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臺灣省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首獎
臺灣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第二名
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優等獎
101年台北市深耕閱讀入選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失落與空白最美--探尋說書人的隱藏訊息
李潼長子 賴以誠
每一位擅於說故事的人,都會在故事裡隱藏一些訊息;每一位懂得看故事的人,也擅於挖掘,從中觸發更多……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何來?
要探尋隱藏的訊息,不妨先閱讀目錄前的「作者序」,好知道此書何來?而你,讀完本書作者李潼的「序」了嗎?
標題開宗明義,就是要我們好好跟「自己」相處;而且作者還刻意用「氣味」跟「趣味」的諧音,讓序文讀來比較有樂趣……我想你能體會作者的用心,在看故事之外,也聽聽他的想法,寫這本書的動機,約略明白他的表達方式,而且還有「隱藏訊息」的提示!
本書的作者李潼是我的父親。他曾經提醒過我:看書最好先看「序」。我卻沒有一次照做——有時是急著先看故事;有時是忘記;更多時候是偷懶!
但是,等我書愈看愈多就發現:看「序」、「跋」或「後記」,很好玩。
「序」,可以像偵探小說的破解版、偶像劇的番外篇,或是電影製作過程大公開,有導演的旁白解說,以及劇中演員的演出心得及推薦。只要你願意翻看「序」,至少它會像參考書後面附錄的解答……這功用,你是知道的。
讓我們再回到本書的「序」吧。你會發現,作者其實很想問你:「你了解自己嗎?」、「你發現每個人內心多少都有隱晦面嗎?」、「成長的路程沒這麼簡單,你打算如何面對呢?」
當你看完每一篇故事,可以想一想:如果我是主角,我的心情會如何?我該怎麼辦?
書中每個少年面對困境時,都有自己的獨家處理方式;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面對的衝突可能還更多。故事中各個角色的處事方法,多少都值得我們體會與參考,使我們的思考方式更成熟,讓我們活得更有自信。
話分兩頭,且說……
我相信:故事的曲折離奇及緊張刺激一定很能吸引你;但我也必須告訴你:每一個故事的背後,必然還有更多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這種訊息可以是一句對話、一個值得你關心的社會議題、一種特別的價值觀,或是我們做為「人」擁有的某種情感。
當你看完故事,也許會覺得有些沉重,或有些不滿,甚至還有些莫名的憂鬱。不要懷疑!正是這種「憂鬱」,使你覺得這故事很「美」。
當你對小夏的爺爺居然才回臺灣就過世而深感震撼;當你對巧雲始終沒能送出那封信時的悵然若失,感同身受;或是當你完全能夠體會陳學榮因為被人忽略、還被呼來喚去,在手上刻下「忍」字時的那種悲憤,你就已經走進故事裡的世界了。
如果你領略了故事的「美」,同時感到有點憂鬱,而卻又好像可以放下一些積累已久的煩惱(雖然跟故事無關)……也不妨坦然接受!因為這種種感覺與感受,正是你發現隱藏訊息的起點。
書歸正傳……
一旦我們在故事中發現一些訊息,就能找到一些隱藏的小世界。有時即使只是故事角色的一種情緒,但只要你能夠體會或想像,相信依然會有共鳴——就像當你聽到知心好友跟你訴苦時,不知不覺也跟著難過起來一樣。我在〈綠衣人〉的陳學榮身上,看到了一個少年嘗試獨立的艱難,也好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家人不記得陳學榮的生日,令他有點孩子氣的在意。但他卻又得強裝成熟的接受社會常規,接受自己已經長大,大人們不再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不再特別關照自己的事實。然而,父母偏又仍舊把他當孩子似的叮囑叨唸,要求他馬上學會最艱難的「成熟」與「犧牲」,卻不給他一點小小的滿足(例如向他說一聲「生日快樂!」)。這之間的種種挫折、矛盾及沮喪,你也曾經歷過嗎?
陳學榮一心渴望成長,卻還殘存著兒童的一些脆弱心態;但最讓他不安的,或許是他對於童年快速消逝的遺憾,與即將面對成人世界價值觀的恐懼吧!
