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詮釋 為21世紀重新打造文學傳統 百位高中老師聯名推薦! 九十五年九月起高中課程綱全面革新,在國語文教育方面,教育部訂定了高中生必讀的四十篇經典古文。在建國中學任教的凌性傑與吳岱穎兩位老師以此為中心,對應現代生活經驗,進行詮釋書寫,並附上延伸閱讀的篇目與書目
凌性傑、吳岱穎兩位,是詩人、是作家,文筆流暢不在話下,兼以擔任教職多年,深知學生需要,而在精學跟博學互相餵養下,旁徵博引,每每恰到好處。閱讀兩人的文章是賞心悅目的,更重要的是,也跟著學習專注但又自由的心靈。─吳鈞堯
《找一個解釋》是深深震撼我的作品,岱穎和性傑將高中課本裡,學生視為畏途的古文作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生活與情感對古文作箋疏;也可以說是將古代經典,拿來當作自我生命的注腳。那不僅是一種將古文賦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我認為其中更具有一種暗示:那些歷經了重重時光,偃臥在國文課本裡的作品,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更巨大的存在,都有一些更直得追索的情懷,那才是文學的目的,也才是老師的價值。
徐國能-從感覺出發 ◎徐國能 我們常常譏笑現在的年輕學生是「草莓族」,意思大約是他們外表光鮮可人,但抗壓性極低,容易因為輕微的碰撞而損傷。不過據我觀察,現在的大學生,對於生涯發展的憂患意識似乎遠在我們當年之上,他們很早就在為「未來」準備,每天忙東忙西,檢定這個申請那個,當學生的那種快樂似乎是很淡薄的。不像我們當年做學生時就安安心心地做學生,終日嚮往的是楊牧在《葉珊散文集》裡的那種生活方式,實況大約就是徐志摩筆下「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到草綿綿處尋夢去」那樣。回想起來,當時的悠遊有著一個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文史科系的學生,縱使在社會上屬於百無一用的書生,但是最起碼可以到中學教教書,足以養活自己,有一個尊嚴且小康的開懷人生。學校是是我們的桃花源,可以適性而生的一塊夢土。 曾幾何時,「當老師」竟成為一種奢侈,即便搭上了這個已過份擁擠的班車,仍然有著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辛酸。我過去認為當老師是極喜樂的,一開始的時候是知識、技術上之傳遞,每見學子日起有功,如苗之抽長茁壯、欣欣榮榮,想其日後蔚然成蔭,而自己也是那清涼的灌溉者其中之一,此生畢竟不虛,其樂足以浮一大白。為師之樂次在教學相長,學生無論賢愚,以其生命之經驗、生活之感觸回應師者所教,其中必有可思可悟之處,一時靈感泉湧,忽透天機,其樂正是捻花而笑的瞬間。
作者簡介:
吳岱穎,一九七六年生,台灣省花蓮縣人,師大國文系畢業。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軍文藝金像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曾獲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著有個人詩集《明朗》。現任教於臺北市立建國中學。 凌性傑,一九七四年生於高雄市。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迷信山風海雨,寂靜的冥契與感動,在體制中恆常渴求似不可得的自由。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著有《找一個解釋》、《海誓》、《燦爛時光》、《所有事物的房間》、《關起來的時間》、《解釋學的春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凌性傑、吳岱穎兩位,是詩人、是作家,文筆流暢不在話下,兼以擔任教職多年,深知學生需要,而在精學跟博學互相餵養下,旁徵博引,每每恰到好處。閱讀兩人的文章是賞心悅目的,更重要的是,也跟著學習專注但又自由的心靈。
──吳鈞堯
《找一個解釋》是深深震撼我的作品,岱穎和性傑將高中課本裡,學生視為畏途的古文作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生活與情感對古文作箋疏;也可以說是將古代經典,拿來當作自我生命的注腳。那不僅是一種將古文賦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我認為其中更具有一種暗示:那些歷經了重重時光,偃臥在國文課本裡的作品,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更巨大的存在,都有一些更直得追索的情懷,那才是文學的目的,也才是老師的價值。
──徐國能
名人推薦: 凌性傑、吳岱穎兩位,是詩人、是作家,文筆流暢不在話下,兼以擔任教職多年,深知學生需要,而在精學跟博學互相餵養下,旁徵博引,每每恰到好處。閱讀兩人的文章是賞心悅目的,更重要的是,也跟著學習專注但又自由的心靈。
──吳鈞堯
《找一個解釋》是深深震撼我的作品,岱穎和性傑將高中課本裡,學生視為畏途的古文作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生活與情感對古文作箋疏;也可以說是將古代經典,拿來當作自我生命的注腳。那不僅是一種將古文賦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我認為其中更具有一種暗示:那些...
章節試閱
多麼美好的世界
--讀〈大同與小康〉
凌性傑
記得在不斷奔馳的列車車廂中,我們談到這個世界,也談到很久很遠的未來。這小小的移動空間,最容易令人傷感,因為在其中有忽忽的奔逝、微微的希望。親愛的D,我突然察覺你年輕的聲音裡有過多的憂患。記得我們是那樣說的嗎?如果世界願意讓我們快樂一點,我們應該就會快樂一點的。社會要有秩序,文明需得進展,我們只能亦步亦趨的向前不是嗎?
