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8 項符合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6/04/07
由不同的外省族群觀點探討台灣當代國族認同之現象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作者:尚道明孫鴻業鄭凱中沈筱綺孟智慧陳芸娟向陽陳信傑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2-03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內容簡介

  本書蒐集了九篇文章,作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處理當代台灣一個敏感且不易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和「國家」有關的外省人認同、情感價值與策略行動。作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不同的書寫方式,不同的立場進行撰寫;文中所敘述的內容,時而客觀超然、時而感同身受。這些文章雖都與國家認同的主題有關,所呈現的卻是複雜的認同形成、變幻,以及當下的行事策略。這樣的多重觀點,是「建構」與「解構」同時進行的工作。

  九篇文章皆有「其來有自」的看法,不但挑戰有關「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典型化評論,而且相互矛盾,沒有任何一篇文章得以宣告代表「外省人」,訴說其一致的「國家認同」。即使本書完成,也不能就地宣告,此為當今外省人國家認同的一本「定論」,但此書或將改變人們的成見,而有助於創造平等尊重、多元理解的價值與文化。

本書特色

(編輯小語)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北宋 蘇軾
  我,從來就不是我,這是生而為人的無奈;雖能隨遇而安,卻始終都不是家,這是人生在世的悲哀。

  我因著血緣、語言或國籍,被決定該成為哪種人、該有怎樣的好惡,卻從來沒有人深入了解真正的我是什麼、要什麼。這種被分類的身不由己令我嫌惡,但又無可奈何地在這些分類中尋求歸屬。本書的故事告訴我們,國、家、族、血緣或語言對人作分類,看似同中有異,卻又異中求同;我心繫魂牽夢縈的故鄉,不表示不愛我落地生根的家園。或許敞開心胸,從對方的眼中更能看清真實的自己。

作者簡介

向陽

  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人,1955年生。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所長、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報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學術著作有《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博士論文)、〈啟蒙與「毒素」:由雷震案論國民黨對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箝制〉、〈由「侍從」在側到「異議」於外:試論《自由中國》論述與國民黨黨國機器的合與分〉等。

林平

  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莞與華東台商學校兼任教師。

陳信傑

  現任空中大學、文化大學、馬偕護專等兼任助理教授、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處副主任。

孟智慧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生。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著有學位論文《從嶔岑與石濤農場人群的研究看離散人群的認同》 (未出版)。

孫鴻業

  現任職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專案經理。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著有學位論文《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未出版)、《我國消費者無線應用認知與需求調查研究報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6)、《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分析報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

尚道明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規劃師。曾擔任外省台灣人協會常務理事、行政院專門委員、立法院立委研究室主任、雜誌主編、記者、資深編輯。

沈筱綺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碩士。曾任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鄭凱中

  現任職國中教師。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著有《「台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以新黨支持者和「外獨會」為參考團體》(碩士論文)。《認同的維持與轉化:「台生」外省人的國族想像》(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主辦,第八屆新生代論文研討會:新興國家與新新人類)。

陳芸娟

  現任教於國立苗栗農工,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論文題目《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 ~ 1962)》,並已由山東文獻出版社出版。另著有〈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發表於《?咕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No.21 ~ 23。

主編簡介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博士(1984),曾任清大、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東吳大學兼任講座教授,《台灣社會學》主編,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2008 ~ 2009)。編著:《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國家政策,1989)、《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強,1993)、《兩岸社會運動分析》(新自然,2003)等。

 

目錄

外省人叢書出版總序/張茂桂I
序我們的國家與我/張茂桂IX

第一部 分中華民國與「外省人」
第一章 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尚道民3
第二章 「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孫鴻業31
第三章 蚊子的悲哀:一個另類「外省」二代的心路歷程/鄭凱中75
第四章 故土與家園:探索「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兩個內涵/沈筱綺111

第二部分 「國破山河、恨別驚心」──倖存之後
第五章 澎湖槍響,山東流亡學生之路/陳芸娟149
第六章 「擺夷風情」與尋常百姓的身份換變/孟智慧211

第三部分 「我們的」民主國
第七章 雷震:民主的雷聲、自由的鬥士/向陽239
第八章 遙遠、崇高面又籤苦的追求:外省精英在民進黨創黨中的貢獻/陳信傑269

第四部 分代結論
第九章 家鄉中的異客:新移民的雙重困境/林平301

附錄331

 