同樣的,〈鞦韆上的鸚鵡〉中的哲文,似乎也有一些恐懼與煩惱。
當他們父子倆掛在懸崖的一棵松樹上,在那最危急的時刻,哲文才解開心防,說出對於父母分居的心情:
「『爸,我希望你跟媽媽能住在一起。』
『爸知道。』
『我真怕以後跟你們一樣。』
『哲文,不會,你有你的路,你還有別的學習對象。』老爸說:『我和你媽媽都是驕傲的人,我們都深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要是我們今天能回去,我會請你媽媽留下來過生日。』
『爸,你留媽媽住下來好嗎?』」
你將看到:因為父母離婚,讓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失去健全的家庭,遊走在分居的父母之間,活像一隻被搬來移去的寵物;但你也將發現:他漸漸尋索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只是,偶爾在不滿時還是不免以「少來了」、「少囉嗦」……為反應罷了。只要你深入想一下,就會找到作家涵藏在其間的訊息:「父母離婚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但這個故事最好玩的,還是作家直接利用小說主角哲文的「連載來信」,為讀者製造「當事者」與「旁觀者」隔紙相會的驚喜與別趣。畢竟,我們很少有看小說看到一半,小說人物竟然跳出來對作者(同時也是對讀者)發牢騷的經驗。
這種作法,不但令角色深化,也讓小說有「真實性增強」的效果,以及羅生門般各說各話的趣味。更因為作者在緊張情節之外的適時補充,使情節的高、低潮相融交錯。此外,因為作者透過小說人物對你說話,也等同提供了你更完整的解讀方法,並且好像還對你有所暗示。
因此,你也一定發現了:作者使小說人物暫時化身為真實世界的讀者,並寫信給作者自己,相對也把「洛卡作家」變成一個小說人物了。這是一種有趣的手法,有點錯置拼貼,更有點虛實難辨。但這些編排看起來卻又如此合情順理,而你,也都弄清楚了,不是嗎?
故事的最後一段是:
「老爸看著我,大笑!我卻哭了。」
這一「哭」,或許是笑中之淚,也可能是哲文多年委屈的匯集宣洩。但不管事實如何,我覺得:無論是情緒懸殊的反襯語法,還是感受相異的表現手法,這樣的結尾方式都是高招。可以偷學起來!
再說到〈雲山約〉。你有沒有發現:除了表面的愛情章節,字裡行間似乎還隱藏了大社會的焦慮情緒,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安氣氛。例如,故事中的這一段:
「這時的洪向榮,怎麼看來如此瘦小?是他的背包太沉重,還是候機大廳太高敞?是他行色太匆匆,還是他爸媽的形象太高大?」
這段敘述,不但以機場的「大」以及背包的「重」來對照他的「瘦小」;而且以父母的「形象太高大」對比洪向榮被壓抑的形象。他像是一個被「父母」與「社會環境」夾擠得平扁細弱的影子——這個被父母送到國外當小留學生的少年,心中是有諸多無奈的。
甚至,他的無奈還不止於此:
「若是戀情早凋,不該就像是早鳴的蟬,提早瘖啞;就像早熟的紅榴,自然墜落?應該是自自然然的結束,哪需像這樣,大剪一般的生硬切離!
巧雲想不通,事情怎會來得這樣突然,問也無從問?」
這不就是作家在批判——許多家長對於孩子交友狀況的過度擔憂,結果造成少年、少女心靈的挫傷?在生命中凝成一抹難以散化的瘀青。
聰明的你一定也發現,作家其實還隱藏了對於一些社會現象更大的不以為然。例如:家長對於兒女婚姻與戀情的過度干預,乃至粗暴的阻攔:
「我們的爸媽不贊成我們往來……/這可以好好溝通,你們用不著製造危險呀!/他爸媽今天出國,他們害我被剪亂頭髮,剪成這樣(哭)……」
不滿兒子交女友的父母,便把兒子送出國;不願女兒交男友的父母,甚至把女兒的頭髮剪亂,使她不敢出門……這樣的行為,當然多少含有父母期待兒女能婚姻美滿、幸福的「用心良苦」,但又有多少原可結果的戀情,還來不及開花,就被這樣的專橫與跋扈硬生生的摧落了?
誰敢斷定:即使戀情結果,他們仍不可能婚姻美滿、幸福?這種有情人強遭父母拆散的故事,過去固然比比皆是,現今仍舊時時可聞,而未來,恐怕還是所在多有。你認為呢?
