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係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大唐盛世」、「貞觀長歌」、憶起大唐,其極盛之景在現代人腦海中都無法想像。然而唐朝歷史並不是一派歡歌,它也經歷了複雜多變的歷史變遷,唐朝故事更是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唐朝「興則各國來朝,衰則一落千丈」,它留給我們的經驗是最豐富的,而留給我們的歷史教訓也是最深刻的。它是歷史遺產最富有的王朝。
走近唐朝,我們看到太多的殺戮與鬥爭;走近唐朝,我們又有太多的驚喜與無奈;
但我們仍想走近唐朝,借一段歷史,讀一個未來。
追溯歷史,唐朝能引起太多的遐想與感嘆。從李淵建制到朱溫滅唐,其間共經歷了二百九十載,是中國歷史上較長的一個朝代,也是對中華民族影響較深的一個朝代。
唐朝一般分為兩個時期,即前期和後期。中間以安史之亂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後期則是衰亡期。
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而領兵用十年時間完成統一大業的則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即位,經過勵精圖治,使唐朝在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的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居於當時世界領先地位。唐玄宗時期又出現了「開元盛世」,國強民富,昇平之世再次出現。
但也是在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使唐朝走向了衰亡。
唐朝,不但成為後世君主模仿學習的對象,也是成為有名的帝王教科書。
成就一個封建王朝卻擁有處在世界前列的言論自由度,它深遠的影響著文明的活力和創造力,它具備了一個盛世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它的恥辱與光榮也同樣的出類拔萃。因為是女權最高漲的朝代,也出現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女皇帝,卻也延續到後來的韋后之亂。
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化,不僅是唐代賦稅制度上的改革,也是中國古代稅制由稅丁到稅產的濫觴。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制的繼續和發展。
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
由此可見,從唐朝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於唐代。
在這個轉折階段,既有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國際地位超邁往古,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回味歷史,品讀人生,以史為鑒,鏡明得失。本書向讀者介紹了唐代人物命運的複雜多變、政治的迭宕起伏、經濟的盛衰轉變。讓讀者在展讀之餘,對唐代英雄豪傑、帝王將相、權臣奸賊等等定會有個全面的認識與理解,甚至對唐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產生,也會有令人折服.嘆為觀止之感。
作者簡介:
黎重
大學中文系畢業,並對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有深入且細微的研究,曾出版過許多相關著作,堪稱國學研究之翹楚。著有:「做個不差錢的生意人」、「猶太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真希望二十幾歲就明白的事」、「凝聚力」、「提升修養的118種現代禮儀」、「思路決定出路」、「會說話、會辦事、會做人」等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天朝初建
隋朝末年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李淵太原起兵,削平群雄,擁王自立,成了這場爭鬥的贏家,建立了大唐王朝。從此中國開始進入了封建歷史上一個極其強盛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自兩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漢代以後的又一次大一統。
第一章 天朝初建