外省人叢書出版總序

  台灣「外省人」之多重側寫

  你以為懂,其實也不一定懂很多的「外省人」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晚近台灣所充斥有關多元文化、族群國族主義的論述中,「外省人」三個字(有時有、有時沒有加括弧),經常以一種不確定或有疑問的類屬方式出現。我們應該如何適當地理解「外省人」?過去,我們會追問他們究竟是不是一個族群?如果不是,那他們有沒有類似族群的集體意識出現?該被稱為異地新生的「新住民」,組成台灣人的「四大族群」之一?或者,該被稱為是無法忘懷大陸的流亡(在台)的中國人?通過世代差異與通婚等這些人口結構上的因素,又產生了什麼問題?就階層來說,「外省人」是統治階級?他們自認為「高級」嗎?是否有很多被遺忘,屬於底層階級的「外省人」?甚至,我們也可追問:「外省人」為何要自稱為「外省人」?難道是自外於台灣?他們是不是「愛台灣」?「真的愛台灣」嗎?

  對於上面這類可能針鋒相對的問題,何謂「外省人」、「外省人心態」、「外省人意識」等,不論是提問的人,或者回答的人,大概都自認為懂得這個問題,能給予明確的答覆,或者有一套自成的歷史觀、價值觀與邏輯,並呈現出壁壘分明之姿。但果真如此?我們真的熟諳所謂「外省人」的相關問題?

  這套叢書,源起「台灣『外省人』相關學術論文改寫出版計畫」,由「外省台灣人協會」主辦,「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會」贊助,「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協力出版;共動員了四十幾位作者、六位主編及三位編輯,協力完成的一套叢書五本。在編纂這套叢書時,編輯委員們拒絕「統一並解決『外省人』問題」的基本立場。我們不想安下定論,因為「外省人」,或者任何與族群想像有關的其他人群團體—不管是黑人、白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台灣人、上海人、印度人,我們一旦試圖做出族群或者民族的定論,便可能立刻面臨各種反證挑戰,成為被「解構」的對象。但若我們全無任何「外省人」的想像,又如何能進行這樣的集體書寫計畫呢?

  為解決此問題,透過翻閱眾多的碩博士論文,我們發現在過去二十年間,有多達百篇以上嚴謹的博碩士論文以及廣義上的「外省人」研究。而這些研究,倒不一定都是所謂族群研究、認同研究,其中有可能是人物、歷史事件、居住空間、文學等等不一而足。

  這裡因此產生一個矛盾。一方面,有針對性的、普遍性的族群想像問題,往往立場分明,訓話與反訓話不斷;另一方面,卻又有許多相關的學術研究知識,似乎和前面這些政治話語不盡相關。這似乎反映出我們面臨的時代特色:政治正確與敏感性,限制了我們對議題的多元想像。如何拉近這兩者之間的距離?如何讓台灣社會,甚至華人社會,能有多角度、更多面向觀看當代所謂「外省人」問題?

  基於這兩種不同的考慮,我們預期這五本書的總效應,或者編輯者的共同動機:一方是「建構」的,透過不同主題意識,不同文本策略(以及文體),「建構」出有關外省人的多重側影;但同時又是「解構」的,因我們一進入種種可用來建構外省人的代表案例時,發現原來他們也能如此鮮活,他們不一定是典型,也不一定能組成一個完整又有邏輯的族群圖像,反而讓人更難以定位那個括弧中的「外省人」;本叢書所呈現的「外省人」圖像,以及呈現的方式,就像「沙拉盤」,而不是可以拼湊成完整一片的「七巧板」。

  文章經過編輯會議選定之後,為適合社會大眾閱讀,又要保持學術研究的審慎基礎,我們邀請原作者根據自己的論文研究,進行改寫、或重寫,希望讓更多的人,不管自認為是或不是「外省人」;自認為了解或不了解「外省人」的讀者,都有機會和我們一起行動:這是建構與解構,認識、再認識又重新認識的閱讀過程。

  我們通過不同「主題」面向切入這個看似熟悉的議題。初始在提供有關外省人的想像,最終則避免建立一個完整「外省人的大敘事」的刻板印象。五本書也可各自獨立,依目前排定的出版順序,要旨大約為:一是以「外省人」的「國」為題(張茂桂主編)—「國」,狹義來說是國家認同的問題,這是容易讓人激動的現實政治問題;「國家」既是種象徵,也是種制度實體。但廣義來說,我們不是在呈現國家認同,而是在呈現個人與集體(碰巧可用「國家」這個概念範疇表達)的情感、道德情操、倖存與策略的交織共構。