小說中,那位跟警察通電話的女子,分明已經說出放置炸彈的原因了,但竟然無人在意!你或許也會發現:媒體播報的許多慘案悲劇的起因,多數的閱聽大眾既不清楚,甚且也無心弄清楚!
那對情侶為何要用「詐彈」來抗議呢?他們想抗議什麼?你又聽過哪些類似的新聞?是電影的《不能沒有你》,還是電視的「白米炸彈客」?你不覺得作家在故事中,故意用鬧劇的方式把這些不幸事件串聯起來,會讓你對他們更感到同情、憐惜嗎?只是,這種憐惜,能不能促使你對事情有更深層次、更多角度的思考呢?
〈帶爺爺回家〉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小說。它也使我聯想到一則故事。
話說蘇東坡曾寄住一間佛寺;通往佛寺的山路邊有座供人歇腳的涼亭,名叫松風亭(光看名字就令人覺得渾身清涼……)。有次,他要返回佛寺。誰知山路才走了一半,就兩腿痠軟,累得想立刻躺下。可是,抬頭一看,松風亭還遠得很哪!這可該怎麼辦呢?
蘇東坡想了很久,終於「頓悟」:「誰說不到涼亭就不能休息呢?」當下,他的心情就像一隻脫鉤重回大海的魚般優遊自在了!
這個故事跟〈帶爺爺回家〉有什麼關係?看看兩段故事裡的文字,你就知道了!
「他順手抓了一粒紅、一粒青的藥粒,握在手心,揉著看向田心,揉著看向天,看向雲,再攤開手掌,藥粒都粉碎了。」
「荷妍還坐著不動,反過來又說:『小夏哥,難道讓咱們找著,你也要開鎖嗎?』我猛然一想,是呀,我找什麼呢?笨!」
爺爺為什麼要回家?他回家只是為了要打開那只同心鎖嗎?打開同心鎖就能開啟他心中的鎖?你能體會他想要開鎖的心情嗎?而他心中的「鎖」又是什麼?
當爺爺回家後,你應該感受得到他那潮湧的憂慮及波盪的情緒;而當爺爺回家見到數十年未見的妻子時,你應該也體會得到:在他們近於冷淡的應答中,其實隱藏了無限的感情與悲哀。而當聰明的荷妍反問小夏:「難道讓咱們找著,你也要開鎖嗎?」你就更完全明白了。
沒有完成目標,難道就一無所有?達到目的,難道就代表成功?人生的旅程這麼長,怎麼可能事事都稱心如意呢?這些問題,你心裡也許早就有答案了;但是當你真正面臨這些困難時,你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嗎?
如果你像故事中的爺爺一樣,緣於種種歷史因素而被迫與親人分隔兩岸,因而情感也隨之被壓抑,甚至被割斷……那種痛苦,你禁得起嗎?而當那串鑰匙天天跟著你,你每數一支,就「恰」一聲,一遍又一遍恰恰響時,它代為訴說的那些心事及故事,你是不是也承受得住呢?
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在書裡的這四個短篇小說中,我看到了作者一小部分的隱藏訊息。它們都與小說的主題相關,也包含著各自的悲傷、壓抑,以及種種的失落。我相信:你的感受應該比我更深刻,我更確信,你已經開始能夠體會小說之美了。
最後,你有沒有發現?故事中的少年、少女,總在流淚之後,擦乾淚水,深深吸一口氣,心想:「好吧!這是人生的一部分,繼續前進囉!」就是這種力量,讓我們得以自療、學習,進而成長。
我們都流淚過、心痛過,但是否都能妥善處理這些「傷口」,並進而找出最有效的「自我治療」之法?是否也能深入了解自己,並因而學到最和諧的「自我相處」之道?
順便告訴你,「同自己好好相處」正是本書作者李潼——我的父親——傳授給我的「人生」祕訣之一。你要不要也試試看?
得獎紀錄:臺灣省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首獎
臺灣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第二名
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優等獎
101年台北市深耕閱讀入選書名人推薦:【推薦序】
失落與空白最美--探尋說書人的隱藏訊息
李潼長子 賴以誠
每一位擅於說故事的人,都會在故事裡隱藏一些訊息;每一位懂得看故事的人,也擅於挖掘,從中觸發更多……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何來?
要探尋隱藏的訊息,不妨先閱讀目錄前的「作者序」,好知道此書何來?而你,讀完本書作者李潼的「序」了嗎?
