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蔣中正的步履足跡
蔣中正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民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決策者與參與者,近年來學界已走出國共兩黨的歷史框架,透過史料史實呈現一位有血有肉的國家領導者,蔣中正研究也成為民國史研究的顯學,探討的主題益發多元,從政治、軍事到其日常生活,教人耳目一新,不避諱、具創意,豐富民國史內容,如何將這些學術研究成果吸收轉化並介紹給民眾認識,使之入門、甚至產生興趣,著實需花費一番功夫。
1946年10月21日,蔣中正以國民政府主席身分,首次赴臺灣巡視,受到各界盛大歡迎,對臺灣初次印象頗為深刻。蔣在10月26日日記中〈本周反省錄〉寫下「臺灣尚未被共黨分子所滲透,可視為一片乾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詐百出,必欲亡我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豈料他的預言竟然成真,1948年11月後國軍於國共內戰中屢遭敗績,共軍橫掃半壁江山,在內外交迫下,蔣於1949年1月21日正式下野,然其對國共和談從未存有幻想,因此在下野前夕即對未來局勢預作全盤規劃,為「另起爐灶,重定革命基礎」,將重點置於臺灣經營上,並以中國國民黨總裁身分奔走各地籌備戰事,5月先駐節澎湖,稍晚飛抵高雄、再轉往桃園大溪,最後移節臺北草山(陽明山),開啟在臺之歷史新頁。據歷史學者劉維開教授稱,國史館現存蔣中正總統侍從攝影官胡崇賢先生所拍攝照片(含正片、底片等)約有22萬張,拍攝地點遍及臺灣各鄉鎮,無處不見蔣中正總統作為國家元首走訪各地、視察民情的步履足跡,時下政治人物每以「全臺走透透」標榜,其實蔣才是深諳此道的第一人。
中正紀念堂係紀念蔣中正總統而設立之公共空間,開館迄今已近33年,過去此紀念空間往往帶給民眾莊重、嚴肅的意象,近年來,在本處不斷努力之下,逐年強化蔣中正總統文物資料的蒐集、研究、典藏、展覽及推廣活動,並積極提昇機關品牌形象,擴大文化觀光附加價值,期許中正紀念堂由單純的人物紀念館轉型成為一座專業博物館。
本處於民國101年自行策辦「那些年,我們隨侍先生的日子-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口述史料特展」,以侍從人員記憶中隨侍蔣中正總統之點點滴滴為陳展主軸,搭配口述訪談時所徵集之文物與照片,引導民眾一窺國家元首日常生活的樸實面向。該展因適逢端午佳節,更於展覽中呈現蔣中正總統和夫人的飲食習慣及其懷念的家鄉味(如:粽子、炒飯等),頗受民眾喜愛與好評;102年賡續此策展方向,推出「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參考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及相關史料,以柔性角度切入,展出蔣中正總統於臺灣各地居所(或稱為行邸、賓館、招待所等)所發生的關鍵史事與居家休閒時光,盼能拋磚引玉、引發民眾對戰後臺灣歷史更多的關注、興趣與討論,重新認識、演繹那段逐漸消逝的歷史記憶與生聚教訓的樸實年代。鑑於蔣中正總統相關文物圖像蒐羅不易,為豐實展覽內容,於籌備、策劃階段即得到文史收藏家楊蓮福老師大力支持,允出借部分蒐藏文物供本處展出,冀望以此為開端,結合民間資源,推廣本處蔣中正主題此一核心價值,並發揮展覽效益,謹向楊老師致謝。
楊蓮福老師遍覽群籍,透過實地走訪全臺各地及蒐藏圖像,追尋有關蔣中正總統的歷史記憶,撰著《行腳臺灣》一書,不僅向讀者介紹蔣在臺官邸、居所,並將觸角深入其日常生活(如飲食、休閒娛樂),綜觀總統居所設置功能,包括「居住」、「接見外賓」、「休憩」及「軍事指揮所」等考量。一方面因蔣中正總統對於休閒與靜思相當重視,出外旅遊能放鬆心情、沉澱思緒,往往得以思路清晰地處理國事或政務,寧靜中更能致遠,將休閒娛樂融於國家大事,成為蔣總統的獨特風格。也因此,總統居所能依時勢轉換功能:平時為起居休憩之用,也是政治中樞,用來接見外賓、召開重要會議;戰時則轉為作戰指揮中心,發揮國安功能。居所的產權皆屬國家所有,並非蔣總統個人,且多由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負責管理;後期許多賓館,更是由主事單位主動建設,非依蔣總統指示所建,且總統真正蒞臨這些賓館的次數有限,僅短暫休息或一次駐蹕,甚至是備而未用。
走訪歷史人物曾經停留的景點勝跡是十分有趣的,從細微處、平實處切入,覺察歷史的律動,感受與其心靈力量、精神氣質、甚或情緒相通的一瞬,在歷史想像與真實之間散發價值。時值本處展覽開展前夕,欣聞楊老師《行腳臺灣》一書出版,內容可謂展覽主題延伸閱讀之佳作,值得一般民眾閱讀收藏,謹誌數語以為序。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 吳 祖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