  主題二是談早年來台,第一代「外省人」在台灣的流亡。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段生命經歷,特別以「離」與「苦」為題(李廣鈞主編)。「離」是流亡開始的剎那,時間並不是發生在一九四九年大遷徙,可能要更早;關鍵時間應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五之間,自此,「離」成為自覺的「不能逆轉」,成為「永無返回」的人生處境。而鄉愁成為一種心境上持續的牽絆,以及無法忘懷的情感課題。「離」是第一代外省人、跨階級的普遍經歷;而「苦」,雖然也可能是因「離」而起的難言之痛,但也有更多社會學所說的「物質匱乏」與底層階級的生存困境問題。同樣的流亡經驗與鄉愁,在不同階級卻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與生存策略。

  主題三是談家園的建立與想像,特別是和「眷村」(但不限於眷村)有關的書寫(張翰璧主編)。「眷村」有多種意義與形象,因為觀察者的立場角度而有不同。其中一個少見的角度是,通常被認定為外省人聚落(但事實並非如此)的「眷村」,其實是在現今有效率的「組合屋」出現前,國家依賴國內、外援助物資,安置第一代外省人(為主)的「半永久性的集合住宅」。這個臨時性的集合住宅,多半納入了國家的管理,逐漸發展出軍公教福利制度的保障,也逐漸發展成有特色的「社區」,也是往後在這裡出生與成長的第二代、甚或第三代,真實的「家園」,以及日後懷舊的對象、堪可歸屬的「故鄉」。

  主題四是國家制度/權力對於軍人(來台外省男性)「成家」的限制,或者說,是國家對生育、繁殖欲望、文化與情感的控制。另外,戰爭與流亡對年長外省男性在台灣婚姻「市場」上的競爭也相對不利,成為婚配上的限制(范雲、沈秀華主編)。在這兩種限制下而引發的各種有關性別、親密關係的配對,或者和「通婚」有關的社會現象,以及相關問題。我們社會對於上一代的跨省籍、跨族群的「通婚」,有時稱頌,有時歧視,視通婚者的階級地位而決定。時至一九八○年後,當時因開放大陸探親觀光,老兵再婚、再娶大陸籍配偶成為可能,一種新的「通婚」形式與兩岸家庭的現象,再度挑戰「普遍公民權」、「國家安全」、父權社會、多元文化與平等......等價值規範。

  主題五是有關外省人的職業分布、資源與階層流動,涉及關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楊聰榮主編)。一般社會學或族群研究者,很自然地將「外省人」當成一個集體類屬,用以和其他群體區別,例如與台灣(本省)籍對應比較。而在相關研究中,往往因外省人教育程度較高,在台灣主要中產階級職業(通稱的「公教階級」)當中,外省人比例也因此偏高,成為一種相對的「優勢族群」;不但在早期的世代有此情形,且相關優勢也可移轉到下一代。本書探究「真的是這樣嗎」,能有什麼解釋呢?除了體制的「偏袒」,所造成的集體差別待遇問題之外,本書同時也探究不同的外省人次團體,例如客家外省人、老榮民等的情形與處境。

  最後,要感謝所有的贊助者、作者、編者、原作者,還有論文內容裡所有涉及的相關人士。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能幫助這個社會自我了解,並持續自我改造。

序:「我們的國家」與我
張茂桂

  這裡蒐集了九篇文章,作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處理台灣一個敏感且不易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和「國家」有關的外省人認同、情感價值、策略行動的問題。作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立場進行撰寫,而文中的敘述方式,時而客觀超然,時而感同身受。

  選入這九篇文章時,原來並沒有一本書的完整「章節結構」設想。而身為主編,需要思考到如何將它們組合起來,或者彰顯出一套書的隱形結構。在思考過程中有很多選擇的可能,到了最後,我挑選了下面三個主題作為本書之引言:

中華民國認同與「外省人」

  在此主題下的四篇文章,採取了討論國家認同相關問題的常見模式,儘管研究方法可能不一。所謂常見模式,亦即對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內涵、意義、如何形成與變動等,進行直接的回答。例如,尚道明的〈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可為相關討論的一個起點。本文根據人類學的村落調查方式進行研究時,台灣正處於族群政治覺醒期。國民黨在李登輝領導下,除了與民進黨有所衝突,「主流派」(李登輝)與「非主流」(李煥、郝柏村)也正發生「本土VS外來」的鬥爭;而新成立的「新黨」也在眷村二代中獲得廣泛支持,異軍突起,構成了對於眷村傳統(老一輩)國民黨(與幹部)的質疑,甚至與之爭奪領導權。國民黨的內部衝突,激盪出眷村居民老少世代所持的「國家認同」;一種堅定的、甚至反共的「中華民國認同」、曾發生的大歷史與戰爭過程,以及個人生命史,終至日常生活的黨國制度安排等,如何交織交互作用,形成綿密的「國家」與「我」之間一種難以撼動的垂直關係與認同。