標題開宗明義,就是要我們好好跟「自己」相處;而且作者還...
推薦序
【導讀】
李潼文學列車啟動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陳肇宜
《鞦韆上的鸚鵡》分成「生命的迴旋曲」和「年少情懷」兩系列,前者是以成長與啟蒙為主題的四篇短篇小說,後者是帶有婉約抒情意境的三篇散文體小說。雖然兩者各有不同主題與意趣,卻相互輝映,讓讀者享受一場有山珍海味又有清粥小菜的文學盛宴。
在「生命的迴旋曲」裡的短篇小說裡,李潼以第一人稱敘事觀點,藉由巧妙的情節鋪陳,以及錯綜的人、事、物糾葛,呈現少年面對各種人生問題的疑惑與無奈,並運用生動活潑的敘述技巧,引起讀者共鳴,順利進入主要角色「我」的心靈世界與周遭氛圍,一起面對並思考問題的癥結;至於該如何解決,作者以含蓄的留白技巧,將餘韻留給讀者細細品味,並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因應之道。
至於「年少情懷」裡小品式的小說,李潼展現極具質感的文字美學與豐富多變的敘述技巧,將懵懂卻真誠的年少情懷寫得入木三分,不論是溫馨、淒美還是令人錯愕的結局,都能讓讀者因感同身受而低徊不已。
現在,讓我們搭乘導覽列車,一起進入這個由李潼所虛構的文學勝地,從各精華景點的不同角度與面向,深入的欣賞小說情節所呈現的綺麗風光。
【景點一】生動而富有創意的敘述技巧:
對於情節的鋪陳與推展,不論直敘、倒敘還是插敘、補敘等等技巧,李潼信手拈來的純熟功夫早就有目共睹;在〈綠衣人〉、〈鞦韆上的鸚鵡〉和〈檜木浴桶的司爐〉這三篇小說裡,作者運用巧思,展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敘述絕活,特別值得介紹給讀者分享。
(一)陳學榮和自己的幻影對話,並在或實或虛的獨白與對話中,把不滿現實的自己和未來可能因作奸犯科而遭通緝的命運,清楚呈現出來,令人讀後不由得從腳底打起寒顫。這種不說教、不嘮叨,卻以戲劇化情節給讀者醍醐灌頂的教化方式與技巧,真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哲文傳真給「洛卡」(李潼自己)的三封短信,內容除了補綴情節之不足外,更為讀者上了一堂小說寫作課,教導大家分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差異。至於作者讓自己在小說裡軋一腳所展現的幽默感,毫無疑問的為略顯嚴肅又緊張的情節帶來一帖鬆弛劑。
(三)十四歲的少年在檜木桶裡享受泡澡樂趣的同時,在戶外默默為他司爐的「白目翠」,卻面臨有生以來最大的困境。對於「白目翠」乖舛的身世與命運,李潼捨棄一般常用的補敘寫法,只用十五個連續問句,不但將所有細節清楚交代,還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讓讀者去玩味。此外,這樣有創意的敘述技巧,也將毫不起眼而且想必也不聰明靈巧的白目翠的性格,精采而生動的凸顯出來,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點二】懸疑氣氛之營造與效果:
懸疑是小說之所以引人入勝之所在,也是書寫小說不可或缺的元素。李潼在〈綠衣人〉、〈帶爺爺回家〉和〈雲山約〉這三篇小說裡,利用懸疑作誘鉺,將讀者的心緊緊揪住不放,至於懸疑解開後,不論是喜、怒、哀、樂或是更戲劇化的結局,帶給我們的感觸都是深刻而久遠的。
