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與刀頭肉
回鍋肉源於川人祭祀神祖,起於那人類史上規模罕見的移民大潮——湖廣填四川。據考,清朝初年遷徙到四川的移民為追念故土先人,每逢初二、十六便要備酒、割肉、殺雞,祭神祭祖。肉須割豬坐臀肉,俗稱「刀頭肉」,雞則大雄雞。神祖忌生,得先把刀頭肉稍煮斷生方可作供品。祭祀後再把肉切片回鍋熬煎,配上時蔬及家中自製調料炒合,如是便稱其為熬鍋肉。早先之湖廣人稱祭祖為「祭爺」(音讀「牙」),民間又把吃祭肉稱為「打爺祭」。後來川人就順「打爺祭」之讀音戲謔成「打牙祭」。記得兒時,有次母親牽著我去割了塊刀頭肉,遇到熟人打招呼:「呵喲、割那麼大塊二刀肉嗦,今天安心要打牙祭哈!」母親笑呵呵地回道:「是噻,祭了死人還要祭活人得嘛,牙齒都癆鬆了,娃兒都鬧了好多天了」。
祭祀的刀頭肉是很講究的,不但肉要好還得方正有形,遵古訓,割不正不食。因此割豬坐臀肉頭刀不方正,須得第二刀才整齊均勻,故又稱為「二刀肉」。至今去市場買做回鍋肉的肉,賣肉者都會主動告訴你哪塊是二刀。雖然進入現代社會早已不再祭祀,但炒回鍋肉的片張大小,以及要熬起燈盞窩也都需要肉方正才好。
蒸菜
蒸菜中連湯帶水的稱為清蒸,像清蒸鴨、清蒸雞、清蒸甲魚等;不加湯水將主料碼味直接蒸製的叫旱蒸,如鹹、甜燒白,八寶飯等;用炒製過的米粉拌合主料入籠蒸製的即為粉蒸,如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肥腸、粉蒸牛肉、羊肉等。粉蒸菜式在配料上也很講究,有著均衡口感、增味添香的作用,還要因時應市主次分明、性味和諧。如粉蒸豬肉,夏秋時節宜配老南瓜或紅心苕(紅心番薯);粉蒸排骨宜配春天的嫩洋芋或秋初的小芋頭;粉蒸牛肉或羊肉可用新鮮嫩豌豆、胡豆墊底;粉蒸雞等可用香芋、山藥;粉蒸鱔魚可配嫩豆角;粉蒸蹄花配四季豆等,吃來是風味別樣、多滋多味。川菜中有款頗具詩情畫意的竹籠蒸菜叫「圓籠玉簪」,即粉蒸排骨。圓籠即竹蒸籠,玉簪意為如手指長的豬肋骨蒸熟後,兩端露出白骨,形如古時婦女頭上別的玉石簪子,此菜味美意雅、風情別樣。但在這些五花八門的竹籠蒸製的菜品中,最具風情、最有風味的還是小籠蒸牛肉。
小籠蒸牛肉已有百十餘年的歷史,是一款純粹的民間風味小吃,川菜中的經典小品。早先是成都皇城壩一帶的清真回民小吃,頗受廣大市民喜愛,而後逐漸被成都人所「漢化」,成為一款麻辣多滋、鹹鮮香甜的川式風味小吃。小籠蒸牛肉味美價廉、快捷方便,其蒸法與蒸具亦獨具特色與風情。過去,在牛肉館子或牛肉麵店的堂前門口,通常有一口破舊大汽油筒製成的爐灶,上放一口大鐵鍋,燒著一鍋開水,上面擱著一塊有許多洞的圓木板,然後就是拳頭般大的小竹蒸籠,重重疊疊形如塔林,熱氣騰騰滿街飄香,誘得過往行人大口吸氣,食欲橫生,真個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無論是一人獨享,還是二、三人共品,即從那竹籠上取下一兩格,人一落座菜就上桌,花錢不多吃得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