  道明的文章偏重於第一代眷村長輩,他們幾乎都是在大陸從軍的職業軍人退伍,是抗日民族戰爭與國共內戰的倖存者。眷村第一代在時代動盪,國家存亡與軍人匹夫的身家,不論是物質安全、家族生育與繁衍,抑或是意識與價值,都面臨著「非團結不可、非愛國反共不可」的結構壓力與選擇。他們即使不認同領袖的一些作為,但仍同意其領導國家的方向,這樣「不得不如此」、「非如此」不能倖存的「制約力」;或者,若非「制約力」,則也接近於久而久之成為「自然而然、不如此將如何」的一種日常行事慣性所共同維護的道德秩序。

  在面對國家與政治意識的論述中,眾人雖小有歧異,但以國民黨為各種生活中的策略媒介,在國家與個人的垂直關係上,形成一種富有凝聚力的共同體現象,則有相當一致性。然而,如果用眷村的第一代來代表所有外省人,這恐怕又不正確。就像我們經常把眷村想像成純屬外省人的聚落,從而忽略了眷村的母親這一方的族裔省籍背景,這同樣不正確。此外,又有很多非軍警或者低階自謀生活的退伍軍人,而不住眷村者,他們的處境以及認同,又有不同的認同與策略的發展可能。

  例如孫鴻業的文章〈「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則以一九九○年中後期,通過了政治自由化、民主化的年輕一輩外省人為主。受訪者當時大多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經常被稱為所謂「第二代」,也有「第三代」。他們並不分享前輩們的戰火倖存經驗,卻在政治社會化、成年的自我形成過程中,經歷了一九九六年激烈的總統大選以及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時空環境。對很多外省人來說,因為「一中、一台」、「台灣人投給台灣人」、「『中國豬』疑慮」的激烈選戰拉扯下,構成了被捲入政爭、國族對抗的「被汙名化」時代。

  孫鴻業研究這些年輕人的認同成長經驗,他強調:「自我與外在環境,自我與大歷史的辯證與互動」,進而討論內在認同的感受與變化;例如,年輕一代自我的調適與認同的策略,像是「沉默」、「順從台灣意識」、「自我防衛」,或者建構出「雙重認同」等多面貌。讀者可以通過本文發現並感受到:年輕一代在面對政治變局中,一種新的、有關自身、他者、時代意義、家族、是非曲直、從政治中被邊緣化的過程,都因感受到自己和「國」的垂直關係如何被「不自然」的疏離,進而策略地選邊調整,以及,因此而發生的種種內在的不悅、無奈與緊張。

  鄭凱中〈蚊子的悲哀︰一個另類「外省」二代的心路歷程〉,和前兩篇的書寫方式很不一樣;他也認為,建立「普遍」外省人認同圖像的企圖,是不可能的。他試圖處理的是:那些政治認同上被認為是「變節」(所謂「叛徒」)的少數外省第二代,而觸發他研究與田野的媒介,是他在東吳大學的政治啟蒙老師—傅正 1。凱中的碩士論文原來是寫一些外省年輕人參與「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2 的國家認同轉變,例如謝志偉、鍾佳濱等。但在這篇文章中,他以一個「內疚」的中國人特例—林尤超—作為這個敘事的主角。

  「外獨會」成立於一九九二年,日後其公開的正式任務在於提倡建立「四大族群」(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與新住民(即外省人))以及推動族群的和解,來完成台灣建國的任務。而這個和解必須要通過認同台灣獨立運動與民主價值立場來進行,所以,對絕大多數外省人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少數團體,而其成立的主要「潛功能」之一,則是撫慰過去受「外省人」統治而受創的台灣人;當然,它同時也成為一些外省年輕人參與政黨政治如民進黨、台聯的媒介。日後他們在政治上各有浮沉,有些成為新貴,有些失意,或也有人出現「再度倒戈」的情形。