(一)從窗外出現綠色幻影開始,「黑色星期五」的陰影已進入我們的意識,讓我們心神不安起來。當陳學榮看到綠衣人,並與他對話時,虛虛實實所衍生的疑惑,讓懸疑達到最高點。當然,聰明的讀者是不會輕易上當的,但被懸疑吸引所獲得的閱讀樂趣與震撼效果,可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二)平常有點糊塗卻對自己充滿信心的袁台夏,要帶著風燭殘年的爺爺,展開一趟無法預期又充滿風險的返鄉之旅,已經是很難想像的挑戰了,一串恰恰響的鑰匙更讓懸疑纏繞讀者心頭不放。因此,當我們眼睜睜看著一整串鑰匙全無用武之地時,怎能不替爺爺焦急萬分?然而,作者十分冷靜,非但不迎合讀者急著想解開懸疑之期待,反而讓那串隱藏祕密的鑰匙擺進爺爺的骨灰罈裡。讀者或許會為這種被吊盡胃口卻得不到滿足的結果扼腕,然而懸而未解的殘缺之美所帶來的餘韻,才是情節感人之所在,也是作者藉以凸顯人生充滿荒謬與無奈的精心安排。
(三)純情少女巧雲手捧禮盒,趕到機場要為男友送行,也企圖為那段被大人強迫拆散的「早熟之戀」譜寫續曲。看似老掉牙的情節,卻因拆彈小組的出現而讓讀者的神經頓時緊繃起來。接下來的種種因緣巧合,更讓聯想力豐富的讀者無法不將巧雲與恐嚇電話裡的女炸彈客牽扯在一起,於是突來的懸疑氣氛,為略顯平淡的情節丟下震撼彈。當懸疑把情節帶到最高潮,卻瞬間以鬧劇結束時,我們似乎聽到作者藉炸彈客的字條發出了聲音:不管結局如何,早熟的戀情還是應該被祝福的。
【景點三】藉人、事、物的動與靜,延伸出深遠之寓意:
李潼是很會運用象徵與寓意手法來提升小說質感與內涵的作家,在這本短篇小說集裡,高水準的寓意技巧俯拾皆是,親愛的讀者如果因不夠細心而錯過,那就太可惜了。
(一)以別人的行為或經驗為依據,來自我警惕或參考,稱為「借鏡」。作者利用鏡子的折射產生綠衣人的幻影,再以走旁門左道的下場為借鏡,讓正值叛逆期的陳學榮適時醒悟過來。然而「鏡子」的寓意不只如此,其接下來所衍生的人、事、物才寓意深遠呢。如果把陳學榮在左手臂上摳的「忍」字,拿來對照搶匪右手臂和綠衣人手臂上的「忍」字刺青,細心的讀者一定可看出其中的奧妙。作者故意不表明綠衣人的刺青在左臂或右臂,其目的就是在告誡徘徊於人生轉捩點的陳學榮(真實的綠衣人):往左是走向康莊大道的正路,往右是墜入罪惡深淵的旁門左道;愛耍帥的你要選哪一邊呢?作者雖沒給我們答案,但以「生日快樂」向讀者暗示「重生」的寓意,是不容置疑的。
(二)傀儡象徵毫無主見而任人擺布的人,它們受人操弄,全無自主的能力與意志;而當身為傀儡師的傳人,面對改善生計與傳承技藝的兩難局面時,自己也因猶豫不決而幾乎變成傀儡了。在〈懸絲傀儡〉這篇小說裡,從小就被賦予傳承家業使命的阿磊,雖然逐漸從舞弄傀儡的過程中得到快樂與成就感,終究無法擺脫是父親的傀儡的事實;同樣的,被該選擇升學還是就業所困擾的陳漢本,也是祖父的傀儡;不同的是,阿磊因受到父母肯定,以及從舞弄傀儡的過程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而終於掙脫懸絲的糾纏,從此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至於陳漢本呢,作者利用調皮小孩搶走書本的挑釁行為暗示讀者:把書搶回來繼續當祖父的傀儡?還是放棄書本,從此海闊天空?不言而喻,作者的寓意再明確不過了。
(三)在〈帶爺爺回家〉裡的那串鑰匙,為什麼會打不開木箱呢?既然都爬到天都峰頂了,小夏和荷妍為何不試著打開同心鎖?不想可知,木箱裡藏著可用來救急的值錢物品,對爺爺而言,那是他對拋妻棄子所能作的唯一補償與救贖,想不到卻被拒絕了。作者的寓意相當清楚:既然當初作了分離的決定,現在追悔又有何意義?解鈴還得繫鈴人,打不開的木箱鎖住過去的一切,爺爺要不就像大奶奶一樣,從此放下心中的包袱,快樂的迎向有限的未來;要不就繼續陷在過去的時空泥淖裡,在悔恨中度過餘生;至於那個同心鎖,既然都已經男婚女嫁各有家庭了,打開與否又有什麼意義呢!