往古來今,在島上,或是其他地方,各樣的牢籠始終會困住一些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處難關,年紀相隔十餘歲,我們看著彼此奮力面對這個年紀必須面對的一切,同情而能共感,這便令人珍惜。因而我們渴望一個美好的世界,心中鬱壘有以銷卸的理想國度。所有的渴望祈求,不都來自於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灰心?從前讀批判理論,思想家認為人之所以(自我)異化實乃大眾文化工業的殘害所致。馬克斯的信徒不也以創造美麗新世界為務,意欲摧毀讓人變成鬼的資本主義體系。活在體制之中,我則以為,陋劣的體制才是讓我們活得人不像人的可怕怪物。透過體制,權力得以細緻地展佈、施為,控制於是無所不在。政令與律法輕易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權力者往往任性的決定了我們的快樂不快樂。
然而不快樂啊,我們就是不快樂。親愛的D,我多麼想讓你看見我所經歷的美好時代。跟侯孝賢一樣,我心中亦有屬於自己的,「最好的時光」。那時的我,正是你這樣的年紀。島上經濟起飛了,股市破萬點。我的母親憑著一攤小吃,可以養活全家六口人。那時的教育部不會屢出奇招,要我們把台灣地圖躺著看,也不會任意的把制度改了又改。每年寒暑假,我們歡喜的參加教育部文藝營,免費的文學養成教育。我們盡情享用國家資源,一天三餐外加早午茶與消夜,快樂是無須擔憂未來,快樂是知道自己怎樣都可以安身立命。
流水十年,恍若一瞬。如今我無法想像自己的晚景,也無法想像我們究竟要面對怎樣的世界?戰爭與疾疫最容易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最容易扭曲好不容易累積的文明與教養。那天我聽著你說未來,心中小小的心願。誠然,我們有自由決斷的權力,可是我們的生活模式往往又是被這個體制決定的。親愛的D你說你好累,升學的路上由不得自己,我說想太多的人要受苦了。問題是,我們不得不想那麼多。想著想著,幾乎就是途窮而哭的那個人了。那就撐著點,你說。我暗自慶幸,我們尚有這撐著點的勇氣與理想。我們不是快樂的讀過《論語》嗎?孔子要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曾點希望:「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暮春三月春服已成的時候,走向天地,簡單的洗浴、乘涼,體觸生活的安穩定靜。那樣活著,便十分美好。
天地同和,萬物各安其所,孰能不樂?王安憶〈烏托邦詩篇〉裡頭說:「一個人在一個島上,也是可以胸懷世界的。」「我只知道,在一個人的心裡,應當懷有一個對世界的願望,是對世界的願望。」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走向生活,真誠的面對一切而已。面對,並且選擇。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的。
在生活的角落,我喜歡清晨醒來,享用早餐、啜飲咖啡之際,對著落地窗外的藍色大洋發呆。客廳裡反覆播放路易斯阿姆斯壯,What a wonderful world ! 這個世界的美好,越發可以想像。他是這樣唱的,「看見樹的翠綠和玫瑰的紅艷,它們為你我綻放。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看到了藍天白雲,明亮、幸福的一天。夜晚向人們道晚安,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聽著嬰兒哭泣,看著他們長大。他們學習著許多我從不知道的事物。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禮記•禮運》中記載,子游問道老師為什麼嘆氣,孔子不禁感嘆自己未能趕得上那大道通行、天下為公的時代。他提了這樣的願望,一個對世界的願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隱約看見,人性的輝光,多麼的溫暖。個人與集體,懷有對一美好世界的理想。我也願意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是我不相信,權力在無情的政客手中,生活在制度的刀俎之上,我們可以保有多少人性的美好。
我們又嘆了氣,輕易想起陳黎的詩句,「這世界教我們希望,也教我們失望;/我們的生命是僅有的一張薄紙,/寫滿白霜與塵土,嘆息與陰影。」朱天文《荒人手記》裡一再提及幸福的時刻,對美好秩序的追念肇因於它已然消逝。在不可逆的時間裡,我們理應大踏步向前,繼續保有熱情與希望。親愛的D,我們始終相信能夠愛是件好事。不只愛自己,也能愛他人,更愛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運行不休歇。每個人知道自己應當去哪裡,年老的能夠安養餘生,青壯年的才能得以發展,兒童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世界溫厚和諧,有詩歌有音樂,沒有偷盜與搶劫……
我們任意看著草色青青,萬物欣有託。這樣,世界就多麼美好。
延伸閱讀:
王安憶,〈烏托邦詩篇〉,收錄於《冷土》,印刻。
朱天文,《荒人手記》,時報。
愛因斯坦,〈我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收錄於《人類存在的目的》。
多麼美好的世界--讀〈大同與小康〉凌性傑 記得在不斷奔馳的列車車廂中,我們談到這個世界,也談到很久很遠的未來。這小小的移動空間,最容易令人傷感,因為在其中有忽忽的奔逝、微微的希望。親愛的D,我突然察覺你年輕的聲音裡有過多的憂患。記得我們是那樣說的嗎?如果世界願意讓我們快樂一點,我們應該就會快樂一點的。社會要有秩序,文明需得進展,我們只能亦步亦趨的向前不是嗎? 往古來今,在島上,或是其他地方,各樣的牢籠始終會困住一些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處難關,年紀相隔十餘歲,我們看著彼此奮力面對這個年紀必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