  至於林尤超,在文章的大多數描述裡,都接近於自認是「丟臉的中國人」的一分子,他過去或曾迷惑於「反攻大陸」神話,或認為自己父親在二二八時可能欺負過台灣人或占了便宜,或也懷疑父母親、或曾享有「軍統」特務的餘蔭。解嚴後林尤超對「黨國」感到進一步厭惡與幻滅,心中對台灣的那種強烈內疚,使他反對「新黨」的自負,但也沒加入「外獨會」,反而建構了自己特別的世界觀,接近於自諷、嘲弄為「身為蚊子」的身分,這個比喻源於外省人過去曾叮咬台灣人,故那些被咬過的人,如今看到蚊子就要拍掌打死它。

  林尤超的自我同外在時代變遷的對話結果,透過省思、時而自我否定、時而自圓其說,最後選擇使用「中國人」身分來表明支持台獨以獲得「救贖」的策略,在同世代人中並不是多數;而與鴻業前文訪談的「外表沉默、內在焦慮」的二代反應相較,則讓我們更看見政治轉化、國族認同衝突中,一些外省人背負所謂「原罪」的壓力,與不同的應對策略。

  同一主題的另一篇是沈筱綺的〈故土與家園〉,她以主流學術界經常使用的客觀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法,分析(或說「建構」)外省人國家認同近年來的流變趨勢。這篇文章有較大的企圖心與普遍意義,要駁斥學術界流行的「二元」對立(中國VS台灣)的政治學分析模式,並反駁有關外省人都是「中國人認同」、「中國人認同」便等於「反台灣認同」的刻板論述與印象。

  該文的做法是分析一九九○年到二○○五年這十五年間的資料,以經驗資料來破除迷思。筱綺告訴讀者:(1)很多外省人的「中國人認同」,和「台灣人認同」可以並行,呈現一種雙重認同的情形,這是隨著民主化歷程而增進的;筱綺推論說:一個外省人實存的、以台灣為家的,並且是有實質政治圈意義的台灣認同意識正在形成;(2)這種雙重認同現象,也不等於支持「統一」立場,因為資料顯示,外省人支持「統一」的情形有逐步降低的趨勢;但外省人仍有難以認同台灣民族主義與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障礙」。在解釋上,筱綺將之歸因於外省人長期捍衛中華民國,與對其個人生命意義與尊嚴的維持。該文強調,即使外省人接受台灣獨立作為一種可能選項的比例正在上升,但核心問題是︰一些台灣獨立論述,仍有排斥外省人的「二元」對立問題,這才是真正構成所謂「台獨障礙」的主因。

「國破山河,恨別驚心」—倖存之後

  其次,本書蒐集了兩篇關於兩個不同「外省」群體的文章︰一個是一九四九年抵達澎湖的山東流亡學生;另一個是一九六一年第二批撤抵台灣的滇緬孤軍與其眷屬。這兩篇文章為何在此出現?有何特別意義?為何是「國破山河、恨別驚心」?過往有關所謂「四大族群」的歷史論述,一提到外省人,如果是同情友善的立場,經常會提到一九四九年的民族大遷徙、悲泣的史歌或追隨政府的愛國者與移民。如果是比較不同情或批判的說法,則會說是外來政權統治者,外來遷占者,或譏諷為:一無所有、近乎掠奪式的「難民」。

  但通過晚近一些不同背景長輩的口述回憶,出現了不同的「流亡者」視角。所謂「流亡者」視角,也就是有關戰後「創傷」(trauma)的視角,強調「劫後餘生」者的社會與心理效應。這是從國族、族群的大歷史退位,轉而訴求個體獨特的流亡經驗,讓情感與不歸屬感浮現,呼應學術界「後殖民」看法,展露自上述「族群集體論述」中追求解放、顛覆的意願。

  同時,不只是視角的問題,我們看見另一些不但屬於個人,同時也是一小群人、一個有相同背景的流亡團體,在那個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國族大敘事下,所展露的特殊群體故事。陳芸娟〈澎湖槍響︰山東學生流亡之路〉,記錄其父親一代,作為山東知識青年,輾轉流亡,從北而南,在亂世中抵達澎湖,所走過的一波波瀕臨死亡的試煉,發人省思。

  3距今約十年前,我訪問剛從國防部長一職退下不久的孫震校長(也是「山東流亡學生」背景),人方才在大樓冷氣間坐定,孫校長對我的第一句喟嘆,至今言猶在耳:「張教授,我告訴你,中國人的命不值錢」事後我反思良久不得其解,這樣一位國民黨高官,外省菁英,做過校長、內閣高官,可說是「統治集團」的成員,到底想要告訴我什麼呢?

