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的話】
語文能力三級跳
小兵出版社總編輯 可白
每次去演講,家長老師們最常問到:
孩子錯字連篇,該怎麼辦?
孩子文句不通,該怎麼辦?
孩子連題目都看不懂,又該怎麼辦……
我認真思考起來,為什麼孩子的語文能力不如以往?是不是國語課本太簡單?還是課外讀物讀太少?
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閱讀經驗,當時最大的閱讀材料是「油條」——不,應該說是每天早上去買油條回來蘸醬油配稀飯時,那一小塊包油條的舊報紙。
舊報紙上多半是政令推廣的文章,保密防諜的宣導,國軍英勇事蹟的表揚,還有一小格一小格「遺失身分證小啟」和「尋人啟事」……等等。運氣好的話,拿到「副刊」,可能會有幾行「思念祖國風光的散文」或「連載武俠小說」,我們三兄妹總是搶來搶去,讀了又讀。呵呵,每一個字都好看,每一個句子都迷人。
應該是小四的時候吧,父親扔了一本《水滸傳》給我,內容可真精采啊,有官兵,有強盜;喝酒論罈,吃肉論斤;上山打老虎,下山打貪官……讓我愛不釋手。不過,半文半白的章回小說,豈是那麼容易全盤了解的,我看了三頁都看不懂,於是重頭再看一次,這次好像「多懂了一點」。我捏緊書本(怕被哥哥搶去)再看一次,再看一次,終於懂了七八成,得以順暢閱讀下去。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看完《水滸傳》,我開始閱讀其他章回小說,《西遊記》、《七俠五義》、《三國演義》、《紅樓夢》……,看了一遍又一遍。故事裡的人物和言語,也跟著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哥哥欺負我,我就拉高嗓音大叫:「你這廝休得胡作非為,看我稟報知府打得你皮開肉綻!」哥哥則嘻皮笑臉的回應:「女人家如此囂張,莫非是母夜叉孫二娘再現?」
相較於現在的孩子,我一方面覺得他們實在很幸福,從小就有那麼多「童書」可以讀,一方面卻擔心大人「服務太周到」,可能遏阻了孩子們「自己閱讀」的能力。
因此,小兵出版了這個非常特殊的故事系列——「語文三級跳」,讓小朋友在輕鬆閱讀的同時,愛上「看似艱深的文字」和「以為自己一定不會理解的語文」。
趕快找找看,這個系列還有哪些書?你會發現,中國語文「越深奧越有趣」,至於「寫作文」呢?再也不困難啦!
【作者序】
文字的溫度
謝鴻文
我一直認為文字是有溫度的。
特別是文字被創作者賦予思想情感,並且藝術化構造後,文字的溫度更是沸騰熱烈,很能吸引人。雖然現代視覺圖像漸漸取代文字的地位,但對視覺圖像的清晰表述,我們依然要依賴語言和文字,這又是文字無可取代的優勢。
隨著時代變遷,有些字不可避免的被忽略少用了,這我可以理解,但我無法忍受的是許多常用字被簡化,甚至圖像化成火星文,那種作法既失去象形文的美感,也使人的頭腦變得偷懶。
每次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青銅器,我一邊記憶它們的特殊名字,一邊想像著怎麼使用,最初是想寫一個古董收藏家的故事,後來不知怎麼的,就轉成了現在的樣貌,它原名叫〈驚奇的作文〉,是第一屆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獎的得獎作品。當時受限於字數規定,故事主人翁那篇驚天動地的作文只寫了三分之一,後面全用刪節號帶過。
這次出版前,應主編建議,把那篇未完的作文補回。時間相隔七年,當初我所設想但沒寫出的內容已經有點忘記,乾脆重來,有趣的考驗因此產生。
我翻出書架上那兩本已經十分破舊,從小就陪伴我的《康熙字典》和《辭海》,還有一本我讀研究所時才讀的清代許慎編的《說文解字》,有它們當靠山,便開始玩起罕見字大集合的遊戲。
重寫的第一天,我絞盡腦汁也寫沒幾句,到了第三天卻如有神助,靈思泉湧,而且想用哪個罕見字造詞都有了想法。冥冥之中,也許文字之神——倉頡,真的在我身邊加持打氣;或者說,祂恆常存在,因為我信仰祂、崇敬祂、珍愛祂,使得我對文字的感情與日俱增,從未消減過一絲一毫。
對我而言,能堅持文字創作,還能與大家分享,是幸福的。感謝父親賜給我的名字,以及當初對我喜歡寫作的支持,能以「文」宏揚「鴻」鵠之志,其中所寓的深義,我沒有辜負。能以文字刻記生命前進與飛行的高度,我見我思若能引起感動與共鳴,我也深深的期盼大朋友小朋友從此能更珍愛文字,享受文字閱讀的樂趣。
我的文字有怎樣的溫度?請大家慢慢感受。同時我得敬託這隻字片語,遙送給逝世將屆二十年的父親,告訴他我對他的思念至今沒有停止過,他在我心裡依舊溫熱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