(四)在〈鞦韆上的鸚鵡〉這篇小說裡,作者以鞦韆和鏈條作為寓意的媒介,並賦予闡述主題的重責大任。亞哥被鏈條鎖在鞦韆上,哲文困在父母分居的鞦韆上,爸爸則迷失在親自架構的鞦韆上;毫無疑問,他們就像被困在斷崖松樹上的情節,都是被鏈條鎖在鞦韆上的鸚鵡。而在母親對破鏡重圓做出善意回應,以及最後爸爸說「鞦韆」可以寫成「秋千」時,三位主角也從有形或無形的「鞦韆」和鍊條脫困,使情節有了圓滿的結局。
(五)在檜木桶裡泡澡是一大享受,又有專人司爐,更是天大的福氣。不過,除非至親好友或主僕關係,有誰願意為他人司爐?「白目翠」每天不請自來而且準時的為「他」司爐,又是基於怎麼樣的緣由?想解開謎題,只要從「司爐」的寓意就可看出端倪。司爐者添柴加薪或降火放涼,當然要先問問泡澡者的冷熱感覺與意願,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與親密的噓寒問暖有何不同?因此,「他」沐浴在被關愛的幸福中,對白目翠心中暗藏的情愫當然是了然於胸,而無法無動於衷了。
【景點四】運用映襯修辭產生對比效果,凸顯人物性格,並使情節更有張力:
李潼運用生動的對比技巧,在人物性格的形塑上,使角色個性更加凸顯;在情節的鋪陳與事件的描寫上,更因製造出強烈的對照效果,讓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意象。
(一)都市少女宛雲和離島少男海天的對比,不但呈現不同生活背景所代表的繁華與蕭索,更強烈的凸顯樸實少年在土氣的外表下所蘊藏的樸實之美。
(二)試圖找回過去卻徒勞無功的爺爺,與認命卻有堅毅性格的大奶奶相較之下,顯得格外柔弱,而他這種凡事放不開的個性,也注定了不快樂的命運。
(三)同樣是被父母強力拆散的戀情,巧雲千辛萬苦的以祝福和提醒為男友送行,炸彈客卻以恐嚇電話引起一陣騷動,最後雖證實是鬧劇一場,卻彰顯巧雲的純潔與善良的本性,也為略顯沈悶與哀戚的情節帶來意想不到的喜感。
(四)真實與虛幻的綠衣人,以及吸菸、看色情漫畫等小錯與偷竊汽車標誌、擁有黑星手槍等大惡,這兩種對比的相互呼應,除了增加情節的戲劇效果,也揭露真實綠衣人陳學榮已投射了誤入歧途的形象,讓讀者在閱讀小說時,不禁為他捏把冷汗。
(五)家境清苦的阿磊和富家子弟陳漢本,有迥異的出身與生活背景,卻同時為前途的何去何從而困惑。作者藉由角色的強烈對比,以及面對問題的心態和處理方式,把兩人的性格形塑得更為突出,也讓主題得到最有說服力的詮釋。
【景點五】情感控制得宜又洗練的文字敘述:
〈檜木浴桶的司爐〉是文字的運用與情感的拿捏都相當精采的傑作。全篇以一次泡澡的短短過程,敘述十四歲少男少女之間若有若無的情愫。雖然故事一點也不浪漫,可李潼卻利用對氣味(湯室裡混雜著檜木、消毒藥皂、朱槿花和薄荷味)、顏色(「白目翠」的衣著)、溫度(熱水溫度的變化)、聲音(屋頂落葉被風吹動、「白目翠」離去的腳步、秋去冬來的冷風),以及「白目翠」眼神和檜木桶質地(檜木桶如謎的質地是「白目翠」的隱喻)的細膩描述,很有層次的醞釀出「白目翠」對「他」純潔無垢的暗戀之情,以及「他」享受被關愛的幸福感。而這種運用平淡文字與冷靜敘述,營造出動人情境的寫作功力,已達登峰造極之境界。總之,整篇小說的文字十分洗練,作者書寫時的情緒也控制得恰到好處,細膩而精巧的寫出真情卻一點也不濫情。若將這篇作品的敘述過程所逐漸渲染開來的淒美意境,以及字裡行間展現的文字美學,與諾貝爾文學獎大師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說《伊豆舞孃》比較起來,可謂不遑多讓。
【下車前的叮嚀】李潼被華文文學界封為臺灣少年小說的祭酒,絕非浪得虛名;而如果我們仔細欣賞過他的小說,就可印證什麼叫做「嘔心瀝血之作」了。因此,我們有幸能進入李潼大師用智慧、心血、甚至付出生命所建造的文學勝地參觀,一定要用心的去體會其中之精髓,並從愉快的閱讀中學習、領悟與成長,才能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謝謝參觀,歡迎再度光臨!