  讀者如果和我有一樣疑問,那麼答案或可在陳芸娟文章中揭曉:「流亡者(學生)的命,真的很不值」。山東流亡學生從少小離鄉那一刻起,經歷過飢餓與病痛,面對馬公被抓兵的衝突,即所謂「七一三」事件—一個「白色恐怖」案件中名為「澎湖冤獄」的事件。因為羅織的匪諜罪名,槍斃七人,因為叛亂罪而判刑近百人,學生則集體被「投海」(所謂「拋錨」)的恫嚇所脅迫。4 之後,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四月二十五日,部分煙台聯中學生又再度於台中火車站附近聚集,請求退役並復學,事後憲兵逮捕三十八名學生,亦有學生為此蒙受冤獄。這些事件的背後起因都是「國難」,都是「家仇」,其巨大壓力則背負在一群離鄉背井、舉目無親、可說「毫無謀生能力」的十來歲中學生肩頭上。而造成冤獄最直接的緣由,卻是戰亂時兵源不足、「抓兵」而引起的軍民衝突,但其後案情則從官官相護,到羅織罪名加害不服從者,不幸接踵加諸在這群離鄉背井、空乏其身的青年人身上。

  陳芸娟繼而描述事件劫後悻存者的一部分苦難(因為並未包括因本案下獄的實際受難者),他們如何從山東南下、經澎湖來台灣(員林實驗中學),以及他們所展現的流亡與勵志的特殊經驗。當年赤手空拳來台的男性流亡者,或在軍中或在學校裡,如何在政府提供一些克難「補助」下,激勵出奮發向上的苦幹實勁來。

  山東流亡學生」的經歷,和其他軍公教、上海商人的來台路徑與經歷都很不一樣。因為甫抵達台澎的數年間,等待他們的是另外一場未能預卜的劫難。他們的過往經歷,經常因為「官官相護、政治不正確」而遭消音,對很多受難者來說,命不值錢、倖存者還被壓抑,而故事不被「承認」更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傷痛。但事實上,他們的白色冤屈與日後的奮發,不論悲苦與向上,都與黨、國的策略緊密結合。他們原本是愛國、反共,本無反黨、反國的問題,案發後,雖然反對「黨與國」中那些曾經加害他們、冤屈他們與製造苦難的「(壞)分子」,但並不因此自動促使他們成為「政治異議者」。

  另外一篇文章是孟智慧的〈「擺夷風情」與尋常百姓的身分換變〉。智慧的田野地與材料,選自如今被認為是台灣「小瑞士」的清靜農場「孤軍」5 後裔,也是今日觀光宣傳中的「擺夷風情」。但讀者若期望看見「孤軍」那種歷史悲情、堅定愛國與犧牲的大歷史認同,則可能要失望了。智慧要呈現的,反而是一種難以歸類、難以定義、依情境「換變」,一種「行事優先」的身分認同。所謂行事優先,就是依情境需要、依制度要求,為生存的便利與必要而進行的「策略性」認同。他們和其他常見的外省人國家認同的最大不同,就是從來都缺乏機會進入「國家與軍隊」的緊密核心—那種有如道明前文所述「生命共同體」的關係。他們在滇緬邊境的生存戰一度不被國民黨政府承認,大多數時候也以獨力游擊戰維生,那種在邊境叢林的處境,不知誰是友、誰是敵,又被「國家」所拋棄的感覺,原來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即使國民黨政府日後受到國際壓力,承認孤軍存在並接運來台,但叫他們「榮民」也不對,而是以「義民」的名號,安排在這個「國、黨、軍」「生命共同體」的偏遠一角。來台的部分軍職人員雖可恢復軍職,但終其身難再被信賴;游擊隊與一般民眾則缺乏軍眷福利體系的安排,只好生活在國境邊緣—南投的中橫山區;他們因其特殊的少數文化與經濟不利位置,始終被遺忘,直到國境內的「異域觀光」,提供了一個社會觀看他們的新角度。

  智慧的文章要說:叫他們是「外省人」,承擔國族政治的壓力,實在太沉重。但要叫他們什麼呢?智慧用自己的主觀經驗輔佐,認為不管用什麼類屬來稱謂他們,可能都不能完整說出他們的複雜自我意識,一定要勉強歸類,必然不妥。「我們的」民主國