隋朝末年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李淵太原起兵,削平群雄,擁王自立,成了這場爭鬥的贏家,建立了大唐王朝。從此中國開始進入了封建歷史上一個極其強盛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自兩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漢代以後的又一次大一統。
作者序
【前 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朝冕旒。」這是描述唐朝時期萬國來朝盛況的詩句。當時的唐朝熱鬧繁華,外國留學生雲集而至,外商絡繹不絕,唐之興盛由此可見一斑。及至今日,世界上的許多人依然慣稱我們為「唐人」,可見唐朝在當時對世界的影響之深。
追溯歷史,唐朝能引起太多的瑕想與慨嘆。它從李淵建制到朱全忠滅唐建大深,其間共經歷了二百九十載,是中國歷史上較長的一個朝代,也是對中華民族影響較深的一個朝代。
然而唐朝「興則萬國來朝,衰則一落千丈」,它留給我們的經驗雖然是最豐富的,而留給我們的歷史教訓也是最深刻的。它是歷史遺產最富有的王朝。
走近唐朝,殘酷的宮廷鬥爭此起彼伏,令人不寒而慄:太宗李世民兄弟因爭王位而導致玄武門慘案;武則天為嫁禍王皇后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想效法武則天稱帝,用糕餅毒死了中宗李顯;李隆基毫不留情的剷除了想要廢掉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走近唐朝,其興衰之快令人扼腕長嘆:唐太宗信任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賢臣,開創了光輝千古的「貞觀之治」,李隆基勵精圖治締造了「開元盛世」。而歌舞升平中卻潛伏著危機。當李隆基與楊貴妃正在纏綿悱惻時,「漁陽鼙鼓動地來,九重城闕煙塵生」。安史之亂的爆發,使赫赫大唐盛世從如日中天的巔峰一下跌入谷底,從此猶如殘陽晚照,江河日下,藩鎮割據加深,農民起義不斷。
走近唐朝,我們有太多的驚喜與無奈。沒有哪一個朝代的詩能與其相媲美,唐詩數量之多,內容之廣,風格流派之繁,體裁樣式之全,均堪稱空前。沒有哪一個時代出現過那麼多有魅力的女人:能征善戰的平陽公主,城府極深的女皇武則天,才華橫溢的「巾幗首相」上官婉兒……。
回顧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本書向廣大讀者介紹了唐代人物命運的複雜多變、政治的迭宕起伏、經濟的盛衰轉變,希望讀者在展讀之餘,對唐代英雄豪傑、帝王將相、權臣奸賊,晝費計謀、夜施心機的樁樁件件,定會有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對唐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產生,也會有「令人折服,嘆為觀止」之感。相信讀者在增加或擴展歷史知識、領略唐朝文化的魅力的同時定會感悟治政、處世的哲理,從而受益匪淺。
回味歷史,品讀人生,以史為鑒,方明得失。願此書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
【前 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朝冕旒。」這是描述唐朝時期萬國來朝盛況的詩句。當時的唐朝熱鬧繁華,外國留學生雲集而至,外商絡繹不絕,唐之興盛由此可見一斑。及至今日,世界上的許多人依然慣稱我們為「唐人」,可見唐朝在當時對世界的影響之深。
追溯歷史,唐朝能引起太多的瑕想與慨嘆。它從李淵建制到朱全忠滅唐建大深,其間共經歷了二百九十載,是中國歷史上較長的一個朝代,也是對中華民族影響較深的一個朝代。
然而唐朝「興則萬國來朝,衰則一落千丈」,它留給我們的經驗雖然是最豐富的,而留給我們的歷史教訓也是最深...
目錄
前 言 9
第一章 天朝初建 11
隋朝末年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李淵太原起兵,削平群雄,擁王自立,成了這場爭鬥的贏家,建立了大唐王朝。從此中國開始進入了封建歷史上一個極其強盛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自兩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漢代以後的又一次大一統。
興兵太原建新朝 12
瓦崗軍威震中原 18
助父起兵,一代巾幗顯神威 24
鳥盡弓藏,開國功臣遭誅殺 28
驍將與美女的愛情佳話 32
群雄盡掃,天下歸唐 37
倡狂突厥終被滅 43
第二章 天朝盛世 47
李世民奮發圖強、虛心納諫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的盛世─貞觀之治。貞觀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貞觀之治」也成為歷代太平盛世的典範。李世民因此成為了空前成功的皇帝,然而即使是這樣一位明君也無法擺脫宮廷爭鬥的困擾:玄武門之變、承乾造反、高陽之亂。儘管如此,也還是難掩貞觀盛世的光華。
