决定發行債券。SPV發行的債券和A先生在銀行的借據不同,可以在市場上交易。
SPV用發債所得從銀行換取A先生的貸款,銀行只是每月從A先生那裡收取還款並轉給SPV賺取手續費,SPV經理用這筆錢支付所發行的債券利息。當然,評等公司也非常重要,債券投資者依靠評等公司的評等瞭解A先生的貸款品質。這就是A先生的貸款如何經過證券化轉爲證券的簡單版本,實際過程要比這個複雜的多。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機構)是證券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因爲它幫助商業銀行實現了將風險從銀行報表轉移的目標,有了SPV,證券投資者不需要再理會放貸機構的財務狀况,即使放貸機構破産,也與投資者無關。隨著證券化的發展,SPV早已從收取本息、根據事先設定好的公式、將現金流向不同的利益方發放,轉變爲一個更積極的角色,管理資産負債,獲取股本報酬最大化。
證券化最大的特點就是信用市場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混業後,金融機構由過去單一的信用風險過渡到信用和市場風險。而證券化也讓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找到了恰到好處的銜接。多年來金融機構一直注重維繫客戶關係的文化轉變成資本市場交易,金融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30年前,70%~80%的貸款都是由銀行發放,信貸人員隨時都要關切貸款品質的變化,不停地追蹤借款人的經營和財務狀况,防範信用風險。自從出現了證券化技術,大量貸款透過證券化平台流入資本市場,貸款成爲可交易的産品。
做爲一個操作平台,證券化成功地將金融領域日益強大的兩股力量相結合,一個是結構性融資,一個是資本市場,這一變化賦予了銀行全新理念,也成爲當代金融體系最典型的特徵。
熱衷證券化的動力商業銀行熱衷證券化的動力是可以避開監管資本的限制,擴大業務規模。例如,向企業發放一筆10億美元的貸款,如果貸款反映在財務報表上,銀行需要拿出8,000萬美元的準備金(風險權重100%)。如果貸款賣給SPV,就不需要任何準備金,因爲貸款已移到表外。唯一需要的是拿出一部分準備金應對銀行在SPV中持有的股份,如果是貸款組合餘額的2%,只需要拿出2,000萬美元的準備金,其餘6,000萬美元的資金又可以挪出來發放新的貸款。另外,商業銀行將貸款賣給SPV還可以獲得手續費收入,發放的貸款越多,手續費就越多。
影子銀行熱衷證券化的動力在於可以從承銷費、打包和交易等一系列過程中賺取手續費。
1995~2008年,證券化發行金額從4,000億美元增加到2.7兆美元,打包資産也早已超出傳統範圍。即使這樣,可以打包的資産還是難以滿足市場對證券化債券的需求,又出現了二級證券化(證券化基礎上的再證券化)和三級證券化。
拿次級抵押貸款來說,2001~2006期間,次級抵押貸款發放從1,900億美元增加到6,000億美元,擴大了3倍,證券化的比例也由50.4%增加到80.5%,絕大多數次級貸款都被做成結構性産品。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證券化增加了全球信貸規模,吸收了全球70%的多餘資金。《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在一篇名爲「Banks Still Standing Amid Credit Rubble」的文章中指出:
根據聯準會的數據,金融風暴之前,美國全部貸款餘額爲25兆美元,銀行僅提供了8兆美元,傳統債券市場提供了7兆美元,而占比最大的10兆美元來自證券化貸款市場。
然而,隨著證券化市場的興盛,其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一些機構從事證券化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從報表中轉移新發放的貸款,而是根據現有債權做投資組合套利,也就是說,銀行從二級市場購買債權(包括SPV發行的債券)創建SPV,然後使用複雜的投資管理策略,經由買賣債權實現股本報酬最大化。另外一個變化是,某些金融機構的證券化業務從貸款部門轉到了資産管理部門。而這個部門沒有貸款發放人,只有SPV的發起人,相關資産産生的現金流已不重要,資産管理産生的資金報酬才是完成業務計畫的標誌,因爲資産管理部門需要用資金報酬支付SPV證券持有者。
只要有現金流就可以證券化資産證券化的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最初是始於抵押貸款市場。隨著市場對抵押貸款的強勁需求,銀行發現靠存款和債務做爲抵押貸款的資金來源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爲了吸引投資者,投資銀行開發了可以將某一貸款池隔離,將風險分成幾個部分,並對相關貸款産生的現金流進行結構性設計。
1970年2月,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使用抵押貸款擔保證券做成一筆交易,由美國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GNMA)將證券賣掉,代表了證券化的崛起。
1985年,證券化有了新的突破,用在抵押貸款市場的證券化技術被擴展到汽車貸款。由Marine Midland銀行設計的一筆6,000萬美元的汽車貸款證券化發行量僅次於抵押貸款擔保證券。汽車貸款非常適用於結構性融資,到期日比抵押貸款短,現金流的時間更容易預測。
1986年,Bank One在所羅門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協助下發行了第一筆將信用卡貸款轉換的5,000萬美元證券,首創以信用卡應收款做抵押品的證券化産品。
本文節錄自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