  本書下一個主題,是從一些得以打破成見的外省人政治活動歷程中,看見所謂「另類的認同」。本書將兩篇相關選文定位為「我們的民主國」。這兩篇文章涉及較早一些外省人對台灣民主化的參與、歷程與心境,其中包括雷震、傅正、費希平等「黨外運動」的啟蒙者與推手,以及黨外運動時一些外省背景的知識分子。

  雷震的《自由中國》雜誌發刊於一九四九年,而觸怒當局遭到鎮壓是一九六○年七月。這篇文章〈雷震:民主的雷聲、自由的鬥士〉由台灣近代史與文學家向陽來寫,再恰當不過。向陽讓讀者看見雷震的幾個特別重要之處—(1)信念與實踐的結合:一個大陸來台的自由主義者,曾居國民黨要職,為蔣介石身邊的紅人,如何在黨國體制下扮演「顛覆者」,在台灣散播並推動「自由民主」思想;(2)雷震的人格典範:一個人在面對權勢誘惑與壓迫,即使被打入黑牢成為「叛亂犯」,其所做的「無悔」抉擇;(3)一個外省籍的政治人物組織反對黨的提議與行動,如何間接誘發或鼓舞下一世代的台灣民主運動浪潮。6

  向陽認為,雷震入獄前籌組反對黨,以胡適屬意的「中國民主黨」為名,出獄後思想則更進一步變化,倡議以台灣為「現實」的領土管轄範圍,以當時一千四百萬人民為公民主體,建立一個以「公民」而非省籍∕族群為思考的新國家,卻又不完全切斷中華文化傳承,名為:「中華台灣民主國」。7

  雷震在一九七○年獲釋,而在「中(台)美斷交」那年(一九七九)過逝。他的主張,在那個時代是離經叛道的、是「叛亂」的。而他在獄中完成的四百萬字回憶錄竟消失無蹤,疑被特務所銷毀,世人終不得見。過去「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口述了眾多獄中酷刑,疲勞審判、毆打、拔指甲、蹲水牢、坐老虎凳、凌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就是雷震的特殊遭遇:坐牢時你可以刻骨銘心的書寫,泣血累積思想結晶,誤認將來可以公諸於世,出獄時卻遭沒收而不知所終。如果比較身體的酷刑,與這種剝奪人的心與口的酷刑,其戕害又以何者為甚?

  民主人士第一次組織反對黨,雖然參與者眾,其中包括了本省籍士紳聞人吳三連、李萬居、高玉樹等在內,但最終特務只抓了兩個人,且都是外省人,一位是領導的雷震,一位是全力協助的傅正。一九八六年九月,「民進黨」在違抗戒嚴令與「叛亂罪」的威脅下,危危顫顫地宣告成立,這是第二次組黨;這一次組黨的成功,固然是時代改變、新世代興起,但也繼承了第一次組黨失敗的教訓,而一些特別背景的外省菁英,並未在這次缺席,反而是重要推手,這是陳信傑〈遙遠、崇高而又艱苦的追求︰外省菁英在民進黨創黨中的貢獻〉所要介紹的。

  陳信傑認為他的老師,也是雷震在《自由中國》時代的祕書傅正,當時因對組黨的「堅持」,促成了台灣民主的實質轉變。傅正這個人,當時義無反顧,同意擔任當時「組黨祕密十人小組」召集人,承擔最大風險,配合老立委費希平的斡旋,扮演重要的串聯整合力量。此時,另外兩位外省背景的黨外—鄭南榕與林正杰,則在街頭鼓舞群眾的熱情(「街頭狂飆」時期),尤其間接協助黨外運動克服被捕坐牢的恐懼;而陶百川、胡佛與楊國樞,則甘冒保守派圍剿壓力,適時扮演溝通的橋樑,避免雙方誤判,進而得以維護民主的緩進而非倒退。信傑的評論指出,這些堅持民主改革理念的外省菁英分子,確實在民進黨的創黨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篇文章所述的「民主政治追求者」,像費希平、傅正、林正杰、鄭南榕、胡佛、楊國樞等,極可能因現在藍綠對立,受族群偏見制約,成為很多人甚或完全不知、或不想記憶、或不想面對的一群。如果從一些藍營的支持者看來,他們或認為民進黨大多是「真台獨、假民主」;而經歷陳水扁執政的貪腐風波,民進黨被譏為已喪失創黨時期的道德光環。是以,這些曾為組黨、解嚴,推動自由民主制度而奮鬥過的外省人,時至今日,可能只是一些判斷錯誤而值得同情的自由派知識分子而已,他們的行誼與事跡,恐怕也遠不如曾為權貴的郝柏村、宋楚瑜,或曾為新黨明星的趙少康等,來得有影響力或受到尊敬?