兄弟血濺玄武門 48
古代封建治世的楷模─貞觀之治 54
一段鮮為人知的太宗戀情 58
太子承乾謀反之謎 62
李治得寵,入主東宮 68
促進融合的唐藏和親 72
玄奘取經,弘揚佛法 79
良臣魏徵,太宗一鏡 85
高陽公主謀反之真相 90
東征高麗,太宗抱憾 94
第三章 天朝內亂 99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人稱帝無異於天方夜譚。但在唐太宗後期,中國卻出現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及歷史上鮮有的巾幗首相上官婉兒。女人,逐漸與權力相結合。以致中宗時期,韋后與安樂公主覬覦皇位,妄圖奪權,但她們始然未能得逞,李唐後嗣絕不能容忍大權旁落,終於密謀政變。鮮血淋漓的宮廷鬥爭再次的上演。
天賜良機,武媚娘二次進宮 100
盡施手段,終得皇后寶座 105
血淋淋的固權之路 111
為權力對親生兒子下毒手 117
章懷太子─武后權力的祭祀品 120
李姓太子改姓武 124
討武之舉以失敗告終 127
一代天后建制稱帝 131
不離男寵的女皇 135
女皇御前的「巾幗首相」 139
韋后淫亂後宮 145
與小人勾結禍亂朝政 148
想當「女皇第二」 151
姑侄之間的較量 154
第四章 天朝驚變 159
自古以來,創業容易守成難。唐玄宗歷盡周折才登上皇位,開始時勵精圖治,締造了「開元盛世」。但到晚年,玄宗逐漸荒政,棄賢用奸,寵信楊氏兄妹。終於一場突如其來驚心動魄的變化,將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國推向衰落的深淵。悲劇的序幕拉開了,帝王、權臣、良將、宦官紛紛登場……。
歷史步入玄宗朝 160
君臣共建「開元盛世」 163
玄宗任奸棄賢,政治由明轉暗 170
宦官勢力漸入皇朝 175
楊貴妃「使得君王不早朝」 179
國舅楊國忠敗壞朝政 186
安祿山忠誠背後藏野心 191
楊家眾人於馬嵬被殺 197
歷三朝平「安史之亂」 202
李輔國孤立玄宗 206
建寧之禍 209
氣焰囂張,終落得身首異處 212
橫行不法的魚朝恩 215
第五章 天朝晚景 221
歷朝歷代,為權利展開的爭奪戰總是無休無止地進行著。代宗死後,唐代晚景越加淒涼。德宗圖治之舉,卻使得藩鎮與朝廷的矛盾提早爆發;順宗力求改革,卻無奈力量薄弱,革新曇花一現;憲宗削平藩鎮,短暫中興,卻被宦官殺害;穆宗、敬宗、文宗朝,宦官專權、朋黨爭鬥,皇帝命懸一線;武宗朝,會昌滅佛,影響甚大;宣宗勤政求治,卻無力回天。唐王朝頹勢日深,積弊難返,帝國的大廈即將傾覆。
宰相楊炎功與過 222
奸臣盧杞,頻害朝臣 227
四鎮之亂攪亂唐王朝 231
變亂頻起,藩鎮難除 234
太子李誦險遭廢 239
曇花一現的「永貞革新」 244
唐憲宗削藩之戰 249
晚唐慘禍─甘露之變 253
牛、李黨爭,敗壞朝政 257
武宗對佛教殘酷打壓 260
勤政求治的「小太宗」 264
第六章 天朝裂變 267
每個朝代即將崩潰之時,似乎都少不了昏庸的帝王和反叛的民眾,即使是一代盛朝也不免如此。懿宗的奢靡與昏瞶使得本已風雨飄搖的唐王朝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不堪重負的民眾和兵士掀起了唐末農民起義的浪潮。懿宗死後,在逃亡中度日的僖宗,最終還是把殘破的山河留給了昭宗,昭宗有心挽救危亡,卻無力改變時局,唐王朝終於在強大的藩鎮勢力下山河崩裂,走向滅亡。
驕奢淫逸懿宗朝 268
唐末農民起義的前奏─裘甫起義 271
桂林戍兵,揭竿而起 275
規模宏大的王仙芝、黃巢大起義 278
殘破河山歸昭宗 284
宦官典兵干政徹底結束 287
朱溫的發跡史 290
朱溫篡唐,天朝滅亡 293
附錄 唐代八謎 297
誰是「玄武門政變」的主要責任者 298
李建成庸劣之謎 302
唐太宗血統之謎 306
秦瓊、尉遲敬德成門神之謎 310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312
楊貴妃下落之謎 315
梅妃去向之謎 320
唐宣宗出家之謎 323
前 言 9
第一章 天朝初建 11
隋朝末年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李淵太原起兵,削平群雄,擁王自立,成了這場爭鬥的贏家,建立了大唐王朝。從此中國開始進入了封建歷史上一個極其強盛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自兩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漢代以後的又一次大一統。
興兵太原建新朝 12
瓦崗軍威震中原 18
助父起兵,一代巾幗顯神威 24
鳥盡弓藏,開國功臣遭誅殺 28
驍將與美女的愛情佳話 32
群雄盡掃,天下歸唐 37
倡狂突厥終被滅 43
第二章 天朝盛世 47
李世民奮發圖強、虛心納諫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的盛世─貞觀之治。貞...