【導讀】
李潼文學列車啟動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陳肇宜
《鞦韆上的鸚鵡》分成「生命的迴旋曲」和「年少情懷」兩系列,前者是以成長與啟蒙為主題的四篇短篇小說,後者是帶有婉約抒情意境的三篇散文體小說。雖然兩者各有不同主題與意趣,卻相互輝映,讓讀者享受一場有山珍海味又有清粥小菜的文學盛宴。
在「生命的迴旋曲」裡的短篇小說裡,李潼以第一人稱敘事觀點,藉由巧妙的情節鋪陳,以及錯綜的人、事、物糾葛,呈現少年面對各種人生問題的疑惑與無奈,並運用生動活潑的敘述技巧,引起讀者共鳴,順...
作者序
同自己好好相處
李潼
在臺灣,常聽人說:「趣味就好」;這句話用在親友聚會、參訪旅遊、觀賞表演、就業工作或學習進修。閱讀一本書,當然也可以「有趣味」來品評。說這句「有趣味」的人,說話的聲調通常是灑脫和俐落,外帶一些些「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寬諒。
至於文化品味更高雅,生命體會更深厚的人,對世間人、事、時、地、物的評價,則更寬容、更平和、也更有意境。他們神氣清爽的說:「嗯,有生活的氣味。」他們說話的樣貌,當然少不了微笑,也就是精神十分滿足的神情。
有趣味,含有生動、快樂、詼諧一類輕快的狀態,同時也容許溫暖、柔軟、憤慨種種情緒;就像氣味,不僅是可聞嗅的具體氣味,它更推崇的是凡常生命裡,人在面對生活的一段曲折情節,能找到一種或是一連串方法去應對,能選擇一種或一系列態度去處理。
儘管那只是生命之中的小悲、小喜、小哀或小樂,小到旁人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可這正是人生多數的常態。人能在這種小規模的悲喜中,和自己好好相處,也值得嘉許了。(人若常處在生活的大哀大樂,那多可怖,多不幸運!)
「閱讀口味較重」的讀者,不妨在閱讀時,試試另一種滋味的品嘗。也就是試著發現〈帶爺爺回家〉的小夏和爺爺,如何應對環境和自處;以輕鬆的心情看〈綠衣人〉的帥哥學榮,怎麼從現實中與自己對話;以及〈海天哥哥〉、〈懸絲傀儡〉裡的海天、漢本、阿磊怎麼努力和自己好好相處。
這本短篇小說集,希望讓讀者讀出一點「氣味」、一點「趣味」,也祝福大家都能自如、自在、自適的生活。
註:本書〈綠衣人〉、〈帶爺爺回家〉、〈懸絲傀儡〉、〈海天哥哥〉作品,選自民生報二○○二年出版《綠衣人》。
同自己好好相處
李潼
在臺灣,常聽人說:「趣味就好」;這句話用在親友聚會、參訪旅遊、觀賞表演、就業工作或學習進修。閱讀一本書,當然也可以「有趣味」來品評。說這句「有趣味」的人,說話的聲調通常是灑脫和俐落,外帶一些些「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寬諒。
至於文化品味更高雅,生命體會更深厚的人,對世間人、事、時、地、物的評價,則更寬容、更平和、也更有意境。他們神氣清爽的說:「嗯,有生活的氣味。」他們說話的樣貌,當然少不了微笑,也就是精神十分滿足的神情。...
目錄
作者序——同自己好好相處
生命的迴旋曲
綠衣人
帶爺爺回家
懸絲傀儡
鞦韆上的鸚鵡
年少情懷
海天哥哥
檜木浴桶的司爐
雲山約
推薦序——失落與空白最美
導讀——李潼文學列車啟動
畫者介紹
作者序——同自己好好相處
生命的迴旋曲
綠衣人
帶爺爺回家
懸絲傀儡
鞦韆上的鸚鵡
年少情懷
海天哥哥
檜木浴桶的司爐
雲山約
推薦序——失落與空白最美
導讀——李潼文學列車啟動
畫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