  而如果從現在部分的綠營支持者來看,這些外省菁英大多連台語也不會說,其中除了自焚的鄭南榕,似乎不容易讓大眾產生認同或敬意。例如,傅正曾於一九八九年代表民進黨在台北縣選立委,結果慘敗,而其他組黨前輩,則在一九九四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後立場生變,甚至思考是否轉向到「統派」陣營。

代結論
「中國,我來了」:新移民的雙重困境

  本書並無真正的結論,僅選擇以林平所書寫的「『返鄉』的外省台灣人」為暫時句點。本篇題為〈家鄉中的異客︰新移民的雙重困境〉,處理外省人在中國大陸的內在不安與認同之維谷。過去我們談外省人的國家認同,經常無法處理因種種理由前往或回到中國的一些外省台灣人的觀點。這對國家認同研究來說,構成一個重要的實驗對照組: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上升的新中國國際力量、市場的相對吸引力、職場的相對落差、兩岸人民交流的種種制度規範、島內台灣獨立對外省人的潛在排斥作用、親密關係的作用、親情心理基模的作用......等,對於不同世代的「外省台灣人」國家認同,有何影響呢?

  林平將兩岸間的人民流動,放在一個更寬廣的跨國人口(移民)流動的比較觀點下進行,進而借用「歸鄉移民」的特殊處境:一種同時向兩邊社會發生疏離,甚至邊緣化的「雙重困境」。這雙重困境之一,對於本文所關照的一些外省背景人士來說,他們返鄉除了各種現實因素的考慮,還有相對其他台籍商人少見的「被迫從核心退居邊緣」、「被迫接受新價值」的潛在不滿,也就是不能接受台灣政治本土化與道德規訓趨勢的自覺。困境之二,在「回歸」大陸之後,發現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對老一代來說,有思鄉親情與現實的落差,對年輕一代來說,有價值觀念與溝通感覺的無力與無奈。

  但是這樣的研究並不容易,一方面「移出」(前往中國、從「短居」到「定居」,或者遊走兩岸之間)是一個漸進而且流動的過程,有各種不同的適應策略,故而在短時間內,如果發生認同的隨機流動與情境變化,這是常態而非特例,因此對於認同的「結晶」定型,無法事先得知。另一方面,兩岸的交流方式,受制於兩岸內政、移民制度與國際政治的變動,亦充滿變數,影響了有關認同形成的策略與情境。本文最大的貢獻,除點出「雙重困境」,亦指出了多種認同世界的想像與不同的發生途徑。

  綜觀本書九篇文章,雖都與國家認同主題有關,但所呈現的卻是複雜的認同形成、變幻,以及當下的行事策略。當文集定稿後,我預期這樣的多重觀點,是「建構」與「解構」同時進行的工作。九篇文章皆有「其來有自」的看法,彼此不統一,挑戰有關「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典型化評論,沒有任何一篇文章得以宣告代表「外省人」,訴說其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525179
  • 叢書系列: FT 台灣足跡系列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無評分  2016/04/07
由不同的外省族群觀點探討台灣當代國族認同之現象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全植物飲食套書二冊:《補充特定營養素的全植物蔬食料理》、《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
作者:高韻均(Mia)、蕭煜達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1-04-07
66折: $ 135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給自己最好的祝福:手寫經書組合套書(四冊):《寫.藥師經》、《寫.金剛經》、《寫.觀世音菩薩普
作者:張明明(範帖寫作)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23-10-12
66折: $ 739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2-03-31
66折: $ 25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全五卷)+【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別冊】
作者:程千帆、俞平伯、施蟄存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20-11-04
66折: $ 313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特殊扉頁限量親簽版)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敗北女角太多了! 7 (首刷限定版)
作者:雨森焚火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0-08
$ 25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知更鳥囚於夜幕中 (首刷限定版)(上)
作者:露久ふみ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23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人生開外掛的精力管理術
作者:林揚程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22
$ 26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Kiss me crying-吻我落淚-(02)特典版
作者:Arinco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6
$ 12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New TOEIC 一本攻克新制多益聽力+閱讀700+ :完全比照最新考題趨勢精準命題(附QR Code線上音檔)
作者:Eduwill語學硏究所
出版社:EZ叢書館
出版日期:2024-10-30
$ 39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